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5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5
知一切众生根具足,亦知一切众生业因缘;知一切众生业因缘已,得愿智具足;得愿智具足已,净三世慧;净三世慧已,饶益一切众生。
「知一切众生根具足,亦知一切众生业因缘;知一切众生业因缘已,得愿智具足」,这个地方说到的这个「如」,的确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第一个是劝我们学习这个如,学习这个如,就是修止观的意思,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就是以戒为基础,然后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在奢摩他里面、毗钵舍那里面学习这个「如」。
学习这个「如」这件事,应该说不是难事,不是困难的事,就是我们平常和打妄想那样子,和妄想一样,但是内容不同。我们打妄想,就是一般的日常生活里面的事情,想东、想西这样,除了烦恼,还是烦恼,快乐的时候很少。现在我们相信了佛法,相信了佛法以后,希望从佛法中的学习中可以转凡成圣,可以成为圣人,不要一直地做生死凡夫;但是怎么样才能够成为圣人,能够转凡成圣呢?《般若经》就是告诉我们,学习这个「如」就可以满你所愿。
学习这个「如」,当然是你要学习佛法;现在我们学习的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我头一天曾经说过,就是有龙树菩萨的注解,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解释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我们从《大智度论》,根据《大智度论》来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就会明白什么叫做「如」。明白了以后呢,就像打妄想那样心里面思惟,其他的杂念不要生起来,停止其他的妄想、停止其他的杂念;静坐的时候修奢摩他,然后思惟诸法如。思惟诸法如,思惟一个时间,时间不要长,五分钟就可以了,然后再学习诸法如,就是这样子。你早晨起来也这样用功,吃完早餐以后也还这样用功,吃完了午餐以后也是这样用功,到晚上也是这样用功;那么你今天也这样、明天也这样,我看一百天以后就有好消息,不是很多时间。如果你不是太精进的话,三年就有可能得无生法忍,不是很难的事情,三年就可以;但是其中也是有条件,就是把世间的事情要放下,世间的杂染的事情都放下,生活淡泊一点,你能够这样做,这样学诸法如,我看是非常的有希望。
因为我们学世间上的事情,我们不要说别的,就说这个飞机,这工程师就是各种的零件造好了会合起来,有了燃料,一按钮,这个飞机就会向前跑,跑跑就起来了,我看还不用一分钟,这飞机就起来了。这件事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也是经过多少有智慧的人的智慧的累积,渐渐地进步,所以有今天的成就。
那么佛菩萨有大智慧,说明了这样改造我们凡夫的这种苦恼的境界,学习这个诸法如,我看比造飞机还容易,不是难,不是难事。因为学习这佛法这个地方,就是一般的生活就够了,你不要要求太多的享受。另外呢,就是内心里面思想上的事情,只是心里面在思想;一个奢摩他的止、一个毗钵舍那的观,只是这么一点嘛,再加上有一个寂静处就好了,再就是一个同行的善知识也是可以,和你同一志愿的人,大家在一起这样子用功修行,很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工厂,没有那么多的条件的,并不是太难的事。
但这里面还有一个应该注意的事情,这上面说:「菩萨学如般若波罗蜜,则能学一切法如。学一切法如,则得具足一切法如。具足一切法如已,住一切法如、得自在」,你观色受想行识是如,观这个生命体是如,常常这样观、常常这样思惟,他的心情就比较自在,不要说是已经成功了,就是比较的会有自在。自在的时候呢,你多少有一点自在,你的信心就加强了,你信心就加强了;加强了以后,你就会继续努力;继续努力,你就能具足一切法如;具足一切法如,就是安住在一切法如这里。
这个「安住一切法如」这句话,「住」这个字,我昨天我也说过,我今天再说一下。这个「住」字怎么讲呢?我们身体现在在这个房子这里,坐在这里;说你现在在那里?我现在在「大觉莲社」这个讲堂的椅子这里,我在这里住,我坐在这里。这是一个有形相的,你自己可以感觉到,别人也可以看见。现在说这个住不是指身体说的,是指你的心,也可以说是你的智慧;你的智慧在什么地方住?譬如我们这个心,现在想起来:我纽约有一个好朋友,我想他在那里干什么?这心就跑到纽约去了,就不在这里,跑到纽约去了。所以这个心,你想什么、你思惟什么,你心就住在那里,是这样意思。现在呢,你思惟诸法如的时候,这个心就不住在色声香味触、眼耳鼻舌身意的杂乱的境界,不住在这里,住在离一切相那个地方,在那里,是无分别的境界。若是你常常静坐的,有一点奢摩他的功夫的时候,你就能够类似地意识到那里;当然不是,这不是的,是类似的。你能够有一点类似地意想到那里,也是不错的,也是不错。
那么你若常常这样用功修行的话,在奢摩他里面修这个毗钵舍那的时候,就会观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一切法都不可得,那么心就住在不可得这个地方,「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这个明了性的心离一切相,住在离一切相那里。我们不要说:非住、非不住,不要这么说;这么说,我认为可能还反倒糊涂了,不要那么说。就说住在离一切相那个地方,在那里住。那么你常常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所观的境界不可得、能观的心也不可得,这个时候你就感觉到住即非住,就是无住,那个时候就会进一步。进一步,到那个时候,这个「住一切法如」是无分别的境界,不是说有一个是能住的智慧,有个所住的真理,不是,就是没有分别的境界。
这样相应了以后,你长时期,奢摩他、毗钵舍那这样修,他慢慢地就断烦恼了。断了烦恼以后,那个清净无漏的圣人的智慧出现了,这个时候就是真实的和诸法如相应了,而不是相似的,这时候就是圣人了。这个时候呢,「住一切法如得自在」。
「住一切法如得自在已,善知一切众生根」,这个地方又有一件事,这「一切法如」是离一切相的无分别境界,「知一切众生根」是有形相的境界了。我们的心在无相的境界相应了以后,它会发生一个作用,他那个智慧「住一切法如」就是无分别的智慧;「知一切众生根」是有分别的智慧,就是后得智,或者是如理智、如量智,这就是如量智了。你得到了如理智以后,你就会有如量智,「善知一切众生根」;知道这个人与你接触了的时候,你就会观察这个人有没有善根,这个人有善根、这个人没有善根;有善根呢,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或者其中有一个、或者是有两个、或者三个、四个、五个,有的有、有的不具足;或者善根是有,但是没有力量,就是各式各样的差别。那么你就会告诉他,你要栽培,那一个善根不具足,就是要栽培,而且叫它有力量,慢慢地具足了,你就有能力可以转凡成圣了,就是这样意思。
「善知一切众生根已,知一切众生根具足,亦知一切众生业因缘」,知一切众生过去世做了罪业,将来要受苦恼的果报;过去世做了很多的福德业,将来要受可爱的果报;过去世,或者是你现在修禅定,将来能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就是这些因果的事情。或者是清净的因果、或者是染污的因果,「亦知一切众生业因缘」。那么在佛的十种智慧里面,「善知一切众生根」,这是根力;「知一切众生业因缘」,是业力。当然这件事呢,要继续努力地修行,你的智慧越来越增长,所知道的也就是越来越多。
知一切众生业因缘已,得愿智具足。得愿智具足已,净三世慧。净三世慧已,饶益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已,净佛国土。净佛国土已,得一切种智。得一切种智已,转*轮。转*轮已,安立众生于三乘,令入无余涅槃。
「知一切众生业因缘已,得愿智具足」,初开始只是一部份的知道,你不断地用功修行,他就会进步。这从《阿含经》里面也会看出来这件事,从《阿含经》,舍利弗尊者和阿难尊者的问答里面就有这件事。就是得了阿罗汉果了,你继续要修行,还会得到原来没有的功德,还会有进步。就是有一回,佛告诉目犍连尊者本来是神通第一,但他感觉到舍利弗尊者的神通高过他,他就问佛,说是:佛曾经说我神通第一,为什么舍利弗尊者反倒高过我,我不第一了呢?佛说:舍利弗尊者入的三昧,你不知道名字。这就看出来,虽然同样是阿罗汉,但是道力还是有深浅的,乃至到大菩萨境界,还是超过舍利弗尊者,乃至到佛的境界才究竟圆满。所以这里面也有这样意思,「得愿智具足」,原来是不具足的,愿智具足了,「净三世慧」,就是通达过去世无障碍、通达现在世无障碍、通达未来世的智慧也是无障碍的,通达无碍,名之为「净」;若是有障碍,那就不是清净了,或者有所不知,也不是清净。「净三世慧已,饶益一切众生」,你的智慧圆满了,通达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无障碍,这个时候,你去广度众生的时候,就能使令众生得大利益,得大利益的,能够随顺众生的根性而为说法。
「饶益一切众生已,净佛国土」,你能普遍地饶益一切众生呢,将来你成佛的世界,那个世界就是清净的世界,这个什么道理呢?这里说这个清净世界,不是说那个世界黄金为地,不是这个意思;是说你以前行菩萨道的时候,你所教化的众生都来生你的国土了,而你以前教化的众生,因为接受你的教化的关系,这些人都是有高尚的品德,所以这个世界是清净的。这说世界清净,实在就是人清净,人若清净了,这个世界就是净土;如果这个人都是常常地放逸,做种种恶事,那这个世界就是黄金为地,也不清净,是这样意思。可是道德高尚了,这个世界当然也就会七宝庄严,因为世界,是这个世界上的人的业力变现的,人有道德,他的业力就清净,所以他所创造的世界也就是清净的,所以叫「净佛国土」。「净佛国土已,得一切种智」,说这个菩萨能够净佛国土,也就是广度众生功德殊胜了,所以功德圆满了,就「得一切种智」;「得一切种智」就是佛智慧,就成就了佛智慧。
「得一切种智已,转*轮」,「得一切种智已」就是成佛了。这个成佛了这个句话呢,这是圆满报身佛。我们拜梁皇忏,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佛,这个韵念得很有力量!这里说得一切种智,这是圆满报身佛。得一切种智已,「转*轮」,就是为一切众生说法。这个「转*轮」分两部份:一个是在法身佛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凡夫的世界。在法身佛的世界,就是听佛说法的人都是法身菩萨;在凡夫的世界说法,那就是一般没有解脱生死苦的这些人,但是这些人也是要有善根的。不管是在那一个世界说法,都叫做「转*轮」。这个「转*轮」这句话的意思,什么意思呢?「安置圣道于他心中」,令他身中有圣道的现起,这叫做转*轮。为这个人说法的时候,那个人的心里面就有圣道现起,这叫做转*轮。法是说了,但是没得圣道,这不叫转*轮,哎呀!经上是这样解释这个「转*轮」的。这个「轮」这个字,或者说这个车有个轮,或者是金轮、或者是银轮、铜轮、铁轮,总而言之是用物质造的一个轮。现在这里这个轮不是金、银、铜、铁,不是;是用「法」所组织成的,就是戒、定、慧,这个无漏的佛法所组成的。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叫做「轮」呢?这个轮有两个意思:就是从这里能到那边去,从这里到那里去,叫做「轮」,你看,车若有轮,它就可以走动,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意思呢,能伏怨敌,譬如这个金轮王,他能够降服四大洲的敌人,都可以降伏了。现在说这个佛法的这个无漏的戒定慧出现的时候,在你心里面出现了无漏的戒定慧,当然,主要就是出现了无漏的清净无分别的智慧,出现的时候,能灭除去爱烦恼、见烦恼、一切的烦恼贼,令他身中有圣道的现起,这叫做「转*轮」。
而佛在菩提树下得无上菩提,就是他自己转*轮,他自己在心里面转*轮,得了无上菩提道。到了鹿野苑去,为五比丘说法,还有诸天听法,乃至到以后在各地方说法的时候,就是令他人在他的身体里面有圣道的现起,这是利益众生了。现在佛,主要是利益众生,所以说佛为众生说法,众生得道了,叫做「转*轮」;令他身中有圣道现起,名为转*轮。我们现在常常地写文章、做这文宣的工作,就是说法的时候,就叫做「转*轮」;若按经上的解释,我们说法恐怕还不及格,令人得圣道了吗?恐怕没有。这个「转*轮」。这个成佛了以后,这个菩萨得一切种智,就是他成佛了以后,他在凡夫世界现应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么转*轮。那么听他说法的人很多人得圣道,那么叫做「转*轮」。若是在法身佛的世界也转*轮,那就是更高深的境界了。
「转*轮已,安立众生于三乘」,就是把这个生死苦恼的众生,把他安立在三种圣人的境界:声闻、缘觉、菩萨这三种圣人。这个「安立」呢,譬如这个人在大海里面,把他救出来放在岸上,现在就是把众生在生死苦恼里面,安置到涅槃的境界去,「安立众生于三乘」。「令入无余涅槃」,使令他究竟清净、得大自在,这样子。这前面是说诸法如,劝我们学习诸法如,我们自己先学习诸法如,我们就是住在一切诸法如了,这一段是自利。「善知一切众生根」这以下,是利益众生;有自利、有利益众生,就是学习诸法如呢,能自利、也能利益众生,有这种能力。我们若不学习「诸法如」,我们也信佛,我们也可以在佛教里面也做功课、或者念佛名号、或者念经,做种种的功课,现在不能得「诸法如」,现在不能;就是小小的栽培一点善根,是小小的栽培善根。说现生能住「诸法如」得自在,这不可能的,不可能。为什么我们现在佛教是这样子?真是一言难尽了!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得一切功德自利利人,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摩诃萨能如说行深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应当为作礼。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是菩萨摩诃萨能如说行深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应当为作礼。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欲得一切功德自利利人,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是第四科劝发心,劝我们发心。发心就是发愿、就是立志,建立一个伟大、建立一个高尚的意愿,就是劝我们发愿的意思。发什么愿呢?前面说「学诸法如」,能够自利、能够利他;那个菩萨能那样子,我们也应该这样子嘛!所以劝我们先发愿,这样意思。
「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如是」就指前面,须菩提啊!前面那个菩萨摩诃萨能这样子,他欲得一切功德、自利利人;欲得一切圣人的功德,也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众生。你若有这样的欲的话,你学了诸法如,你就能够得到圣人的功德;不但自利、也能利人,那你也应该发心,你应该发无上菩提心,先发这个愿,我愿得无上菩提,应该先这样发心;这是标出来,标出这个发愿。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摩诃萨能如说行深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应当为作礼。」这个须菩提忽然间生了恭敬心,对这个菩萨生恭敬心。须菩提对佛说:这么多的大菩萨发了大菩提心的话,他不但是发心、发了愿,他还能够为人讲解「诸法如」;他不但为人讲解「诸法如」,他还能向他说、还能修行;修行,这个「学诸法如」包括为人讲解和自己修行。现在说他能发心,他还能学习这个「诸法如」,这样子能如说行深般若波罗蜜的话,一切世间天、一切世间人、一切世间的阿修罗,「应当为作礼」,这个三恶道的众生苦恼、愚痴,不知道;这个天和人、和阿修罗是比较有智慧的人,他们明白道理,所以是应当为这个菩萨顶礼,要礼敬这个初发心的菩萨。这个菩萨太伟大了!大家在生死苦里面很苦!他能发这样的大心,是了不起。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是菩萨摩诃萨能如说行深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天及人、阿修罗,应当为作礼!」是的!应当给他磕头,表示敬意,是对的!
世尊,是初发意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几所福德?佛告须菩提:若千国土中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意,于汝意云何?其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无量。佛告须菩提:其福不如初发意菩萨摩诃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何以故?发声闻、辟支佛意者,皆因菩萨出故,菩萨终不因声闻、辟支佛出。
「世尊!是初发意菩萨摩诃萨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有藐三菩提,得几所福德?」这个劝我们发愿,怎么样劝法呢?这底下说了,就是赞叹发无上菩提心的功德很大,这倒是对的!就是我们要做这件事,一定要有利益,要有所得,我才去做嘛!因为若空无所得,那何必做这件事呢?那么发无上菩提愿有什么好处呢?这地方说出来。
「是初发意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他「为众生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了利益一切苦恼的人,他就去精进地、不怕辛苦,求无上菩提。「得几所福德?」说这个人他能有多少功德呢?多少福德?这个「福德」:这个「德」,是良好的行为,叫做「德」;这个「福」呢,就是良好的行为所得的可爱的果报。「德」是因,「福」是果;或者就是这么说,你这样发心行菩萨道,这是一种德,有这样功德,将来会得到一种可爱的果报,得到的果报令心欢喜,叫「福德」。
能得多少福德呢?「佛告须菩提:若千国土中众生」,这个「千国土」就是小千世界,就是一千个四大部洲、一千个须弥山,就是叫小千世界。这么多的千国土里面的人,那么众生是很多了;不但是人,还其他的也都在内。「皆发声闻、辟支佛意」,他们都愿意成就阿罗汉、愿意得辟支佛道,有这样出离心,不愿意做凡夫了,这也是很伟大的。「于汝意云何?」于你须菩提心里想一想。「其福多不?」,千国土中众生,这么多的人发了声闻、辟支佛心,他们的功德有多大呢?「须菩提言:甚多无量。」
「佛告须菩提:其福不如初发意菩萨摩诃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那么多的众生发了声闻、辟支佛的心,所得的功德总计起来;总计起来,再用百来乘、再加上一百倍、或者一千倍、巨亿万倍,或者用算数来算它的多少,或者用譬喻去形容去,都赶不上初发意菩萨的功德大,所不能及。「何以故?」什么原因呢?「发声闻、辟支佛意者,皆因菩萨出故」,说那个人发声闻、辟支佛心,他想要得初果、想要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想要做辟支佛,也都是圣人,了不起;这些人是怎么来的呢?「皆因菩萨出故」,都是因为菩萨弘扬佛法,才有发声闻、辟支佛这件事,才有发声闻、辟支佛的心这件事。「菩萨终不因声闻、辟支佛出」,菩萨不论怎样,都不会因为声闻、辟支佛的教化而发菩萨心的。这样说呢,声闻、辟支佛是他的学生,菩萨是老师;学生的功德怎么能赶上老师的功德大呢?
这个道理是在那里呢?为什么菩萨不会因声闻、辟支佛而发无上菩提心呢?道理在那里?声闻、辟支佛他积极地用功修行以后,寿命尽的时候入无余涅槃了;入无余涅槃,他不弘扬佛法,这个世界上的佛法不是声闻、辟支佛建立的,是菩萨、是佛建立的。他们入无余涅槃了,不在这里弘扬佛法了,谁能因他而发心呢?没有这回事情嘛!因为菩萨发无上菩提心,在这里弘扬佛法,那么在生死流转的这些人,因菩萨的教化才发声闻心、发辟支佛心。这样看呢,小乘佛法是由大乘佛法来的;而不能说大乘佛法由小乘佛法来的,不是这么回事,我们这个文上看出来,看出来,看出这件事,所以大乘佛法功德是最大的,世界上能有佛法,是发大乘心的佛菩萨弘扬建立的,因此而有小乘佛法的,在这文上很明显地看出来这一点,很明显看出这一点。
这个龙树菩萨说……,我们今天的大乘佛教的确是有这个问题。小乘佛教学者说我们「大乘非佛说」,我们好像闭口无言,没有办法反驳他。但是我看这个《大庄严经论》,无著菩萨说了八个理由。八个理由,在《成唯识论》里面呢,变成七个理由,就被合起来一个。其中有一个理由,有一个日本人,有些日本的佛教徒,也是多数是贬斥大乘,向于小乘;认为小乘是佛说,大乘非佛说,好像很多日本的学者是这样想法。但是呢,忽然间不知那一天,这个善根发现了,遇见了无著菩萨提出八个理由,其中有一个理由,啊!这个理由是对的,是对的!如果不是这个……;你学习小乘佛教,里面没有菩萨道,没有菩萨道,怎么能成佛呢?你能说没有佛吗?不能说。那么学习小乘佛法不能成佛,那么佛怎么成法呢?一定是另有大乘法门可以修学、可以成佛。这样子说,你说是「大乘非佛说」,这话是不对。小乘佛法也是佛说的,没有佛,就没有小乘;而佛就是大乘,这也看出这一点。
所以「菩萨终不因声闻、辟支佛出」,我们常常地……,我感觉《大般涅槃经》上有很多的理由,可以反驳小乘佛教学者的这个谬论,也是有。现在《大般若经》上也是,你慢慢读,就会增长一种智慧,建立大乘佛教。但是大乘佛教,我们不可以谤毁小乘佛教,小乘佛教也是佛法,我们还是赞叹。但是你若排斥大乘呢,大乘应该说出个理由来,驳斥小乘佛教学者的谬论才对的。
那么这是小千世界。
二千国土、三千大千国土中亦如是。置是三千大千国土中发意求声闻辟支佛者,若三千大千国土中众生皆住干慧地,其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无量。佛言:不如初发意菩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置是住干慧地众生,若三千大千国土中众生,皆住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是一切福德,欲比初发意菩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三千大千国土中初发意菩萨,不如入法位菩萨,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国土中入法位菩萨,不如向佛道菩萨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国土中向佛道菩萨,不如佛功德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底下「二千国土、三千大千国土中亦如是」,这是又两番。这个「二」是什么意思?就是「中千国土」,就是一千个小千世界,这叫「中千」。这么多的国土里面的众生,「皆发声闻、辟支佛意」,他们的功德总合起来,也还不如一个初发意菩萨摩诃萨的功德广大。什么原因呢?就是「发声闻、辟支佛意者,皆因菩萨出,菩萨终不因声闻、辟支佛出」,理由也是这个。这个三千大千国土呢,就是第三个千,就是一千个中千世界里面的众生发声闻、辟支佛意,他们所有的福德,也不如初发意菩萨的功德广大,是这样子。「亦如是」。
「置是三千大千国土中发意求声闻、辟支佛者」,把这个事放在那里,我们先不要论;我们再另外有一个意思。「若三千大千国土中」的众生,「皆住干慧地,其福多不?」发声闻、辟支佛意只是发意;这个「干慧地」,这个就是发声闻、辟支佛意进了一步,开始修四念处了,叫做「干慧地」。这个「干慧地」,这是旧翻译,玄奘法师翻个「净观地」,这个好!我认为这个翻得好!,翻个净观地。这个「干」,就是清净的意思,「慧」就是观的意思,就是「净观地」。只是发心,就是发愿,进一步就是修四念处了;修四念处的时候,能令心清净,所以叫「净观地」。「其福多不?」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众生,都安住在净观地,大家都开始修四念处了,这时候开始修行了,在身口意上有了佛法的气氛了。「其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无量。佛言:不如初发意菩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还是不如的,「所不能及」。「置是住干慧地众生,若三千大千国土中众生皆住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是一切福德欲比初发意菩萨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个又比前面又高了,「置是住干慧地众生」,这个把他放在一边,不算。「若三千大千国土中众生皆住性地」,这个「性地」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四念住修得,这个道力坚固了一点,道力修得坚固了一点,不容易退了,就是暖、顶、忍、世第一,这个时候称之为「性地」,这是一样。
「八人地」呢?又进了一步,从暖、顶、忍、世第一又进一步到见道位的时候,到见道位的时候,这八人地;人者,忍也,忍受的忍、忍辱的忍,就是八忍地。这个「八忍地」,就是苦法忍、苦类忍、集法忍、集类忍、灭法忍、灭类忍、道法忍、道类忍,这是八个忍;还有八个智,现在只说忍。这个「忍」和「智」有什么不同呢?这个「忍」其实也是「智」,也是智慧,就是在修四念处的时候,这个无漏的智慧出现的时候,这一剎那能断烦恼,这时候叫做「忍」;断了烦恼一剎那,能见到真理,那时候叫做「智」。断惑证真:断惑叫做「忍」,证真叫做「智」。现在是断惑这个时候叫做「八人地」,单指这一点。
这个「见地」呢,就是那个八智也出来了,这个时候就是初果。「八人地」是初果向,向初果。这个向初果,这个佛菩萨安排修圣道的阶级,这样安排;就是「八人地」这个时候还不名为初果,是向初果,但是这时候已经是圣人了,因为这无漏的智慧出现了;这个暖、顶、忍、世第一,这时候不叫向初果,不叫初果向;《成实论》上有多少不同的说法。「薄地」;这个「见地」就是初果圣人,「薄地」呢,佛的这个智慧把欲界众生的烦恼分成九品,分成九品呢,这个初果圣人只是断了见烦恼,这个爱烦恼还没有断;把爱烦恼分成九品,断除去六品,这个时候叫做「薄地」,就是欲界烦恼剩下一小部份了,那六部分都消灭了,那时候叫「薄地」。「离欲地」呢,就是把欲界剩余的三品烦恼也消灭了,这个时候把欲界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那么这个圣人就远离欲界,就到色界天去了,所以叫做「离欲地」,所以离欲地就是三果圣人。「已办地」呢,就是把色界天、无色界天的烦恼也完全消灭了,成了阿罗汉果了,这时候把生死这件事办好了,办好了生死大事了,所以叫做「已办地」。「辟支佛地」,就是独觉的圣人,独觉圣人出无佛世,他还能断多少习气,就是比阿罗汉的智慧还要高,这叫「辟支佛地」。
「是一切福德」,住性地的、住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辟支佛地的,在小乘佛教这么多的圣人;这个三千大千国土中的众生,都成就了这么高的道德。「是一切福德」总集起来,「欲比初发意菩萨」还是不行的,就再加上一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还是不能及大乘初发心菩萨功德大,这样讲!
在这个唐三藏法师,玄奘法师翻的《大般若经》上都是这么说,都是前面那句话,前面那句话就是「何以故?发声闻、辟支佛意者,皆因菩萨出故。菩萨终不因声闻、辟支佛出」,都是用这个理由说菩萨初发意的功德大。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国土中,初发意菩萨」功德这么大,我们应该发心了,我们发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了,也就是要学诸法如了。可是呢,初发意菩萨的功德虽然大,还「不如入法位菩萨,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的。这个「入法位」怎么讲呢?这个「位」,我们说这个座位,这个是你的座位、这个是他的座位,就是你坐在那里,是你的座位。现在说,我们刚才讲过这个意思,我们这个内心在色声香味触法的这些境界上,虚妄分别,引起种种烦恼,但是这个圣人他的心住在诸法如那个地方,诸法如是他的座位,以毕竟空为座位,坐在那里,那叫做「入法位」。前面初发意菩萨他还没能入法位,还是凡夫的菩萨,这个入法位是圣人了。所以这个初发意菩萨虽然大,还不如入法位的菩萨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功德是更大了。
「若三千大千国土中入法位菩萨」呢,还不如向佛道的菩萨。「入法位菩萨」就是初欢喜地;那么二地、三地、四地乃至第十地,是向无上菩提去了,那个菩萨的功德是更大了。「不如向佛道菩萨,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若三千大千国土中向佛道菩萨,不如佛功德,百千万倍、巨亿万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佛的功德是更大了,究竟圆满了。
所以这是劝我们要发心学习诸法如,就是赞叹发菩提心,学习诸法如的功德非常大,这样引起到佛的功德更大了,所以我们应该发欢喜心。说是我们看人家做生意发了很多的财,我们心里就羡慕;现在这上说,佛的功德很大,我们也应该发羡慕的意思,这是学习发无上菩提心,向于无上菩提,应该这样做才对的。
我今天来的时候,随我来的法师问我,今天讲不讲故事?我想,我还是讲一个故事,我讲一个故事,可以讲故事。这个故事,好像我在书本上是看过很多次,但是始终没有讲,好像很少讲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经里面说那个富楼那尊者的故事,是他。
是有一个长者,他有两个儿,大儿叫做军、二儿叫做胜军,这两个儿。但是这个长者财富无量,虽然财富很多,这老病死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所以就是有了病了。有病了,请了很多的医生来看病;看病,看着好像渐好了,但是还没好,还是继续要看医生。但是服侍长者的这个人,是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聪明,就是每次医生来看,她总是在旁边注意,久了呢,她就看出个门道来,她就对长者说:从这么以后,不必请医生来了,我就可以服侍长者,使令长者的病会好的。当然这个长者和这个女孩子也是相处久了,也知道这个女孩子很聪明,就相信她的话。相信她的话,她就把那些医生开的药方,她就会在里面怎么斟酌,也就是买药来服侍长者,就治好病了,就把长者的病治好了。长者好了,长者非常感谢她;病好了,你看,这身体健康快乐嘛,所以也同这个女孩子就有了关系了,这个女孩子就是有了孕了,有了孕以后呢,就生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子相貌好,特别聪明。
后来呢,这个长者又是有病,就没有办法治疗,就死掉了。临死的时候告诉他这两个儿子,大家要互相爱护,不要分家。可是对那个儿,也是他的儿;但是那个儿,这是古代的时候那个情形,似乎不计儿列,就是不能够和前两个儿排在一起,就是地位低了一点,因为那个女人是他的工人,不是他的夫人,所以就是有这个分别;但是这个儿,就是婢女生的儿,还特别聪明,这两个哥哥也爱护他。
时间久了,这个儿一岁、二岁、三岁,这个婢生儿渐渐大了一点。这两个兄弟有因缘要到远地方去做生意去,就把这个家;这两个儿都有妻子、有小孩子,就是嘱托了这个婢生儿来管理;可能这时候年纪更大一点,可也不是很大。那么他管理家,这个孩子聪明,就是会做事。会做事,但是有一天就有问题,就这个胜军的儿,有一天向他要东西吃,正赶上这个婢生儿,婢生儿名字叫做满愿子,就是富楼那,这个富楼那正好手里没有钱,没有办法满他愿,这个小孩子就火了:啊!你对我大叔他的那些儿,你就好好照顾,对我就是不公平。回去了就告诉母亲,她母亲说:你这个婢生儿轻视我的儿!就是有这种事情。后来这两个哥哥就回到家,回到家,这个弟媳妇当然就和胜军说这个事儿,也是恨。从这里看,胜军这个人没有智慧。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