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仁焕法师:成人之道(二)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4日
来源:   作者:仁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仁焕法师:成人之道(二)

 

  广东南山寺2009年1月8日至15日念佛七法会开示录

  (1-13上午) 成人之道(二)

  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

  昨天讲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从第一到第五是学生的愿力阶段,那么后面第六到第十是老师的阶段。

  第六“请转falun”,意思就是学到佛智慧觉悟的学问和运作慈悲心的过程,把这三方面传播给世间,号召社会人人都按照这样去做。简单就是说把学到的经验传播给社会。

  第七“请佛住世”。以我觉悟的道理来讲,所谓“请佛住世”是培养人才,后继有人,把觉悟的道理永远留在世间上,也叫做法音的传播。

  第八“常随佛学”。有些学佛人犯什么毛病呢?第一年是佛在头上,第二年是佛在天边,第三年就说自己是佛了。这样是魔说的话,不是学佛人的话。常随佛学,意思是说实践以后才完美理论,理论又再实践,保持不间断。就是学习又总结,总结又再学习;实践再总结经验,总结经验再实践。反反复复实践、总结,这样叫做常随佛学。

  有些人说:“我学到这个地步已经到极点了,我不用再学了。”学问永远学不完的,因为人类在不断地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发展。如果说学完了,那就等于你原地踏步。所以常随佛学应该是这么理解。

  第九“恒顺众生”又怎么说呢?恒顺众生这是渡人的功夫了。所以菩萨来到世间也演过恶人。大家可能会说:“哪里有菩萨会做恶人的!”你们知道菩萨表演做恶人是什么意思吗?目的是要渡恶人,你不作恶人就没办法和恶人在一起。跟他在一起了,你才有条件渡他。恒顺众生也叫做方便随缘众生。

  第十“普皆回向”。你们感觉菩萨慈悲不慈悲呀?我们众生是非常难渡的,所以菩萨以大无畏的精神,用他们的生命来恒顺我们众生,然后挽救我们众生。当他们在我们中间的时候,我们老是刁难他们,都说他们不行。菩萨一句话都不说,或者也随着说:“是呀,我是不行。”机会成熟了,渡我们的时候,我们才感觉到这个人真了不起。我们自己也受尽苦难了,最后才觉悟过来。

  所以说菩萨救渡众生,他是以大无畏的精神,以生命为代价来救渡我们一切顽固刚强的众生。我们大部分人都把十大愿王背得很流利,但是念得很快,念完了就完。以前的大德不是这样念的,他要慢慢地念,慢慢地唱,那就感受到它的微妙。所以做早晚功课不要赶时间,要把功课当做修行来完善。

  我未出家之前,开始我很想建道场,现在我体会到不应该建很多道场。为什么?光建道场没有培养人才,就是劳民伤财。近代大德太虚大师,他也提出了道场就是学校,法师就是老师,下面就是学生,要用佛教的心理学问来普化人类,所以叫做人间佛教。

  人类的进步靠智慧的教育,科学的发展靠觉悟的教育。什么叫做觉悟?人类进化和环境保护必然要同步。现在人类破坏环境造成污染非常严重,污染环境就是污染我们自己,加速人类短命。

  觉悟的教育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智慧的教育是:不管别人好不好,自己要做好起来。

  所以成人之道,要顾及社会必定要拥有社会的学问,干哪一行必然要有哪一行的学问,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人来到世间,不管在家庭或社会,必定要接受教育。在家庭受的教育是做人基础,在社会受的教育是成人之道。什么叫做慈悲心?慈是要有爱心,悲就是要奉献。做到有爱心奉献,这就叫做慈悲心。

  现在国家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怎么解释?尊重人人就是和;礼让人人就是谐。社会不安宁不就是人与人之间没有尊重吗?假如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都能互相尊重、互相礼让,就能在这个大自然有缘分共住。现在的社会动乱,就因为我占你的位,你占我的位。互相占位,那就乱起来了。

  我记得一位大德说过:“科学家的智慧是世间的道理,真正究竟的智慧在阿弥陀佛那里有,世间上永远学不到。”我感觉他讲的非常有道理,我本人好象也有这方面的感受。所以说真正要让自己的生命得到进化改良,最好交命到极乐世界去,接受佛的法化,我们就得到无量寿。

  谢谢大家!

------------------------------------------------------------------------------------------------------------

更多仁焕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