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傅味琴: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50~59)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5日
来源:   作者:傅味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傅味琴: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50~59)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50)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3

  我们是人天师表,

  怎能贪著五欲去看电视

  提要:

  ·居士赚钱到佛门外面去赚,佛门要清净,不能把佛门变成“大雄宝店”

  ·要修苦行,打补丁要庄严,不可挂名乱化缘,诈现清白更糟糕

  ·既然过午不食,就不该回寮房吃方便面

  ·比丘静处而坐,不可心意流驰

  ·比丘不可贪著五欲,为色声香味触之所惑乱

  ·听了法的小和尚说:“我们是人天师表,怎能贪著五欲去看电视”

  居士赚钱到佛门外面去赚,佛门要清净,

  不能把佛门变成“大雄宝店”

  出家人不能贪著利养,居士能贪著利养吗?居士可以做生意赚钱,这不过是谋生的手段,可不能起贪著。你要赚钱,请到佛门外面去赚,可不要在佛门里赚。凡是来小住的人,都认为我们这儿很清净。我们从不赚钱,连香烛都免费供应,随你拿。听说有个庙造得很好,造庙的钱就是靠卖香烛来的,一年能收入几十万。佛门是修行的地方,不是赚钱的地方,供释迦佛的地方叫大雄宝殿,不是大雄宝店。

  要修苦行,打补丁要庄严,不可挂名乱化缘,诈现清白更糟糕

  “诈现清白”,诈就是假装,心里非常虚伪,假装很清白,这更糟糕。现在假装的地方很多啊,有个地方要修山门,树了一块化缘牌子,其实这个山门很小,牌子树了三年,化缘化了三年,山门还没有开始修,很多都是借用了佛教的牌子来弄虚作假。领导也知道,很多寺庙财务不清楚,所以一直说财务制度要搞好。比如有个地方修一个殿,收进来的供养是50万,修殿花掉20万,还有30万哪里去了呢?没人知道。

  修行人穿的衣服要习惯于打补丁。外面衣服要整齐,即使打补丁,也要打得比较庄严一点。外边衣服是度众生,你外边穿得破破烂烂,众生看了不喜欢。当年能海上师外面的衣服也打补丁的,可是你看不出来,他补丁打得非常细巧。从前修行人还主张修苦行,我一看见谁修苦行,我就肃然起敬。可能是因为从前儒教佛教道教不分的缘故,有人补丁打得真像个老道士,每块补丁的颜色都不同,几个徒弟也全打得像叫化子那样。不过不能因为这一点就不恭敬他,今天这样的衣服,谁肯穿?

  既然过午不食,就不该回寮房吃方便面

  比丘本来应该过午不食,当然你生病可以开许。据说有个地方在实行过午不食,那很好啊,其实到了寮房,方便面吃得更多,这也是诈现清白。这种人永远不得成就,因为心肠谄曲。

  比丘静处而坐,不可心意流驰

  “静处而坐,心意流弛,贪著五欲,为色声香味触之所惑乱”。这几句话,免得说了别人,别人生气,就说说我自己,总不会有人怄气了吧。我每次讲法,真是提心吊胆,怕又有谁听了法会怄我的气。你别看我去坐茅篷,也会常打妄想、打瞌睡。听到鸟声,我会眼睛张开,看看哪儿有鸟,心就流弛了,就好像这个愚蠢的佣人,听到音乐声,他的心就跑掉了。

  比丘不可贪著五欲,为色声香味触之所惑乱

  “贪著五欲,为色声香味触之所惑乱”。我是宁波人,总喜欢吃点宁波菜,这到底算不算贪著五欲呢?不过总不能饿着肚子修行。所谓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居士一般都贪财色名食睡,持戒的出家人好得多,往往也会贪著色声香味触。财色名食睡是粗的,色声香味触是细的。出家人千万不要贪了色声香味触,又去贪著财色名食睡,那可不得了,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别弄到来世披毛戴角还。披毛戴角就是堕落到畜生道,还要来还债。

  听了法的小和尚说:“我们是人天师表,怎能贪著五欲去看电视”

  说法举例子,聪明人都会懂。我们曾经去过好些寺院弘法,有些出家人来听法,觉悟马上提高;有些出家人不听法,仍然老样子。有一个庙,这些小和尚听了法觉悟提高了,自己动手把客厅里的电视机搬掉了。当家回来问电视机谁搬掉的?小和尚说“我们搬掉了,我们是人天师表,怎么能贪著五欲去看电视?”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51)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3

  无明破不了,就把你整个心覆盖了,爱索缠缚,就把你绑在生死流转上

  提要:

  ·比丘不能听唱“狼”“狗”,也不能学跳舞。被五欲迷惑了,什么戒,

  什么法全都没了

  ·无明破不了,就把你整个心覆盖了,爱索缠缚,就把你绑在生死流转上

  ·爱情的结果就是一堆尿布、一块洗衣板和一张老太婆的脸

  ·比丘起男女爱慕心就犯戒,因为情爱是流转生死的根子

  ·居士学佛,男女间也不送礼

  ·文艺演出为弘法,要清净,演完后化妆要洗掉

  ·比丘如被色声香味触引诱,正念、觉意、道品财宝悉皆散失

  比丘不能听唱“狼”“狗”,也不能学跳舞,

  被五欲迷惑了,什么戒,什么法全都没了

  有的人没有好好听法,或者听的法也不是正法,看见我老师来了,故意装得好一点。我曾在某一大寺院讲堂里讲法,远远听见在楼上放歌曲唱片。现在歌曲唱片无非是狼呀(郎呀)狗啊(哥呀)的。有一次我经过一个寺院的厨房,听见厨房里的人在唱京戏,我也没心思去看这到底是谁在唱。还有一次有个居士送一篮子的馒头到寺院里去供养,吃饭时间已过,只好送到厨房里去。路过寮房时,却看到小和尚在跳舞,居士就说,“你们出家了,怎么还能跳舞啊?”他们回他一句:“现在什么时代了?还讲戒吗?”这些全是在贪著五欲呀。所以一被色声香味触迷惑了,什么戒,什么法全都没了,没有戒没有法,你算什么菩提心?菩提心也没了。

  无明破不了,就把你整个心覆盖了,

  爱索缠缚,就把你绑在生死流转上

  “无明覆心”,要了生死,就得破无明。贪著五欲,无明不但破不了,反而把你整个的心都覆盖了。

  “爱索缠缚”,世间人大讲爱呀爱呀,就像一根绳子把你绑在生死流转上。在家居士少讲点这种爱,别受了世俗人的影响。现在的报纸,大量篇幅在报导男女情爱,不是这个明星结婚了,就是那个明星离婚了,或者哪个歌星又有情人了,真是无聊。文人会把这种无聊的事描绘得好像非常美丽,这是现实生活吗?人们所以会这么爱啊爱啊爱,全是受文人蛊惑的结果,想去追求所谓爱情的伟大、爱神的箭。

  爱情的结果就是一堆尿布,

  一块洗衣板和一张老太婆的脸

  看看结过婚的人,才见到了真实面貌。我年轻时候看过一篇文章,两人在做同学的时候感情比较好,以后分别多年,没有联系,可是心里还是怀念。后来知道对方已经结婚了,他就以同学的身份去看她,一看大吃一惊,年轻时的青春与风度,所谓桃花杏花玫瑰花,一看,什么花都不是。旁边一个小孩子在拉尿,她面前一个盆子,放了一个洗衣板,脸像个老太婆,这就是从前的你吗?这就是爱啊爱啊爱的结果。

  最近还看到一篇文章,内容差不多。从前这个人富有才华、理想,梳了刘海的头发,脸像苹果那样,身材又好,真是婷婷玉立啊。再去看她的时候,她已是一个奶奶了,孙子孙女在边上哭闹,她忙着在厨房里切东西,满身油,脸也没洗,两只污腻的手,看见有客人来了,枕头旁边有块布,抓过来擦擦。他是大吃一惊,这就是我从前眼睛里的某某人吗?怎么会变成这样?这也是爱啊爱啊爱的真相。你不爱,你老得还慢一点,少一点这种爱吧!

  比丘起男女爱慕心就犯戒,

  因为情爱是流转生死的根子

  非但男女间的爱很可怕,因为这是流转生死的根子,你爱别的东西也很可怕,因为那也是爱,不过对象不同罢了。你们出家同学要求更高,如果男的看到姑娘长得漂亮,稍微起一点爱慕心,听法师讲这就犯戒了。连爱慕心都不能起来!如果你看见一朵花,起一个爱心:这朵花这么美啊。虽然不算你犯戒,也在边边上了,连花都不许爱!

  居士学佛,男女间也不送礼

  昨天跟你们讲过,咱们这个地方,男女同学之间不准送礼,因为送礼会勾起你的感情。世俗上都是用礼品去勾起人家的爱,什么金戒指、金链条、金鸡心啊之类的。解放前没有这么富,一般人家中年人,想表达对这个女的爱意,就是买双袜子给她。

  文艺演出为弘法,要清净,演完后化妆要洗掉

  我们规章制度规定,男女之间只能谈工作,谈工作就只能谈工作,你可以说,“某某人,你这个账今天要搞出来啊”,不必说“某某人,你好你好”,这种客套就免了吧。谈话时间长了,得有两三个人在场。而且谈话的时候,不能靠得太近,防止你口里的臭气喷在人家脸上。特别是演出,演完了马上要把化妆洗掉。世俗上人就是常以化妆的假面具去迷惑人家。

  比丘如被色声香味触引诱,

  正念、觉意、道品财宝悉皆散失

  “正念、觉意、道品财宝悉皆散失”,如果你不看好自己的门户,被外面的色声香味触引诱,心跑出去了,你心里的正念、觉悟就消失了,你的意也不清净了,你的道品——道品就是我们修行的资粮,就等于我们修行人的财宝,全部散失。

  佛的话就讲完了,大家既然发了菩提心,要好好地爱护菩提心,使菩提心不断增长,不要流失。要好好看护自己六根的根门,免得小偷一来迷惑你,就把你的财宝偷光了。

  今天讲到这里。(回向)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52)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4

  观~观谓正观,能观是智,所观是境,境智不谬,是为正观。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人天乘可修不可留,

  留在人天乘就留在流转生死里

  提要:

  ·内有贪嗔痴,外有六尘,不断贪嗔痴,不把门看好,就跳不出生死泥坑

  ·世俗生活五欲泛滥,恶业也越造越厉害,越到末法时期,出离法也越重要

  ·人们利用科学做好事,也在利用科学做坏事,所以教育才是头等重要的

  ·人天乘可修不可留,留在人天乘就留在流转生死里

  ·三界如火宅,生灭仍在三界中,不逃出来就被烧死

  内有贪嗔痴,外有六尘,不断贪嗔痴,

  不把门看好,就跳不出生死泥坑

  昨天我们讲了六根和六尘,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根又称门。门是一个比喻,门一开,好的也进来,坏的也进来,小偷进来就把财宝偷光,所以看好门户非常重要。

  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尘就是灰尘,灰尘是肮脏的。人为什么会肮脏,洗澡也洗不干净?因为有灰尘飘上去。外面皮肤蒙上灰尘,人就脏了。别以为身体里边灰尘飘不进去,人有鼻子有嘴巴,灰尘照样会吸进去。还有一个使人肮脏的原因,人有贪嗔痴。内有贪嗔痴,外有六尘,所以就离不开生死的泥坑。

  世俗生活五欲泛滥,恶业也越造越厉害,

  越到末法时期,出离法也越重要

  为什么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尘?因为外面的美色、动听的声音、香味等等,会勾起我们内心的贪嗔痴。贪嗔痴就是烦恼,就是肮脏,贪嗔痴起来了,会驱使我们去造恶业,无非是杀盗淫妄酒。世俗生活充满着贪嗔痴,充满着杀盗淫妄酒。随着五欲的泛滥,这种恶业会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可怕,所以修出离法比修人天法重要。

  虽然人天法也叫我们止恶修善,可是越是进入末法时期,我们自己越是没有能力。因为如今五欲泛滥,我们心里的贪嗔痴活动得厉害,想止也止不住,有时候根本也不想止,甘心情愿在烦恼里造恶业,贪图一时享受的快乐。所以越是到末法时期,出离法也越重要,还是赶快出离吧。

  人们利用科学做好事,

  也在利用科学做坏事,所以教育才是头等重要的

  出离就是出离烦恼,烦恼既然是被五欲的境勾起来的,当然要赶快离开五欲的境。而世俗生活里充满了五欲的境,一大半都是科学家造出来的。科学能给人类创造幸福,也能把地球毁灭,人们可以利用科学做好事,也在利用科学做坏事。警察抓强盗也在利用科学,这是做好事,可是强盗也在利用科学,他干起坏事来更加厉害,而且还使你警察抓不到他。所以科学不是头一等重要的事,对众生的教育才是头一等重要,最伟大的工程师是净化人心的工程师。

  人天乘可修不可留,

  留在人天乘就留在流转生死里

  佛也讲人天乘,人天乘修的是五戒十善,你能止恶修善这很好,你把人天乘修好了,五戒保人身,十善能升天,至少你不会下三恶道,修好人天乘就趋向善道,堵住了恶道。可是佛并没有讲修人天乘的佛弟子应当继续流转生死。所以人天乘可以修,不可以留。

  三界如火宅,生灭仍在三界中,

  不逃出来就被烧死

  有许多佛弟子只想培福,求菩萨保佑家里不要天火烧。如果真的菩萨能保佑你家里不被天火烧,就违背了佛讲的道理,因为三界如火宅啊。菩萨救你,他不是灭掉三界的火,谁也没有这么大的本事,菩萨是叫你赶快从三界的火宅里逃出来,离开它。停留在人天乘,你仍然在三界的火宅里,总有一天会把你烧死。你即使升到天上去,仍然在三界之中。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53)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4

  幸福就不会离婚,快乐就不会掉泪,温暖就不会吵架,即使在享受里,也充满了环境的污染

  提要:

  ·家是小火宅,天天在冒火,贪去嗔来,嗔去贪来,不想离开就是痴

  ·佛说:家是旅馆,是火宅,是毒蛇的窝,看看现实,眼前的幸福到底能

  维持多久

  ·幸福就不会离婚,快乐就不会掉泪,温暖就不会吵架,即使在享受里,

  也充满了环境的污染

  ·不许妻子来听佛法,说到底是他自己的自私狭隘破坏了家庭的和谐

  ·老公当了和尚,也不该怪释迦佛,人各有志,你也可修行,也就不孤独了

  家是小火宅,天天在冒火,贪去嗔来,

  嗔去贪来,不想离开就是痴

  家就是火宅,不过是小火宅,三界是大火宅。家充满了贪嗔痴,充满了五欲享受,那不是火宅又是什么?家里所有的人,包括所谓的恩爱夫妻,天天在冒火,不是贪就是嗔,或者是痴,贪嗔痴有停止过吗?夫妻吵起架来,一点可爱的感觉也没有,还恩爱什么呀?虽然贪爱去掉了,可是嗔恨心起来了,吵架不是嗔恨心吗?吵得累了,想想又何必呢,那么又说好话,嗔恨心去掉了,贪爱又起来了,哪个时候烦恼有停止过?什么叫痴?你不想离开贪跟嗔的家,就是痴,俗称痴头怪脑。

  佛说:家是旅馆,是火宅,是毒蛇的窝,

  看看现实,眼前的幸福到底能维持多久

  佛告诉我们,家是旅馆,家是火宅,不要久留。火宅就是火烧的房子。家还是毒蛇的窝,毒蛇是比喻贪嗔痴。最亲爱的人一起恨心,比毒蛇还厉害。夫妻吵起架来,男的用拳头打,真像只狗熊,女的用牙齿咬,真像条毒蛇。虽然是个比喻,现实还不是这样?就因为贪图一点点家的温暖,甘心情愿长期受家庭管制,这个无期徒刑可不好受啊。牢狱里会有各种各样的刑罚,有个女的出来,脸青鼻肿,说是被老公打的,古时候的囚犯也没有被打成这个样子。说有时候家里也不见得是这样,当然有休息时候,那是给你透口气,然后再继续下去。看看现实,你这个幸福到底能维持多久?

  幸福就不会离婚,快乐就不会掉泪,温暖就不会吵架,

  即使在享受里,也充满了环境的污染

  世俗生活里,充满五欲享受,充满了色声香味触的灰尘,这一切还不是从家里开始的?你怎么会受外面环境的污染?好比你在家里太闷气了,想到外面去走走,看看花花世界,去享受享受,或者是去卡拉OK,跳跳舞,或者喝喝酒,还不是从家里受了气出去以后开始的?你为什么要出去?因为你心里有贪嗔痴,你不抓一点五欲享受,你就过不过去。回家,再把外面的贪嗔痴烦恼带回家里,惹得家里也不得太平。连买菜都不得太平,老公要买这个菜,老婆要买那个菜,吵个不停,烦恼越厉害,离婚速度越快。如果家是幸福的,为什么要离婚?如果家是快乐的,为什么会掉眼泪?如果家是温暖的,为什么要吵架?

  不许妻子来听佛法,

  说到底是他自己的自私狭隘破坏了家庭的和谐

  有个地方,听了我讲法大家都法喜充满。可是偏偏有个人,本来听得高兴,听到我根据佛的话讲:家是毒蛇的窝,家是旅馆,他就不高兴了,从此再也不许他老婆听法了。这个行动恰恰证明了家是牢狱,家是毒蛇的窝,他的偏见加烦恼就是毒蛇。男女是平等的,哪有什么权力进行家庭管制啊?既然是夫妻,大家觉悟提高,一起走在清净的道路上,共同修行,组成佛化家庭不是很好吗?说到底是他自己的自私狭隘破坏了家庭的和谐。而且谁逃得了生离死别啊,离婚就是生离,丈夫调到远方去工作,也是生离。佛弟子何必听不进佛的教导,闹矛盾,破坏了夫妻的感情呢?我老师按照佛的话讲可没有错。比如学校里英语老师上课总是讲英语,我是佛学的老师,我不讲佛学讲什么?你不喜欢听,是你的事情,不是老师的错啊。

  老公当了和尚,也不该怪释迦佛,

  人各有志,你也可修行,也就不孤独了

  再说句风趣话,人各有志,假如老公当和尚了,妻子也不应该怪释迦佛。他当和尚将来还可以证阿罗汉果,你一个人在家里比较孤单,那么你也可以修行,就不孤独了,当和尚有什么不好呢?天天可以修行。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54)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4

  为了生死退菩提心,

  实是焦芽败种上

  提要:

  ·修行要六根清净,但不能把眼戳瞎,耳打聋,这是愚人干的事

  ·盲聋喑哑学佛法困难,有暇身成了无暇身,愚了又怎么能修行

  ·愚人会打愚人的妄想,少不了也会想“娶个媳妇”

  ·男女情感的门不关住,梦中也会去相亲,被五欲勾住了,就是地狱的根

  ·贼来未赶走,先关门,一觉睡醒,东西偷光

  ·为了生死退菩提心,实是焦芽败种

  修行要六根清净,但不能把眼戳瞎,

  耳打聋,这是愚人干的事

  我在佛门里呆了五十多年,听到一种错误观点,说:要看住六根的门也不容易,你想不听,耳朵还是会听到,一睁开眼睛,不想看也看到了。干脆把耳朵打聋,把眼睛戳瞎,那就听不到,看不到了。这可是愚人干的事情,佛可没叫你这么干。最近这些年,不知道有多少信佛的人对佛的教导理解错误,都是因为有人主张不听法,不听法你怎么能懂佛法?

  盲聋喑哑学佛法困难,有暇身成了无暇身,

  愚了又怎么能修行

  有人还认为聋子瞎子肯定修得好,因为外面色声香味触,他感受不到。这就好比有人说:学佛要学愚,越愚越好。对佛法理解错了,就邪了。佛说:盲聋瘖哑学佛法困难。眼睛看不见,你怎么诵经?耳朵听不见,你怎么听佛法?明明是个有暇身,偏偏要变成无暇。明明有觉悟有智慧,学佛法快,悟起来也快,偏偏要学愚!还自以为有道理:愚人不大会打妄想。意思脑筋越是灵活,妄想越是多。他以为聋子听不到骂人,就不会生气起烦恼,可是他也听不到佛法了,那他怎么修行啊?愚了还怎么修行啊?佛叫你愚吗?

  愚人会打愚人的妄想,少不了也会想“娶个媳妇”

  有说愚人不容易打妄想。其实聪明人会打聪明的妄想,愚人也会打愚人的妄想。如果愚人可以少打妄想,那么愚人更容易证阿罗汉果,愚人更容易入定。我从前在医院里以讲课的形式进行心理治疗,这叫做以不吃药打针的方法治吃药打针治不好的病,因为是上课,这些病人都称我老师。有一天课间休息时,大家问一个同学,“老师讲课的时候,你傻乎乎傻乎乎地在想什么?”傻乎乎傻乎乎当然是愚人了,你以为他不打妄想?他回答,“我想娶个媳妇。”照样打妄想!傻瓜也有男女心。与其打妄想,想娶个媳妇还不如听老师讲课。愚能学吗?这种说愚人不打妄想的话只会骗骗愚人,可骗不了我,我是看得多了,听得多了。

  男女情感的门不关住,梦中也会去相亲,

  被五欲勾住了,就是地狱的根

  什么叫做把六根的门关起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遇到色声香味触的时候,不要贪着,关是关贪欲的门。如果你一贪,里应外合,就被勾住了,你再要关门就不容易了。好比一个女孩子,跟男孩子有了感情,即使家里不同意,把门关了,她会跳窗;把窗关了,她打手机;即使什么都不给她,她晚上做梦去相会,关得住啊?所以被五欲勾住就麻烦了,只要一生贪心那就是地狱的根啊。

  贼来未赶走,先关门,一觉睡醒,东西偷光

  关门还有讲究,要先把贼赶出去,再关门。假如小偷已经在房里了,你再把门关上,等你睡着了,他就出来偷东西,这种关门有什么用?我家是在上海,有一天邻居家忽然来了警察,是对面一幢邻居报的警,因为对面楼里的人看到这家邻居情况不对头,这个房子里只有一个女的住,那天多了一个男的,问女的要钱她就给钱,要什么就给什么,手机也丢给他,对面的邻居就拨110。结果警察查来查去,没见到小偷。警察奇怪,因为门口都有警察。他难道飞出去了?后来查出来,因为这个小偷有武功,他贴在卫生间的天花板上,就把他抓住了。所以你们别是小偷进来了再关门,那么等你睡醒了,东西还是偷光。

  为了生死退菩提心,实是焦芽败种

  有一年我在四川成都隆莲法师那里,我说“师父,我每天早晨醒来很不好受啊,总是在想:我老了,自己没有好好修行,这了生死怎么办呢?”隆莲法师问我,“是不是你不想讲课了?”我说,“我老了,要了生死。”“你今年多大?”我说“我今年66了。”“我今年八十多了,还在讲课。”她就批评我,“你即使到深山老林里去,也最多证一个阿罗汉果。”意思是我退了菩提心。为自己考虑的人,即使再了不起,最多证一个阿罗汉果。其实我连个初果都证不到,退菩提心的人都成了焦芽败种。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55)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4

  要关起门来修的人,竟然不知道关是关五欲的门

  提要:

  ·要关起门来修的人,竟然不知道关是关五欲的门

  ·一丈见方称“方丈”

  ·供养拔根毛,买房花百万,一人住独幢,不怕见鬼吗?

  ·修行人住豪华房,护法会朝你瞪眼睛

  ·比丘不坐高广大床,才是真修行,睡硬板床铺垫被最好,一醒来就可

  坐起修禅定

  ·“塌塌”就会“迷”,“疾梦”就会“思”

  要关起门来修的人,竟然不知道关是关五欲的门

  我没话说了,知识分子总想打圆场,我还想把话再拐过来,我说:“别人都说来不及了,快关起门来修。”“我问你,关的是什么门?”这句话把我问住了,我想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关房门了。隆莲法师说:“我告诉你,关的是五欲的门。”善知识一句话,胜读十年书。今天那些口口声声说要关起门来修的人,其实他们也不明白关的什么门。关门是关五欲的门,不要让五欲的风吹进来,修行人贪五欲享受,死了会下地狱。看看今天的现实,非常可怕,佛门里的修行人,很多都在名利堆堆里享受五欲,简直称不上修行人。

  一丈见方称“方丈”

  我不知道你们喜欢住大房间还是住小房间。我这儿房间真大,本来要一隔两,一间做卧室,一间做我办公室,现在没隔开就算了。前几天到了湖南岳阳莲花寺,他们给我准备的房间,比这儿小得多,可能还不到一丈见方,我觉得住在里边挺舒服的。寺院里的大和尚,称方丈,是因为他住的房间据说只能一丈见方,就是横里是一丈,竖里是一丈,所以叫方丈,虽然他是领导,对他优待,也只能一丈见方,现在可能远远超过了吧?房里还有沙发、电视、疾梦思,充满着五欲享受,真可怕啊!佛说: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

  供养拔根毛,买房花百万,

  一人住独幢,不怕见鬼吗?

  我们作居士的今天也在修行,家里到底是怎么样的?有些人虽然也肯供养,实际上仅仅是意思意思,他的供养是牛身上拔根毛,而买起房子来六十万、八十万、还有一百多万的呢!全舍得出。当然善知识不贪你供养,你随自己能力好了,可你作为一个修行人也太享受了吧?有的人还有两幢空房子。我就说了一句话:“就算你一个人住一幢,你不害怕吗?”我是不敢住,因为我怕鬼。(众笑)

  修行人住豪华房,护法会朝你瞪眼睛

  有一次有个学生一定要我住到他家里去,我说:“你家里有护法,护法朝我瞪眼睛,我能住得进来吗?”为什么护法朝我瞪眼睛?因为我是修行人,修行人住豪华的地方,护法要朝你瞪眼睛呢!

  比丘不坐高广大床,才是真修行,

  睡硬板床铺垫被最好,一醒来就可坐起修禅定

  从前我碰到一个老修行,寮房里有个沙发,看见我进去,就请我坐沙发。我说“师父你坐你坐,我坐在凳子上。”他怎么也不肯坐沙发,一定要我坐,他自己找一个小凳子来坐。我坐得实在难受,怎么徒弟坐沙发,师父坐小凳?后来才醒过来,他是一个比丘,不坐高广大床。比丘能坐沙发吗?连高椅子、大凳子都不能坐,那是真修行。

  “塌塌”就会“迷”,“疾梦”就会“思”

  希望你们修行人不要睡榻榻米,睡了头脑会一塌糊涂,因为迷掉了,睡到早晨八点钟还醒不过来。也别睡疾梦思,免得躺上去就做梦,最好睡硬板床,如果太硬,铺一条垫被就够了,一起来就可以修禅定。你睡了榻榻米,你一坐,它就凹进去了,身子稍微一移,就摇啊摇,摇得你头昏脑胀的。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56)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4

  要以佛陀的智慧去观色声香味触的境

  提要:

  ·修行场所的门,对修行人要开,对闹事的要关

  ·要以佛陀的智慧去观色声香味触的境

  ·起贪心易上当,狗屎也会当糯米团吃

  ·结过婚的人说上当,没结过婚的人上当也愿意,结果上当变了上吊

  ·净土是洗净烦恼的地方,因为净土里的众生仍有烦恼

  ·世俗环境都是世俗人创造的,全叫有为法

  修行场所的门,对修行人要开,对闹事的要关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门要看看好,谁可以进来,谁不能进来,都要注意。我在开化文殊院,有时候散步回来,门本来关着的,同学看到老师回来了,赶快来开门。我一进门,他们看见后面又有一个人,他们说神经病来了,赶快关门。因为村里有个神经病人,在发病时就会进来闹事,所以修行场所的门对老师同学要开门,对来闹事的要关,门的意思就是这样的。

  要以佛陀的智慧去观色声香味触的境

  那么怎么样才能辨别?要以佛陀的智慧去观外面色声香味触的境,你才能辨别得清楚,没有智慧你就很容易上当的。世间上的人没有佛法的智慧,上当的不知道多少了。我年轻的时候幸福快乐的人不会上门来找我,都是哭丧着脸、痛苦的人来找我,等到回去的时候都是笑嘻嘻的。为什么哭丧着脸?都说“老师我上当了,从前他跟我说的话都是骗我啊。”我就说过一句话,老婆都是骗来的,老公也是骗来的。因为看得多了,听得多了。女孩子骗男孩子就是化妆,皮上涂了一点颜色,叫画皮。男孩子骗女孩子,就是一根链条把她头颈套住,有形的锁链是金链条,无形的锁链就是感情。

  起贪心易上当,狗屎也会当糯米团吃

  从前有个坏学生,还骗老师哩。这个老师也真是糊涂,因为他贪心来了。这个调皮学生给老师吃糯米团,这糯米团白里带一点黑,老师觉得味道真好。后来有一次,老师说,“怎么这么臭了?”原来是一堆狗屎,因为跟糯米团一个模样。谁叫他起贪心了?所以贪心一起来,再也看不清楚了,全上当。

  结过婚的人说上当,

  没结过婚的人上当也愿意,结果上当变了上吊

  结婚还不是上当。为什么会上当?贪呀,现在有个新名词,叫温馨。掉在男女感情温暖里的人全是颠倒,因为没有冷静。温暖里边昏沉沉,容易打瞌睡,一瞌睡,口水都流出来。假如流口水的是女的,起了爱慕心的男青年会不怕脏的。从前有个卖油郎好不容易积蓄了一点钱,想去见一个名妓。等了半天名妓才回来,一回来就吐,因为喝醉了酒。这个卖油郎因为爱慕的关系,竟然不怕脏,替她擦去肮脏,再剥一只桔子给她吃。桔子塞到她嘴巴里,女的还是吐出来。这个卖油郎竟把她吐出来的桔子放到自己嘴巴里,这么颠倒!真叫做情人放个屁都是香的。结过婚的人没有一个不说上当了,可是没有结婚过的人,上当也愿意,结果上当变了上吊。

  净土是洗净烦恼的地方,

  因为净土里的众生仍有烦恼

  有人慕名而来,听说这儿是一片净土,都是修行人。来了一看,他想不通了:我想修行,所以离开了世俗的家来到这儿,看看这些同学,怎么有的还在起烦恼,这儿不是我修行的地方。要走了。他不明白:我们都还没有证阿罗汉果呢,都是学生,还在不断地接受教育,不断在自我改造呀。

  那么问他,“你去哪里?”“我要回去。”你回世俗去,世俗的环境比这儿更烦恼。好比一个人掉在粪缸里,一个乡村的老头,把他从粪缸里救出来,叫他到厨房里去洗个澡,可是乡村条件差,洗澡盆、毛巾都不干净,他看不惯了:“我以为这儿都是干净的,我要回家。”回哪里?再回到粪缸里去。这儿有人起烦恼,难道你家里老婆不跟你起烦恼,你的亲戚朋友不跟你起烦恼?你的儿子不跟你起烦恼?真是颠倒了。

  世俗环境都是世俗人创造的,全叫有为法

  要知道世俗的环境,都是世俗人创造的。即使生活条件在改善,也都是人创造的。房子是人盖的,种种享受的东西,榻榻米、沙发全是人做出来的,打起架来也是人的手,骂起人来也是人的嘴,这全叫有为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57)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4

  过去如梦,现在如幻,生命如泡,业力如影,世人白天仍在做梦,叫白日梦

  提要:

  ·以般若智慧作正观,绝对不会错,能既稳又快回如来家

  ·流浪生活不可贪爱,要打败烦恼回老家去

  ·能做到不贪爱,只有大般若的智慧,才能使我们达到这样的觉悟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是有漏法,一漏就会漏到三恶道

  ·过去如梦,现在如幻,生命如泡,业力如影,世人白天仍在做梦,叫

  白日梦

  以般若智慧作正观,

  绝对不会错,能既稳又快回如来家

  今天因为有人一再跟我打手势提醒我,不能超时。本来你们给我打手势,我也不理你,而且人家还怨她:你怎么老是跟老师打手势,咱们还听得没过瘾呢。但是佛学苑讲课还是要遵守时间,因为下面还有课啊。

  再回到题目上来,今天还是在讲观,观要正观,要用佛陀的智慧去观外界一切的形形色色。佛陀的智慧都总结在般若智慧里,以般若智慧最为彻底圆满究竟。我们正观提高到以般若智慧去观,那就绝对不会错,也不会上当。在修行路上能既稳又快,所谓叫稳速到家。这可不是世俗的家,而是结束我们流浪汉的生活,回到如来的家。因为你本身就是王太子,误喝了毒酒疯了,拼命往外跑,其实如来家的金刚宝座还等着你。

  流浪生活不可贪爱,要打败烦恼回老家去

  要结束生死流浪的生活,你在流浪的旅途里就不能贪爱。如果你贪爱了,你会永远流浪下去,因为你喜欢流浪。你们已经养成流浪汉的习气,对流浪生活已经发生爱好了,所以要学佛法,赶快觉悟过来。有支歌挺好: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可不是东北的大米高梁,我们的家乡是如来的家,你想回如来老家,烦恼就不让你回去,它用贪嗔痴来把你钩住,你只有一条路可走,打回老家去。跟谁打?跟烦恼的贪嗔痴打。

  能做到不贪爱,只有大般若的智慧,才能使我们达到这样的觉悟

  能做到对流浪的生活不贪爱,只有大般若的智慧才能使我们达到这样的觉悟。《大般若经》又叫佛母经,《大般若经》有600卷,浓缩一下就成了《金刚经》。《金刚经》再缩一缩,就是四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观,就应该这么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是有漏法,一漏就会漏到三恶道

  “一切有为法”,世间上的一切全是有为法,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人的感情。人的感情从哪里来?是人跟人相互接触,通过造作产生的,所以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有漏法,世间上造作的一切法,不管好坏,全有漏洞。坏是有漏的恶法,好是有漏的善法,仍然有漏。一漏就会漏到三恶道。所以作为佛弟子不能去学儒教。

  不知道哪个朝代开始,佛门流行这句话:学佛首先要学好做人。这句话没错,可是后来人们的理解错了,如果说这话的善知识本身理解错了,当然他本人也错了,就看他怎么理解了。

  现在理解成:你要学佛法,首先要学好做人。他不是叫你在佛法里学好做人,他叫你去学儒教,先学儒教做好人,然后再学佛教。这就错了。佛法里有学好做人的法呀,五戒十善止恶修善就是教你怎么做人。儒教是世间法,是有漏法,在儒教影响下,多少年代来吃人的礼教,使多少妇女上吊跳井,这种事实你能否定吗?所以五四运动要打倒孔家店。你把它作为古代的文化去研究那还可以,如果你去信仰它,你岂不是倒退了?孔子还比不上佛教里的五戒居士,五戒居士不喝酒,孔子还喝酒了,现在还在做广告呢!叫孔府酒,连喝酒的贪爱心都去不掉!释迦佛可没有先去学儒教再成佛。

  凡是世间法都是有漏法,凡是造作出来的全有漏洞,为什么科学在不断前进,社会在不断发展?因为有漏洞,今天补了这个漏洞,就说是发展了,那不是有漏法?如果没有漏洞,发展就该停止了,永远发展就是永远落后,因为有漏洞啊。

  过去如梦,现在如幻,生命如泡,业力如影,世人白天仍在做梦,叫白日梦

  “如梦幻泡影”,过去如梦,现在如幻,生命如泡,业力如影。这句话把整个的人生都说完了,整个人生就是梦幻泡影。人们常说,想想过去,真好比一场梦啊,这句话谁都会说,谁都有体会,可是在当时当境就不会说:我现在在做梦。人们能够觉悟到过去如梦,过去再怎么好,今天也抓不回来了,就好像梦醒了,梦里的一切再也抓不回来了。可是人们还没有觉悟到,你现在认为看得见、听得见、抓得着的,你以为是真的,其实还在做梦,叫白日梦。

  今天就讲到这里。听完了别再做白日梦了。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58)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5

  世俗法种种观点都着重一个“有”,

  佛法讲“无”,因为有是假相

  提要:

  ·皈依发心都是加行,修观才是正行,要观自己的起心动念和外境的迷惑

  ·要以佛陀的智慧去修观,才能观得彻底究竟

  ·在修行上离不开观,起矛盾是观点有漏,有漏就不叫圆满

  ·俗谛是方便而说,离不开般若智慧的一切法空

  ·世俗法种种观点都着重一个“有”,佛法讲“无”,因为有是假相

  皈依发心都是加行,修观才是正行,

  要观自己的起心动念和外境的迷惑

  修行有加行,正行和结行。我们礼佛、供养以及皈依、发心,这些都是加行。什么时候才迈上正行的路呢?那要修观。你只有修了观以后,修行的路才看得清楚,你看明白了,就不会走错路。我们心里的起心动念也要去观一观,这个念头对不对,念头是怎么起来的呀?原来是由于外面的境使我们产生了念头,所以佛说由境生心。我们也必须要观外面的境是真实的、还是迷惑我们的,所以修行必须要修观。

  要以佛陀的智慧去修观,才能观得彻底究竟

  法指的是佛法,是释迦佛给予我们的智慧。我们一定要按照佛陀的教导去修观,这样才能出智慧。有了智慧以后,你用智慧的眼光去观,才能观得正确、彻底。如果你观得深观得透,你的智慧也就更圆满究竟。

  在修行上离不开观,

  起矛盾是观点有漏,有漏就不叫圆满

  今天讲菩提心的目的是让我们都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后还要修好菩提心。我们常说修菩萨行,菩萨行就是菩提行,发菩提心是愿,有愿就必须去修行。在修菩提行的路上当然离不开观,不观路容易走错,以什么为观?要以佛陀的智慧为观,这叫正观。如果你不是以佛陀的智慧去观宇宙人生的一切景象,那你仅仅是世俗上的观点,是有漏法。我们在人世间起了矛盾,肯定观点有漏洞。有漏就不叫圆满,因为有漏才有矛盾。

  俗谛是方便而说,

  离不开般若智慧的一切法空

  发了菩提心后修菩萨行,要以释迦佛的智慧来作为我们的观点。释迦佛的智慧最后全归纳在般若智慧里。释迦佛讲了49年法,都是从般若智慧这样一个圆满的智慧里流出来的。佛陀教给我们的有真俗二谛。其实真俗二谛不是矛盾的,是同时存在的东西,要有同时有,要没同时没,就好像蜗牛的两只角,要伸同时伸,要缩同时缩,所以真俗二谛都是般若智慧。释迦佛从来不讲世俗上的法,因为世俗法是流转生死的法。所谓俗谛是从真谛中流出来的,仅仅是方便而说,从性质上来讲,都离不开般若智慧的一切法性空。

  世俗法种种观点都着重一个“有”,

  佛法讲“无”,因为有是假相

  应该明白,般若智慧里的世俗谛跟人世间的世俗法性质不同。般若智慧里的世俗谛又称世俗智,佛所有的语言,包括种种阐明、比方、比喻,全是佛陀的智慧。而世俗上人们种种的观点都不是佛法的观点,都是世俗人的世俗观点,全是有漏的。从般若智慧中出生的世俗谛也属无漏法,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到这一点,认为世俗谛就是有漏法,那你怎么会通过有漏法进入无漏法呢?只有性质相同才能合得起来,简单的说,世俗人讲的种种法、种种观点,都着重于一个有,认为是实在的有;而佛法里种种的阐明、广开、语言、名相和比喻,都是告诉你什么都没有,告诉你虽然现在是有,但这个有是假相,这就跟世俗上的人观点不同了。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59)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傅味琴讲于太湖法雨山佛学苑 2008.2.25

  修行人第一念处应观身不净,世人颠倒,

  成了“不净净倒”

  提要:

  ·很多人不知修行应根据三十七道品修

  ·既不会修路,又不会修车,想到目的地能快得了吗

  ·极乐世界种种庄严,都是道谛所成,不修三十七道品,可没有你的极乐

  世界

  ·净土不是天堂,不能以“厌下界粗苦障,羡上界净妙离”之心求生净土

  ·修行人第一念处应观身不净,世人颠倒,成了“不净净倒”

  很多人不知修行应根据三十七道品修

  人们常问修行怎么修啊?甚至进佛门很多年的人,还是摸不清楚怎么修。后来修唸佛法门的人多起来了,修行怎么修也就不大有人问了,认为修行么就是唸佛。其实只知道唸佛号的人,仍然不明白修行怎么修。直至今天,人们越来越不懂得唸佛必须要唸到一心不乱,要达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更是不知道了;还有,修行人必须要修戒定慧、断智悲的功德,乃至要培养无上的福报也不知道;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也不知道;受了戒不能犯戒,也不知道;问他五戒哪五条,也不知道;受了菩萨戒了,也不知道菩萨戒里说些什么,像这种人唸佛仅仅像孩子叫妈妈,孩子都会叫“妈——”,一学就会。修行要根据三十七道品修,四谛法中的道谛,讲的就是三十七道品。

  既不会修路,又不会修车,

  想到目的地能快得了吗

  修行俗称修道,有人一听到修道,就觉得很神秘很玄虚。其实道就是路,修行就是你要到达一个目的地,首先把这条路修修好,通过路你就可以走到目的地了。道品讲的就是修路的方法,有三十七种。有些人即使知道有苦集灭道四谛法,道谛有三十七道品,可是他认为三十七种道品跟我没关系。你连修路都不会修,路面高高低低都没有铺平,你怎么能到目的地啊?现在佛弟子一般都贪方便,贪修行的路上要走得快,走得稳当,能快一点到目的地,这没有错,问题是你既不会修路又不会修车,你咋办呢?就算预先给你把路铺好,你汽车开到半路抛锚了,假如这个司机他懂得修,一看原来是螺丝钉掉了,那么马上把螺丝钉捡起来扭扭紧,就继续开了。假如司机不会修,那就苦了,还要叫拖车拖到修理厂去修,能快得了吗?

  极乐世界种种庄严,都是道谛所成,

  不修三十七道品,可没有你的极乐世界

  说“我是唸佛的,知道那么多干什么?”《佛说阿弥陀经》里写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七宝行树、八功德水,而且七宝行树的周围四宝具足,说的全是三十七道品。由此可见,极乐世界种种的境界,都是修三十七道品成就的,你如果不修三十七道品,这个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可不是你的极乐世界,因为叫你修你不修,怪你自己啊。

  净土不是天堂,不能以“厌下界粗苦障,羡上界净妙离”之心求生净土

  外道讲究升天,外道是怎么升上去的?他是凭“厌下界粗苦障,羡上界净妙离”,这样想想想,想上去的。他们把天上称为上界,天下称为下界,说下界的人又粗,又苦,又是障碍重,他羡慕上界种种美好的境界,他就想,我不要下面,我要上面,就这么想想想上去了。极乐世界可不是天上,不是凭你想就能想得上去的。如果极乐世界也是这样,外道跟佛教还有什么区别啊?所以希望大家警惕,千万不要把极乐世界当作天堂。

  修行人第一念处应观身不净,世人颠倒,

  成了“不净净倒”

  三十七道品从前讲过,今天不过是提几句。第一个是四念处。佛教是正,世人是颠倒,什么叫正?观身不净,不管是猫狗猪,包括人的身体都是肮脏的。世人怎么看?他把不净颠倒过来说成是干净的,所以佛说世人不净净倒。人们把姑娘皮肤雪白粉嫩,说成像刚刚长出来的葱那样,佛说:哪有一个身体是干净的?身体里的肠子装的都是大粪啊。偏偏有人把猪的肠子洗洗,切成一段一段,再放点粉丝下去煮一煮,叫大肠鲜粉汤,猪的肠子能洗得干净吗?大便里的细菌和大便里种种的成份,全渗透到肠子里边了,能洗得干净吗?洗只洗一个表面。

返回目录

----------------------------------------------------------------------------------------------------------------

更多傅味琴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