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五 摩睺罗伽王众——我执在
海云继梦法师:习气,性德,解脱门 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三讲记 五 摩睺罗伽王众——我执在
复次,善慧摩睺罗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众生集功德解脱门;凈威音摩睺罗伽王,得使一切众生除烦恼得清凉悦乐解脱门;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觉众生入清净法解脱门;妙目主摩睺罗伽王,得了达一切无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脱门;灯幢摩睺罗伽王,得开示一切众生令离黑暗怖畏道解脱门;最胜光明幢摩睺罗伽王,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欢喜解脱门;师子臆摩睺罗伽王,得勇猛力为一切众生救护主解脱门;众妙庄严音摩睺罗伽王,得令一切众生随忆念生无边喜乐解脱门;须弥臆摩睺罗伽王,得于一切所缘决定不动到彼岸满足解脱门;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得为一切不平等众生开示平等道解脱门。
「善慧摩睺罗伽王,得以一切神通方便令众生集功德解脱门。」「善慧」的「善」有善巧方便之义,「慧」指智慧。此摩睺罗伽王能善用智慧来度化众生,让众生获得利益。「神通」则是因缘和合力的组合,而应如何让此因缘和合发挥作用呢?关于这点,或许有些学佛人会有一种法执,认为因缘和合是无法控制的,其实不然。譬如行善或不造恶,此因缘总可由自己操纵吧!或者过午不食、持戒、布施……等等,这些事也可操之在己。在因缘和合中,一定总有些因素能由自己掌控,所以行善或者为恶,完全操纵在自己手中。故因缘,并非如同一阵风那般狂飙过去而无法掌握,只要是周遭与自己有关的,我们都能够控制。要让这组合是纯善、纯恶?或是善多于恶、恶多于善?完全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而这样才是真正的「善慧」,才是神通方便。
由此得知,在因地修行时的这种因缘组合是可以控制的,而以这样的方便令众生修习积集种种功德,时而威吓、时而施恩,恩威交互运用,令众生亦步亦趋地步上菩提道。
「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得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觉众生入清净法解脱门。」何谓「普使一切善不善思觉众生入清净法」呢?不管你是善思觉或不善思觉的众生,此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都能引导你入清净法。现在我们为何无法发挥此能力呢?因为我们有法执,而法执在哪儿呢?在于我们对每一件事情的看法,认为它一定要如何去执行。
譬如老子的生活很平凡,一般人不易发觉他的奇异出,他与一般人一样,甚至还特别憨厚一点。与人同行有时脚步还会特别慢半步,既不会走在第一个,倒也绝不落在最后一位;所以前面山崩压不到他,后面老虎来也咬不到他。他就是这么平凡,大概在这年代已找不到像他那样的人。所以我们认为学道人就应该和他一样,不能强出头。其实当我们有这种想法时,就证明法执在这边产生了。
学佛人也有同样的状况,我们会认为既然已经学佛了,就应该经常合掌念「阿弥陀佛」,好像不念「阿弥陀佛」就不是学佛人,其实我们都弄错了。我们以为学佛就要念佛和吃素,做别的事好像都不行,可是我们都没想到学佛中有比念佛、吃素更为重要的事!像这些例子也都是法执的展现。所以,应如何引导这善思觉与不善思觉众生,也是学佛人的重要功课之一。
「妙目主摩睺罗伽王,得了达一切无所著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脱门。」虽然我们知道要「了达一切无所著」,但我们无法办到。要求别人「无所著」很容易,要求自己不执着很难的事。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对「一切无所著」深切地去感受,看看能感受多少;这是菩提道,你能感受到多少,你的福德就有多少,这种福德才是真正的无漏福德。我们必须从法上相应,然后体会,慢慢打开心量,让内心清净稳定,于是这儿所说的「福德自在平等相」,才会随着我们的成就而能完全展现出来。
「最胜光明幢摩睺罗伽王,得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欢喜解脱门。」何谓「了知一切佛功德生欢喜」呢?就是能了知一切觉悟的不可思议功德及成就,而产生欢喜。
「师子臆摩睺罗伽王,得勇猛力为一切众生救护主解脱门。」「勇猛力」是指坚定的意志力。我们也有勇猛力,但是我们的勇猛力是狂热,一阵风来就吹熄了。要有坚定的意志力,才能成为一切众生的救护主。
「众妙庄严音摩睺罗伽王,得令一切众生随忆念生无边喜乐解脱门。」「随忆念」就是随缘,能随缘才能产生无边喜乐。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能随缘而转变,但又能念念清楚,此时的心不会攀缘过去,亦不攀缘未来,自然就无得失心,只有「当下」。所以,活在当下,就能产生无边喜乐。
「须弥臆摩睺罗伽王,得于一切所缘决定不动到彼岸满足解脱门。」前一句的「令一切众生随忆念」属于他受用法乐智,是指在外境中下化众生时能随缘。而这句「于一切所缘决定不动」属于自受用法乐智的部分,是指自己在上求菩提时能意志坚定不动摇,而且不攀缘。
我们常说:「心能转境则同如来,心被境转则是凡夫。」话说回来,倘若你的心不被境转,又如何恒顺众生呢?关键点就在于你是否念念清楚?
「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得为一切不平等众生开示平等道解脱门。」因为一切众生有种种不同的差别心而造成不平等的状况,所以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为众生开示平等道,让众生知道平等为何。现在我们为众生开示平等道时,顶多也只是告诉众生:「凡事不要太计较,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将来皆当成佛,故何必计较呢?」我们大概只能这样分析而已。其实你为众生开示这些,也只不过是人云亦云,并非是你的见性之见。
所谓「不平等」,就是在人我或人法上面有了对立性,才会有高下,所以产生不平等。现在我们要告诉众生的是,佛的境界中没有对立、没有高下,故要将这种对立心予以化除。因此,我们为众生开示时,可依循此原则,然后从他的环境与立场举例说明,以你的自证智力来化解他的差别心,这叫「开示平等道」。
尔时,善慧威光摩睺罗伽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摩睺罗伽众,而说颂言:
汝观如来性清净 普现威光利群品
示甘露道使清凉 众苦永灭无所依
「如来」指自性,而「依」是指执着。自性本来清净,我们应如是观。而且这清净自性乃人人皆具足,只要让自性展现,就能开示甘露道,利益一切众生,使之得到清凉的法乐,并令众生离开因执着而产生的种种痛苦。众生因为有执着才有痛苦,倘若不依靠也不执着,众苦自然消除。
一切众生居有海 诸恶业惑自缠覆
示彼所行寂静法 离尘威音能善了
一切众生因为执着于有,所以种种业惑自然就缠着于身;而凈威音摩睺罗伽王开示我们:不要执着于有无二边,并且于一切处都能随缘,这样内心自然清净,种种烦恼与苦患也自然消除。
佛智无等叵思议 知众生心无不尽
为彼阐明清净法 如是严髻心能悟
「佛智慧海」就是萨婆若海,亦即觉悟的智慧。此偈的含意,是指佛智不可思议,无人能与之相比,而且佛也能知晓众生心如何,并为种种不同的众生演说清净法。这是胜慧庄严髻摩睺罗伽王所了悟的解脱门。
无量诸佛现世间 普为众生作福田
福海广大深难测 妙目大王能悉见
「佛」仍然指觉悟。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中,处处都能觉悟,而此觉悟就是众生的福田。因觉悟而得到的无漏福相当广大且深不可测。这是妙目主摩睺罗伽王所悟得的法门。
我们从哪个方向觉悟,我们的福报就往那个方向发展。譬如世间各行各业都有佼佼者,而那些优秀的杰出人才就是往昔因地时在某部分有所觉悟。例如有些歌星很有名气,但不见得歌唱得很好;而唱得很好的歌星倒不见得有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于唱歌这件事所领悟的有所不同。有人在唱歌时会结下很好的人缘,所以下辈子虽然唱不好,却很叫座。而有的人在唱歌上面用了很深的功夫,却没有结人缘,于是就会叫好不叫座。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我们对于「福海」所看到的也只是这些表相而已。其中的行法还得靠各人自己去深化。
一切众生忧畏苦 佛普现前而救护
法界虚空靡不周 此是灯幢所行境
虽然佛救度一切众生,你却一直觉得佛只救别人没有救你。为何如此呢?因为你一直把「佛」拟人化了,一直以为必须有个佛来找你。是有佛没有错!问题是佛来找你时,你却将门关起来,所以佛现前时你却见不到。因此,只要我们能觉悟,到处都有佛。
此偈的含意,是指整个虚空法界都有这觉悟的因缘,可令一切众生觉悟,只要任何众生觉悟到真理,就能除灭他的忧患怖畏之苦。此为灯幢摩睺罗伽王亲自证得的境界。
佛一毛孔诸功德 世间共度不能了
无边无尽同虚空 如是广大光幢见
这四句大意是说,虽然只有像一毛孔那么小的佛功德,但是集合所有世间人一起测量,也测量不出佛的功德有多深。觉悟到真理及生命存在的功德是无有边际的,这是最胜光明幢摩睺罗伽王所了悟的事。
如来通达一切法 于彼法性皆明照
如须弥山不倾动 入此法门师子臆
如来能通达一切法,心境如同须弥山而不会倾动。我们为何心境晃动不安呢?因为我们对于真理不能通达。举例说明:
有人要学道,师父告诉他:「你要学道可以,但是一般的徒弟都有几个毛病,若你有这些毛病就不必来了!」
徒弟问:「什么毛病?」
「我执很重,破不了!」
徒弟说:「我不敢说我没有我执,但是我一定破得了,请您放心!」
师父又说:「可是,我执很容易隐瞒!」
「您放心!我一定开放,决不隐瞒。」
「然而我执很坚固,自己又不承认。」
「您放心!我一定承认!我一定放下!」
「所有徒弟都像你这样跟我保证会破我执,可是当我要训练他们时,他们都受不了,走了!」
「师父!您放心!我绝对和他们不一样,可以接受您的磨炼。」
这时师父说:「好!现在请你先将我执放下!」
徒弟一脸茫然地说:「啊?我的我执在哪儿?」
问题就在此,在理智上我们都很愿意破除我执,实际上我们根本不知道我执在哪儿,请问该如何破呢?同样地,我们也清楚有缺点一定要改,可是当人家指正你的缺点时,你又气呼呼的!我执破不了,法执就更不用说了,那法性如何能通达呢?
佛于往昔广大劫 集欢喜海深无尽
是故见者靡不欣 此法严音之所入
这首偈从文字上来看很简单,但应从行门上体会。「佛」是觉悟,想要觉悟就必须累积很多因缘,否则不可能觉悟。譬如有人吃了六碗饭后才感觉饱,他说:「唉呀!早知道前面五碗不要吃,吃这第六碗就好了!」你想,有可能只吃第六碗就会饱吗?也许你会说这只是个笑话,可是今天我们学佛就在学笑话,因为做功课不肯下功夫。请大家整理录音带、写经,大家都怕麻烦,然而若不愿意下死功夫,就不能稳固学佛的基础。难怪大家会一直问师父如何开悟?开悟不是靠问的,非得亲自下功夫累积觉悟的资粮不可。
古人有开悟的经验,但是古人也有下开悟的死功夫,大家若不下开悟的死功夫,即使得闻开悟的经验,那也不过变成口头禅而已。不管是提疑情还是写经的死功夫,或是参加读书会研讨以及整理录音带那种死功夫,其实都一样,若不如此磨炼下去,不可能有开悟的机会。如是修行,等有一天证悟之后,无尽的喜乐都会现前。
了知法界无形相 波罗蜜海悉圆满
大光普救诸众生 山臆能知此方便
「波罗蜜」是到彼岸之义,「海」为广大,「大光」即佛光、智慧之光。这首偈是说,佛能了知法界是没有形相的,因为所有形相都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所塑造出来的。而且所有的解脱法门通通圆满了,智慧之光能普救一切众生。这是须弥臆摩睺罗伽王所证悟的法门。
汝观如来自在力 十方降现罔不均
一切众生咸照悟 此妙光明能善入
自性的自在力普现十方无不周遍,我们要观照得到。此自在力能令一切众生觉悟,这是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的解脱门。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