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传明法师:关于禅净双修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2日
来源:   作者:传明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传明法师:关于禅净双修

 

  1986年在栖霞山受戒,当年就来过两次,所以跟南京较有缘,去年(07)带了几位法师来江苏考察,给佛学院学生讲课,也跟居士开示,缘分越来越深。

  走了许多地方,还没看到像南京这样的居士团体,相信自己可以开悟,以开悟为目的,一直为开悟而努力修行。

  常言道:目的决定成果。正如六祖初见五祖:唯求成佛。

  当目标确定以后,那就要考察方法手段了。

  首先得研习佛典,建立正见,然后落实到自己的心行中去,从身、口、意去模拟佛,以佛为标准来模拟。看佛陀在因地是怎么发心、怎么修、怎么行持等。

  既然倡导净禅双修,那先得了解什么是净禅双修。

  净土,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你念佛,就要回向这四十八愿,向四十八愿回归,自然与佛相应。

  出离心,就要厌娑婆喜极乐。

  回向是一个极高明的法门,破除你心中对功德的贪着,将功德回向众生。

  关于一心不乱,许多大德人认为是持佛名号连续不断,实际上做到这样是很难的,即使10声念佛,至少有7、8念是中断的。念佛要质量而不是仅仅注重数量。每10念一周期,从2念不乱逐步达到8、9念不乱,功夫加强。心念,中间断几念也可以。

  念佛,打断可以,只要能提起来,掉了,再提起。丢掉了,很快能提起,这就是意不颠倒。

  可以用一个标准检查:那么长生命轮回先放一边。以睡觉为例,睡前念佛,醒后立即会提起念佛,这就差不多了。

  汉语净土与藏语中阴是不一样的。一般人,在地大分离时就昏过去了,一般醒过来是已经轮回了。修行人能够经历地、水、火、风的分离,一般不经过中阴。南传是不讲中阴的。人刚睡着(或死亡)前和刚醒前有一段光明境,能定住即得解脱。

  净土是抓临终解脱,不是求中阴解脱,还没有到金刚忿怒相的中阴阶段。汉传净土临终时(中阴前)环境安详,有人提醒或自己专著念佛,地大分离还能定位,光明现前,佛来接引,一昏迷,醒来后就会往生极乐国土。如昏迷后醒来,进入中阴身,会先见阿弥陀佛欢喜像,再见忿怒缘,不要害怕,勇敢投入到他的光明中去。

  金刚念佛,有念佛动作,但不出声。持名念,发声,调动全身气力。

  念佛,例如定下来四声念佛,大家就要统一,而且要配合身体发声部位。跑佛时,每念一个字都与身体动作配合(脚着地),念到与自己的身体协调,而且与所有人协调,化个业为共业,这时,你想打一个妄念都发不起。某个人略一起妄念,他的动作会立即失衡,与其他人不协调。这样念佛很容易摄心,但尽量调念佛声的高低,众人一声一心。

  念佛,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发心,是为了厌离这个世界,还是为了度众生而念。华严、天台最后也倡导念佛,如华严,自己念佛,逐步观想,众生与自己一声念佛,逐渐体会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境界。天台念佛,同时体会空、假、中三谛圆融。

  禅净双修,主要始于明代永明延寿。自认为“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但虎是没有角的,总感到别扭,而且这个偈有贬低禅宗之意。

  修净土的人不是以开悟为目标,但并不代表没有人能突破能所,实相念佛就达到了突破能所。当念到阿弥陀佛的广大愿心、功德,也就没有能所了。模拟佛的光明遍盖十方。

  没达到一心不乱,先学专注力、觉察力(智慧)

  问:禅净双修,到底怎么做?

  答:明代倡导净土的大德是开悟的,但当时众生,“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禅宗的核心弘扬不动,只有教人念佛修净土,打下了一定根基,根基好的,再修禅宗。

  如念佛,先持名到一定功夫,不去持名,将念佛的那股力量转移到念佛的功德,逐步会突破能所,这就由净入禅了。

  问:现在顿教法门还是否存在?

  答:当然还存在。唐代时,没见记载具体的方法,只是以心传心。

  第一层,扯脱,第二层,夺所。到了宋代后期,才有了参话头,默照禅的方法,默照禅已经近似禅定的方法了。

  问:四念住是不是禅宗的方法?

  答:不是。还没有禅宗的方法锋利、直接。

  古代大禅师出家前多是大学问家,人间学问已经通达了,出家修行,就会有大成就。有证量后,还必须能把证量表达出来,传出去,才能叫禅师。

  问:学净土,每天念佛,是否一定要回向?

  答:一定要回向。

  宗额巴大师有一次为了身体上病痛每天念吉祥天女咒,但总不能有大感应,也就怀疑。这时护法神对他说:你发大愿,所有功德都回向给成就智慧去了。

  问:修禅与秘密禅一样吗?

  答:秘密禅指的是空性,当你能所弱了以后,也就逐步断了“行”的阶段,根本智还在下一层。

  问:在单位面对同事讲话时,心中默念佛号,有无作用?虽然发心修持,但家庭、事业总有障碍,怎样才能做到出世不离世,入尘不染尘?

  答:微散乱念佛,肯定有用。

  居士有家有工作,偏重点不同,先把家庭工作搞好,花八分力,担起父母或子女的责任,再用2分力念佛。如不尽责,实际上与佛的愿心不切合。念佛不可少善根因缘福德,没有福报也难以往生,当妻子,就当好妻子,念佛就好好念佛。

  问:关于双修的问题

  答:双修是藏传佛教极特殊的法门,有很高的要求,也只适应极少部分的人。佛说四万八千法门不够你学的吗?

  问:如何修福报?

  答:在于发心,尽力而为。传说中,有一个人没钱,乞讨一天只讨到一文钱,在商家帮助下,才买到一盏灯油供佛。供灯时,其他灯灭了,只有这盏灯不灭,迦叶佛吹都吹不灭。

  供养佛、菩萨、声闻罗汉、凡夫僧,功德无量。供养父母、布施乞丐都有很大福报。

----------------------------------------------------------------------------------------------------------------

更多传明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