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宋智明:空谷的回音 网上答疑选录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9日
来源:   作者:宋智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宋智明:空谷的回音 网上答疑选录

 

  网上答疑

  畅说禅人的心路,将本明的光智供养给一切与禅有缘的行人,在自他共严的禅世界里,消融为一片无言的性海……

  一

  1、听说您有心中心和大圆满心髓的传承,请问两者的异同,元音老人说过六印一咒是前行,观照是正行,六印一咒打开本来后(如来藏,一真法界)是不是就可以趋入大圆满心髓,观照是不是就是大圆满心髓的修法。

  个中密密意,不许你我知

  无传是真传,非异亦非同

  前行见所行,正行却是○

  圆中具一切,不须再讨研

  若欲通万法,应显正遍知

  妙明东向西,归真云外心

  2、禅和大圆满心髓的异同,两者的见修行果是不是很相似?

  不二杯中水,一体空中花

  了却目前事,常向自心觉

  两门已孤照,一门岂还立

  入佛入魔后,坐断涅槃山

  3、我们学佛,一生参学是不是就是为了悟证如来藏,一真法界也即老人说的打开本来,到此禅净密大圆满再无区别。

  如来人本藏,未明却论证

  赖佛千度说,总落名相城

  若悟不说旨,肯向宗外见

  心境顿融时,何处再立号

  万念归一念,万法是一法

  空明任来去,三德秘中藏

  4、学佛应注意?

  常注法流光,意地自清凉

  无外可取舍,非内有所得

  了达佛祖意,依止真明师

  护持三业净,恒归一圆照

  目前无一物,亦不立空灵

  妙知与活用,却在日常中

  总   偈

  学佛贵自知,莫逐万境迁

  一心摄万德,不求他人知

  最忌比量修,泥潭永难出

  得一归安养,天下一事无

  二

  问:自性本空,有空则不空,何解?

  答:自性是佛家指代究竟真实的妙存境界,因为其体空无一物,灵妙虚朗,所以假名为本空--此空从本以来不与万法为侣,无造无作,却能含融一切万物,三千诸法莫不由斯而显,近之则即在当下,远之则包裹法界,但自性本空,非远非近,不二圆成。

  但是学人往往错会其意,以空理、空观、空法、空行、空受、空见、空执等“有为之空”来认识自性本空,或借以修证本空,但既是本空,何用修证?何用建立?何用认识?所以“有空”在,即是“不空”。

  自性本空,可用水晶、镜子、虚空等来比喻,虽映显万物,而自性之体湛然不动,了然无碍。

  佛一生说法无不从此流布,也无不回归于此。禅密诸宗,亦以指示自性本空而使行人回光返照,顿识灵妙真心而虚朗明彻。

  故“自性本空”之理贵在悟彻,也贵在消融,即在自性明体之中,空空不空的功德妙用,流显无穷,周遍法界,而正遍知海,妙智朗照也!

  三

  佛法中时而说自性,又说无自性?

  众生以无明执着的我及法的实存为自性,是“山是山,水是水”的境界,各自形成九界的生死烦恼。佛以无自性的般若大智,破斥一切“有”的自性,使一切空尽,连空也空,使人达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境界,即目前无一物,了然空明,虚朗净裸的现量。如果此时不落于智、破、空、净的境界,则顿然契入“妙体常住,灵光靡沈,至德遐周,神性独立”的真常妙德之自性中。此时一切均是佛法,自性光明遍照,“山又是山,水又是水”,同是妙明所显,不可思议也。

  因此:自性(有宗)--无自性(大乘空宗)--自性(圆妙性宗)乃是学修佛法的三个层次。如果不明“有”的自性,那么就不知破的对象,空什么?如未能彻底打破执着(在其是“见”的执着),则无法开显真正的虚明自性,因此过早地肯定自性也是一种妄情。

  什么是自性?什么是无自性?当大众思考这个问题时,是两个是一个?离开目前是什么东西?看!看!

  四

  答初心居士与妙承法师的提问

  1、问:什么是禅的学修者的关键要义?

  答:一是向往圣贤之道而欲证之。二是了知心性为万法根本。三是圆摄生死涅槃等一切言教理论而归于己心。四是能摄心入定,观照现前而化空。五是体空之源而了悟本来面目,彻底肯定承当。六是护念明体,不散不覆,常在面门放光。七是越佛祖境界而不住宗教形式。八是入魔欲海而透一切皆道。九出生神妙功德变化而不居其功。十是证入法界如如妙明常寂常照,不可思议,圆成无上极果而应入一切,无佛无不佛。

  2、问:密净诸宗是否也有此道理?

  答:一切佛法皆是依无住本而立,是即心性为一切佛法的根本,只是佛祖慈悲众生方便对机引导,所以就其根性而有教禅密净等门庭施设。如《楞严经》所云:“方便有多门,归元性无二。”即是此意,但于初心学人份上,能入宗超宗是为难事,必依善知识一一通达体悟,使自心化入教海法源,方有顿悟顿超的可能。

  行人如能圆会诸说,通彻法旨,了悟自心,开启妙用,则世出世法无非自性本具之宝藏,应用之道场,诸宗门派也无非方便引导众生的演法道具也。

  3、问:遇人毁谤老师时怎么办?

  答:应心无分别,不生厌恶之情,并合掌云;“谢谢供养,增福无量!”

  4、问:如有人赞叹老师呢?

  答:心中不以为喜,并应云:“莫被假相染污好!”

  5、问:忽见老师与诸恶人在一起时如何?

  答:平等礼敬一切,心中不生轻视想。

  6、问:如见老师行于世俗之道时如何?

  答:尘中佛事,世俗归道,亲见相知也。

  7、问:老师为何要超离一切教派?

  答:一切教派为接引众生的世间门庭,行菩萨道者居之为祖,求解脱者入之为弟子,形成宗风门规。而吾上不求佛,下不度生,甘居无为,随缘直行,故无门派可立。即使垟山亦本无所在,所言所示,只为一时方便,全无一法予人也!

  8、问:所说老师曾入魔道?

  答:吾多年来一直在魔道中行,未曾离也,故使根浅着相之辈,惊惧疑惑,不知吾何许人,为何在非道中行,如今航海归来,是知依旧波湛舟虚,柳暗花明,本位清净,更无所寄,始符老人暗中所嘱,不辜负师恩也!

  9、问:元音老人于老师有何所嘱?

  答:老人曾嘱云:(1)一切法都如梦如幻,出入无碍;(2)全国人都骂你为魔,方可成道;(3)透出世间欲海与出世间功德庄严,方得无碍自在;(4)一切法都是现成佛法,何用言说建立;(5)一切的冤枉打击、毁谤等都是应受的,如能于此不动,清净依然,方与本位相应;(6)不可入是非之境,不可标榜自立,不可将功德外显,唯应韬光隐晦,深养道气,方至圆成。

  10、问:净土是圆融广大遍摄群机的法门,不知有那些决定之义?

  答有以下十大决定义:

  (一)净土虽然称为宗,但它不是与其它宗派对立的宗,而是以大乘诸宗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而又能摄持一切宗的理行而归于佛果菩提。应以圆融、简约、易行、会通、四要诀而推广净土的要妙。

  (二)历代净土的祖师都是因为见地圆融,悲心广大,护持佛教,弘传契机的净土法门,而为后人推为祖师,没有一位是自立祖师或传承祖师,以及弟子推上的。

  (三)净土宗不可以破其它宗派而以为高,更不可轻谤经典而为妙。应赞叹禅密诸宗,摄持各宗行人归向净土。因为真正证悟念佛三昧的人,才知道禅、大手印、大圆满等至高之法,都是净土法门。所以净土至高、至广、至圆、至妙而圆摄、平等,决不轻斥它宗与经典。

  (四)净土宗信愿行三资粮缺一不可,任何人偏提、偏重、偏专都会导致巨大失误,因为无信无以立愿,无愿无以导行,无行的体验无以证信,信若无证则所立愿即虚,即不能持久与深入。所以三资粮圆融的提倡,才是净土的要妙。

  (五)净土行人需要在行持中不断提高。因为弥陀他力虽能消业与加持往生,而自身的不断深入与提高则是应和佛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所以在信愿行的三方面都要不断地深入与提高,而且不仅是知见上,应是实际的体验与素质的完善。

  (六)净土之行有正助之分,正行是以持名、观想、观相、实相以及念佛四十八法与诸念佛三昧为根本,其它与禅观、止观、持咒、诵经、礼拜、供养、行善、阅读等均可为助行,如一概专念,不顾及众生根机的培养,则易趋入“上帝教”的迷信状态,形成了大众性的无智之行,开产生严重的固执排斥心理。

  (七)净土是一切宗、一切法的归宿,因此可融入一切行持中而不必改变宗派,不必过于标立。所以凡是以净土为归而虔诚发愿,即得往生。

  (八)以一切经论导入念佛的殊胜只是净土宗的第一层意义,更进一步应从念佛心中导出一切六度万行的佛法,以证明净土的妙胜,则是极为重要的第二层。如能更加胜进,圆融一切,非净非不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娑婆与西方不二,自心与净土无别,彻了诸法,印入佛海,则是净土,极妙之德。

  (九)净土宗应重视引导,引导中理智与情感应平衡,理解与修持应一致,心态与行动应连续,深入与化出应无着。如果过多地诤论、标榜、破斥、树立等则会失去净土的美德。一切法都是佛法,无论是谁都在佛性中起作用,只是作用的不同而有凡夫与佛的差别。

  (十)如果是真正的净土行人,或是各宗派会归净土之人,均应在自己内心去与佛相应,努力相应于净土妙德,深入古德的开示,融入自心的修行,使自己的身心在行持中不断转化而契入。以自己的行持体验、智乐悲的不二开发,圆解的透彻呈露,行为的清净自在,则必以自身的含养而方便利生,不必高扬己德,不可指斥他人,而应以净土之净而尽除一切习染,空灵其心,隐含众德,自然光照天地,感应道交,契入佛心,自成大道!

  11、问:净土行门有那些步骤?

  答:净土行人第一步应皈依三宝,发菩提心,深明因果,听闻佛法,培养信心,树立佛弟子的人格。第二步建立礼拜、读诵、静坐、斋戒、持咒、忏罪、发愿等基本的修持。第三步,信愿已立,资粮已足,业习已消,信心清净,决意生西,则应一心持佛名号,专修一句,更不杂修,如天台宗的三昧正行一样,放下一切知识,才能交往、听闻、读诵等,一心入定而持,二六时中密绵不断,亲切提斯,逐渐念成一片。第四步,安住一心不乱,开发善根功德,再引导大乘圆理,开显自心净土,圆伏自心烦恼,树立菩萨愿行,则此时一心念佛名号已转为一念空灵无住的智慧观照之一心,随缘弘法利生,事理圆融不二,自他相应不离。则证入实相念佛三昧,随其功行而入菩萨地道,往生实报庄严而分证寂光。

  12、问:九品莲花应在四土中属那一土?

  答:应是凡圣同居土。因为净土法门虽然往生成佛,但随各人根机不同,往生之后,依然有品位差别。上品上生之人,花开见佛悟无生,安住无生定中,即入方便有余土而渐证无生,到第八不动地,再以开显之功德而证入实报庄严土而分证寂光,是已百界作佛,度化自在,最后圆证寂光而圆满佛果。

  13、问:念佛之人临终佛光现前应如何做?

  答:这是净土殊胜之处,是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如能以欣庆心随光而去,必能往生莲邦。

  14、问:见性的人应如何念佛?

  答:应安住本位,以无分别心念佛,念至一念不生时,净土妙德逐渐开显,弥陀光明印入心海。从此证入实报庄严土而行菩萨道,生生世世利益众生,随缘变化,终至圆成佛果。

  15、问:密乘行人应如何念佛?

  答:密乘行人应在上师的指导下,学修观想、持咒、念佛以及破瓦法等,应多阅中阴救度法一书,并可参阅西藏生死书等,应明白临终显境的应用。

  16、问:学密者应如何求学?

  答:应诚心向自己根本上师求法提问,不可向自己上师以外的人求学。看书也应在上师指定的范围内看,否则会有知见的错失。

  17、问:学禅者应如何求学?

  答:应分几个阶段。一、在明理阶段应广学博览,明教言,通禅理,达法义,知用心之道。二、在起疑参究之时,应专一体究,忌向外学及多闻多思,使此心纯一无念,化尽身心与知见,直入性地而彻见。三、见性之后保护安养,时时觉照守住,进而放开自然,逐渐达成一片。四、功夫成片,智慧充满,定力坚固此时可参各宗各派的成就善知识,博通经论,公案、窍诀中极深奥的法旨,真正通达佛教一切法,从而超佛。五、超佛之后,应通世谛,了外道世论也即佛法。六、世谛既通,再入世俗、魔境练心,透一切境界无非妙道,清净平等,本位不移,自在无碍。七、消融痕迹,时人不识,随机变化。大道无方,此时无言无为,妙德无量;无立无破,法界安立;无通无用,大机圆应。参至此,再也无可参,可谓大事已毕。

  18、问:净土宗行人应如何求学?

  答:净土行人在第一阶段应多拜访善知识,多听闻佛法,多阅读佛教入门书籍。在第二阶段应对自己的功课深入了解,向善知识咨问用功的方法,并设法依善知识,消除自己的障碍与违缘。第三阶段在一心专修中,依止已证得念佛三昧的善知识,随时请教指示,引导深入一心不乱。第四阶段则可参学教内各宗各派的大德,以求印开心地,圆融佛法,深契实相,实证净土妙德。第五阶段则自知作活计,无须人指导也。

  19、问:那么不入宗派而在世间法上行菩萨道的行人应如何求学?

  答:入世菩萨先应自度,然后利他,则事业稳妥不易中途退转。应学菩萨戒与一切大乘经论,建立利生计划与契合时代的事业,此中本无定法,或隐或显,不可拘泥,仍须亲近事业有成的大德,以使事业前途无碍。

  菩萨行于世间,其法无量。六度万法,处处示现,故知已非宗教所限,乃包含世间政治、哲学、科学、人文、自然等的一切范围。

  20、问:艺术家应如何在佛教里汲取养份?

  答:艺术家可亲近悟道之士与之对话,可获艺术上超意识的灵感,也可研读经论妙文,形成高远的意境。如能远涉藏地,深入密乘的神秘世界,则可产生神奇的艺术新境地。

  21、问:社会上无信仰的人如想在佛教里得益应如何进行?

  答:如想得到知识的可找法师或佛教学者,得到加持的可找活佛、上师,得到大力的可找真正成就者,得到智慧可亲近禅的行者。如想消灾、治病、平安、吉祥、可多做功德、多行善事。

  五、答是名问

  这里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家乡,我在这里得到了一本《坛经》,从此开始参禅,誓要弄清“本来面目”。我去过一些寺院,但从未亲见过明眼禅师。我参禅是抱着书本参,日里梦里地参。

  我参禅已有八年,长年累月地参,也不知道参出的是禅还是意识法相还是虚理,只觉得抓不到一点实际,如浮在虚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虔诚求师。

  答:参禅的规律是:(1)先明理发心;(2)次起疑直参;(3)如疑情不起,则借法而入;(4)参或修至如痴如呆,内外不顾,绝情绝思之际,忽然而空明现前,此时净尘了然,乐受充满;(5)保持空乐明而不退失,再提本参话头,智破微细空执,此时现前一转,知空者谁?顿然空觉消失,唯一灵明,无内外,非空有,绝对待,而圆明了知,湛然一片;(6)即此肯定,智慧如流,印证佛祖之语,种种公案,了然心目,一切境界皆从明彻心中所显,平等一如,清净无碍,此谓见性。

  附:关于方法

  ① 参话头贵在于无义味语中起疑,抱定死参,现代人有一定的困难 ② 观心,看住心起之处,不管是何念头,只是向里看心的源头,一直观到能所双亡,始知观者是谁。③ 一心持咒,勤苦打坐,于持咒时,不着诸相,蓦直持去,直到根尘脱落,灵知突现之时,一把擒来,方知本来现成。(如心中心法,准提法等均可入道。)

  我想求教一个问题:

  非要抓住点什么才心安,却又抓不住,此偷心为什么不死?

  参究时,行到水尽处,没有答案也没有了参究的问题,求解之心也无,此时一念脱落,又灵知不昧,没有了各种困惑,有大踏实感。但没多久烦恼又来了,这要怎么办?

  答:一念脱落,灵知不昧,正可肯定承当,但初初打开,其力未充,故宜安养性定,不起分别,时时觉照,保护己灵。于烦恼旧习来时,不住不着,不依不随,只是不管它,自然如水流去,或如蛇自解,又能回到本位中来,此即所谓于本性中不见妄心与烦恼,因不见故,即不落尘劳,清净无碍也。

  因未经明眼知识肯定印可,故心有不安,想抓住什么,如能肯定即此便是,则无心可安!

  六、答皆然问

  看到佛为弥勒菩萨授记:“是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我说此人必得成佛!”请师解疑。

  答:妙哉斯问!佛为弥勒授无生如如之记,亦为一切众生授此记。因彻见本性时,知性具佛及凡夫。本来无漏故漏不须断;本来禅定故禅无须修,坐烦恼中得大自在,了悟此意,佛魔一如,圆明无碍,是故此人必得成佛!此为向上一着,诸佛秘要也!

  七、答七十老太问:

  问:我是一念佛人,很久就念不动佛号,(处于无念之中)即使是默念,而且(如果一念)喘气都有些困难,如此可有往生?

  答:念佛之人一是不怕死;二是心佛须相应;三是放下身心世界一切诸法,唯有目前一念往生之心;四是在清净心中显现净土妙境;五是临终时融入佛光,更无别念。如此胜行,必端坐莲花,直至成佛矣!

  八、与狮子吼之问答

  学人至诚顶礼宋智明善知识

  颂师偈

  一念顿断文殊剑,万行齐修法普贤。

  低眉便入圆觉海,举足恰示首楞严。

  五浊恶时掀巨浪,中流砥柱望南山。

  仰止巍巍无见顶,伟哉人生天地间!

  见地

  目前无法劈面来,意在目前尘里埋。

  耳目所到皆是道,声色场中观自在。

  觉受

  脚跟一扭乾坤转,浑身上下云气团。

  罡风直灌骷髅眼,迸出日轮红透天。

  修证

  一轮光赫赫,胸中腾烈火。

  念断现本面,无执成解脱。

  内真外亦应,原来他是我。

  脱却烂衣衫,好个赤裸裸。

  随缘识机先,顺逆无不可。

  行住与坐卧,处处得安乐。

  行愿

  剥开尘垢眼,笑傲天地间。

  五浊何所惧,八苦任交煎。

  梦里知是幻,不妨随世转。

  愿将身心碎,尘尘化红莲。

  净明山人答:

  一

  手印引来狮子舞

  转入千圣和光出

  挥剑斩断知见路

  一吼更尽净里尘

  二

  见归无见全体是

  目前无别了然知

  耳目不到道亦空

  自在观音不观观

  三

  觉净非受脚点地

  不分上下更无气

  清风平和徐徐消

  淡入虚明浑无觉

  四

  赤裸过后不识机

  圆明一片位不居

  二六时中恁么去

  天地一合说难似

  五

  行将无愿尘外眼

  不曾浊苦何悲怜

  无梦无幻转亦真

  本具净土自化莲

  九、略说双身法以除疑

  问:西藏佛父佛母修双身的情况,请问什么书上有?是不是不公开的?

  答:双身法乃印度、西藏传统中的一种修法,因为不是一般人的境界,故传承上师均不言之。除非特殊根机,才传此法以令成就--已无贪欲之心;二、已打破男女之相;三、能将身心化空而明体现前;四、已与上师光明相应;五、气脉通畅,明点不漏;六、四喜遍满,空乐不二,达到解脱的成就。否则如非其器又无传承灌顶,贸然行之必入地狱无疑。

  因为根机不够,故大圆满、大手印中,皆以观想替代,亦能达到解脱的目的。

  汉地佛教中没有双身法,故汉人不宜行之,因与文化传统不合也。

  禅宗有透关之说,亦是初关已破;在重关中即境练心,使清净心在一切处均能不染不覆,非真修双身也。

  天地一合,男女一性,因无明贪欲而分男女,形成世间欲乐之相,如能明见自性,打破二见,消融彼此,了断贪欲,则于湛然心海、明朗洁净中本无此事也。

  因为众生有男女之欲深植识田,故密乘以佛父佛母之光明德相来摄持众生,令入空乐解脱,若无男女之心,佛父佛母即消融于自性大圆满中。

  了悟于此,双身之疑顿然而绝,继之在自性中,自然由一合而开双运,所谓空觉双运、空明双运、空乐双运、(本有之乐)、空悲双运等,自然成就三身佛果而圆明于法界矣!

  十、禅与艺术的问答

  (一)

  问:在艺术领域的全身心投入是否是养道的过程?如此修行是否可行?是否在证道的时间上来得慢些?怎么样使二者更好地合而为一?

  答:禅与艺术从来是一家,禅贵在内省,而体现于生活,艺术在于表现,而成熟于性情。如能彻见艺术之道本即禅道,且具有自心显现的观察力、领悟力、表现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创作时,身心世界融为一体,无念空灵,妙明直显,使艺术的境界,完全发自于觉性的自然。此时自心融入了艺术,艺术活现了心灵。彼此不二,在无我无境中,养一股浩然之气,明净之神,神气交运,境花妙生,大定中全体慧照。于是艺术的生命,体现了人文的真精神,真慈悲与真智慧,此即养道,此即修行。当宇宙万有都成了艺术,法界诸法都融入了自心,顿然忘机,虚朗全体,道的真意即此呈现,于不可思议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个中艺术无人能会也。

  (二)

  问:艺术之道的成就具体应分那些步骤?

  答:第一,禅理与艺术之理应贯通;第二,见地要透彻,诸法圆融,更无疑滞;第三,要有入定化空,灵明常照的功夫;第四,有洞察古今,摄纳精华,观照境界,超越束缚,形成自己的艺术观与全面的艺术素养;第五,不断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在发挥中不离自性,又能观察众生对艺术的需求,使心觉众生在艺术上的一致性,呈现新的境界;第六,在定慧圆明之中,一念灵光,展现在艺术的创作上,使作品充满智慧、慈悲、平等、清净、虚灵、空静、活泼等无量功德;第七,在创作过程中,即是修道养道的过程,故灵明不失,身心一体,心境一如,妙用自在;第八,如达到圆明无碍,身心世界都化为觉性的影子,艺术的创作转为神变妙用,那时一切皆成为艺术,一切皆是道用,一切均融入了不可思议之中,此即证道;第九,佛祖的人生示现,即艺术的极致,而艺术的契证也无疑乃佛祖的再现,妙哉!可道乎?

  (三)

  问:禅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答:禅作为宗教乃是教外别传--不通过文字经典的模式而直接从悟证者的心灵传至下一个悟证者,也即直接传承了佛陀的实相心印,属于纯心灵的至真的心灵艺术境界。如果把禅作为法门来运用,则禅是破执的智慧,也是直指的顿悟,以机锋的形式显现为活泼的教化艺术。

  那么禅艺术的本质又是什么?其实禅艺术的本质也就是禅师们通过自心的证悟而达到的精神境界与智慧特质,是极微妙的人生修养,归纳禅艺术的本质内函有以下七类:

  一、 以空灵的心去观察世界,面对世界,则形成了空灵的艺术本质。

  二、 以觉悟的智慧,唤醒本具的人文艺术的潜质,超越尘俗的观点,而超证人生万有最真实性的一面。

  三、 禅者常以无住心而起灵妙变化,不拘一格,不受制于感官,不束缚于私我,以新新不已的风格而体现了潇洒自在的人生。

  四、 一尘不染的心灵空间,平等不二的中道理念,慈悲大乐的利济精神,超脱活泼的无相妙用,无言无为的至真之道,一一在禅的心灵里呈现为最美妙的品质。

  五、 禅的悟证者,不立阶级地位,不依靠、不执着、平民化,融入于大众之中,而又超越于尘累之外,和光同尘,乃是化入了平淡的生命之光。

  六、 禅的悟证者,以其大智而历观一切历史、科学、哲学、文化、艺术等,既透彻一切诸法,又能融摄其中的精华,使心灵的本质升华为极致。

  七、 以超越的见地去开显世界,以绝妙的才能去启迪艺术,以无为的方便去运用人生,以本位的真光遍照所有。

  禅的艺术本质难以尽述,可以是虚空中的云、山涧 的流水,也可以是梦中花,眼前的树,一阵风吹过,什么也没留下。

  (四)

  问:禅道有哪些直接的艺术表现?

  答:禅道是一切万法的根源,所以悟入自性的人可以应用于一切人事之中,但与禅有直接关系的艺术则有:

  一、 禅的机锋对话--捷机如电,应对如流,如以电视剧的形式把禅师与弟子的机锋对话演绎出来,那将是非常有艺术性的人生智慧的表演。祖师的门庭风格,法堂的机缘呈露,以及生活、劳动之中的微妙示现,都是禅艺术的直接体现。

  二、 禅的诗歌与散文--在禅师与悟人的诗歌,偈颂及散文,处处充溢着超脱自在的风格,那是人生意境到达顶峰时的自然流露,读禅人的文字,犹如走进清凉的世界,心中顿时充满解脱的意乐。《禅诗一万首》,以及《宗镜录》、《碧岩集》、《心赋》等是禅文字里最具代表的杰作。

  三、 禅的书画艺术--禅的书法是炉火纯青的妙化的意境,禅的画意显示了画家的灵性空间,二者都是艺术之道的体现,因为此中,妄执与俗气全然化尽,呈现出的是灵妙的实相真境,不同的人见之,则会产生不同的悟境与感应。

  四、 禅的茶道艺术--茶道是禅的艺术,是表现了禅的宁静与自然的品味,是禅师们在参禅之余用以活现心智的方便,赵州的喝茶去,便是禅机妙用直归。禅者如以平常心去喝茶,则个中真味,自然全体显现。

  五、 禅的养生之道--如以禅作为健身,则有禅道的武术与气功,如以禅作用于生活,则有禅坐、禅养、禅食等,如作用于治疗疾病,则有禅疗方法;如作用于生命,则有禅的妙道之花。

  禅艺术是什么?是释尊手中的花?是赵州脚下的桥?是临济的棒、百丈的喝?或者是杯中的茶与画中的人?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有置身于禅与艺术之外的人,或许能把艺术与道划上一个句号。

  (五)

  问:禅的艺术工作者有那些事业可以作为“道”来体现?

  答:以禅为道的艺术工作者是真正发心以禅为事业而立足于人生现实为社会作贡献的菩萨行,他必融贯禅与艺术的精神而又根据众生世界的现状而展开的方便之道。一般而言,有下例十项可行的具体事业:

  一、 中国禅院--设立高级的中国禅院,摄受全世界禅的学者到禅院来修证、研究,探讨禅的道妙,使禅摆脱传统的模式,走向了人类精神智慧的峰顶。

  二、 禅社--各地可成立禅的学修社团,使许多人可听禅课,修禅法,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三、 网上禅道咨询中心--通过网站解决人类的诸多困惑,以智慧指点众生走向光明,形成禅的开放性利济空间,使一切不同类型的人群都可在禅的智光中得到清净意乐。

  四、 禅疗中心--培养有禅治疗经验的禅师,对众生身心疾病进行具有禅特色的治疗与康复,使一些不宜用药治疗的慢性疾病得到禅法的治疗。

  五、 禅园林休闲中心--以寺院或园林的形式,建立禅风格的园林式的休闲中心,以禅坐、禅食、禅茶、禅话等方面,使休闲与禅密切结合。

  六、 禅书籍出版社--专门出版有关禅的书籍,以推动禅的化导的效果。

  七、 禅文化传播中心--以电视剧、电影、卡通片等形式的创作、制作使禅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清净,超脱的享受,从而打破人们娱乐的误区,使精神的世界进入禅的灵悟空间。

  八、 禅艺术制作中心--以禅为素材,或以禅为意境的书法、绘画、工艺品以及禅的传统用品等,使禅风格的艺术应用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使禅艺术成为人们收藏、欣赏与点缀生活的热门。

  九、 禅屋--各个城市可设置禅屋,专门销售有关禅的书籍,艺术品、VCD等,使禅的用品方便传递到每个爱好者的手中。

  十、 禅风格的茶室--以祥为风格而建立的茶室,既有不同茶道的欣赏与受用,更重要的一点是有禅师与品茶者对话,使人们在品茶的同时,消除烦恼,得到禅的智慧。

  禅的事业是禅人之道在世间法上的化显,禅本无禅,道即非道,这些化显的梦,只有了梦的悟人,在如幻的世间里,各依本位而方便行之。禅的艺术与道的妙用,到此已化入了人间,花开花落,自有机缘!

  (六)

  问:以禅为艺术的人生应当如何进行日常的修养?

  答:禅的日常修养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而且随着禅人的事业的进步,其悟性与修养也会随之改变。以下略述大纲以供参考:

  一、 在无相心中建立切实的愿行,每日清晨可从内心而发,以作人生向上的引导。久之,应达即愿无愿的境界。

  二、 适当的禅坐修养,以使定慧更加圆明。并使禅坐在一切处体现 。

  三、 每日读一段禅的好文章,以启悟自心智慧力。也可以自己写一段禅文字,以流露出禅的智慧。

  四、 注意身心的运动与营养的调配。使身心更健康,气脉更饱满。

  五、 观想观察自己应做的事业与具体的工作,使自心显现于境界之中而明了无碍,并以方便力去实施它。

  六、 如有条件应与禅门善知识进行对话,以提高自己的机用力,使心智互印。

  七、 如有时间应涉猎人生的各个方面,以培养俗谛上的智慧,为将来的创作积累素材。

  八、 中午与晚上应入睡眠定,以含养觉性空灵不昧。使神气化为光明。

  九、 在自己确立的事业上,不断地深入学习,以觉性智慧掌握其规律,并开创性地应用于实际。

  十、 每日参究一个问题,以慧力突破其局限,使自心明白于事理,终至于大彻。

返回目录

------------------------------------------------------------------------------------------------------

更多宋智明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