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华严宗>>正文内容

华严文集:浅探华严宗三祖法藏之生平及著作文献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9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华严文集:浅探华严宗三祖法藏之生平及著作文献

  浅探华严宗三祖法藏之生平及著作文献

  壹 前言

  「华严」,就经典而言,系指印度佛教中期之大乘作品《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是经中之王。明代憨山大师说:「不读华严,不知佛家富贵」,因此要研究华严。而《华严经》虽出于印度,然尚未发挥本经最高之玄旨,直至我国成立,方才发扬其真义。法藏虽为华严宗三祖,但就其对华严宗今日崇高的地位有很大的贡献,所以要研究华严就要研究法藏。法藏被认定为华严宗三祖乃依据宗密的《注华严法界观门》:

  《法界观门》京终南山释杜顺集。姓杜,名法顺。唐初时行化,神异

  极多,传中有证,验知是文殊菩萨应现身也。是华严新旧二疏之祖师。俨尊者为二祖,康藏(法藏)国师为三祖。此是创制,理应云作。今云集者,以师约自智,见华严中一切诸佛、一切众生,若身心、若国土,一一是此法界体用,如是义境,无量无边。遂于此无量境界,集其义类,束为三重,直书于纸,生人观智,不同制述文字,故但云集,此则集义,非集文也。1(注1)

  法藏致力于学习、钻研、讲《华严经》,史载:「……前后讲新旧两经三十余遍」2。(注2) 又参加八十卷华严的翻译,在翻译过程当中,又对华严义理进行发挥,法藏的佛教判教思想以及表述方首先来源于《华严经》,此经为法藏创立华严宗的思想基础。3(注3) 所以要了解及研究《华严经》和华严宗就要研究三祖的作品。

  又因法藏善于利用善巧法门解释《华严经》(如以下引文),引发笔者研究三祖的动机和目的。但对于一个初学者而言,对于三祖深奥的判教思想似乎是较困难了些,因此本文就先从研究祖师的生平及其著作文献上着手入门。

  《宋高僧传》卷五(周洛京佛授记法藏传)说:「藏为则天讲新《华严

  经》,至天帝网义、十懂玄门、海印三昧门、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此诸义章皆是《华严》总别义网,帝于此茫然未决。藏乃指殿金狮子为喻,因撰义门,径捷易解,号《金师子章》。列十门总别之相,帝遂开悟其旨。」4(注4)5

  本文分成六个部分,首先,第一部分为法藏三祖的生平略传,再叙三祖的译经,讲学;本文重点是整理法藏之主要著述文献,总结为法藏的思想影响和历史地位。

  6

  贰 法藏生平

  华严宗三祖──释法藏,梵言达摩多罗(dharmakara),唐朝人,太宗贞观十

  七年(公元六四三年)十一月二日「母梦吞日光而孕」(注5) 7生于唐都长安。西域康居(今苏联乌孜別克共和国撒马尔罕一带)侨裔,系照东汉以来的习惯,凡来华的译师和侨民均在名字前冠以原国名称,所以又称康法藏、康藏。8(注6)法藏高祖、曾祖蝉联为康居国的丞相,他的祖父来长安侨居,父亲康谧,唐朝赠左卫中郎将。9(注7)

  法藏幼年、少年的生活情况无从考。史籍记载始自十六岁,那年曾到岐州法门(陜西扶风县)舍利塔前燃一指供佛,此为法藏决心信仰佛教的重要标志。次年(六五九),法藏开始了离家游学活动,入太白山学道多年,一方面学道家神仙道术食法,另一方面阅读佛教《华严经》等大乘经典。(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记载:

  「于太白山饵朮数年,敷阅方等」、「云栖朮食,久玩《杂华》」

  后因母亲患病而下山回到长安。法藏得知当时智俨和尚(六0二──六六八,后尊为华严二祖)于京城云华寺讲《华严经》,即去该寺拜为师。智俨及法藏初见面时,就提出了一些问题,皆言出意表,深得智俨所赞赏:「比丘义龙辈,尚罕古斯端,何计仁贤,发皇耳目?」,10(注8)两人相见有如:「泻水置瓶之受纳,以乳投水之因缘」。(注911) 法藏事师智俨,确立其专攻华严、弘扬华严、振兴华严事业的开始。

  总章元年(公元六六八,法藏二六岁)智俨二祖自恃法藏为华严接班人,所以临终前念念不忘法藏仍是在家身分,特嘱道成、薄尘二大德为授戒法。「此贤者注意于《华严》,无师自悟,绍隆遗法,其稚是人。幸假余光,俾沾剃度。」12(注10)

  咸亨元年(六七0),则天武后因母亲荣国夫人逝世,为广植福田,遂于长安舍宅建太原寺,道成、薄尘二大德因受智俨和尚之嘱托,连状荐举法藏,由是奉敕削发于太原寺,时法藏二十八岁。13(注11) 四年后,上元元年(六七四)又降旨,

  命京都十位佛教大德为法藏受具足戒,赐号「贤首」。自此,法藏方成为正式的比丘僧,复诏师于太原寺讲《华严》,端午时,武后遣使送衣五事,以符端午之数。14(注12) 15然于(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三祖法藏,字贤首,帝赐别号国一法师」,16(注13)此谓贤首为法藏原有的字。

  法藏于讲《六十华严》时,疑缺而不全,高宗调露之际(公元六七九、六七○)中天竺高僧地婆诃罗(日照三藏)赍此梵本来京,法藏遂亲自与日照校对,果得二处脱文(将于下一章:「译经」再叙),于是请共译补缺,依此六十卷本为定。17(注14)

  睿宗文明元年(六八四),法藏和三藏于西太原寺翻经之暇,请教日照三藏有关那烂陀寺的戒贤(立法相宗)及智光(立法性宗)二论师的教判思想。18(注15)

  据史载法藏三祖著述三十多部百余卷,且于讲经时曾多次有异相发生并多次参与译场,均将于以下各章节探讨。

  中宗景龙二年(七0八)奏请于两都(洛阳、长安)及吴、越、清凉山五处造华严寺,因此有「大乘法师华严和尚」称号。19(注16)三祖持戒严谨:虽贵为五帝门师(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武后)且中宗和睿宗礼其为菩萨戒师,「……王臣并皆礼事,然犹粪扫其衣,禅悦其食。」20(注17)

  三祖自知时至,所以于阐释《八十华严》,只解到(妙严品)第六行文,就直接释《十定品》,只到了九定就吉祥而逝于西京大荐福寺,世寿七十。21(注18)当年是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十四日。三祖辞世诗曰:「西方净域俗尘,千叶莲华如车轮,不知何时成佛身。」22(注19)玄宗赐赙,赠以鸿胪卿位,绢一千二百匹,葬事准僧例,余皆官供,当月二十四日葬于华严寺南之神禾原。送葬之仪,均用追宠典,属国三品格式礼。23(注20)略举六位法藏三祖较著名的门下从学者:释宏观、释文超、东都华严寺智光、荷恩寺宗一、静法寺慧苑、经行寺慧英。24(注)

  25262728

  参 译经

  法藏创宗活动主要分为理论活动及实际活动两个方面。理论活动方面以译经如著述两顼为最重要。法藏原籍西域康居,懂得梵文,又生长在中国,精通汉诺,所以具有梵译汉的优势;且理解力又强,又擅于文字表达,因此在当时的确是一位杰出的佛经翻译家。

  一、 《华严经》

  《六十华严》之补译:

  如前所述,三祖于高宗调露之际,亲自与中印度日照三藏勘校梵本《六十华严》遗缺经文,果然有二处脱文,于是请译补缺。《华严经文义纲目》于第一门则有明列──《六十华严》补译于唐永隆元年(公元680)西太原寺。29(注22)

  译出(入法界品)内二处脱文:

  (一) 「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脱天主光等十善知识。」

  (二) 「从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脱文殊申手过一百十一由旬按善财顶。」,依此六十卷本为定,30(注23)

  《六十华严》共三十四品,今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又称《晋经》、《旧华严》。

  《八十华严》:

  始译于武则天证圣元年(六九五),历时五年,完成于圣历二年(六九九)。武则天即位后,以东晋佛驮跋陀罗所译之《华严经》未备,于是遣使赴于阗求索《华严》梵本,并迎实叉难陀(喜学)来朝主持译事,法藏应诏为笔授。

  「证圣元年(六九五)三月诏于东都大遍空寺,同实叉难陀再译华严。弘景、圆测、神英、法宝诸德共译,复礼缀文,……,复移译,……圣历二年十月八日译毕」。3132(注24)

  实叉难陀原于东都大遍空寺开译八十华严,武则天时至该亲受笔削,施供食馔,后移佛授记寺译,共成八十卷。此实叉难陀之译本虽比以往译本增加了九千偈,但仍缺日照三藏所补脱文,法藏又将脱文补上,为第四译本,即今日之现行本《八十华严》。

  兹列实叉难陀新译《八十华严》新增加的内容如下:

  1. (现相)-即(如来现相品第二)卷六

  2. (普贤)-即(普贤三昧品第三)卷七

  3. (世界)-即(世界成就品第四)卷七

  4. (华藏)-即(华藏世界品第五)卷八,卷九,卷十

  5. (十定)-即(十定品第二七) 卷四0

  仍缺「日照所补文殊按善财文」,法藏三祖遂以新旧两经勘对梵本,将脱文补齐,即今之《八十华严》33(注25)。共八十卷,三十九品,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册。

  为了与《六十华严》区分,所以《八十华严》又称《新华严》、《唐经》;前者又称《旧华严》、《晋经》。《八十华严》有四译本:东晋译本,日照补遗本,唐译本(实叉难陀之译本),法藏校补本(今日之现行本)。

  东晋佛驮跋陀罗与实叉难陀之译本均缺日照所的脱文,有可能梵文原经典就有两种。由法藏参与翻译过程看来,其对此经是极有研究,且对该经的翻译和补遗是有其贡献。

  二、 其它佛典

  法藏除了参与《华严经》之翻译之外,还参加了其它重要佛典之译事,如下所叙:。

  (一) 继《六十华严》补译后,又奉诏和地婆诃罗(日照三藏)及道成、薄尘、大乘基法师等,同译《密严》等经、《显识》等论,共成十余部、二十四卷。34(注26)

  (二) 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七00),法藏应诏在东都三阳宫和实叉难陀三藏共同翻译《大乘入楞严经》。35(注27)

  (三) 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七0二),又于西京清禅寺与实叉难陀共 译《文殊师利授记经》。法藏又为礼部荥阳郑公作《般若略疏》36(注28)

  (四) 长安三年(公元七0三),诏与义净三藏等华梵十四人共译《金光明最胜王经》。(注2937)

  (五) 中宗神龙元年(公元七0五),法藏被诏和弥陀山译《无垢净光陀罗尼经》。38(注30)

  (六) 神龙二年(公元七0六),诏与菩提流支于西崇福寺共译《宝积经》,法藏命为证义。39(注31)

  (七) 景龙二年(公元七0八),召法藏与义净三藏译《药师琉光七佛本愿功德经》。40(注32)

  (八) 景龙云元年(公元七一0),与菩提流支同译《大宝积经》。41(注33)

  肆 讲学

  法藏一生致力于宣讲《华严经》,从二十八岁于太原寺出家开始讲《六十华严》算起,,一直到讲解译出新的《八十华严》,「前后讲《华严经》三十余遍。」(注34)42

  关于三祖讲经有明确史载的资料如下:

  清.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中载:高宗上元元年(六七四)诏法藏于太原寺讲《华严》,此为三祖讲经的开始。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六八六),师又于京都慈恩寺讲华严;武则天天授二年(六九一),法藏应曹州牧宰之请,再讲《华严经》。43(注35)

  关于法藏讲经有许多神奇异象记载,长寿年间(六九二、六九三),在云华寺讲《百千经》(即《华严经》)时,「有光明从口出,须臾成盖,众所具载。」44(注36)武则天延载元年(六九四),法藏讲到(十地品)时,「天华四散,五云凝空,崇朝不辍,香彩射人。」45(注37),又「香风四合,瑞雾五彩,崇朝不散,萦空射人。」46(注38)

  圣历二年(六九九),《八十华严》译毕,师于华授记寺开讲《八十华严》,讲到第八卷《华藏世界品》时,「讲堂及寺宇忽震吼,道俗数千叹未曾有。」47(注39)

  、「讲室及寺院欻然震吼,听众稻麻叹未曾有。」48(注40)

  再说法藏讲学擅长于利用譬谕,因而更能吸引听众对法藏的讲经说法的兴趣。法藏为武则天讲新华严,至天帝网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门,六相和合义门、普眼境界门,则于此茫然未决,法藏乃指顉殿金狮子为比喻,则天豁然悟解,即后来写成的《金师子章》。依《佛祖统记》是于圣历二年,「即日引对长生殿,敷宣玄义,招殿隅金师子为譬……」,4950(注41)但依清?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则为长安四年(七○四)的事情。51(注42)

  为了讲解华严宗的「无尽缘起」,即用十面镜子置于八隅上下,镜子面面相对,中间安放一尊佛像,点然蜡烛照射镜面,如此镜子互相对照,镜里所现影像交互含摄,形成重重交叉的景象,三祖以此来说明重重无尽的道理。所以法藏的讲学的生动活泼、善巧譬喻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伍

  著述

  一、 著述目录

  由于唐武宗会昌灭佛及五代年间的社会动乱,法藏的著作大量的散失,

  一度在国内几乎绝迹,一直到南宋绍兴年间才由杭州慧因寺的义天从高丽(今韩国)送回国,重新雕版流通,法藏的著述作品才得以续见,52(注43)多数的著述年代已无从者考证,只有少数可推断出时限。关于其现存的著作,现依各种资料,整理如下:(注44)53

  (一) 收录于《大正藏》

  1. 《华严一乘教义章》     四卷

  第四五册

  *

  2. 《华严经文义纲目》     一卷

  第三五册

  *

  3. 《华严经探玄记》     二十卷54

  第三五册

  *

  4. 《华严经旨归》       一卷

  第四五册

  *

  5. 《华严策林》        一卷

  第四五册

  x

  6. 《华严经问答》       二卷

  第四五册

  *

  7.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二卷

  第四五册

  *

  8. 《华严经义海百门》     一卷

  第四五册

  x

  9. 《修华严奥旨妄尽源观》   一卷

  第四五册

  x

  10. 《华严游心法界记》     一卷

  第四五册

  x

  11. 《华严经关脉义记》     一卷

  第四五册

  *

  12. 《华严发菩提心章》     一卷

  第四五册

  *

  13. 《华严金师子章》      一卷

  第四五册

  *

  14. 《华严经传记》       五卷

  第五一册

  #

  15.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一卷

  第三三册

  x

  16. 《入楞伽心玄义》      一卷

  第三九册

  x

  17.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    三卷或六卷

  第四0册

  x

  18. 《十二门论宗致义记》    二卷

  第四二册

  x

  19.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   一卷

  第四四册

  x

  20. 《大乘起信论义记》     五卷

  第四四册

  x

  1-14都是关于《华严》的著述。15-20则是解说其它经、律、论的著述。

  (二) 收录于《卍续藏》有以下二著作。

  1.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

  一卷

  第一0三册

  2. 《大乘密严经疏》

  三卷(原有四卷)

  第 三四册

  公元690

  其中《大乘密严经疏》第一卷已散失,本书为地婆诃罗所译《大乘密严经》之注释书,约撰于唐武后则天天授元年(690)。(注45)

  55

  (三) 见于金陵刻经处印经目

  1. 《流转章》

  一卷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包含此

  六章相同的内容

  2. 《法界缘起章》

  一卷

  一卷

  一卷

  一卷

  一卷

  3. 《圆音章》

  4. 《法身章》

  5. 《十世章》

  6. 《玄义章》

  *

  7. 《华严三昧章》

  一卷

  *

  内容与《华严发菩提心章》相同

  8. 《大乘起信论义记别记》

  一卷

  xx

  法藏诸作品之分类,以内容而言,可以分为──

  1、 对《华严经》的直接解说 (作品如上图表的记号「●」者)           2、 关于华严宗基本学说的著作(如以上图表列有「*」记号者)

  3、 传记 (「#」记号的作品)

  4、 解说其它经、律、论的著作(如以上图表标「x」者)

  二、 重要著述简介

  本文就以有关华严的法藏著述作简介。

  《华严一乘教义章》

  或称《华严五教章》,略称《五教章》。4卷,约四万余字。唐大荐福寺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系华严宗之教判论著,将释迦佛创教以来之不同流派与教义分为五教(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十宗(我法俱有宗、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宗、现通假实宗、俗妄真实宗、诸法但名宗、一切皆空宗、真德不空宗、相想俱绝宗、圆明俱德宗),在圆教中,以法华经为包含诸教之同教一乘;主张华严经为超越诸教之别教一乘,亦即最胜经。此章开释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

  第一建立一乘 (即叙述一乘之意义,即华严独特之一乘与融合三乘

  于一乘之意义。)

  第二教义摄益 (叙述一乘与三乘之教义及其利益。)

  第三古今立教 (叙述古今立教,列举菩提流支至玄奘等古今十师之

  教相判释。)

  第四分教开宗 (整理佛教各种见解,以作价值之判断,此即五教十

  宗之教判。)

  第五乘教开合 (叙论五教相互之关系。)

  第六起教前后 (论佛教各种经典在时间上之顺序及其理由。)

  第七决择其意 (论佛教各种经典在时间上之顺序及其理由。)

  第八施设异相 (分十项说明一乘与三乘相异之点。)

  第九所诠差别 (论华严教学与其它佛教教学之关系,并考察意识、

  佛性、修行等问题。)

  第十义理分齐 (论华严教学内容上之问题,并论及十玄门与六相之

  说。)(注46)56

  法藏以五教十宗判释后代佛教。关于五教(小、始、终、顿、圆),《华严一乘教义章》卷一言:「就法分教,教类有五」。(注47) 大师阐明一乘教义的分齐,以及三乘、一乘教义的悬殊,使人了解在三乘外,犹有一乘圆顿大法,并将圆教分

  为「别教一乘」与「同教一乘」。(注48)5758强调《华严经》超越诸教而说圆融无碍义理,完全有别于三乘(声闻、缘觉、菩萨)的特的思想,称为「别教一乘」(注49) 建立此一乘之完整乃法藏之卓越成就。59

  大师更在(义理分齐章)中,集中阐述别教一乘法界缘起的理论,笔者将于后面结论再叙.。

  《花严经文义纲目》

  又称《华严八会纲目章》、《大方广佛华严目章》、《华严经纲目》、《华严纲目》。全一卷,约一万多字。唐代贤首大师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内容系开立十门以述说《华严经》七处九会事义差别,即

  (一)辨教起所因

  (二)释经题目

  (三)明经宗趣

  (四)说经时处

  (五)辨定教主

  (六)明众数差别

  (七)请说分齐

  (八)所入三昧

  (九)佛光加持

  (十)正说品会

  (注50)6061  关于撰述年代:据本书十门之第一辨教起所因之条记载,系法藏三十八岁〔永隆元年(680)〕之作品。62(注51)63646566 即在《华严一乘教分记》之草本撰述之后,《华严经探玄记》及《大乘起信论义记》撰述之前(法藏五十一岁前后之作品)。然其全盘继承智俨之十玄门,为探玄记撰述前概述华严经之大纲及要点,当无疑问。67(注52)

  《华严经探玄记》

  二十卷,约五十八万余字,唐魏国西寺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又称《华严探玄记》、《华严经疏》、《探玄记》。本书为法藏模仿其师智俨之《华严经搜玄记》所作。叙述六十华严经之大要,并解释经文之义,旨在阐述华严宗之中心教义。

  * 内容:将释此经,略开十门如下:68

  1. 辨能诠教体

  2. 明教起所由

  3. 约藏部所摄

  4. 显立教差别

  5. 简教所被机

  6. 随文解释

  7. 明所诠宗趣

  8. 具释经题目

  9. 明部类传译

  10. 辨文义分齐

  1. 明教起所由,先总辨,后别显。别中有十。

  谓:由法尔故,愿力故,机感故,为本故,显德故,显位故,开发故,见闻故,成行故,得果故。

  2. 约藏部所摄,略显十义,以明收摄:

  (1)明三藏、(2)显所摄、(3)辨二藏、(4)释相违、(5)开种类、(6)定所摄、(7)一部收、(8)三破摄、(9)或九部、(10)具十二。

  3. 显立教差别,略提十类:

  (1)叙古说,(2)辨是非,(3)述西域,(4)会相违,(5)明现传,

  (6)定权实,(7)显开合,(8)教前后,(9)就义分教,(10)以理开宗。

  * 就义分教,,教类有五教: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 以理开宗,宗乃有十:法我俱有,法有我无,法无去来,现通假实,俗妄真实,诸法但名、一切皆空,真德不空,相想俱绝,圆明具德宗。

  4. 简教所被机,通有十位,前五简非器,后五显所为

  * 前五者:违真,背正,乖实、狭劣,守权

  * 后五显所为正为一乘不共教中普机菩萨,兼为遗法中见闻信句向此无尽法金刚种,引为共教菩萨,转为二乘,远为凡愚、外道、阐提。

  5. 辨能诠教体:通论教体,从浅至深,略有十门:言诠辩体门,通摄所诠门,

  遍该诸法门,缘起唯心门,会缘入实门,理事无碍门,事融相摄门帝网重

  重门,海印炳现门,主伴圆备门。

  6. 明所诠宗趣,语之所表曰宗,宗之所归曰趣。此经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为宗。

  7. 具释经题目,略释十名:数名,法名,喻名,义名,德名,事名,开名,具名,合名,品名

  8. 明部类传译,亦有十义:恒本,大本,上本,中本,下本,略本,论释,翻译,支流,感应。

  9. 文义分齐,略举十门:

  同时具足相应门,广狭自在无碍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隐密显了俱成门,

  微相容安立门,因陀罗网法界门,托事显法生解门,十世隔法异成门,主伴圆明具德门。

  10. 随文解释:今此三万六千偈经,有七处八会,谓:人中三处,天上四处,

  为七;重会普光,为八会。(注53)

  69

  * 《探玄记》中「新十玄」有别于智俨《华严一乘十玄门》的「旧十玄」

  法藏将名称上修改的有四法门:

  「因陀罗网境界门」改为「因陀罗网法界门」,如此更符合了法界缘起说。

  「秘密隐显俱成门」,改成「隐密显了俱成门」,文字更确切了。

  「诸藏纯杂具德门」改为「广狭自在无碍门」。理由是将十玄归到事事无碍的根本原则,避免与理事无碍相混淆,所以改变了名称。

  「唯心回转善成门」是说一切诸法无论是善或恶,均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的变显,离此如来藏后心无别自性。由于此门是阐明事无碍的原因,并非显示事事无碍的相状,为了避免泛泛讲唯心,显出一切事物自性本具,因此以「主伴圆明具德门」取代。为了便于解读,特别用图表后兹参考。70(注54)

  * 《探玄记》著作年代:应为大师四二年代-五0年代所撰

  所持理由为三:其一为依《探玄记》卷一(页一二二下) 和卷二(页四八四下)均有旧译六十华严补译完成之文字,所以推断是公元684(大师42岁)之后的作品。

  「……今大唐永隆元年三月内有天竺三藏地婆诃罗,唐言日照有此一品梵本,法藏亲共勘至此阙文,……」71(注55)

  「大唐永隆年,西京西歹原寺三藏法师地婆诃罗,唐云日,共京十大德道成律等奉敕译补。沙门复礼礼亲从笔受。……」72(注56)

  再者,《探玄记》中记载:于文明元年中(即公元六八四)法藏与日照于西太原寺译经时,得知「戒贤」、「智光」二位论师之教判论.。所以认定是684(大师42岁)以后的著作。73(注57)

  于公元六九九年,法藏致书新罗义湘,并托新罗归国僧胜诠法师其撰的著作,

  据高丽僧一然《三国遗事》卷四(胜诠髑髅)载,法藏赠义湘书有《探玄记》

  二十卷,两卷未成。由以上理由,得知其著述年代应为四十年代-五十年。

  《华严经旨归》

  全一卷,约一万余字。唐西崇福寺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本书略述华严经之大纲。开为十义;撮其机要,故曰旨归。

  内容分为说经处、说经时、说经佛、说经众、说经仪、辩经教、显经义、释经意、明经益、示经圆等十门。各门皆设十例辩之,总成百门,以一经所说之法门,尽显圆融无碍之义。74757677(注58)

  《华严策林》

  一卷,约千余字,唐法藏述。《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华严宗旨,总明因果二门:因即普贤行愿,果即舍那业用。以法界为体,缘起为用。体用全收,圆通一际;语其所以,不出缘起。以义回转,镕达有空。随智鉴用,即说多门;随体湛宗,即说一义。若论玄旨,一多不可。……今就要义,略申问答。但述大意。余属经文。一、征普眼,二、明理事,三、辨正因,四、融大小,五、结成坏,六、通二界,七、明隐显,八、明因果,九、78达色空。(注59)

  79《华严经问答》

  分为上下二卷,约一万八千余字。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又称《华严问答》。

  内容系以问答体之方式,叙述《华严经》之经义概要,共有一百六十余条。诸先德皆依用本书。80(注60)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凡二卷(卷上/卷下),约二万余字。唐魏国西寺法藏述。《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如下:81(注61)

  三宝章

  三宝之义,略作八门:一、明建立,二、释得名,三、出体性,四、显融摄,五、明种类,六、拣所归,七、辨业用,八、明次第。

  流转章

  生灭流转,略作十门:明违顺,断常,一异,有无,生灭,前后,时世,因果,真妄,成观。

  法界缘起章

  略以四门指陈其要:缘起相由门,法性融通门,缘性双显门,

  理事分无门。

  圆音章

  圆音义略作四门:举义、决择、会违、辨释。

  法身章

  法身之义,四门分别:释名,体性,出因,业用。

  十世章

  十世义,二门:建立,相摄。

  玄义章

  十门:缘起无碍门,染净缘起门,拣理异情门,药病对治门,理事分无门,因因果果门,二谛无碍门,真妄心境门,诸佛所化融作门,入道方便门。

  《华严经义海百门》

  一卷,约一万四千余字,唐大荐福寺法藏述。《大正藏》第四十五册(页627)

  ……今者,统收玄奥,囊括大宗;出经卷于尘中,*轮于毛处。……辄于一尘之上,显其实德,穷兹性海,览彼行林,总举十门,别开百义。参而不杂,一际皎然。……

  十门中均各略分十义,其内容如下:

  缘生会寂门第一

  一、明缘起,二、入法界,三、达无生,四、观无相,五、了成坏,六、示隐显,七、发菩提,八、开涅槃,九、推去来,九、推去来,十、鉴动静。

  实际敛迹门第二

  一、二无我,二、明遮诠,三、如虚空,四、不生灭,五、无自他,六、无分别,七、入不二,八、无差别,九、明一味,十、归泯绝。

  种智耀门第三

  一、显如量,二、分六通,三、明难思,、四、生佛家,五、示圆音,六、辩依正,七、会机感,八、施佛事,九、开五眼,十、分三智。

  镕融任运门第四

  一、会理事,二、达色空,三、通大小,四、收远近,五、明纯杂,六、融念劫,七、了一多,八、会通局,九、明卷舒,十、总圆融。

  体用显露门第五

  一、显光明,二、了境智,三、明生了因,四、明佛境,五、辨因果,六、明佛性,七、表性德,八、自心现,九、出世间,十、托生解。

  差别显现门第六

  一、明止观,二、开二谛,三、出入定,四、通性起,五、辨六相,六、显帝网,七、鉴微细,八、通逆顺,九、定主伴,十、登彼岸。

  修学严成门第七

  一、法供养,二、弘六度,三、修解行,四、常庄严,五、明智慧,六、崇善根,七、了梦幻,八、晓镜缘,九、达五蕴,十、不共法。

  对治获益门第八

  一、观十二因缘,二、修四威仪,三、明三性,四、显教义,五、示*轮,六、知无常,七、入真如,八、出魔网,九、消药病,十、离解缚。

  体用开合门第九

  一、显人法,二、世流布,三、观体用,四、五分法身,五、开三藏,六、即不即,七、异不异,八、明本末,九、会三乘,十、毕竟空。

  决择成就门第十

  一、简正见,二、辨染净,三、显无知,四、佛出世,五、辨四依,六、除业报,七、定权实,八、明顿渐,九、入佛海,十、证佛地。

  82(注62)

  《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全一卷。唐大荐福寺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页637)。又称《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华严还源观》、《还源观》。

  「妄尽还源」意为妄尽心澄,还复清净圆明之自性、本源,即约观成之利益而立名。将二祖之海印三昧思想摄入观法之组织体系,即成妄尽还源观。

  此观为圆教之绝对观门。系祖述杜顺之「法界观门」,题为《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本书之大纲依《大乘起信论》之所明,增数约立六门,又于其六门中别开总为二十一门。83(注63)

  《华严经游心法界记》

  全一卷。约一万余字,唐西崇福寺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页六四二)。

  本书系基于华严宗初祖杜顺之《五教止观》,阐明华严宗之观门,今粗陈纲要,总以五门,随自所宜。前四门均以入法界之妙轨为方便,后一门华昧,乃究竟真实,且针对法华经之方便门,展开真实相,而显示权实。

  其五门为:法是我非门、缘生无性门、事理混融门、言尽理显门、法界无碍门。

  即依五门之次第说明小乘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之观门,并示其浅深之相状。84(注64)

  《华严经关脉义记》

  全一卷。约四千余字。唐法藏撰。《大正藏》第四十五册(页六五六)。

  「……但起听习数年,弥增爱乐,依傍师训,有少见闻,故私记为篇,名为关脉义记也。今略断简此经,上下文意,乃有多势不同,且以四势明之,余者准思取解。」言四势者,整理如下表:85(注65)

  一展转无尽势

  有二门,一展一为多,二类结成本。

  二卷摄相无势

  有三门,一摄广就略,二以义圆收,三摄末归本。

  三卷展无碍势

  有二:先明展,后明卷。

  卷中有五门:一以位统收,二摄会从人,三以人明法,四境智圆融,五泯同果海。

  四问答取文势

  亦二:一、问答会违,二、结劝修学。

  《华严发菩提心章》

  一卷,七千余字。唐魏国西寺法藏述。大正藏第四十五册(页651)。

  文分四段:发心第一,简教第二,显过第三,表德第四。智俨大师的《法界观门》内容和(表德第四)中第一至第三门相同。

  * 云何发菩提心。答曰依信论有三种心(直心,深心,大悲心),依此三心各曲开十门:

  直心

  具有十心:一者广大心。二者甚深心。三者方便心,四者坚固心,五者

  无间心,六者折伏心,七者善巧心,八者不二心,九者无碍心,

  十者圆明心。

  深心

  亦具有十心:一者广大心,二者修行心,三者究竟心,四者忍苦心,五者

  无厌足心,六者无疲倦心,七者常心,八者不求果报心,九

  者欢喜心,十者不颠倒心。

  大悲心

  亦有十心:一者广大心,二者最胜心,三者巧方便心,四者忍苦心,五者

  无厌足心,六者无疲倦心,七者常心,八者不求恩报心,九者欢喜心,十者不颠倒心。

  * 简教第二 通辨此有十类众生。……

  * 显过第三 问色空,空色,为相即耶?为不相即耶?答二门。一显过。二表德。

  * 第四表德,自有五门:

  第一真空观法:于中略作四句十门

  第二理事观法:谓理事融存亡逆通有十门

  第三周遍含观者:谓事如理融遍无碍交参自在,略辨十门

  第四色空章:十门止观者:一、会相归性门。二、依理起事门者,三、理事无碍门者,四、理事双绝门者,五、心境融通门者,六、事事相在门者,七、彼此相是门者,八、即入无碍门者,九、帝网重现门者,十、主伴圆备门者。

  第五理事俱融义者,亦有十门:

  1. 理事俱融门,事虚理实相摄全收融成十义。

  2. 理法隐显门,理性随事隐显融通亦有十义。

  3. 事法存泯门,事相随理存亡自在亦融成十义

  4. 事事相在门,诸法缘起力用相收亦有十义

  5. 一事隐现门,一事望多有摄有入。隐显自在亦有十义

  6. 多事隐现门,多事望一有摄有入。隐显自在亦有十义

  7. 事事相是门,缘起事法展转相成体互相无彼此相。是亦有义

  8. 一多存泯门,然一望多有摄他废自。相是存泯有十义

  9. 多事存泯门,然多望一既摄他废自。相是存亡有十义

  10. 圆融具德门,然上法门并同大缘起无障碍圆明自在,亦有十义。86(注66)

  智俨大师的《法界观门》内容和《华严发菩提心章》中的(表德第四)第一至第三门(即第一真空观法、第二理事观法、第三周遍含观者)相同。

  《华严金狮子章》

  一卷。唐长安大荐福寺法藏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页六六三) 又作《金师子章》、《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章文会入《金师子章云类解》(宋释净源)述。

  三祖专为武则天演说的华严宗教理思想。系藉金狮子之譬喻,解说华严法界缘起之妙理;因此譬喻而使天帝网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六相和合、普眼境界等义了然而明。

  全文大别为十门,即:

  (一) 明缘起,谓金无自性,但随匠人之巧工为缘,便有狮子形相展现。此即形相依缘而显现之意。

  (二) 辨色空,谓「空」无相状,狮子体性虽空,然不碍其狮子形相之显现。

  (三) 约三性,以师子情有、师子似有、金性不变,分别配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唯识三性:(1)师子情有,谓狮子之存在乃出于吾人之主观构想。(2)师子似有,谓狮子之存在系依外缘而虚假展现。(3)金性不变,谓巧匠虽以黄金打造成固定形状样态之狮子,然其金之性质永不变易。

  (四) 显无相,谓就体性而言,一切皆金,金之外则无狮子乃至狮子之相状可言。

  (五) 说无生,谓狮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故无生。

  (六) 论五教,就狮子之缘起,一一阐论华严五教(愚法声闻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一乘圆教)之旨。

  (七) 勒十玄,「勒」,统率之意。藉狮子之各种本质、相状,分别比喻华严宗用以描述法界缘起「十玄门」之一一法门。

  (八) 括六相,以狮子之总、别、同、异、成、坏等六相,阐论「六相圆融」之理。

  (九) 成菩提,谓经由上述法门而彻见狮子之时,即彻见一切有为法本来寂灭之理,并远离取舍,入萨婆若海(指一切智,意谓佛所具有之智深广如海)。更进而得一切种智而悟道。

  (十) 入涅槃,谓若能彻见师子与金二相俱尽,则不生烦恼,永离苦源,而证入涅槃。87(注67)

  法藏于洛阳佛授记寺为则天武后宣讲华严经,讲至天帝网义、十重玄门、海印三昧、六相和合之时,武后茫然不解其旨,法藏乃指殿前之金狮子为喻,解说法界构造,遂成此金师子章。华严宗之体系庞杂,艰深晦涩,而金师子章堪称简明扼要,遂成华严学之入门书。

  陆 结论

  三祖之教学,乃由传统,即承法顺、智俨之思想、组织教理体系而集大成的。法顺之法界观门组织:摄于《发菩提心章》;以智俨的《五教止观》,纳入《游心法界记》; 又依二祖「海印三昧」思想,摄入观法之组织体系,即成《妄尽还源观》。但整然的形式,依《起信论》而来的。

  判教学说是法藏学说的重要方面,也是法藏创立华严宗的重要标记。就十宗创说而言,初祖五教止观之第一门虽有「法有我无门」之小乘教,但未配宗。到三祖方开五教为十宗。所十宗为三祖所首创。尤以其中第(8)、(9)、(10)此三宗为华严特有之判法。

  从佛教发展史,大师的判教的贡献在于相当的完备性。

  1以天台四教为判教蓝本,并吸取法相唯识宗的判教使华严五教十宗更胜于前。

  2华严宗的判教沿着大乘有宗的思想途径进而融摄大乘空宗的学说,并加以创造的结果。(注68)

  法88法法藏的法界缘起论是一种重要的佛教缘起论。法界缘起论是华严宗人基于《华严经》的义旨而创立的,且经历多人的努力而完成的。法藏继二祖智俨所著《一乘五玄门》法界缘起思想,在《探玄记》卷一中,强调《华严经》是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89(注69)为宗,强调因果缘起(现象)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理实法界(本体),大师更进一步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及《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中,有系统的阐发了法界缘起的理论。就《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中(义理分齐)将法界缘起的理论分四门论述。

  义理分齐者有四门: 一、三性同异义,二、缘起因门六义法,三、十玄缘起无碍法,四、六相圆融义。90(注70)

  前二门是论证为什么说是法界缘起(法界缘起的原因),后二门是说明法界缘起是什么(法界缘起中心内容)?此两个方法是大师的法界缘起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由于本文仅浅探,所以关于法藏详细判教思想,将留待另文再深入探讨。

  年表

  西 元

  中国朝代(唐)

  重     要     事     迹

  643

  太宗贞观十七年

  法藏出生于长安

  645

  太宗贞观十九年

  玄奘抵长夹,得经论657部,置「弘福寺」

  648

  太宗贞观二二年

  玄奘移居长安「慈恩寺」翻译

  649

  太宗贞观二三年

  五月太宗往生

  656

  高宗显庆元年

  十一月皇太子中宗出生,踰月请玄奘受戒

  657

  高宗显庆二年

  为孝敬太子病愈,建西明寺,道宣:上座,圆测:寺主

  又于东教建敬爱寺

  658

  高宗显庆三年

  法藏16岁,炼一指于法门寺阿育王舍利塔前;玄奘于西明寺,其弟子普光主持慈恩寺

  659

  高宗显庆四年

  法藏辞别双亲,赴太白山求法

  661

  高宗显庆四年

  返长安,得遇智俨为师

  新罗义湘来华,从智俨为师,与法藏同学

  662

  高宗龙朔二年

  沙门道宣始撰集《大唐内典录》

  663

  高宗龙朔三年

  十月,玄奘译成600卷《大般若经》,历时4年

  664

  高宗麟德元年

  玄奘卒。沙门道宣始所撰《大唐内典录》讫

  667

  高宗干封二年

  沙门道宣卒

  668

  高宗总章元年

  二祖智俨卒

  670

  高宗总章三年

  咸亨元年

  武则天之母荣国夫人逝世,武后舍宅为太原寺。法藏奉

  敕削染于太原寺并为住持。

  法藏承旨于所配寺讲《华严经》,端午时,武后遣五使送衣裳五事,以符端午之数

  671

  高宗咸宗二年

  高宗因病与则天往东都洛阳。新罗义湘返国。沙门义净往西天竺求法。

  674

  高宗咸宗五年

  上元元年

  帝旨命京城十大德为法藏受满分戒,赐号贤首。

  诏法藏于太原寺讲《六十华严》

  675

  高宗上元二年

  禅宗五祖弘卒

  679

  高宗调露元年

  法藏因疑六十华严经缺而不全,遂往问日照三藏,并与之校对梵文原经

  682

  高宗开耀二年

  窥基卒

  687

  武则天垂拱三年

  应诏于西明寺立坛求雨,未七日,雨水沾足

  691

  武则天天授二年

  应曹州牧宰之请,讲华严经

  692

  武则天长寿元年

  与弥陀山共译《无垢净光罗尼经》

  694

  武则天延寿元年

  讲华严经于云华寺

  695

  武则天证圣元年

  始译八十华严

  696

  武则天登封元年

  西明寺圆测卒

  697

  武则天神功元年

  契丹犯边,诏法藏依经咒法,配合出兵。

  699

  武则天圣历二年

  八十华严译毕

  700

  武则天圣历三年

  和弥陀山同译《大乘入楞伽经》

  702

  武则天长安二年

  和实叉难陀译《文殊师利授记经》

  703

  武则天长安三年

  和义净等华梵十四人同译《金光明最胜王经》

  705

  中宗神龙元年

  武则天卒

  708

  中宗景龙二年

  中夏缺雨,集百法师于荐福寺,设坛诵经求雨,近七日,降雨。七月又旱,法藏又依法祈雨

  中宗礼法藏为菩萨戒师,赐号国一。

  法藏于五处造华严寺

  又应诏和义净三藏同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710

  中宗景龙四年

  睿宗景云元年

  应诏和着提流支续译《大宝积经》

  中宗卒

  711

  睿宗景云二年

  冬不雪,法藏结坛作法,写咒语。未十天大雪。后又六出遍四方祈雪。

  两度降雪,冬旱遂解

  712

  玄宗先天元年

  法藏往生

  参考文献

  一、 中文类

  1《华严学讲义》贤度法师编着。台北:华严莲社,八十六年四月七日五版。

  2《华严宗五祖论著精华》贤度法师编着。台北:华严莲社,四年十二月初版。

  3《华严文献目录》贤度法师编着。台北:华严专宗学院,民国八五年四月一日

  版。

  4《法藏》方立天。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年七月初版。

  5《隋唐及五代佛教史》汤字彤。台北:慧炬出版社。

  6《大藏会阅》会性法师。台北:天华出版社,民国六七年十一月一日版

  7《华严思想史》高峰了州着.;释慧岳译。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印行。

  8《中国华严思想史》木村清孝着;李惠英译。台北:东大图书

  公司,一九九六年初版。

  二、 外文类

  1木村清孝:《初期中国华严思想?研究》,日本:春秋社,昭和五二年十月三一

  日

  2木村清孝:《中国华严思想史》日本:井上四郎,一九九二年十月一日

  三、 工具书

  1《佛光大辞典》

  2《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唐.崔致远,《大正藏》第五0册,页

  二八0-二八六。

  3《大唐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唐.阎朝隐,《大正藏》第五0册,页

  二八0。

  4《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清.续法,《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

  二七三-二七五。

  5《宋高僧传/周洛京佛授记寺法藏传》,宋.赞宁,《大正藏》第五0册,页

  七三二。

  6《佛祖统记卷二十九》,《大正藏》第四九册,页二九三。

  7《佛祖统记卷三十九》,《大正藏》第四九册,页三七0。

  注1 [1] 宗密:《注华严法界观门》,《大正藏》第四五册,页六八三下

  注2 2 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 页二八一下。唐.阎朝隐:《大唐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0中。

  注3 3 参考贤度法师编着:《华严学讲义》。台北:华严莲社,民国八六年四月七日五版。 方立天:《法藏》。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年七月初版。页33;

  注4 《大正藏》第五0册,页七三二上、中。

  [1]

  注5 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 页二八一上。[1]

  注6 [1]方立夫:《法藏》,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年七月初版,页00四。

  注7 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三。 [1]

  注8 [1]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 页二八一中。

  注9 阎朝隐:《大唐福寺大德藏法师之碑》,《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五二一。[1]

  注10 12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 页二八一中

  注11 13参考贤度法师编着:《华严学讲义》。台北:华严莲社,民国八六年四月七日五版,页七九。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 页二八一上。

  注12 14参考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三下。

  15

  16

  注13 参考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一上。

  注14 17见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三上,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二上。

  注15 18对答内容详见续法:(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三上,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二上、284下。

  注16 19见续法:(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上。

  注17 20续法:(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下。

  注18 21续法:(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五上

  22

  注19 阎朝隐:(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0下。

  注20 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23《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五中。

  注21 24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五上。

  [1][1]

  [1]

  [1]

  [1][1]

  [1]

  注22 29 法藏:《华严经文义纲目》,《大正藏》第三五册,页四九三中

  注23 30 30见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三上,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二上。

  注24 31 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上,

  32

  注25 33 参考33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上、下,

  注26 34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三上,

  注27 3535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下,

  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二中。

  注28 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下36。

  注29 37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下,

  注30 38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上。

  注31 3939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上。

  注32 40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上。

  注33 41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上,

  注34 42 阎朝隐:《大唐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0中。

  注35 43 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三下。

  注36 44 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三下。44

  注37 45 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三下。

  注38 46 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二中、下。

  注39  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上。参考宋.赞宁:《宋高僧传/周洛京佛授记寺法藏传》,《大正藏》第五○册,页七三二。

  注40 48 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主翻经大德法藏传),《大正藏》第五0册,页二八一下。

  注41 49《佛祖统记卷三十九》,《大正藏》第四九册,页三七0下。

  50

  注42 51  续法:(法界宗五祖略记/三祖贤首国师),《卍续藏》第一三四册,页二七四下。

  注43  吕澄:《中国佛学思相概论》,台北:天华出版公司,一九八八年二月一日三版,页三九三。[1]

  注44  参考贤度法师:《华严文献目录》,台北:华严专宗学院,民国八五年四月一日版,页四三-七六。 方立天:《法藏》。台北:东大图昼公司,民八十年七月初版,页一一-一三。

  [1]

  注45 [1]《 佛光大辞典》,页四四九六。

  注46 [1] 参考会性法师着:《大藏会阅》,台北:天华出版社,民国六七年初版,页四一三; 《佛光大辞典》,页五二四0。

  注47 《大正藏》第四五册,页四八一中。[1]

  注48 贤度法师编着:《华严学讲义》。台北:华严莲社,民国八六年四月七日五版[1],页一三二。

  注49 [1]方立天:《法藏》。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年七月初版。页六七。

  注50 《大正藏》第三五册,页四九三上。

  注51 [1] 《大正藏》第三五册,页四九三中。

  [1]

  [1]

  [1]

  [1]

  注52 [1] 《佛光大辞典》,页五二二0[1][1][1]

  [1]

  注53 [1] [1] 参考《大正藏》第三五册,页一0七中; 会性法师:《大藏会阅》。台北:天华出版社,民国六七年十一月一日版,页四0七-四0八;《佛光大辞典》,页五二五二

  注54 [1] 参考 方立天;《法藏》。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年七月初版,页一三六-一三九。

  注55 [1] 《探玄记》,《大正藏》第三五册,页一二二下。

  注56 [1] 《探玄记》,《大正藏》第三五册,页四八四下。

  注57 [1] 参考《大正藏》第三五册,页一一一下。

  注58 [1] 参考《大正藏》第四五册,页五八九下。会性法师:《大藏会阅》,台北:天华出版社,

  民国六七年十一月一日版,页四一0。

  [1][1][1]

  [1]

  注59  见[1]《大正藏》第四五册,页五九七上。参考 会性法师:《大藏会阅》,台北:天华出版社,民国六七年十一月一日版,页四二四。

  [1]

  注60 见[1]《大正藏》第四五册,页五九八上。 参考会性法师:《大藏会阅》,台北:天华出版社,民国六七年十一月一日版,页四二四。

  注61 [1]  见《大正藏》第四五册,页六一三上-六二六。 会性法师:《大藏会阅》,台北:天华出版社,民国六七年十一月一日版,页四二二。

  注62 [1]  参考《大正藏》第四五册,页六二七上/中。 会性法师:《大藏会阅》,台北:天华出版社,民国六七年十一月一日版,页四二二-四二三。

  注63 83 参考《佛光大辞典》,页四0 四七。

  注64 84参考《大正藏》第四五册,页六四二下。

  注65 85参者《大正藏》第四五册,页六五六上。会性法师:《大藏会阅》,台北:天华出版社,民国六七年十一月一日版,页四二四。

  注66 86 见《大正藏》第四五册,页六五一。

  注67 87 见《大正藏》第四五册,页六六三。

  注68 88 参考方立天:《法藏》,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民国八十年七月初版,页七三、七四。

  注69 89 《大正藏》第三五册,页一二0上。

  注70 90 《大正藏》第四五册,页四九九上。

  PAGE  

  浅探华严宗三祖──法藏之生平及著作文献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