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法清法师:怎样才算是富人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1日
来源:   作者:法清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法清法师:怎样才算是富人

 

  经文:笃信品者。立道之根果。于因见正。行不回顾……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从信守戒。常净观法。慧而利行。奉敬不忘。

  六道门与六个次第

  前面我们谈到,要多闻,多闻的目的是什么?是更好地建立我们坚固的信念。坚固的信念建起来,才能够因为信,真正进入佛的大门,所谓“信为能入”。这个信是很重要的,这一品主要强调的就是信。

  佛家庄有一排房子,是五间,加上一个过道门,共有六个门,第一间叫“信者度”,此后依次是“进沧海”、“念菩提”、“定观心”、“慧则通”、“解脱门”。信者度,和这一品的中心意思差不多,我们把这几个门的名字一说,这一品也就讲得差不多了。

  这六个名字其实是修行的六个次第:

  “信者度”就是要建立坚固的信念。佛不度无缘之人,只有相信的人,你才能够去度他。如果他不相信,他也没有办法寻找到解脱;

  建立起了坚固的信念后,才可以进入佛法的大海,也即“进沧海”;

  在佛法的大海中学了很多后,我们就要“念菩提”。读佛经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以后干什么呢?是为了自己开悟,所以要“念菩提”;

  怎么开悟,通过什么办法才能开悟呢?就是通过反观自己的心,也即“定观心”;

  有了定了,也就能获得智慧了,进而进入最后的解脱。

  学佛、读佛经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我们自己开悟,乃至最后解脱。佛法非常奥妙!

  拥有“七宝”才是富

  这段经文是说,信是宝,戒是宝,惭、愧、闻、施、慧都是宝。这七种宝贝,对我们都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得到这七种宝贝呢?那就要从“信”来深入。

  怎样才叫信呢?佛经中有一句话:“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可见信的重要。前几次我们也说到,当今社会最缺的就是信。然而,如果没有信,其他的六宝就很难真正建立起来。因为信是根本,根本如果没有了,后面的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了。

  信了,才能守戒。戒是什么呢?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戒就是规范我们行为的准则。许多人一看到戒,就认为是让我们难受的,是约束我们的,其实不是这样的。真正的戒,是为了让我们更舒服、更好,是让我们有规则可循,是帮助我们的。

  现在可以相信的东西也很少。过去的中国人,奉行尊老爱幼,晚辈至少可以相信长辈,也有敬重长辈的心。长辈对下一代说话,也很有责任感。但现在的人没大没小,喜欢乱开玩笑,还认为这是一种活跃,所以,长不尊,幼不爱。长者自己没有尊重自己,年轻人就无法爱戴他。在家庭中,信都无法建立,更别提社会了。

  人没有方向,不知道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就干脆统统不信。十几年前,厦门一个朋友告诉我一句话:“这个时代,相信是一种毒药。”如果你不信,还不中毒;一信,就中毒了,就受骗了,弄得大家都不敢相信。但是如果没有信的话,我们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

  可是,我们又不能乱信,你随便信个什么,就会给你带来很多的麻烦事。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真的是很辛苦,太辛苦了!所以,大家没事的话,要多读读佛经,开开智慧。你有了智慧,很多事情就很容易弄清楚了,也能分辨出什么是可以信的,什么是不能信的。自己头脑里有个尺码,才可以活得轻松一点儿。

  首先,我们不随意怀疑别人,也不随便相信别人,但要保证自己时时都有“信”。比如,打电话时不说谎话。中国人打电话,总爱问你在哪儿。其实,人家也不是真的想知道你在哪儿,这只是一种口头语而已,就好像以前的人见了面,总爱问你吃了没。可是,有些人偏偏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在哪儿,于是就编谎话骗人,自己明明在东大街,却告诉对方说在西大街。对方可能不会计较你说什么,但这对你自己很不好,因为你养成了撒谎的习惯。同时,你这也是不守“信”的表现。其实,你如果不想告诉对方自己在哪里,完全可以通过巧妙、迂回的回答达到目的,这样,既不让他知道你确切的地点,也没有撒谎。信是要一点一点来建立的。像打电话这样的问题,的确是小问题,但人生有多少大问题?人生的许多问题,都是从小问题慢慢积攒出来的。所以,我们要从小问题入手,所谓“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细小阶段。

  学佛就要从生活的细节着手。当然,如果是别人给你推销,说某一个东西喝下去会怎么怎么样,你可以不信。鉴别哪些可信,哪些不可信,需要智慧。我们学佛的人,首先要相信什么?要相信十方诸佛的传承是真实的,相信六道轮回是真实的,一切佛菩萨的感应是真实的。

  现在,你如果问人信鬼不,有一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和早几年前已经很不同了。早几年前,如果你问这问题,大部分人都会干脆地说:我不相信。但现在,只有少部分人会这么说,大部分人则觉得自己搞不清楚。有很多根本的东西,在中国本来不是问题,但现在都成了问题。

  相信完以后,才建立我们的戒。有了戒,才懂得惭愧。惭跟愧过去是分开的,过去的佛门中人(比如印光大师)写信时,落款总会署:惭愧人,或惭愧僧某某。惭愧是自谦,也是我们应该有的心。佛告诉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必须要有惭愧心,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要很低调,不能太张。但低调的尺码很难把握,我到陕西这么多年,发现许多陕西人很豪气,说难听点,就是爱说大话,爱夸海口,爱逞能,没有惭愧心。人一定要有惭愧心,要比较谦下,比较低下,时时刻刻要觉得,我赶不上别人,比较差劲。老子告诉我们,上善若水。人要跟水一样,随时处于低下的位置,但能量却最大,这才是真正有智慧的表现。

  还有闻财施财。闻前面说过了,施就是布施。布施有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前面也说过,这里不再重复。有了前面六种财,我们的智慧就能打开,有了智慧,才能解脱,进入解脱门。等到智慧眼打开了,世间所有的问题,我们就都能看得清了。人生如果拥有这七种财,就是人间最富有的人。所以,佛是教我们成为人间最富有的人。

  在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穷修禅、富学密”。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学佛的人,不管学那个法门,都是富有的人。真正的富有,就是拥有前面说的七种宝贝。如果没有拥有这七种宝贝,不论你多有钱,你就不能被称为富人。

  灵魂与物质谁操控谁

  现在有许多人,真的穷得只剩下了钱。你们可能没有太注意这些,我见得很多。我经常看见这些人,有时候真的替他们可惜,因为他们真的是除过钱外,什么都不信。他们做生意,就是相互骗;家人之间做生意,也是互相骗。到最后,没有友情,没有亲情,也没有爱情。别人跟他谈恋爱,他总觉得人家是为了钱,不相信有真情,也不会付出真情。然后,他不相信社会。因为他自己整天在社会里打滚,他的脑袋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相信、可以依赖、可以敬重。如此一来,赚了很多钱又怎么样?最初是到娱乐场所消费,后来觉得没意思了,就吸毒。等到钱花完了,人也该死了。如果钱花完了,人还没死,那就更悲惨。

  现在吸毒的人为什么很多?一些有头有脸的人,一有时间就到歌厅唱歌、喝酒,甚至吃摇头丸、磕粉,白天人模人样,好像在替百姓解决安危,一到晚上,却不人不鬼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太空虚了,没有精神寄托点。每天那么辛苦,最终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结果就跳到毒品的火坑里去了。这种人,现在多得不得了。

  人会去吸毒,就是因为没有这七种财,所以头脑贫穷。头脑贫穷,才会做出自我毁灭的选择。所以,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富有,也尽可能让别人富有。我们要会自己找乐趣,这样才不会无聊,才会活得很清静、快乐,世界才能祥和美好,将活着的当下,就变成极乐世界。所谓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眼前。心如果转化了,极乐世界就在眼前;心如果没有转化,那极乐世界就太遥远了,远的永远够不着。

  所以,我们要让人都富起来,拥有智慧才是真正的富。而光有钱的人,不完全算是富人。我们并不排斥钱。但如果只懂得拼命挣钱,导致物质一直在增长,灵魂却没有增长,那一定是灾难。灵魂和物质之间,始终是要灵魂在上方,物质在下方。你今年如果挣一千万,你的精神世界一定要提高到1200万,这样,你才能压住那一千万为你所用;如果你挣了一千万,你的灵魂才增长了200块,那就容易被物质砸死。

  物质没有好坏,决定好坏的是人,物质是由人掌控的。你们看中国的钱叫人民币,说明它是为人民服务的,是我们的奴隶,是我们的附属,这样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才是正确的。所以,你今年如果挣了很多钱,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如果你没有挣到钱,也不要太悲观。人有时候是因福得祸,有时候是因祸得福。

  因此,大家挣钱的同时,也要重视这“七财”,提升自己的灵魂。

  ——据法清法师2007年7月28日开示整理

------------------------------------------------------------------------------------------------------

更多法清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