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法师: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二
超然法师:达摩大师《血脉论》浅读 之二
诚如大师所言:
“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
“除了这个心之外,终究没有别的佛,可以被找到了;离开这个心之外,再去寻觅菩提和涅槃,没有丝毫可取之处啊!”
哎,咱的这个当下一心呀,就是唯一佛陀,离开了它,就再也找不到别的佛了。有人说了,不对吧?佛经上说,咱这个贤劫就有千佛出世,而在无边世界当中,有着无量诸佛呀!
——嘿嘿,当您想到“贤劫千佛”的时候,千佛在您的心里;当您说起“贤劫千佛”的时候,千佛在您的口里;当您有朝一日,见到“贤劫千佛”的时候,千佛就在您的眼里呀!总之,千佛也好,无量诸佛也好,何曾丝毫离开过您的心呢!
——一切法,也是如此,终究发源于您的当下之心。
——这就是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时,所觉悟的妙境。哎,太子借着星光,返星光而回归心光,于是,顿悟心境一如之妙境呀。
此心境一如之妙境,正是您的当下一心,无论您如何地分别烦恼,此妙心妙境,始终明明朗朗,所以,叫做菩提觉性;始终如如不动,没有生灭,所以,也叫做究竟涅槃。除此当下一心之外,别无佛法,别无一切法。
——它,就是一切法的法性,就是一切众生的心性,乃至于,也就是一切事物的自性啊。无论把它叫做什么,它才是一切一切的唯一性。所以,大师说道:
“自性真实,非因非果。”
“这个心,就是一切众生的自性,它是真实不虚的,不属于因,也不属于果。”
哎,咱的当下之心,也就是咱的自性,它因为不变异的缘故,而不属于因果。实际上,所谓的因果,不过是自性的作用和显现而已。自性一旦发起作用,一旦有了显现,自然就会遵循因果;自性本身呢?却并不会随着因果而生灭和变化,所以,达摩大师说,咱的自性呀,是真实不虚的。
咱的自性,就是实相之实相,就是《法华经》上面所说的“诸法实相”;同时呢?也就是《心经》上面所说的“诸法空相”。
——哎,马上就有人开口啦,不对,不对!法师,反了,这俩词,明明是相反的呀!
——嘿嘿,反了就对啦!哎,相反的东西,往往就是同一个东西的两面呀!不信,您把手伸出来,仔细看看,哎,一个叫“手心”,一个叫“手背”;一面光滑些,一面粗糙些;一面有指甲,一面没有指甲;一面冲上,另一面就冲下......您看,都是相反的吧?嘿嘿,却本来就是同一只手啊!
咱的自性呀,也是这样的。它既叫做“自性”,也叫做“自性空”;既叫做“苦空无我”,也叫做“常乐我净”;既叫做“众生性”,也叫做“佛性”;既叫做“心性”,也叫做“物性”。哎,听起来呢,好像是相反的,其实呢,就是咱的当下之心呀。
此当下之心,不生也不灭;不生不灭,就叫做涅槃。所以,大师说道:
“法即是心义,自心是涅槃。”
“所谓的法,所谓的一切法,或者说一切存在,本来就是心,就是心的内容而已;一切众生的自心,就是涅槃。”
哎,这是佛法的最不可思议之处,若非世尊以及一切圣者的亲证,如此之妙法,无人能知啊!
所谓的“法”,就是泛指一切存在,无所不包。而这所谓的一切存在呢?竟然就是咱的当下一心,就是咱心中的内容而已呀!
——啊?您不信?嘿嘿,那么,您请观察一下:
您所看到的一切,是否都在您的视觉当中呢?您所听到的一切,是否都在您的听觉当中呢?您所嗅到的一切,是否都在您的嗅觉当中呢?您所尝到的一切,是否都在您的味觉当中呢?您所接触到的一切,是否都在您的触觉当中呢?您所想到的一切,是否都在您的意识当中呢?
——如果您仔细观察体会的话,您会同意的,确实如此,所谓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都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当中,就在每一个当下,它们无法被割裂,密切地关联在一起。
——那么,请问,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其它东西,不属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吗?
——嘿嘿,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咱自己的心了。
——或许,有人会说了,哎呀,未知的世界很广大的呀!咱还有很多没观察到的东西呢!
——嘿嘿,没错,确实如此。不过呢,未知的事物一旦出现,一旦被咱观察到,就立刻变成已知了,也就立即属于六尘了呀。
所以呀,没有啥东西不属于咱的六尘,过去的一切事物,属于过去的六尘,在咱的过去心当中;如今的一切事物,属于现前的六尘,在咱的现在心当中;未知的一切事物呢,则属于未来的六尘,就在咱的未来心当中啊!
——而所谓的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难道,咱真地有好几个心吗?嘿嘿,咋可能呢!《金刚经》云: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哎,过去心的心念已经消灭,所以不可得;现在心的心念奔流不停,也是不可得;未来心的心念尚未生起,更是不可得啊!不过呢,三心了不可得之处,并不属于断灭和虚无,而是呢?了了长明,它虽然没有任何形相,却天然具有明了的能力,具有无穷的能量,它,就是咱,乃至于一切诸佛菩萨们所共有的不思议本性——佛性——也就是咱的当下之心呀。
——嘿嘿,如果说有个东西,可以被称为“造物主”的话,非它而谁呢!原来呀,您的心,我的心,一切芸芸众生的心,就是世界的主宰者——这,才叫做真相;这,才叫做公平啊!
哎,过去的心念也罢,现在的心念也罢,未来的心念也罢,都源于咱的不思议当下之心;乃至于,一切万事万物,一切六尘境界,也都源于咱的当下之心啊。所以呢,达摩大师说“法即是心义”,哎,所谓的一切法,本来就是咱的心呀!同为传佛心印祖师的马鸣菩萨,在《起信论》当中也如此说道:“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嘿嘿,还有啥说的呢!佛佛道同也。
不仅如此,作为万法之源,咱大家的心呀,无论其中如何地妄想纷飞,如何地分别烦恼,如何地攀缘造作,嘿嘿,咱的当下之心,从来就不曾有丝毫的变异,不曾有丝毫的生灭呀!所以,达摩大师说“自心是涅槃”,咱的当下之心,就是本来涅槃,就是究竟解脱的彼岸哪。
因此呢,咱就不需要到别处去寻找真佛和菩提了,大师继续开示:
“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
“如果有人说,在一切众生的心之外,另外有一个佛陀可以被找到,另外有一个菩提可以觉悟的话,没有任何道理。”
哎,所谓的佛陀,就是觉悟者。觉悟个啥呢?觉悟了当下之心。所谓的菩提呢,就是觉性,也就是觉悟之性呀!它在哪里呢?嘿嘿,就在你我的当下之心,那个无形无相,而明明朗朗的光明之性。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是自心所化现的,都是起起灭灭的幻觉而已。
所以呀,《华严经》上说:“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嘿嘿,咱的心呢,就好像一位无比高明的画家,正是它,变化造作出了色、受、想、行、识五阴,乃至于整个世界呀。
那么,咱自心的真佛,与心中的菩提,到底在哪里呢?大师如此开示到:
“佛及菩提皆在何处?譬如有人以手提虚空得否?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除此心外,见佛终不得也。”
“既然心外无佛,心外没有菩提,那么,所谓的佛陀和菩提觉性,到底在哪里呢?”
“这就好比呀,如果有人,用手来抓虚空的话,他能够做得到吗?”
“所谓的虚空,只是有一个名字而已,又没有任何相貌,所以,既抓不到,也丢不掉啊!这就说明虚空是捉不到的,心呢,也是如此,也是找不到的。”
“除了这个当下之心以外,想要见到佛陀,终究是做不到的。”
哎,在这里,达摩大师告诉咱大家,咱的心,咱的当下之心,是没有相貌的,就如同虚空一样,没有办法被找到。同时呢?嘿嘿,也不可能被丢掉啊!
——但是,咱的当下之心,通过智慧观察,或者是善知识的引导,乃至于佛经的引导,等等,仍然是可以认识和明了的。咱修行啊,修的就是这个,就是要明了当下之心。
比如那个著名的公案,当二祖慧可大师,请达摩祖师给自己安心的时候,祖师说:“将心来,吾为汝安。”二祖呢,找了好一会儿,连个影儿都没找到,于是说:“觅心了不可得。”然后,祖师说:“为汝安心竟。”——哎,经过了达摩祖师如此善巧的引导,慧可大师呢,从妄想分别当中,回到了当下一心,回归了无形无相而自然明了的心性本身,于是啊,自知自明,恍然大悟。
——那个自知自明的,自家珍宝,从来就没有啥样子,也没有啥不安,没有啥妄想烦恼,等等,它,从来就在那里,从来就是平平静静的,哪里还需要什么“安心”呢!嘿嘿,咱只要找到了它,就会发现,咱的心,本来就是轻松安乐的呀。
各位兄弟姐妹,如果您心有不安,心有烦恼的话,要知道,不安的是妄想,烦恼的是分别,咱的当下之心,从来就没有那些东西呀!哎,您哪,只要学习着,让妄想分别的心,回到每一个当下,嘿嘿,久而久之,功到自然成,想不开悟自性也难呀。
为啥呢?因为,当下之心,就是佛,此外无佛。大师说道:
“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所谓的佛陀,就是自心所成就的,可为什么,很多人非要离开自己的心,到外面去找佛呢?”
“那些出世的佛陀们,前一尊佛也罢,后一尊佛也罢,佛佛相传的,乃至于所开示的,都是本来心呀。因此,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之外没有佛,佛之外也没有心。”
——哎,到这里,即心即佛之妙旨,已然历历在目。
所谓的“佛是自心作得”,是说呀,三世诸佛出现在人世间,都是自己的心所成就的。哎,从最初的发菩提心,是愿心;中间的开悟觉性,是明心;其后的实证法身,是秘密心;最后的圆满示现成佛,是究竟心。
随着心境的不同,菩萨显现出了不同的外在现象和因缘,而这所有的一切呢?无非都是本来心呀。哎,只有咱的本来心,才能够发起菩提心;只有咱的本来心,才能够开悟觉性;只有咱的本来心,才能够实证法身;也只有咱的本来心,才能够圆满示现成佛啊!
所以呀,据经教所说,一切众生,之所以能够成佛,其唯一的正因是啥呢?嘿嘿,那就是啊,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所谓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就意味着,一切众生之本来心,就是佛性。
因此,大师继续说道:
“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递相诳惑,不能了本心,被它无情物摄,无自由分。若也不信,自诳无益。”
“如果说,在众生的心之外,另外有一个所谓的佛陀的话,那么,它到底在哪里呢?没有人能够找得到啊!”
“既然在心的外面找不到佛,那么,为啥要生起那么多的关于佛陀的见解呢?”
“像这样,沉迷在种种见解当中,只不过是在一层层地,欺骗和迷惑自己罢了,是不可能明了本来心的。像这样,被那些属于无情的,文字概念等等所束缚,反而没有了本来的自由。”
“如果有人不肯相信的话,他就会停留在自欺欺人的境界当中,不会获得任何利益。”
哎,大师再次提醒心外求佛之人,千万不要固执己见,否则的话,嘿嘿,每天用那些名词概念骗骗自己,有啥意义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