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阿难称誉品 1 (1997年于纽约慈音寺)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阿难称誉品 1 (1997年于纽约慈音寺)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阿难称誉品第三十六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阿难称誉品〉第三十六。(我们提前了半小时)。
这部经的名称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共是九十品。这一品是第三十六品,这个品的名称是〈阿难称誉品〉。「称誉」,也就是赞叹的意思,赞叹般若波罗蜜法门的殊胜。这个赞叹,不是阿难尊者一个人,是佛赞叹、须菩提尊者赞叹、舍利弗尊者,乃至诸天,释提桓因和诸天都赞叹这般若波罗蜜法门的功德无量。那么,阿难尊者当然也是赞叹,但是,由他提出来这件事,所以,标他的名称。
尔时,慧命阿难白佛言:世尊!何以故称誉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但称誉般若波罗蜜?
这一品里面,他说到由于学习般若法门的关系,会得到一种功德,就是住处,在所住处会很和平的、没有恐怖,还有种种功德,这一品里面说这件事。可是,这里边一开头,就是从阿难尊者提出这个问题开始。
一共是分两大段,第一段是释疑,是解释这个疑问,解释疑问里面,分成三科。第一科,就是疑问。
「尔时」,就是把前一品说完了的时候。「慧命阿难白佛言」:「慧命」是赞叹阿难尊者的意思。这个慧命,古德的解释,以慧为命,叫做「慧命」。以慧为命这句话,我们凡夫就是我们这个身体,由精神性的和生理的组织连接起来,不分离,能活泼的生存,名之为命,这个命是我们所宝贵的。但是,佛教徒思想不同了,不是这样的想法,不是以这个身体的存在为尊贵,而是以佛陀所教导的佛法,我们能够有所成就,成就佛法中最尊贵的智慧就是般若,成就了这个智慧,这个是我们最尊贵的,所以叫做「慧命」。这个阿难尊者他也是圣人了,在《阿含经》里面看出来,他是得了须陀洹果了的圣人,佛灭度以后,他得了阿罗汉果。若从《法华经》上看,他也是大菩萨。所以,他是他有智慧的生命,所以叫做「慧命」,是这样解释。
或者说,命这个字,我们也解释为命令。我对你下一个命令:你要这样做,你不可以违抗我的命令!这个命也可以这样解释。如果这样解释呢,就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身口意的活动,就是以慧来领导,以智慧来领导我们。就是我们的活动、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语言,都随顺这个智慧去活动、去说话,那就叫做「慧命」。这样说就显示出来,我们凡夫没能这样做。我们凡夫有的时候以贪为命;以愤怒做个领导者,这个愤怒心来了的时候,我要这样做。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以愤怒做领导者、以贪心做领导者,那就不是以智慧做领导者。这个命,就是领导者的意思。以智慧做我们的领导者,所以叫做「慧命」。
这件事,我们若是在注意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学习佛法的人也就是学习这件事。我们的思想行为就是学习圣人,用佛法的智慧来领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不要再以贪瞋痴来领导我们去活动了。能够这样改变,逐渐地逐渐地也就可以名之为慧命了,也有这样的意味。圣人是能办到这件事,一切一切以理智来决定事情,而不是以情感的。
「阿难」,阿难尊者是佛的侍者,是多闻第一的一位圣者。「白佛言」,他对佛说了,说:「世尊!」是他称呼佛为世尊。「何以故称誉檀那波罗蜜」,就是从前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开始,佛是招呼舍利弗尊者,然后说般若波罗蜜。后边一段呢,佛就命令须菩提尊者对法会大众说般若波罗蜜,这样以后一段一段的,都是说般若波罗蜜,赞叹般若波罗蜜。那么,阿难尊者就从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说:「何以故称誉檀那波罗蜜?」说是自从这个法会一开始,法会大众,当然主要是佛陀赞叹般若波罗蜜的殊胜,为什么不称扬赞叹檀那波罗蜜?不称扬赞叹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呢?这也都是很重要的呀!「但称誉般若波罗蜜」,只是赞叹般若波罗蜜的殊胜,为什么会这样子呢?提出这个问题。
佛告阿难: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为尊导。
这底下佛回答。回答分三科,第一科就是正面地回答这个问题,就是般若为尊导,所以赞叹般若波罗蜜,这是一个理由。
「佛告阿难: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为尊导」,下边的回答,展转地解释这个道理,所以这里等于是把这个重要的原因先立出来、先标出来,这个意思。这么多的佛法,檀那、尸罗、羼提,乃至十八不共法,很多的佛法,虽然是都有他的重要性;可是般若波罗蜜在一切佛法中、在一切功德中,它是最重要的。
「于五波罗蜜」为尊导,「乃至十八不共法,为尊导」,所以赞叹般若波罗蜜。在这么多的佛法里面,它是领导者,所以它是最重要的。这个意思说,这个五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由般若波罗蜜的领导,这五法才能称为波罗蜜,才能是究竟的;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的领导,这五法他就不究竟了,他就不能达到彼岸、不能达到波罗蜜那一边去、不能够得涅槃、不能得无上菩提,他不能到第一义谛那里去。那不到那里去,到那去了呢?就是随业受报了。
譬如说我们能够布施,如果我们没有般若波罗蜜的加持,这个「布施」或者在人间、或者在天上,得到了很多的满意的事情,就经过一段的时间就结束、就完了,就没有这件事了。若是有般若波罗蜜的加持,那么这个布施波罗蜜,这个布施这个功德能达到涅槃、能达到无上菩提那里去、能令你成佛。而在成佛之前,也同样的可以在人间、或者在天上受种种乐,受种种安乐的果报的。这就是有般若波罗蜜为导、与没有般若波罗蜜为导的一个差别,是这个意思。
这样说呢,就看出来般若波罗蜜为导的重要,所以赞叹般若波罗蜜。
阿难!于汝意云何?不回向萨婆若布施,得称檀那波罗蜜不?不也!世尊。
这底下再进一步解释「为尊导」意思。为什么五波罗蜜要以般若波罗蜜为导?是这个问题。
「于汝意云何?」就是在你阿难尊者的思想上怎么想呢?「不回向萨婆若布施」,就是你做布施的时候,你只是一般性的这样布施,你没能够回向萨婆若。就是那个人生活困难,我给他多少布施,解决他的困难,我很同情他,我用这样的好心肠做这个功德,当然也是很好;可是,你没有加上般若波罗蜜的力量,这个时候你这布施「得成檀那波罗蜜不?」可以称之为檀那波罗蜜吗?说这个布施到彼岸了吗?「不也,世尊!」阿难尊者回答说:不是的!如果没能够回向萨婆若的话,这个布施只是成为布施而已,不能成为布施波罗蜜,是这样意思。刚才说的,如果你不回向萨婆若,这个布施不行,不能够超越世间得殊胜的功德。
「不回向萨婆若」这句话怎么讲呢?「萨婆若」,是佛的智慧;「不回向萨婆若」,譬如说我们做了布施的功德,「愿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那么就回向萨婆若了,那么就是回向萨婆若。我们一般人,或者我们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也都会做一些功德,做这个布施的功德,做这布施的功德,他没有回向萨婆若。我们从表面上看,他也没有回向人天的福报,没有说:我愿以此,将来我能在人间享受富贵,或是到天上去享天福。也没这样想。那么他回向没有回向呢?我们可能认为这个人没有回向;其实,他也有回向。就是他做了这些功德以后,他那个人的心里面,随时他会愿意得人间这些如意的事情,非佛教徒多数都是这样,只要是凡夫都是这样子嘛,愿意得到人间的满意的五欲,满意的色声香味触的五欲。那么,他这个心一动,他做的那功德就这样回向了。所以也是回向了。
不过,我们佛教徒因为佛的智慧告诉我们,做功德的时候要回向。回向与不回向,有什么不同呢?回向的时候,功德大一点;你不回向,不回向中,也是回向了,但是功德小一点。所以,因为我们相信了佛法,听闻佛说这个善有善报的这件事,我们就愿意做善,有可能还愿意多做,所以功德是会大,因为回向的关系,他会大,功德会多。
但是,那样的回向呢,不是回向萨婆若。所以,佛法里面告诉我们:「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这个佛净土就等于是回向无上菩提了!就是回向我将来成佛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净土,不是污浊的世界;我做布施的时候,所成就的这个力量,这个良好的功德的力量,做什么用呢?将来使令我成佛的时候,我那个世界是清净庄严,这样用。就像我们一般人,我有了很多财,我用它去买车、我用它去买房子,就是这样子,就是做一个分配、做一个规划,也是这样意思。「愿以此功德,得无上菩提」,那么就是回向萨婆若了。
我们佛教徒、或者是非佛教徒,都有一些…假使这个人他不相信佛法,但是这个人可能很有慈悲心,他愿意为社会服务,诚实地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头说,不只是口头说,他内心里面的确有这种好心肠,为这个广大地区的人民做些福利的事情,是真实、是真诚地,他没有说是为个人的有什么私利、私心,没这个心,只是为大众造福,做这种事。这种事也可能不只是做一次、两次,也可能做了很多年,一直到临命终的时候,还是做这种,我们称他,或者称他为一种慈善家,或者什么很好的一种赞叹的一个名称给他,这个人是不是菩萨?我们说这个人是菩萨吗?我们可能会这么样说:哎呀!这个人就是菩萨!我们可能会这样想。其实,这个人不是菩萨,不是菩萨呢,就是:他没有回向无上菩提。因为他的认为:在社会上这个大众有的人生活困难,或者是有人虽然生活过得去,但知识不够,还有很多问题,他就能够针对这些问题去做了很多适当的安排,使令这个社会进步,知识进步、财富也进步,各方面都能够使令大家安居乐业,他不知道虽然有这些事情满足了人民的生活上的要求,但是,死掉了以后,什么都用不上,还是要流转生死。
若是佛教徒行菩萨道的时候呢,他看得就更广大了一点。也同样,也会做种种的功德利益这些社会的大众;但是,他会想到又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思想上的问题,不只是生活上的问题,思想的问题还重要过生活的问题。思想上的问题,你要相信善恶果报、要相信有世间因果、有出世间的因果,相信我们内心里面有贪瞋痴啊!这是大患的根本,要解决这个问题,能够转凡成圣,这个人才能够究竟的安乐住。只是生活上得到了解决,他还不一定是安乐的,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的,还没解决的。
我们看我们中国的历史,那些大富贵的人,古代的历史上,现在的人也是一样,大富贵的人,你看他家里的事情,就国王的他皇宫里的事情,苦恼的事情多得很,他并不快乐。他生活还有问题吗?生活没有问题。但是,他思想上的问题没解决,虽然是贵为国王了,照样都是和一般人一样,都是苦恼的境界。
所以,从这件事上看出来,生活的问题要解决、思想上问题也要解决。我们佛教徒行菩萨道的人,当然也要照顾世间上的人民的生活的事情;但是,这也要想一想思想上的问题,要想到这个问题的。这样子,你能够以佛法,能够布施佛法的智慧,解决众生的思想问题,这才能够落实了佛法的精神,应该想到这个问题。所以,世间上的这些慈善家,我们也应该赞叹,这个人的确了不起!但是,没有佛法的精神,不能说他是菩萨道。所以这个回向萨婆若这句话,这是菩萨道,这是菩萨。不回向萨婆若,这不是菩萨道。所以,他的布施不能称为檀波罗蜜,不能称为波罗蜜,称为布施是可以的。
「萨婆若」,我刚才说,就是佛智慧。佛智慧,当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中国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简单说就是智慧,佛智慧。这个佛的智慧,怎么叫做佛的智慧呢?就是他能够证悟真理了、证悟诸法实相了,所以叫做智慧。这个智慧有很多种,我造这个房子,我能画图宅,这也是个智慧;我为人看病,我知道你是什么病,用什么药能有效,这也是智慧,智慧多得很啊!但是,现在佛法里面说这个萨婆若这个智慧,是见真理的智慧,不是一般的事情。见真理的智慧和一般的智慧有什么不同呢?也是这个意思。一般的智慧呀,不能真实的解决问题,不能够解决根本的问题,根本的问题就是思想上的问题。我们这些智慧呀,也解决问题。你有病,我医生为你看病,把病治好了,也解决问题了;没有房子住,能造了很好的房子,使令这房子里面空气新鲜,冷的时候不冷、热的时候叫它不热,这也是一种智慧;但是,根本问题还没解决!所以,这个萨婆若,这个佛的的智慧,能见到真理了,一切的问题都解决了!所以,这个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回向萨婆若,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就是般若波罗蜜。所以,现在不回向萨婆若,你不回向萨婆若,你布施,不称为檀那波罗蜜。这个回向这个字,在我们佛法里面讲,我们佛教里边常常用这个字,念佛也回向、念咒也回向、念经也回向、拜佛也回向,处处要回向;但是,回向怎么讲?回向这两个字怎么讲呢?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话?这是我自己的问题呀!我初出家的时候,到了佛教里面来,常用这个字,始终不明白这个字怎么讲,后来看这书本上也有解释,也不是太明白。后来,常常想、常常想,就多了一点分别。这回向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向,是方向。什么叫做方向呢?就是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思想。你做医生、或者是你做建筑师、或说你做律师、或者是你做一个政府的领导人。口头说的话都不算数,就是你内心里面的意愿是什么,那是方向,是你的方向。口头说的不必当真,不必执着。就是你自己内心里面怎么想,那是你的方向,是个方向。那么也就是你的意愿,你的意愿是你的一个方向。
那么,这个一般的社会大众,方向是什么?我的方向:我身体健康一点、我寿命长一点、我父母健康一点,我父母心情快乐一点、我的兄弟姐妹,乃至夫妻、儿女,或者说国家、所有的人民,大家都快乐一点;或者有的人,只有我快乐就好了,别人不管。总而言之,就是这样。总而言之,还就是现前的事情,眼前的事情。这就是我们一般人的方向。
现在说回向,回者,转也。就把这个方向转变一下子,你不要一味地贪图眼前的快乐,当然也是须要,我身体健康也是对的啊,生活快乐那也是对的;但是这是你唯一的方向,那就是不对的。所以,佛法里面说,你还要进一步想要做圣人,我想要成为圣人,那就不是做凡夫了。那么这个方向来说,譬如说我们人只是图自私,我就想我好就好了。佛法说,你也要发点慈悲心,也希望别人好,那么就是回转。转变自己的私心,也爱护社会大众。这也是转变了方向。
我不要只求现在,现在这一生的生命的安乐,我将来也要安乐,来生;或者说我更高尚一点,在人间天上虽然是好啊!终究是有问题,还不如超出世间好,我想要做圣人,那么就是转凡成圣,这又是一个转变方向。这是一个转变方向。
另外还有一个方向呢,在佛法上说呢,我们读《金刚经》:「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话是什么意思?所有的修行人,你不见到无为法的时候,你就是凡夫!都是凡夫境界;见到无为法,你才能称为圣人。见到无为法,是什么样呢?是无分别的境界,无分别的境界。所以尤其是《般若经》,观一切法空就入于第一义谛的无为的境界,这时候你才能称为圣人。所以,这个回向里面也包括这件事,就是回向到无为的境界去,这又是一种回向。
所以,这样子总括起来就是三种回向:一个是回自向他,对别人的痛苦你要有同情心、要慈悲心,这是回自向他。第二回向,回因向果,我们现在能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做种种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我将来愿意得无上菩提,那么这是回因向果,这是第二个回向。第三个呢,回向到无为的境界,就是回事向理。我们习惯了的这个思想,总是在这个因缘的事情上分别,在这上妄想,在这上思惟、观察,我们如果不学习佛法的时候啊,我们不知道向于无为的这件事,不知道这件事。不知道这件事,我们就停留在凡夫的境界。所以,现在佛法、佛陀的开示,告诉我们:要向于无为!要这样子。这样子,我们才有希望,有一天能得圣道,就不是凡夫了,是这样意思。
所以,现在不回向萨婆若,这里面包括这三个意思。若是你这三种回向,你都没有,你这个布施「得成檀那波罗蜜不?不也,世尊!」不是的,世尊!这不是的。这人没能这样回向,那他不能够称之为檀那波罗蜜,不能称为波罗蜜的。
这地方看出来,布施是对的,是用自己的慈悲心爱护一切人,做种种的功德,利益社会大众是对;但是佛法要加上回向萨婆若,加上这件事,加上这件事。可是,这个看这一段文,〈阿难称誉品〉这一品,看这个文来看,这回向萨婆若这个地方,是注重回向无为,这一个回向,回事向理这一部分,是重于这一部分的。这下文再多解释,这里解释到这里。
不回向萨婆若,尸罗、羼提、毗梨耶、禅那、智慧是般若波罗蜜不?
这个地方落两个字,加上禅那,禅那两个字下边加个智慧,「禅那、智慧是般若波罗蜜不?不也,世尊!」是这样子,加个智慧。
「尸罗」,就是戒。我们受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者受八关斋戒、或者是受比丘戒、比丘尼戒、或者受菩萨戒,受了很多的戒。受了很多的戒,你也要回向萨婆若,观察这个戒法是毕竟空寂的,你也要这样做,也这样思惟、这样观察。如果你没能这样做,这个尸罗,就可以称尸罗,而不可以称尸罗波罗蜜。若不回向萨婆若,羼提,是称为羼提波罗蜜不?
不也,世尊!
不能称为羼提波罗蜜。
忍辱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还容易有一些误会。说是那个人,有人毁辱他,他害怕他,他不敢同他斗,说那叫做忍辱吗?也不是这个意思。现在说忍辱,这个忍辱啊,就是不动瞋心。瞋心,别人毁辱你、欺负你、虐待你,做种种种种令你苦恼的事,你不要动瞋心,这叫忍辱。至于那一个问题怎么样处理,那又是一件事。所以,若要全面地说,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有什么难解决的问题,当然,你要用你的智慧去处理,你心里不要愤怒,不要愤怒,叫做忍辱。不要愤怒,叫做忍辱。因为你愤怒,不能解决这问题,非要用智慧处理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佛教徒听佛陀的开示,我们不要愤怒,不要愤怒,你还要回向萨婆若。这个时候,你这个忍辱也就可以称为波罗蜜了,就称为波罗蜜了,这样意思。
「毗梨耶」:「毗梨耶」,中国话是精进,做一件事有始有终把它做圆满,不要中间就停下来,就不做了,事情没做成,那不能算是精进。你能够时时地做种种有意义的事情,都能做地很圆满,那么就叫做精进。也一样要回向萨婆若,才能称为精进波罗蜜;如果你不回向萨婆若,精进只是精进,而不能称为波罗蜜的。
「禅那」也是一样。我们修定的时候,由欲界定、未至定,到色界四禅,乃至到无色界天的四空定,还有种种的这些禅定,你也要用回向萨婆若,观察它是毕竟空寂的,你也要这样子,才能成为禅那波罗蜜。如果你不回向萨婆若,只是禅那,而不是波罗蜜。所以非佛教徒也有的人得了四禅八定,他也可以有神通,但不是禅那波罗蜜。
「智慧是般若波罗蜜不?」我们学习佛法,也会得到很多的智慧,你回向萨婆若没有?你要观察这个智慧即非智慧。《金刚经》上:「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你能这样观察呢,「是般若波罗蜜」;你不能这样观察,执着这个智慧,那就只是智慧而不是波罗蜜了。所以「不也,世尊!」这阿难尊者承认佛说的这个道理。
以是故知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为尊导,是故称誉。
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这个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在五波罗蜜里边,乃至到十八不共法,这是佛的功德,乃至中间还有这个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乃至到四无碍辩,种种的功德。「为尊导」,都是由般若波罗蜜为尊导,它才能够才是佛法,才能称为波罗蜜、才能称之为究竟圆满的功德,所以般若波罗蜜是尊、是导,是最重要的!「是故称誉」,因此,所以称誉般若波罗蜜是最殊胜的!
这一段,这就是「明般若为尊导故叹般若」,般若是尊导,所以赞叹般若。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布施回向萨婆若,作檀那波罗蜜,乃至作般若波罗蜜?
这是第二段,解释般若为尊导义,解释这个道理。那么是阿难尊者先问:「云何布施回向萨婆若?」
在前面佛说:布施的时候,要回向萨婆若才能称为檀那波罗蜜;但是这个布施回向萨婆若,我不明白,怎么叫做布施回向萨婆是檀那波罗蜜呢?「乃至作般若波罗蜜?」智慧也要回向萨婆若,才作般若波罗蜜?那怎么样叫做回向萨婆若呢?这样子问。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