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俱舍研究:《阿毗达磨俱舍论》研究 目录 总序 序言 导言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1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俱舍研究:《阿毗达磨俱舍论》研究 目录 总序 序言 导言 

  《阿毗达磨俱舍论》研究——以缘起、有情与解脱为中心

  《觉群佛学博士文库》编委名单

  顾问:方立天 黄心川 杨曾文 楼宇烈 高振农

  主编:觉醒 赖永海

  编委:王邦维 方广锡 王雷泉 业露华 圣凯

  宋立道 严耀中 陈兵 张风雷 觉醒

  姚卫群 洪修平 徐小跃 徐东来 麻天祥

  曹曙红 黄夏年 赖永海 慧觉 潘桂明 魏道儒

  目录

  总序

  序言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俱舍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主要创新

  第一章《俱舍论》的产生及其宗趣

  第一节《俱舍论》的造论缘起

  一、论题略释

  二、有部阿毗达磨的发展与本论的产生

  三、关于论主生平与造论情形的考辨

  第二节《俱舍论》的思想旨趣与理论结构

  一、论主的造论主旨

  二、本论的组织次第

  三、关于《破我品》

  第二章缘起论:法相、法体与因果法则

  第一节法相学:阿毗达磨法相体系的完成

  一、五位七十五法:世界构成的基本要素

  二、蕴处界三科:诸法的融摄与开合

  三、义门分别:诸法的具体属性

  四、二十二根:人类生命的基本构成

  五、本论法相学体系的理论贡献与思想特征

  第二节法体论:诸法假实与《俱舍论》的宗义抉择

  一、诸法假实问题的理论渊源

  二、诸法假实的判定原则

  三、本论对诸法假实的分析与抉择

  第三节因果论:诸法生成的基本法则

  一、六因四缘说

  二、十二因缘与三世二重因果

  三、本论因果论的主要理论特质

  第三章有情论:众生情状与流转之因

  第一节三界五趣:世间的基本构成

  一、有情世间的状况

  二、器世间的构成

  三、世界的成坏过程

  四、本论世间思想的理论意蕴

  第二节业:轮回之亲因

  一、业的基本构成及其体性

  二、业的分类及其果报

  三、本论的戒律学思想

  四、从本论的业感理论看佛教的孝亲思想

  第三节随眠:生死流转的内在根源

  一、随眠的内涵与种类

  二、义门分别:随眠的具体属性

  三、烦恼的对治与断除

  第四章解脱论:修行次第与涅槃之果

  第一节阶位论:修行的基本次第

  一、道次第概说

  二、方便道:三贤与四善根

  三、圣道:四向四果

  四、三乘行果:声闻、独觉与菩萨

  第二节智与定:修道的内在方法

  一、智:涅槃之亲因

  二、定:涅槃之疏缘

  第五章《俱舍论》的理论性质、历史地位与弘传情况

  第一节《俱舍论》的理论性质与历史地位

  一、本论的教相判摄、学派归属与思想内核

  二、本论与印度佛教的发展

  第二节《俱舍论》在中国汉、藏两系佛教中的弘传

  一、本论的汉译与俱舍学的弘传

  二、本论在藏传佛教中的独特地位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阿毗达磨俱舍论》研究以缘起、有情与解脱为中心

  总序

  佛教的修行以戒、定、慧三学为核心,以教、理、行、证为修学次第。但是,修行者的根机、兴趣等各有不同,于是对佛法各有偏好。从根本上说,义理与实修是无法分离的,这也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所以,《高僧传》将古代僧人分为十科,其中翻译、解义、读诵属于义解门;而习禅、明律、感通、遗身、护法、兴福,则归属实践门;最后一科“杂科”则是指出家人的外学修养,傍及世间经书、治世学问、礼乐文章等,无不兼通。

  但是,传统意义的佛教义解,主要是注疏经、律、论,在“述而不作”中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观点。历史上的义解僧们通常都是从自己的信仰与经验出发,通过注疏、撰著,来达到实践与弘法的目的。南北朝佛教的兴盛、隋唐佛教的辉煌,都与义解的繁荣分不开。而禅宗的发展则为中国佛教注入新的生命,强调主体的体认,注重身心的解脱;净土法门的流行,激发了佛教徒的信仰感情,为佛教走入社会提供了方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提倡“易行道”和“不立文字”的禅、净二宗的盛行,中国佛教徒逐渐失去探讨高深佛理、考察繁琐戒律的兴趣,于是,中国佛教重视义理研究的优良传统便丧失殆尽。

  另一方面,佛学研究在佛教界之外却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在“理性主义”、“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世间学者开始注重对佛教思想的学术研究,并逐渐形成一种学术传统,于是佛教便成为一种学问——佛学。近代佛教学术研究的发展由于受到欧美治学风气的影响,文献学、考据学、思想史、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法被大量地使用,对佛教进行理性地分析,促使了人们对佛教认识更加深入。学术研究作为一种工具,用来剖析佛教的历史传承与思想意蕴,更凸显了佛教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因此,佛教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不仅是了解存在于一定时空中的佛教发展形态,而且更是从现存的文献、文物中,去伪存真,探索其前后的历史延续和彼此的因果关联,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到佛法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这对于人们的修习信行都是颇有助益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以佛教为研究方向的博士,他们为我国佛教学术的繁荣做出巨大的贡献。对于一位研究者来说,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大多正是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时期,而作为此一黄金时期学术思想结晶的博士论文,经常都有一些颇为耀眼的思想火花和超越前人的创新之处,因此,博士论文的出版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玉佛寺最近几年一直致力于佛教文化的弘扬,组织、编辑了《觉群》、《觉群佛学》、《觉群丛书》、《觉群佛学译丛》等书刊,为繁荣佛教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觉群佛学博士文库》的推出,更为我国的佛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园地。

  这次《文库》的出版,还得到南京大学等相关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支持,许多青年才俊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智慧,加入文库,值此《文库》付梓之际,编委会对所有曾为《文库》的组织、编撰和出版工作付出辛勤劳动和重要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衷心希望学界、教界乃至社会各界的一切有识之士今后给《文库》予更多的关注与扶持;愿见者、闻者,心生欢喜,让佛教文化更发扬光大。

  《觉群佛学博士文库》编委会

  2007 年5 月1 日《阿毗达磨俱舍论》研究以缘起、有情与解脱为中心序言序言何石彬博士的著作《〈阿毗达磨俱舍论〉研究——以缘起、有情与解脱为中心》即将出版,这是我国佛学研究的新成果,为之感到高兴!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的佛学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相关的专著和论文多不胜数,涉及的内容也相当广泛,包括佛教史、佛教哲学、佛教经典,佛教宗派与佛教人物等,同时也逐渐扩大到了佛教伦理、佛教艺术、佛教逻辑、寺院经济等许多新的领域。在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同时,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比较宗教学、宗教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献学、心理学等方法的运用,使研究成果呈现出了丰富多彩性。与此同时,佛学研究的队伍也日益扩大,新时期以来学术界和佛教界培养的人才,层次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已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学界与教界的互动,也推动着佛学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但毋庸讳言的是,当前的佛学研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对此学术界多有论述。请参阅:方立天《中国大陆佛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世界宗教研究》2001 年第4 期);黄夏年《当前中国大陆佛学研究的难点与对策》(载《五台山研究》1998 年第2 期);陈兵《中国20 世纪佛学研究的成果》(载《宗教学研究》1999 年第3 期);洪修平、傅新毅《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的现状及前景》(载《中国思想史论集》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5 月版)。,例如有些热门的课题大家重复去做,而有些有价值的难题却无人问津;有些大而化之的议论洋洋洒洒,但对佛教基本的名相概念或基本知识,却明显地表现出把握不准确,反映出加强佛学基本功训练的迫切性。相比较佛教史的研究而言,佛学义理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薄弱,而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就会出现“不懂教义的人去写评论佛教的书评……写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文章”见上引《当前中国大陆佛学研究的难点与对策》一文。之类的笑话。

  出现这些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的风气和学科、学制的规定及评价体系等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可喜的是,何石彬博士来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一方面选择了以佛教研究为其主攻方向,另一方面决定从坚固自己的佛学基础做起,并最终选择了以《俱舍论》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本书即是他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

  众所周知,《俱舍论》是古印度著名论师世亲创立大乘瑜伽行派之前的重要著作,由于其在诸阿毗昙中体系特别完整,名相解说也最为简明,因而一直深受佛教界重视,甚至成为必修的基本典籍,并对中国佛教产生重要影响。南朝末年真谛初译《俱舍论》(称《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即受到欢迎,当时毗昙学派的一些学者也逐渐转向对《俱舍论》的研究而成为俱舍师。例如真谛的弟子慧恺(518-568)及其再传道岳(568-636)等皆大力弘传俱舍学。俱舍学以“五位七十五法”来概括世界诸法,主张我空法有,对三世实有、法体恒有等作了系统的论证。唐初,玄奘再译《俱舍论》(称《阿毗达磨俱舍论》),掀起了对此论的研习高潮,玄奘的门人普光、法宝、神泰分别作疏记,世称俱舍三大家旧译毗昙学则随之而渐趋衰歇,许多毗昙师的著作都没有能留传下来。,影响所及,远至日本。日本僧人智通、智达和道昭等来华从玄奘学法,同时传回了法相和俱舍教义,以俱舍宗作为法相宗的附宗,在日本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俱舍论》,有助于把握佛学的基本教义学说和印度佛学的流变、疏理从印度佛学到中国佛学的发展,对推进中国佛学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何石彬博士来南京大学之前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学术基础,在博士生学习期间,又勤奋刻苦,好学深思,先后在《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撰写博士论文,并不满足于对《俱舍论》理论结构和思想旨趣的简单勾勒,而是结合自己的研究和体会,在对《俱舍论》缘起论、有情论、解脱论等条分缕析的同时,对《俱舍论》的理论意蕴、思想特征、理论贡献,以及《俱舍论》与印度佛教发展的关系、《俱舍论》在中国汉藏两系佛教中的弘传及地位影响等都作了探讨,从而使其研究更有了现代学术的意义。在分析研究中,他对学术界已有的一些观点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并试图对一些误解、误读之处加以辨析和厘清,例如对“小乘法执犹存”以及大小乘之间的关联性等。当然,既然是学术探讨,有些问题就可以继续发表不同的意见。但这种探讨对于深化佛学研究无疑是很有学术价值的。我们也期待着何石彬博士在佛学研究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佛学研究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的工作,有赖于一代代人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曲折的本土化过程而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佛学的研究,也是中华文化在新时期不断创新与发展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为之而努力。

  洪修平2009 年4 月29 日于南京大学港龙园宿舍

  《阿毗达磨俱舍论》研究以缘起、有情与解脱为中心

  导言

  一、选题缘由

  笔者选择世亲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基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佛教思想整体特征的目的。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一个长期的中国化历程,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要深切地把握中国佛教文化的根本特征,就有必要作一番溯本寻源的工作,在印度佛教中寻找其藉以产生发展的思想根基,并通过两者的比较来说明中国佛教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本书虽然对《俱舍论》这一具有佛教百科全书性质的印度论著采用了以文本解读为主的研究方式,但根本目的并不在于佛教名相解释本身,而在于其理论性质、思想特征的探讨,并进而以此来观照中国佛教文化的整体特征,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益成分的挖掘从某一侧面作出尝试。

  其二,出于自身佛学学习、研究路线的考虑。对于一个佛学的初学者而言,在对佛教的义理、宗派、历史等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之后,如何能够进一步深入于佛学理论之中,就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笔者感到,要深入了解中国大乘佛学,须先深入了解印度的大乘佛学;而对印度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教理的深入学习,又是进入印度大乘佛学领域的必要前提。世亲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以彰显佛陀的根本教法——四谛之理为根本旨趣,融摄阿毗达磨佛教的主要理论成果,呈现了原始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体理论架构;同时,本论涵盖了佛学理论的绝大部分法相,集中体现了阿毗达磨佛教论义严格精确、组织严整细密的理论特征,通过本论的学习与研究,可以获得较好的佛学知识基础与理论思维训练。因此,《俱舍论》无疑为学习佛学基础理论、深入了解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提供了一个非常适宜的文本。

  其三,就理论地位而言,《俱舍论》是印度阿毗达磨佛教成熟期和高峰期的代表性著作。本论对原始佛教和阿毗达磨佛教的基本教义、教理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当时在阿毗达磨佛教中占主流地位的说一切有部与经部的论义进行了融摄和辨析,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佛学体系。从印度佛教的发展理路来看,《俱舍论》是连接原始佛教与大乘佛教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理论环节。如《俱舍论》所建立的“五位七十五法“的法相学体系,既是对阿毗达磨佛教法相学体系的成功总结,同时也为大乘佛学“五位百法”法相学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在中国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中,《俱舍论》尤具有其独特的地位与价值。在中国汉传佛教史上,曾几度出现俱舍学研究与传播的高峰;在藏传佛教中,格鲁派始终是将《俱舍论》作为显教教理教学的基础性文本和几部核心教材之一而使用的。但从国内佛教研究的基本状况来看,近年来在中国佛教史、中国大乘各宗宗史与哲学思想以及人间佛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而在印度佛学论典特别是阿毗达磨论典的研究方面则显得相对薄弱。在《俱舍论》研究方面,除杨白衣所著《俱舍要义》和李世杰所著《俱舍学纲要》对本论主要思想进行了概要性的介绍外,国内至今尚未见有对《俱舍论》的理论体系、宗义、理论特质、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因此,笔者拟在此方面做一些尝试。

  二、俱舍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中国近现代的俱舍学研究是随着唯识学的复兴和佛学研究方法的近代化历程而展开的。在文本整理方面,欧阳竟无先生将《俱舍论》编入《藏要》第三辑,并附有本颂,对几种主要的藏经所收录的玄奘新译《俱舍论》进行了文字考订工作。同时,《藏要》本《俱舍论》在长行间加有批注,对本论的论义加以提点,为阅读和理解提供了很大方便。此外,内学院还将本论用于教学,作为“五科佛学”中毗昙学讲习的主要论典之一。欧阳竟无先生还著有一篇题为《〈阿毗达磨俱舍论〉叙》的长文,文中指出了俱舍学对于法相唯识学研究的基础性地位,论述了《俱舍论》的思想主旨、学派归属、理论结构等问题,特别是对《俱舍论》与有部、经部、大乘唯识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世亲思想发展中的意义,分析尤为精当。印顺法师在关于印度佛学史和部派佛学的多部著述中对《俱舍论》有所涉及,其中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一书的论述最为详尽。该书将《俱舍论》放到阿毗达磨佛教的发展历程中加以考察,对论主的生平、师承与造论的历史情况进行了考订,并对《俱舍论》的宗义抉择、学派系属问题及其与《大毗婆沙论》、《阿毗昙心论》、《杂心论》等有部论书之间的理论渊源关系进行了辨析。法舫法师曾在汉藏教理学院进行《俱舍论》的研究和讲授工作,但惜未有著述付梓流传。后有印顺法师之高足演培法师长期从事《俱舍论》的研究和讲习,其讲稿整理为《俱舍论颂讲记》,收入《谛观全集》之论释类。该书采用随文解义的传统体例,对《俱舍论颂》作了详尽的解析,并将《俱舍论》的论义与《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等相互参证,为俱舍学研究提供了相当完备的基础性资料。

  中国学术界《俱舍论》研究的专著主要有杨白衣先生的《俱舍要义》和李世杰先生的《俱舍学纲要》。《俱舍要义》(编入《现代佛学丛刊》与《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精选·白话版》)一书分“体用论”、“转生论”、“断证论”等几个专题,对《俱舍论》的理论框架和主要思想作了介绍。书中所附的《俱舍成实史观》一文,对部派佛教的发展历程、俱舍宗与成实宗的流传史等问题作了概要性的梳理,并对阿毗达磨佛教中的几个代表性论典进行了比较研究。全书篇幅不大,内容也较简略,其中对“净色根”、本论无我思想等问题的阐释似有与《俱舍论》本义不合之处;但在本论的理论难点、研究的方法与次第等问题上也多有灼见。《俱舍学纲要》(编入《中国现代佛学大系》)一书以本论的原有品目次序作为基本纲目,自觉运用现代哲学方法,对本论的思想作了较全面的研究,但在介绍本论论义时往往以大量引用原文为主,理论分析略显不足。当代中国佛教界专门从事《俱舍论》研究的大德当推妙灵法师和智敏法师。妙灵法师近年有《论典与教学:略释〈阿毗达磨俱舍论〉》(分为上下卷分别出版)问世,该书为《俱舍论》的逐品释义,内容详实,取舍精当。智敏法师对《俱舍论》论义的研究极为精深,但其著述目前仅以讲记、录音等形式流通于教界,尚未见有相关论著正式出版。西藏、四川等地一些属于藏传系的佛学院也在进行俱舍学的讲授与传习工作。此外,日慧法师所著《佛教四大部派宗义讲释》一书将《俱舍论》作为经部宗的两大分支之一——随教行派的主要文本,对本论的思想作了较全面的论究。在有关中、印佛教史和佛教哲学的著作中,对《俱舍论》的思想也多有涉及,其中较详细的如黄忏华《佛教各宗大义》、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洪修平《国学举要·佛卷》、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等。

  近代以来,佛教界和学术界不断有关于俱舍学研究的论文问世。张曼涛主编的《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将1979 年前的相关论文辑为二册(第22 册、第51 册,题为《俱舍论研究》上、下),共收入论文35 篇,内容涉及《俱舍论》的文本考订、宗义、论义、世界观、人生观、理论价值及国外研究状况等多个方面。台北世界佛教出版社还于1996 出版了题为《俱舍的思想和智慧》的论文集,共收录论文8 篇,均是从《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中选辑的。近年来,俱舍学研究方面的论文不是很多,其中较重要的有以下数篇:1. 李志夫:《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上)》,《中华佛学学报》第3 期,1990 年4 月出版。该文对《俱舍论》的思想价值与历史影响作了较全面的分析、评价。2. 释慧空:《〈俱舍论〉〈定品〉与〈瑜伽师地论〉〈三摩呬多地〉之比较》,《圆光佛学学报》创刊号,1993 年12 月出版。该文通过对《俱舍论·定品》与《瑜伽师地论·三摩呬多地》在文本结构、修证次第等方面的比较,揭示了两者在禅定理论上的相关性及其渊源关系。3. 万金川:《〈俱舍论·世间品〉所记有关“缘起”一词的词义对论——以汉译两本的译文比对与检讨为中心》,《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1期,1996 年出版。该文将《俱舍论》新、旧两种汉译本中对“缘起”一词的解释与相关的梵文本、藏译本作了详细的比对分析,并由此检讨了佛经汉译中的一些问题。4. 吴洲:《〈俱舍论〉的六因四缘说》,《宗教学研究》1998 年第2 期,该文深入探讨了《俱舍论》缘起学说的思想内涵与理论特征。5. 释日慧:《〈俱舍论〉心所分类的解读》,《慧炬》第418 期,1999 年4 月出版。该文通过对《俱舍论》相关论文的分析,考察了古代俱舍学在心所法分类中所存在的某些问题。此外,还有关于回鹘文《俱舍论》残卷与《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残卷的研究论文数篇。

  自上世纪80 年代初以来,相继有五位港台学者将《俱舍论》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分别为:释自范《〈阿毗达磨俱舍论明了义释·序分〉之研究》、温金柯《〈阿毗达磨俱舍论〉的诸法假实问题》、金行天《从缘生的观点研讨与认识有关的诸俱舍法义》、李孟崧《〈俱舍论〉对业论之批判》和王秀英《〈俱舍论·定品〉与〈清净道论〉定学诸品之比较研究》。上述5 篇论文从《俱舍论》的核心理论问题、缘起思想、业感论、修道论等不同角度对本论思想作了专题研究,但目前均未正式出版或发表。其中较重要的是温金柯的硕士论文《〈阿毗达磨俱舍论〉的诸法假实问题》,该文对《俱舍论》的核心理论问题——诸法假实问题从理论渊源、判定标准以及论主对该问题的总结与抉择等方面作了较系统的研究,但文中的理论分析似尚不够精确,对于各派共许的“自体”义与经部特有的“作用”义也没有作明确的区分,这显示了该问题的研究尚有进一步推进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此外,由于《俱舍论》具有小乘佛学概论和佛教百科全书的性质,对佛教法相的解说十分精密、全面当然,《俱舍论》对法相的解说仅限于原始佛教和阿毗达磨佛教,而不包括大乘法相部分。大乘“五位百法”法相学体系最具代表性的论著为世亲后来所造的《大乘百法明门论》,但其篇幅短小,论义精简,对法相的解说和分析远不及《俱舍论》详细。因此,《俱舍论》在佛教法相学方面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使得本论在佛学辞书的编纂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近现代较大规模的佛学辞典如《佛光大辞典》、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朱芾煌《法相辞典》等,均将本论作为法相解释的主要典籍依据之一。

  国外学者在《俱舍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1919 年,俄国学者罗森堡通过对《俱舍论》的研究,发表了《佛教哲学问题》一文。1923 年,舍尔巴茨基又以《俱舍论》为主要的文本依据,撰写了《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义》一书,汉译本、日译本题名为《小乘佛学》。该书运用现代哲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现代物理学和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念,对小乘佛学的核心概念、理论体系以及数论学派对佛教哲学体系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考察,但书中对《俱舍论》论义的分析、解释也颇有牵强和误读之处。舍尔巴茨基还撰有《关于阿毗达磨俱舍论破我品》一文,对《破我品》的性质及其与本论的关系作了专门的考订和分析。

  自19 世纪末以来,日本学界对《俱舍论》的研究颇为重视,所出版的专著有深浦正文的《俱舍学概论》、樱部健的《俱舍论の研究》、舟桥水哉的《俱舍哲学》、高目俊一的《俱舍要义》、斋藤唯信的《俱舍论讲义》等。但上述专著除斋藤唯信的《俱舍论讲义》有中文节译本(题为《俱舍论颂略释》,慧圆居士译)外,其他均尚未见有中译本。此外,木村泰贤的《小乘佛教思想论》、水野弘元的《佛教教义研究》等专著也均对《俱舍论》的基本思想有所涉及。

  三、本书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1. 研究目的

  总体而言,本书试图对《俱舍论》的佛学思想进行较深入、全面的解读,并进而将本论放在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的思想发展历程及中印佛学思想比较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从而试图为传统文化有益成分的挖掘和发扬提供一定的思想资源。具体来说,本书的研究目的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以对《俱舍论》的文本分析为基础,力图对本论的基本范畴、理论架构、思想内涵等进行较全面的阐释。

  第二,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对《俱舍论》与有部、经部思想的比较,对其核心理论问题——诸法假实问题加以辨析,力图对该问题的理论渊源、诸法假实的判定标准及本论对有部、经部宗义的融会与抉择等问题进行较全面、细致的分析与阐述。

  第三,在上述两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俱舍论》的理论特质,并将本论放到世亲佛学思想、印度阿毗达磨佛教与大乘佛教以及汉、藏两系佛教的发展史中进行考察,以力图给本论以较准确的理论定位与历史定位,从而揭示本论在印度、汉传、藏传佛教以及世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意义与价值,并以本论的弘传史为视角,对汉、藏两系佛教的不同特征进行初步的透视。

  2. 研究方法

  《俱舍论》作为阿毗达磨佛教的一部代表性论典,以法相繁复、论义宏富、推理精密、组织严整为其主要特征。从研究对象的上述特征出发,本书在研究和写作的过程中,自觉运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其一,在对《俱舍论》的分析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义理阐释与文本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义理的精密性与组织结构的严整性是本论最为显著的两个特征,同时,义理的发展与组织结构的逐步严整化也构成了阿毗达磨佛教演进的两条主线。有鉴于此,本书在研究中力图做到义理阐释与文本结构分析并重,从而能够呈现本论思想内涵与理论特征的全貌,阐明其在印度佛学史中的独特地位。

  其二,在写作过程中,本书将阐释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这里的“准确性”指在对经典的阐释过程中,尽力做到忠实于经典的内在精神与基本思想;“有效性”指力图为读者提供符合现代阅读、思维习惯的有效信息,从而有助于增进对原典的理解。两者的内在统一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在对佛教典籍特别是印度佛典的解读过程中,“言”与“义”的关系问题是解读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难题。面对这一问题,本书的具体做法是:在核心理论范畴的运用上尽量保留佛学原有的术语,而在对本论的核心范畴、基本论义进行分析与阐释的过程中,则尽量采用当代哲学界较通用的分析方法与话语系统,从而尝试以经典解读的忠实性为前提,在古代佛典和当代读者之间搭建一座有效的桥梁。当然,对经典的任何一种解读都可能会受到解读者本身某种主观成见的影响,但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以揭示经典本义为主要目标的解读者,对原典的真义与内在精神不断接近的努力,是永远都不应放弃的。

  3. 主要创新

  本书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学术界在俱舍学研究中尚存的不足之处,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第一,在对《俱舍论》整体思想的阐释方面,通过对其基本概念的分析和理论架构的把握,将本论的主体内容概括为缘起论、有情论、解脱论三个专题加以阐释,力图呈现《俱舍论》基本思想与理论体系的全貌,同时对前辈学者的一些误解、误读之处加以辨析和厘清。

  第二,在本论论义的解析方面,本书对本论的宗义抉择——诸法假实问题作了重点分析。目前,笔者所仅见的对《俱舍论》诸法假实问题的专题研究是台湾学者温金柯的《阿毗达磨俱舍论的诸法假实问题》(硕士论文,1988 年),该文对这一问题作了较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但笔者认为,该文在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清晰性方面尚存不足,在研究结论上也有不够精确和彻底的地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有进一步深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故此本书结合所掌握的藏传佛教方面的有关资料,力图对该问题(特别是关于诸法假实的判准及其理论成因问题)进行更为透彻和精确的分析,以期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有较实质性的推进。

  第三,在对本论理论特质的分析、总结方面,本书对《俱舍论》的无我思想进行了重点讨论,着重分析了本论诸法假实思想与大乘佛教法性学说的理论界线与思想差别,对“小乘法执犹存”这一说法的确切含义作了辨析与澄清,并由此出发,进一步阐述了笔者对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内在统一关系的理解。

  第四,在本论的理论特质与历史定位的问题上,本书尝试从印度佛教发展的客观历程、《俱舍论》的论义与组织结构特征及其与论主思想发展的关系等多重视角进行考察,以期对该问题作出较为全面、准确的结论。

  此外,在研究资料的采用方面,本书在力图充分吸纳学术界已正式出版、发表的研究成果的同时,还采用、援引了一些佛教界尚未正式出版的研究资料和理论成果。其原因是笔者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注意到佛教界(特别是藏传格鲁派)对《俱舍论》的讲习、研究相当重视,一些教内大德、学者对本论的研究极为精深,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研究成果尚未正式出版或发表,目前仅是以内部资料、电子读物等形式在教内流通。鉴于《俱舍论》研究的这种特殊现状,笔者在写作时注意了对此类研究资料的搜集和吸收,以期使本书的研究建立在更广泛、全面的资料基础和理论成果之上。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