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11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11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在第四禅里面,在色界的第四禅里面修缘起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有些辟支佛,这个独觉他得圣道的时候,也在第四禅里面;这个阿罗汉不一样,有的在未到地定里面,有的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面得阿罗汉道。在第四禅里面是最殊胜。这四禅里面都可以修禅定,都可以得到禅定的。这是这个「行毗梨耶波罗蜜入初禅乃至入第四禅」。当然,我们就是……

  《大智度论》里面、在《阿毗达磨论》里面、《瑜伽师地论》里面有详细说这件事,有说出这件事。不知道有谁修这个禅定的?当然我们念阿弥陀佛也需要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接近禅,实在还没有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境界。这是「行毗梨耶波罗蜜入初禅乃至入第四禅」。

  「入四无量心」,这个四无量心是什么呢?就是慈、悲、喜、舍这四种。这个四无量心是怎么回事情呢?是你已经得到四禅,或者也已经成就了无色界的四空定,然后修这个四无量心。这个「无量」这句话,就是他的所缘境非常的广大,东方无量世界有无量众生,南、西、北,四维上下都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做这位修行人的所缘境,用慈、悲、喜、舍来作观。

  《瑜伽师地论》上的解释,众生虽然是无量无边,分三类:一类就是也不苦也不乐,有的众生是也没有苦恼、也没有快乐,这是一种众生;第二种众生就是有苦恼,他有苦恼;第三种众生是有快乐。这个众生虽然很多,就分这么三类。而这位得到四禅八定的人,他在禅定里面修这个慈三昧,修这个慈悲三昧,这个慈用个白话来讲,就是我发好心来饶益你,希望你得到利益、得到安乐,这就是慈悲心,那么就是他在禅定里边,或者是在初禅里面、在二禅里面、或者在三禅里面、在四禅里面,也可能在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不是在非非想定,他观想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众生能得到快乐,这也就是不苦不乐的众生能得到快乐、得到利益、得到安乐,他在禅定里面作如是观,那么这就叫慈三昧。

  这个悲三昧,这个悲是什么呢?对于有苦恼的众生,他想要拔除他的痛苦,使令他没有痛苦,就是作如是观,在禅定里面作如是观,叫做悲三昧。

  喜,这个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也没有苦恼而有快乐,他在禅定里面观想这些人的心情快乐,而这个禅定的人随喜他的功德,发欢喜心。那么叫做喜三昧。

  慈、悲、喜,这个舍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舍就是修四无量三昧的这个人,观想这些得到快乐的人,或者是有苦恼的人,或者不苦不乐的人,观想他们不要有贪、瞋、痴的烦恼,弃舍贪心、弃舍瞋心、弃舍一切的愚痴心,叫他们心清净,就是我有很多很多的快乐,但是心里面没有贪、瞋、痴。我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你也不要愤怒,就是这样观想,观想这些人没有一切烦恼,那么这叫做舍,这个舍是这样意思,他在禅定里作如是观。这在《阿含经》里面提到这件事,在禅定里面作如是观的人能得大福,能得广大的福德,这是叫做「四无量心」。

  「四无色定」,四无色定就是无色界天的四种禅定,就是超过了色界四禅。当然这些事情都不是有欲的人的事情。这个四无色定,第一个就是空无边处定,第二是识无边处定,第三无所有处定,第四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这四种定,是什么样的人才能修这四无色定呢?要已经成就色界的第四禅的人,他在色界第四禅里边修空无边处定。修空无边处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这一切的色法都弃舍了,这个人当然是欲界的人,在欲界的人,他得到色界四禅了,他在第四禅里面观察这个身体逐渐地、逐渐地这个色没有了,那怎么修法呢?有两个方法。譬如说是这个地方有一个建筑物,建筑物的周围都是虚空,因为建筑物这个地方有色法在这里,就可以比较的知道旁边这是虚空,就是缘这个虚空,以空为所缘境,没有色,没有这个地水火风的色,是这样,这是一种修法。

  第二个修法呢,观察这个身体就像那个……以前农村里边有那个筛子,就是那个微细的铁丝,横竖地组织起来,它里面有小孔,一个孔、一个孔的,那么观察这个身体这个毛孔都扩大,像那筛子孔扩大,渐渐扩大、渐渐扩大,就没有地水火风了,只是个虚空,就没有身体了,他修成功了的时候,他一入这个定的时候,就不见有身体的存在;他自己在空无边处定里边的时候,是没有色法,没有眼所见的色法,也没有耳、鼻、舌、身、意所见的色法,就是空无所有的境界;但是别的人看见他,还是有身体在那坐着,因为这是个果报,你不可以灭掉它的。那么修成功了的时候,就是由色界的第四禅,进一步入到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入到这个三昧里边了,就是以虚空无所有的境界为所缘境,来破除去地水火风的色法,他这样修,就是入于空无边处定。

  识无边处定呢,就是成就了空无边处定的人,久了的时候,他也不欢喜,他不欢喜这个空无边处定,他认为这个识才有意思,就是以识为所缘境,识,是什么识?就是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个识,有过去的六识、有未来的六识、有现在的六识,识也是无量无边的,以识为所缘境,一直地注意这个识,久了的时候,在识这里得了定,叫做识无边处定。

  第三个是无所有处定,色界定都是有色的,现在把色放弃了,以空为所缘境、以识为所缘境,现在把这些所缘境都放弃了,无所有,以无所有为所缘境,这个时候修成功了的时候,就叫无所有处定。第四个是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非想这句话,是非的非,思想的想,非想是什么呢?就是没有明利想,譬如说我们现在不睡觉的时候,在想东、想西,心里面很明利,譬如说若是初睡觉没睡醒的时候,也起来了,但是好像没睡醒,这时候这个思想它不明利,你完全醒过来的时候,思想明利。现在说非想,就是没有明利想,这个非非想,就是还有个昧劣想,没有明利想,有个昧劣想。这个昧劣就是不明利,不是那个木头、石头,那是它没有思想,他还是有想,但是不明利,所以叫做非想非非想。他这个修行人呢,认为这个境界非常的寂静美妙,好过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就达到了这个境界的时候,在世间的禅定里面是最高深的了。

  这个世间的禅定,以非想非非想处定为最高深,得到了这个四禅八定的人,他就是不修神通,他也有些特别的感觉,特别的灵感;若是在色界四禅里面修了神通的时候,有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有了五种神通的时候,我看我们佛教徒,如果你对经论学习得不够,你对这个人有什么想法?哎呀!这个人不得了,这个人是圣人了!其实按佛教的立场来看,这个人还是生死凡夫,但是他没有世间的欲了,这种人多数在深山里面住,他不愿意到人间来,人间这些欲的境界,他不高兴,他在深山里面住。

  现在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萨,他为了能见第一义谛,能断除一切烦恼,开大智慧,有广大的神通,亲近十方无量诸佛,广度众生的关系,他要修这个禅定,可以得神通,目的是这样子,所以他能够入初禅乃至第四禅,入四无量心、入四无色定,在这里面。这个心里面不像我们没有禅定的人,我们这个心一天在什么地方活动?就在色声香味触上活动,就是在欲上活动。这个得了禅定的人,他心里面没有欲,就比我们清净得多了。

  「虽出入诸禅而不受果报」,这个出入诸禅,他得到禅定的人,他有时候入禅,有时候出禅,有的时候入四无量心,有的时候从四无量心里面出来,有的时候入四无色定,有的时候从四无色定里出来,就是常常训练自己。「而不受果报」,这个得到禅定的人,他心里面就是有禅定的乐,再到了色界四禅以上呢,都是舍受,这个舍受也是非常微妙的境界;他并不爱着这个境界,不是爱着这个境界,所以不受这种爱着的境界,为什么能够不受呢?

  「何以故?是菩萨成就是方便力故,知诸禅定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因为他观察这个禅定也是由因缘有的,由努力的修行的因缘而成就,成就色界四禅,成就四无量心,成就四无色定,加起来叫做十二门禅。为什么他成就了这个果报,而不爱着这个果报呢?是「菩萨成就是方便力故」,什么方便力呢?「知诸禅定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因为有这样的智慧,他就能够不受这个果报。

  我们没有禅定的人,没有这个方便力的人,人家用针来刺你一下子,你就非感觉痛不可,不能说我不受这个痛,没有这个本事;说我饿了,我就吃饭,感觉快乐,你这个乐来了,你不能不受的,苦若来了,你也非要受不可,你不能说你不受,没有这个本事。现在菩萨可不是,菩萨成就十二门禅的时候,他可以不受,因为他能入于第一义谛,入于诸法自性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契入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一切法都不接受,他有这个能力。

  譬如说,阿罗汉他若是有这种……得了四禅、得了四无量心、得了色界的、无色界的四无色定,和得了灭尽定,得了涅槃的这种阿罗汉,他可以不受。我们凡夫表面上看他呢,他也吃饭,他也可能有病,谁骂他、谁赞叹他、谁毁辱他,也有这些表面上的事情,但是在他本身呢,可以不受这一切法,他可以不受,他能超越这个境界,他就是因为有这个智慧,「知诸禅定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的关系,他能够不受外边一切境的影响,我们凡夫办不到。人家用大粪放在你头上,你是不高兴,但是也要受;凡是好的、坏的,只要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一接触,你非受不可,但是圣人不是这样,圣人能够受而不受,有这种本事,所以这是圣人,凡夫还不行的。譬如说是没得圣道的这些得四禅、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的人,他们也是受,他们也是受的,不过比我们一般的凡夫轻一点,轻一点的。

  「是菩萨成就是方便力故,知诸禅定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精进,不受世间果报」,他成就了这样的方便力,他一天做什么事情呢?他要做这件事,做这个净佛国土的事情,做成就众生的事情,他还是很精进的。「不受世间果报」,不是为了享受世间的果报,而去做这个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的事情。「但欲救度一切众生故」,就是大慈悲心,感觉众生在世界上生活很苦!他要救度他们,他要创造一个清净的佛世界来成就众生的。「行毗梨耶波罗蜜」,就修行这个精进波罗蜜。

  我们讲一个得到了禅定的人的故事。这故事我以前在香港讲过,就是有一个得了禅定的仙人,当然这件事是出现在印度,而不是在我们中国。得禅定的这个人,他在深山里面过那个很简单的生活。那么这一天,我们世间上的国王带领很多人到深山里面走,看见那里有个茅蓬,有个女人,看见这个女人很美,她走路的时候,这个脚过去的时候,下面就出个莲花,这个国王就感觉这个女人这么奇怪呢,就问旁边的人说:怎么回事?旁边有人告诉他,这个女人是那个仙人的侍者,这里有一个仙人,这个女人给他做侍者的。这国王说是:仙人是修梵行的,要女人干什么?他就派人就把这个女人就俘虏了,就带回到皇宫里面去了。

  那么这个时候正赶上仙人不在这里,但是他出去做什么事情,回来的时候,就不见这个女人了,不见女人,那么这个女人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当然这个仙人是一入定就知道了,喔!叫国王俘虏去了。那么他就是来到国王这里来,向国王要这个女人,说是:这个女人是我的侍者,给我做些杂事,我还是需要这个女人的,请国王还是还给我,你有很多女人,何必要这个呢?国王因为爱这个女人!就说是:你仙人修梵行,不要女人嘛!不必了,你不要这个女人了!这个国王和仙人两个人就在争论,争论的时候,国王总是感觉自己是有无上的权威,我要这样做,你能奈我何呢?那么这个仙人也感觉到,他一直地不肯还给他,那么仙人心里面就有事情了,就对这个女人说:说是今天夜间你一直地想念我,你不可以忘掉我,一直地想念我。就说完这话,这个仙人就走了。

  回到山里面去了,到夜间入定的时候,就从天上像下雨似的,这个大石头向下落,一下子把皇宫里面都变成石头山了,把国王所有的人统统都砸死了,只有这个女人在里边没事,她不受到伤害。那么这件事,这个仙人看出来,他虽然有女人做侍者,但是这个仙人还是修梵行的,怎么知道呢?因为他能现神通,就是他还是修梵行,若是他不修梵行,若有欲的话呢,这个禅定就是被破坏了,被欲破坏了。禅定也能破坏欲,欲也能破坏禅定的,若有欲,就把禅定破坏了,破坏了禅定,就不能现神通了!所以他能现神通,足见还是清净的。

  这件事看出来什么呢?就是这个仙人虽然是得到了……,他最低限度得到色界四禅,但是他不知道「知诸禅定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他不知道这个。不知道这个呢,所以他非要这个女人不可,国王不给他,他心里面也就是不高兴了,也还有烦恼,也还是有烦恼。所以就有这个问题。

  现在这个菩萨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菩萨,他行精进波罗蜜,「入初禅乃至入第四禅、入四无量心、入四无色定,随出入诸禅,而不受果报,何以故?是菩萨成就是方便力故,知诸禅定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精进,不受世间果报,但欲救度一切众生故」,他不会伤害一切众生的,所以就没有这个问题。

  这个得到了禅定,有了神通,如果内心里还有烦恼这件事,这是危险的事情。因为他若做恶事的时候,不得了,他不像我们凡夫,做恶事要计划,要多少人帮忙,才能做出恶事来;这个有禅定的人,只是坐那里一动念就可以了。现在这个说菩萨,不是,菩萨能够观一切法自相空,见了第一义谛了,但是还有大悲心,「但欲救度一切众生故,行毗梨耶波罗蜜」。有这样的功德。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禅那波罗蜜,应萨婆若念,入八背舍、九次第定,亦不证须陀洹果,乃至不证阿罗汉果。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知诸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禅那波罗蜜,应萨婆若念,入八背舍、九次第定,亦不证须陀洹果,乃至不证阿罗汉果。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知诸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这和前文一样。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般若波罗蜜,学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乃至未得一切种智,未净佛国土,未成就众生,于其中间应如是学。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知诸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不受果报」。

  这是后边的禅波罗蜜,前边已经说到禅波罗蜜,是在精进波罗蜜里面说的。这下面说到禅波罗蜜,也是应萨婆若念,「入八背舍」,前面这个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是通于凡夫可以学习这件事。现在这里说八背舍、九次第定,这都是圣人修的法门,要三果圣人,因为这个初果、二果圣人还没得禅定,他心里面还有欲;得了三果以后,他心里面没有欲,他得到四禅、四无色定、得到灭尽定,他才能够修这个八背舍、修这个九次第定。「九次第定」就是四禅、四空,色界的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这是八个,加上个灭受想定,就是九个定。「次第定」呢,就是由初禅入二禅、由二禅入三禅,就是按照这个深浅的次第,入非非想定,从非非想定入灭尽定,这叫做次第,这是由浅而深的次第。也可以从灭尽定里面出来,入非非想定,从非非想定出来,入无所有处定,无所有处定出来,入识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入空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出来入第四静虑,乃至入初禅,逆、顺都是按照次第而不超越。就是常常的这样入定来训练自己,这是这个圣人……

  我们凡夫,有的时候把事情做完了,我休息休息,没有事情做了;若是得了圣道的时候,实在事情很多,他要常常入定,要到十方世界去见佛去,事情还是很多的,不是我们想象那种样子。

  「入八背舍」,八背舍是这个内有色观外诸色背舍,背舍,中国话就是解脱的意思,八背舍就是八解脱。第二是内无色观外色解脱,第三是净背舍解脱身证具足住,是第三,第四个空无边处解脱、识无边处解脱、无所有处解脱,非非想处解脱,还有一个想受灭解脱,这是八种解脱法门。

  「亦不证须陀洹果」,菩萨修这个法门,实在他也是经过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境界,但是他不证,他不住在那里,「何以故」,为什么能够不住呢?「是菩萨摩诃萨知诸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他观察须陀洹不可得,乃至阿罗汉也不可得,所以他无所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般若波罗蜜,学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乃至未得一切种智,未净佛国土,未成就众生,于其中间应如是学。何以故?是菩萨摩诃萨知诸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不受果报。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般若波罗蜜」,这个般若波罗蜜,我曾经说过,这个禅波罗蜜里边有止、有观,也就是有智慧的,但是这个时候有可能是通于凡夫的智慧,闻思修的智慧是通于凡夫的,修慧里边也是通于凡夫、又通于圣人,现在这里说到般若波罗蜜,就是要比前五波罗蜜是更高深的境界。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般若波罗蜜」,这个般若波罗蜜也有深有浅,从初开始就学习般若波罗蜜,「初发意」我曾讲过,曾说出二个初发意:一个资粮位的初发意、一个加行位的初发意,现在再加上一个,就是初得无生法忍,也叫做「初发意」。

  现在这里应该是从初得无生法忍的时候算数,从这里算,「初发意行般若波罗蜜,学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学习佛智慧;从这文的次第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若是根据《大智度论》来说呢,就从第七地开始学佛的智慧;若是从《华严经》〈十地品〉来说,是从第八地开始,从第八地开始学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乃至未得一切种智,未净佛国土,未成就众生,于其中间应如是学,一直地学习布施波罗蜜的方便方,戒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这个方便力,一直学习这个。

  「何以故」,为什么?怎么样学习法呢?「是菩萨摩诃萨知诸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我们现在是凡夫境界,我们若这样学习呢,观察我们的臭皮囊,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是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入诸法实相;若是已经成就圣道的菩萨,他得到了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乃至九次第定、八解脱,得到殊胜的圣人的功德的时候,他观察这些功德也是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也是这样观察。

  「是菩萨摩诃萨知诸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行般若波罗蜜,不受果报」,应该这样子,菩萨从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自己学习佛法,或是广度众生,一直地用如是方便去学习圣道,而不是在有所得里面去虚妄分别。

  那么这一品里面,种善根就是用这样的方便力,来去学习六波罗蜜,学习六波罗蜜就是没有学六波罗蜜,没有学,而又学习六波罗蜜,这样子栽培善根,就是由少而多、由因而果乃至到无上菩提,善根就圆满了。这里边说这个善根,乃至到没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前,一直地这样学习。

  我们现在是什么也没有得到,也没得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什么功德都没有成就,但是我们也可以学习,我们也可以学习奢摩他、毗钵舍那,作如是观。我们做什么功德的时候,也作如是观,使令心里面无我、无我所,就是有了圣人的气氛,虽然还不是圣人,但是有了圣人的气氛。如果我们不作如是观,不观一切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的话,我们就有我、我所,有我、我所,虽然是做了功德,但是被这个我、我所的执着污染了,就变成凡夫的境界了,就是没有圣人的气氛了,功德就是打了折扣,所以我们要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学习这个〈种善根品〉,使令我们做功德的时候,向于清净,由染污而清净,由众生而向于佛,由凡夫而向于圣道。我们愿意到阿弥陀佛国去一样,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也可以回向阿弥陀佛国,一样可以往生的。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就是《大智度论》所解释的,《大智度论》就是这一部经的注解,藏经里面还是有的。另外在南北朝的时代,在这个陈隋之间,陈隋,到唐朝的时候,唐朝初年的时候,这位大德还在,就是嘉祥大师,他是三论宗的大德,他有一部注解也解释这部经,但是有点残缺,不具足,但是我们也可以参考。在藏经里边就是这么两部注解。若是欢喜学习,也还是可以学习的,不像其他的经,像《法华经》、《维摩经》注解很多,这可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学习的人少,所以参考书也就少了。

  观音寺这个发心的菩萨,把观音寺造得一年比一年的庄严,越来越广大、庄严,我们在这里能够学习佛法,要感谢,要向观音寺的菩萨加以致谢才是对的,没有这个地方,我们到什么地方讲经去呢?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的,阿弥陀佛!我就讲到这里!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