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体恒法师: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九章 入世出世两不误——佛教世间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8日
来源:   作者:体恒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体恒法师:慧灯无尽 在家学佛的第一本书 第九章 入世出世两不误——佛教世间的作用

 

  经书禁咒术,工巧诸伎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

  ——《维摩经》佛国品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常求无念实相智慧,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

  ——《维摩经》菩萨行品

  前两天收到一个居士的信息,这样说:“体恒师父,我突然觉得,佛教其实于社会及那些急需帮助的个人意义不大,远水解不了近渴,有很多人在眼下就濒临走投无路的绝境,怎么能够寄希望于来世呢?倒是基督教也许较之佛教更具人性化,至少能做到雪中送炭。你觉得呢?”

  这个短信让我想起了我认识的一个人,一个曾经的同参。他是我的同学,有段时间朝夕相处。跟我们一起生活的那段日子里,他非常的虔诚,每天诵经、拜佛、念佛,感动不少人。可是到后来,他离开了我们。如果说仅仅是离开了寺院的生活环境,还原为一个居士倒也无可厚非。可是他不但离开了寺院,而且离开了佛教——改投上帝的门下,成了一名基督徒。变化只在短短的一年中,出乎好多人的预料。得知此事,我好几天夜不能眠,我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出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说他是在佛教中找不到现世的利益,难道佛教真的对社会没有一点价值吗?难道佛教真的是只注重来世归宿,而不关注现世吗?经过一番考察,我发觉实事并非如此。

  所以,这个短信的问题不仅是这位居士一人的疑惑,恐怕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了消除大家的误解,给学佛人一点信心和勇气,这里就针对这个问题,来谈一下佛教的社会价值问题。在谈论佛教的社会价值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关于佛教价值的争议。

  一、佛教有无价值的争议

  其实,对于佛教有没有社会价值,能不能在世间普遍推广应用,这些争议早就存在了。一百多年前,就有两种说法。

  近代复兴佛教功勋卓著的杨仁山居士,在中国愚昧落后,多数国人思想陈旧的情况下,出使英法等欧洲国家长达六年之久,综合考查了西方强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社会情况之后,指出:假如有人想以世界宗教中的一种,普遍推广于世界各国,莫如佛教!在他看来,佛教对社会贡献的优势是无可匹敌的。

  而另一个学者梁漱溟先生,则持相异的观点。梁漱溟开始先学佛,一度要出家,后来钻研儒学,搞乡村教育。他考察了中国、印度和欧洲,对各国的社会文化做出比较后,说:“中国乃至现在世界最需要的文明,不是当时中国的儒家文明,也不是佛教文明,而应当是欧美文明所代表的当代文明。”他所谓的当代文明,其实就是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科技文明”,他觉得这种文明比较适合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而佛教适合更加遥远的未来文明。也就是说,佛教对现实社会没有太大意义。真像他说的这么回事吗?

  杨仁山不会赞成梁漱溟的说法,梁漱溟也不会赞同杨仁山的说法。他们各自拥有一批追随者,有人认为佛教于这个社会没有作用,有人认为佛教将要对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这种争议一百年前产生,现在也依然存在。我们暂且不说这个争论孰是孰非,暂且不谈基督教为背景的科学文明,仅从佛教的教义中看看佛教到底对这个世间有没有价值、作用。

  二、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特征

  在谈佛教的社会价值之前,我们先回过头,看一下佛教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佛教与其它宗教相比独自具有的特点是什么?这个我们要有一个认识。佛教被称为理性的宗教,这是它与其任何宗教最不一样的特点:入世出世两不忘,世出世间圆融无二,这是佛教最根本的特征。而理性的信仰与世出世间的圆融又密切相关。

  宗教是依靠信仰才能建立起来的,而多数信仰在很大层面上完全是感性的,信徒不能问什么,只能一切听从教诫;只能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可是佛教却是理性的信仰,它允许弟子们的怀疑存在,提倡理性的思考,而且创始人从来不以主宰者的地位自居。这是除了佛教徒之外,多数人也都承认的一个基本观点。

  大家知道,缘起法是佛教最根本的核心思想。可以说,抽去了缘起思想,佛教就失去了它的主体。实际上,佛教之所以被称为理性的宗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佛教有缘起思想的缘故,佛教的所有理论都是以缘起法则为核心。

  缘起法则是通过对主观客观事物进行深层理性观照而获得的一种自然规则,依托这个自然规则建立起来的佛教修学方法,平实、简单、明了,不是揭了一层又一层的皮才能看到里面内容的玄而又玄的神秘主义,不像其它宗教一样靠天祈的模式,必须由上帝启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然后才能去做。缘起法则所揭示的自然规律亘古不变。

  佛陀乃至佛陀的弟子们,都是以缘起法法则为思想的方法。他们在缘起法则的框架指导下,在寂静、明澈的禅定心境中,进行理性的思维,探索身心以及世界的真实现状,而且把思考的观念运用在由禅定所开发出来的超常潜能——自性光明、自性如来藏,然后用这种自性的光明来直接观照生命的奥秘,观照宏观、微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且能够依据这种观照得出的见解去实行,由此证取一定的境界。

  这个绵密的修学过程,使佛法思想对生命的起源、心理的结构、身心之间的关系、心物之间的关系、认知与潜能之间的关系等很多问题,都给予了完善的回答。并依着这些解答,建立起了内涵极为丰富、圆满厚重、完全可供落实的佛法思想。

  有些宗教完全靠某一个主宰神灵的启示,靠外在力量对它的支持达到某些效果,而且它们的这些效果是无法验证的。而佛教不一样,佛说人人都能开悟,人人可以成佛,你只要去落实操作了,照着这种训练方法去往前走,总有一天你会开悟成佛的。开悟的人过去有、现在有、印度有、中国有……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操作落实。因此,我们说佛法是解决烦恼苦闷的途径,是对自我生命进行改造的方法,是提升生命品质的学说。佛法的实践最终将使生命得到全新的超越,将使生死烦恼得到彻底的摆脱。

  从理论到实践的独特特征,决定了佛法不同于一般思想、宗教的观念,决定了不同于世间生活的模式。也就是说,佛教与平常社会的生活方式,与其它宗教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佛教与其它宗教相比,出现一定的差异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十分正常的。

  虽说佛教与世间生活、与其它宗教有差异,但不等于佛教脱离世间,不等于佛教不顾世人。佛教非但没有脱离世间,非但没有忽视世人,相反对世间特别的重视,对世人特别的关注,它能够将世出世间圆融无二。这个特征在《维摩经》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开头的两段引文就是生动的例子。

  《佛国品》中的“经书禁咒术,工巧诸伎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说明学佛者在学佛的过程中,为了利益有情众生,可以学习并利用一切的世间思想理论与工艺技巧。《菩萨行品》中指出,行菩萨大道的学佛人,要明了世间的真相,通达诸法的实相——空”,在此基础上又要发勇猛的利生大愿,不弃世间众生——有。空有圆融、世出世不二才是完整的解脱法门。“尽无尽解脱法门”说明佛教虽然以出世解脱为根本的目的,但并不妨碍对世间众生的关注。

  从这里看,佛教对于世间具有一定的作用,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了。那么下面就来看一下到底佛教对世间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三、化益世人——佛教在精神层面的重要作用

  其实,佛教在世间的作用非常的大,而且面很广,这里概括三点,略为叙述。

  1、佛教能起到合乐家庭、稳定社会的作用。

  修习佛法可以让人的心理变得坚韧、坚强;工作变得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生活变得平和安宁,不急功近利;处世与人为善、和合无诤,等等。这些对于安抚受伤心灵,缓解精神压力,获得精神寄托,促进家庭和睦,增进社会和谐,协助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凡是合格的佛教徒,大多都能努力地学习,认真地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在家庭中敦伦尽分、孝养父母、教育子女、和睦家庭,关心帮助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参,待人热情礼貌,为人坦诚谦和。由这些人构成的佛教对社会、家庭不是能起到很大的稳定作用吗?

  我认识的一个男居士,没有学佛以前,正经的工作不干,专喜欢做投机取巧、坑蒙拐骗的事情,在外面“打打杀杀”,回家里唯我独尊,纯粹一个社会小混混,四十多岁了一点成就没有,父母为他伤心,警察见他头疼。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佛法,顿生悔意,皈依了佛教。学佛之后,性格大变。从此断绝与那些不三不四之人的来往,在外面专心工作,回家里孝敬父母。因为他的学佛,为家里消除了矛盾的状况,为社会上减少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佛教的重要作用就是和乐家庭,稳定社会。

  2、佛教能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导。佛教是以佛的觉智教化世人向善、向上,佛教的道德规范具有劝化的巨大功能,能指导人们合理的生活,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大乘佛教的修行体系,还足以培养出福慧双全、人格高尚、具有牺牲、奉献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利益天下苍生为己任的人中豪杰。比如近代史上的革命家谭嗣同等人。

  佛教能促进人的奋勇上进,对振兴国家,对世界和平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第二点,佛教能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可是这一点也不是摆在眼前,谁都看得见的。

  3、佛教能起到引导人类文明航向的作用。

  飞机飞行、轮船航行,都要有一个方向做指引。人类社会往前发展,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就能前进吗?不能!

  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有一个思想体系作指引,才能健康地前进。在人类的文化体系中,只有人类最高智慧成果的佛法,是以宇宙的十法界作为坐标俯瞰人生,对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处境及人的自性潜能,终极归趋给出了清醒和完整的方法。

  佛教认为这个世界,所有的生命是有十法界构成的。十法界,哪一家的思想能比得了啊,现在再大的望远镜看到的不过是地球之外的几个星球而已。别说是十法界,就是一个法界,科学再发展一千年也不一定能完全发现。佛教之于其它思想,就像一个高高的巨人俯视小小的矮子一样,看得清楚、透彻。因为站得高看得远,所以说佛教对人间的缺陷,和人类文明的弊病深刻地予以了揭露和批判。佛教为什么要制定戒律呀?因为人类有一些缺陷。为什么要说世界无常,人生是苦呀?因为社会有很有弊端。批判的目的就是承担人类终极关怀,渡尽众生,庄严一切佛土。其实,这也正是佛教的精神所在。如此的智慧胸怀,足以担荷引导和改造人类社会的巨大重任。

  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发生巨大变革,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使人类面临一系列的新问题——就是现在面临的一切新问题,因此具有超前智慧、高度文明自觉的佛法,必然会在全人类的文化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因为佛教能以圣者的睿智,高瞻远瞩的提示人类超越自身。佛教可以自觉地主宰文明的走向,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高度和谐。现在很多人也在提和谐,但是“和”了吗?没有呀!还有抢劫、杀人的事情呢。一般所谓的“和谐”深度不够,缺乏力量。但是,人若有了佛法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在佛教的帮助下,必然能为人类生命的自我变革、合理化社会的建立、新文明的形成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当今社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泛滥成灾,价值失范、道德沦丧、贪wu腐化、物欲横流成为公害,不少人在纸醉金迷当中荒芜了精神田园,迷失了人生航向。有了佛法智慧的指引导向,必然给人们提供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给社会建设以重要启迪。

  这种重要作用,能轻易看得见吗?没有智慧的人是看不出这个好处的!

  总的看,从小的方面来说,佛教能为家庭起到一种合乐稳定作用;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能为社会起到一种教化作用;从人类的发展来说,起到一种导向作用。

  佛教作用大不大?很大!这种作用属于摸不着、看不见的精神层面的作用。下面,再说一下佛教在社会中摸得着、看得见的作用。

  四、救济传统——佛教在物质层面的重要作用

  佛教自古以来就有济世救人的传统,包括佛陀自己就是这样。他不但以清净的教法引导人们走向光明大道,而且还以有限的物质施与他人。有一年,佛陀和他的弟子们修学的地方发生了自然灾害,这时候百姓衣食不足,他们自己都吃不饱,哪有饭来供养比丘,所以托钵化缘极为困难,经常是半天化不了几钵饮食。一次,比丘拿钵饭供养佛陀,可是佛陀却以羸弱之躯告诉比丘,把饭食拿去分给那些更加贫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们。从这里看,佛陀不是一个思想言行脱离世间的人。

  中国佛教更是特别重视这种慈悲拾喜的精神。本着这种精神,中国佛教在历史上一直致力于赈灾济困,兴办各种各样的慈善事业。比如唐代的“悲田坊”就是佛教寺院用自己钱财开办的专门用来矜孤恤贫、敬老养病的慈善机构,据史书记载,到唐玄宗开元十二年,断京城乞儿,悉令病坊收管”,这是说悲田坊做到最大时,连京城的所有乞丐都收养了。除了悲田坊,历代寺院还建有“义仓”、“安乐坊”、“养病坊”、“安济坊”,甚至有专收社会不愿问津的麻疯病人的“疠人坊”、“福田院”等。宋代中国佛教还代替政府办理过“漏泽辕圜”,这是专门埋葬无主尸首的填场。在这些大的机构之外,还会有许多日常的小善举,比如修桥、铺路、架桥、造船、施办各种诊所、施药、施粥、收埋饿殍,还设过凉亭、茶社、旅社、义井等救助设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战争时,很多学佛人甚至将寺院或自己家的储备衣食全拿出来拯救zai民。这方面的事例,大家如果有兴趣读读佛教史,就知道是多么的多。

  下面侧重近当代历史来谈谈中国佛教的慈善利生事业。

  晚清时期,由于外敌入侵和内战所致,各地的僧俗二众只能以余力办一些修桥铺路,放生护生等传统的慈善活动。在辛亥革命前后,随着佛教革新思想的展开,佛教界的慈善利生活动发展出了新形式。

  首先是慈善组织与机构的兴建。清海法师于1914年初在常州清凉寺倡办黄卍字慈善会,举办种种慈善事业。1917年底,熊希龄居士筹建主要为安排zai区孤儿重新生活的香山慈幼院,该院是融家庭、学校、社会为一体的实验学园。同年,冯宜人居士也在京津组织了妇女制衣会,缝制棉衣赈济zai民。1918年,圆瑛法师在宁波创立了佛教孤儿院。其次是赈灾活动规模空前。1917年京津地区大水灾,第二年又发生大旱灾,1919年湖南水灾严重,熊希龄居士依靠佛教界的支持,大力募捐,赈灾活动成功实行。同时,上海的狄葆贤、王一亭,江苏的高鹤年、江味农等居士也自发组织了佛教慈悲义赈会,在各地建、劝、办义赈分会。再者是关注社会遗忘角落。觉先法师于1915年12月,亲至北京第一模范监狱讲经,开示青年犯人,促其改恶从善,同时施物施药,从精神与物质两方面感化犯罪者。次年,范成法师也在北京监狱行刑场设立如来莲华石幢,教诲死刑犯,不少家属受他感化。此后唯通等组织了江苏监狱感化会。

  民国初年,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而由战争产生的祸害更是持续为患,1919年长江中下游发生水灾,1920年华北五省大旱,zai民达到三千万。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界纷纷组织救灾团体,筹款捐物,实行慈善救护。

  1920年,吴璧华居士发起组织了佛教赈灾会,劝募到巨额资金,亲赴华北灾区放赈。1929年的水灾中,刚刚成立的上海佛教居士林积极筹赈,对zai民施医、施药、施粥、施衣。1931年江淮大水造成运河决堤,苏北一片汪洋,接着又是大旱,这时高鹤年居士在上海佛教净业社与世界佛教居士林的简氏兄弟、王一亭等居士支持下,到处组织救命团、救生会,雇舟救护,又设立收容处6处,倡办粥赈,设立妇孺收容所,来此避难的妇幼老弱免费食宿,并资助当地红十字会、商会救灾,众多的老弱孤幼因此而得到安宁。高鹤年还筹集大批粮款,协助江苏义赈会赈济遭到蝗灾的难民。灾情稍为缓解时,又忙着建立各地善堂,拾骨施棺,造万灵塔安葬死亡的zai民。1931年江淮受灾的同时武汉发生大水,陕西则大旱,李白尘等居士在汉口发起成立慈善救济委员会,汉口佛教正信会会长钟益亭亲自为zai民送诊送药,求诊者每日多达500人以上。在西安,朱庆澜居士联络华北、上海慈善团体,创立华北慈善联合会,募集资金亲赴陕西散发,前后设厂施粥十余处,每日就食多达四万余人,并组织修桥筑路,设立灾童教养院、妇女染织厂,施医施药,掩埋饿殍,康寄遥居士也发起倡立华洋义赈会,办起《陕西灾情周报》、《陕西赈灾特刊》,号召国内外人士为赈灾出力出资。当时,像吴璧华、高鹤年、李尘白等那样在急难时全力以赴投入社会救济事业的居士大有人在。除了救急救难之外,平时各佛教团体都设有慈善部或利生部,专门办理慈善公益。1922年,印光法师等在南京创办了佛教慈幼院,在法云寺设立慈悲医室,备有中、西医药,专为贫苦病人免费诊治。1924年,圆瑛法师、转道法师等重兴泉州开元寺,在寺院附设慈儿院、养老院、放生会等。同时,隆德法师在高邮承天寺创办接婴堂,在当地广施药、茶、衣、粮等,并大力资助上海慈善机构与中国红十字会。1933年,世界佛教居士林创办了上海佛教慈幼院。中国佛教徒不但投身国内慈善救济事业,就是对于邻邦的zai nan也没有坐视不管。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di震,伤亡严重。消息传来,中国佛教徒很快成立了“佛教普济日灾会”,派显萌、包承志作代表至日本各地吊唁慰问,日本朝野人士为之感动。该会还筹款救济日本zai民,建造了大梵钟赠送日本。中国各地寺院也为日本的死难者举行超度法会。这些行动与后来日本军国主义趁人之危侵略我国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到了当代,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更具重大进展。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佛教界,竞相举办各种慈善利生事业。

  大陆佛教界从改革开放以来,不算个人行为,仅集体性的捐献累叠起来估计已超过数十亿人民币之多。先后参与了内蒙古雪灾救助、日本大di震救助、华北地区旱灾救助等等。1998年江南、东北大洪灾佛教捐款几千万;2003年发生的非典,全国各地的寺院捐献大量财力物力;05年南亚海*啸,佛教是所有民间团体中捐款最多的,超过1500万。这是大陆的佛教界。

  香港佛教界近三十年来,先后开办三十几所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特别为残障人设立的特殊学校,举办了几十所大型佛教医院、安老院、护理院、护养院、长者活动中心、小区服务单位等,成立佛教慈善基金,开设佛教坟场。为民众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服务。

  香港佛教界资助过大陆上千所学校,捐救过无数的贫困学生。举个简单例子,我上个暑假的时候去香港看到,单单“宝莲寺”一个寺院就组织人力在大陆兴建了一百所希望学校。一百所希望学校,一所学校就算十万块人民币,一百所也要千万元,不是个小数目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香港佛教界给大陆建的希望小学超过上千所,还在一些大学里建立图书馆、活动中心,盖大楼以及设立奖学金。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都有佛教界设立的奖学金,很多贫困学生都是佛教界的资助下完成学业的。

  台湾的慈善事业做的事情就更大了。别的不说,就以慈济基金会为例,成立二十多年来,足迹遍布世界。哪个地方发生zai nan,他们总是第一个到现场,比发生zai nan的本国政府的反应还快。佛教界的作为,令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惭愧有加。大陆一些得白血病的患者都是台湾慈济基金会下属骨髓库里配来的骨髓。现在全台湾佛教慈善机构活动的开展,已经足以维持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转。

  可以说,佛教界在世间的救世作为,是其它团体、个人所无法企及的。中国佛教非但没有因为自身的出世特征而舍弃世间,相反还为现实人间的安乐,付出了许多时间、精力,为社会民众贡献了巨大的财力、物力,这是佛教在有形物质方面对社会的重大作用。也就是说,无论是从无形的精神层面,还是有形的物质层面,佛教都为现实世间做出了极大的奉献,它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

返回目录

-----------------------------------------------------------------------------------------------------------------

更多体恒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