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冯达庵:学密须知 十二、辨境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9日
来源:   作者:冯达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冯达庵:学密须知 十二、辨境

 

  学人依法持诵。日有常功。自然渐感法验。惟境界正当与否。不可不细加分辨。

  吾人为六尘所惑。耳目昏迷。人趣环境中。眼所见者限于当前最炽之境。稍涉疏远。便不能睹。无论其他诸趣也。此方人类。福德非厚。诸天善种。自难流露于心。而鬼神恶种。则随时具备。乘机显现。而人不及察焉。其屏俗虑。讲修行者。心稍宁静。鬼之影像遂得倏见干前。外道重视此事。以为大效在是。佛门之具正知见者。不惟不取。且恐鬼境频起。熏习渐浓。临终将牵入鬼趣。密宗以培植佛种为旨。诸天境界尚所当轻。鬼影若现。亟宜放弃。学人所当知者一也。

  功行幼稚时。凡情犹盛。未易从现量中的见本尊。有等根机。或循夙习。能随意识开为法尘。宛若佛菩萨当前。此属独影境。亦有邪种出现。认识未清。由意匠展转幻作佛菩萨相。此属带质境。两种境界皆非真实。执着不舍。势入邪道。学人所当知者二也。

  持诵过程中渐达于一心不乱之境。本尊种子或流现眼前。得见瑞相。其威仪若与本尊符契。且有种种光明。斯固正当法验。倘威仪不类。祗属夙善随缘偶露。非与本尊相应。学人所当知者三也。

  上述境界。纵与本尊相应。祗见化身。若遽生欢喜。且起分别之见。则凡情复炽境界随失。其能泯去分别二执。庶得时与本尊相见焉。然仅安住于此。临终不过往生本尊化土。得少为足。非密宗本旨。学人所当知者四也。

  得见本尊化身。斯破初重妄执矣。从此精进不懈。在破而冲妄执。开顶门眼。能见本尊受用身。功行到此。克证无生法忍。生前堪为人天导师。临终得生本尊报土。然不过菩萨境界。非密宗即身成佛主旨。学人所当知者五也。

  百尺竿头更能进步。摧破三重妄执。则于莲花性海中提出本尊法性。遍布行者肉身一切支分。从一一毛孔流出光明。普及大千世界。当是时。内离能运之心。外泯所达之境。法法无相。惟一片佛性。妙用无边。而亦无一片之见。入此大舍三昧。行者肉身。即是本尊法身。当下便处本尊常寂光土。若更精研自心三十七尊妙性而一一证之。斯契密宗究竟之旨。

返回目录

------------------------------------------------------------------------------------------------------

更多冯达庵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