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1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来源: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1

   我在这里又想起来一个禅师的故事。这个赵州禅师,他有一个侍者叫文远── 文章的文,远近的远。这个侍者在大殿里拜佛,拜佛。这赵州禅师过来了,拿着拄杖在他头上敲一下,说:「用礼做什么?」就是你拜佛做什么?这个侍者说:「拜佛也是好事嘛!拜佛也是好事」。那赵州禅师说:「好事不如无!」说这么一句话。

  我们时常也会听人说这么一句话:「好事不如无。」这是看了禅师语录上,哦!赵州禅师说这句话:「好事不如无」。「好事不如无」这句话怎么讲?「好事不如无」,若是在圣人的境界来看,他心不向外攀缘,就是拜佛,无佛可礼拜。前面说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什么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法如」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什么叫做佛?诸法如义,名之为佛。这样说嘛,就是无佛可拜。

  这还有一位禅师,有一个洞山禅师到兴平和尚那里去参学。到那去参学的时候,当然,一见面了,总是我们出家人的礼貌就是先磕头。一磕头的时候,兴平和尚说:「莫礼老朽!」这个「老」就是老病死的老,「朽」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的朽,朽烂的朽。「莫礼老朽!」这个话,我们通常说……这句话也多少有点不平常了:「莫礼老朽!」你不要礼这个老朽。说:「顶礼老法师!」说:「你不要顶礼老法师。」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但是,这个洞山禅师他回答一句话:「礼非老朽者!」我礼拜那个非老朽者,这个话就是不得了!这是惊天动地了。什么「非老朽者」?是诸法如义,诸法如义里面没有老病死的啊!这个就是我们……这个干慧地是向外攀缘哪!我们现在就是向外攀缘,当然这个还是好的攀缘,我们拜佛是好的攀缘。但是这个地方,就是「礼非老朽者」,就是所谓「能礼所礼性空寂」了,就是这句话了。

  这个谁呀,这个谁?这个兴平和尚说,就回答:「礼不受礼!」这个非老朽者是不接受礼拜的事情,非老朽者那有礼拜的事情呢?也没有能礼、也没有所礼的分别。所以这些禅师,有些禅师他就是……他不去攀缘这些杂事,他一天……我姑妄那么说,就是读经,读这个《般若经》、读《法华经》、读《华严经》── 说第一义谛的经;然后他就静坐、多思惟。他思惟的时候,他能够不老朽,能觉悟到非老朽。所以你遇见因缘了,人家一问:「顶礼老法师!」「莫礼老朽!」他就会说出这句话来。对方那个洞山禅师他也是,他也是这一类的修行人,「礼非老朽者」,会说这句话,若我们就不会说了,若我们就不会说这句话,就是我们的闻思的智慧还不够,这个思慧不够──闻慧也不够,思慧也不够,更没有修慧,所以就是向外攀缘,一直向外攀缘。所以《金刚经》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就是你向外攀缘,向外攀缘这是颠倒妄想的境界,不是,不是那个诸法如义。

  所以「干慧地」就是虽然有闻慧、思慧,还是向外攀缘的,这所以叫「外凡」,他心还是向外的;向外的,但是和一般的凡夫还不同,一般的凡夫根本不相信佛法,或者相信佛法,也没有去真实地认识认识什么是佛法。这「干慧地」他是真实的用功学习佛法了,但是心还是向外攀缘的。

  这个「性地」就不是了,「性地」他不向外攀缘了。他的行住坐卧、举心动念,都向诸法如义去理会,向那去理会去。因为当然这时候他就不向外攀缘了,你见到什么境界,他心里面不虚妄分别。

  有一个老法师,(我没有带表来,现在几点了?还好。)有一个出家人,敲这个禅师的门,敲他的门。他就说,敲他门,说:「你是谁?」他说:「我是……我是僧,我是出家人。」「你就是佛来,我也不招呼、也不执着!」这意思就是佛来也不开门,就是这意思。佛来,为什么也不开门呢?「无汝栖泊处」,就是没有你心可以分别的地方,没有举心动念的地方,也就是说「无住生心」的意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这个意思。他那个心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他到第一义谛那里去了,你见到佛了,他也是诸法如,也还是这样想,他不去心里向外攀缘的。

  所以我们静坐,静坐的时候,有的人他还出来很多境界,但是出来以后心里又不现什么境界了,来问我:「那是怎么回事?」我说:「现出有境界,不如无境界。」有什么境界呢?若是你真是欢喜坐禅的时候,你心里不要随它去,不要随境界去,不要睬它。你能观诸法如是最好;不能观呢,你还是不要失掉你原来的方法,还是用原来的方法摄心不乱。你原来如果是数息的话,你继续数息,不论看见什么境界,都不要睬它,那就什么事儿也没有。如果你看见一个好的境界,你就忘掉了你原来的法门,这个修行法忘掉了,就看它去了,那就有危险!就容易有问题── 也可能没有问题,也可能有问题,就是不要随它去呀!你像这位禅师,就是佛来了,他心里也不分别。「无汝栖泊处」,无有少法可得,就是这个意思,他就不向外攀缘。这「性地」就是这个境界,所以叫做「内凡」。什么叫做「内」?就是:内者,理也,就是真实,道理的理,理也,也就是道。一切时、一切处,向道上会,他不离开道。

  那天我们讲那个「万里无寸草处去」,出门便是草,就是你离开了第一义谛,就是虚妄分别了,除诸法实相,都是魔事了。心里面没有其他的杂念,所以它叫做「内凡」,他心里向道上会了,但是还没有断烦恼,还是凡夫,还是凡夫,但是能向道上会,修行能到了这个境界,也不错了!也不容易,很好了!

  那么这个「性地」,前面「干慧地」说是没有禅定的水,这现在就是有了禅定了。有了禅定了,他没有欲,有了禅定的人就没有欲,有欲的人就没有禅定,这个欲和定是不能并存的。不能并存,所以有了禅定以后,他心里面也安、安得多。有欲的人就容易向外攀缘,总感觉外面有好的事情等待着我,老是向外攀缘,向外攀缘,多诸苦恼。现在得了禅定了,这「性地」,他就没有那么多苦恼。他那个心……这个人当然是他学过佛法,他能常常用般若的智慧观察,那么烦恼不活动了,能够降伏烦恼了,所以叫做「性地」。

  「八人地,见地」,这个是断烦恼了,开始断烦恼了。但是怎么叫做「八人」呢?「八人」这个「人」,在这里实在就是忍的意思,忍辱的忍。

  这个修行人,他观察的时候,观察什么呢?就是苦集灭道:欲界的苦集灭道,色界天、无色界天的苦集灭道,那么这就是欲界的四谛、上二界的四谛,就是八个。八个,这个「八忍」就是: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那么上二界的四谛,就是苦类忍── 这个类,类似的类,种类的类── 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就是八忍。还有八智、八个智慧。八智就是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是一个忍、一个智。

  这个忍和智有什么不同呢?这个「忍」就是他那一念的清净无漏的智慧一生起来的时候,就安住在第一义谛那上去了,所以叫做「忍」。忍,是安住不动的意思。安住不动这时候,就是在断烦恼的时候,叫做「忍」;烦恼断掉了以后,叫做「智」,是这么一个分别。断烦恼以后就是得解脱了,所以叫做「智」。

  现在是说这个「八人地」,「八人地」这里边,这个「八人」就是八忍。其中已经具足也有了七个智;这个八忍、八智,八智具足了七个,那个第八个智没有。这一共是八忍、八智,加起来就是十六个、十六个。十六个这种智慧,这种忍、智,是一剎那一剎那的,所以十六个就是十六剎那,若按小乘人得初果的时候,就是这样子。这个八忍、八智,加起来就是十六剎那,就是得初果了。没得初果,得八忍的时候,第一个苦法忍得到了,就是一剎那,只是一剎那很短的时间,继续向前进,进到八忍和七个智,在这个时间内,叫做初果向;那么这第八个智成就了的时候,叫初果。所以初果向也好、初果也好,都是圣人、都是圣人。

  现在这个地方就是说「见地」,就是那第八个智慧也成就了,叫做「见地」,那就是十六剎那。这十六剎那,那个剎那的境界,唯有佛才能看见那一剎那一剎那的,进步到第十六剎那,唯有佛才能,非常的迅速,阿罗汉都不行、都看不清楚。那么把这个位次,若论小乘人来说就是初果,「八人」就是初果向,就是向初果,向初果去了。这个「见地」就是初果圆满了。

  但是这个地方也包括菩萨位次在内的,所以这十地是三乘共次第,有声闻乘、辟支佛乘,佛乘── 就是菩萨乘,菩萨是因,佛是果。这三乘合在一起,列出来的位次是这样的。

  「八人地、见地」,这个时候就是得了初果,若按菩萨来说,就是八人地和见地,按菩萨来说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得了无生法忍,我以前没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他也是修这个般若法门,观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但是是相似的,不是真实的。现在才真实的见到毕竟空,无我、无我所,所以叫「见地」,是这样意思。「八人地、见地」。

  「薄地」,因为若按小乘来说,你得到初果以后,还有爱烦恼还在,那还要继续修行。所以这个时候,又把欲界的烦恼……欲界烦恼,佛那个智慧,把欲界的烦恼分成九分。分成九分,他断掉了六分,还剩下来三分,这时候叫做「薄地」,叫做薄地。薄者,少也,就是欲界的烦恼薄了,很少了,不那么多了。那「薄地」实在就是二果──初果须陀洹,二果是斯陀含── 就是二果了。这个「薄地」若按菩萨来说,就是从初开始得无生法忍,一直到等觉菩萨都是「薄地」。他一直地向前进步,一直向前进步断烦恼,就使令烦恼薄、薄、薄,一直到等觉菩萨。那么到了等觉菩萨,再进一步,就把所有的无明烦恼都清除了,就到佛的境界,那就是「已办地」;后面「已作地」,就是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已作地。

  这个「离欲地」,就是剩下来欲界的烦恼剩下来三分,剩下来三分,那三分的烦恼也息灭了。息灭了以后,欲界的烦恼完全断了,所以没有欲了,叫做离欲。若在菩萨来说,菩萨说离欲地,那就是得了── 他有五种神通了。因为没有欲界的烦恼,那就是决定有禅定,四禅八定成就了。在四禅八定上,再修神通,得到神通了,那叫做「离欲地」。

  这个「已作地」,就是阿罗汉,阿罗汉;或者是菩萨成佛了,都称之为「已作地」,可以这么讲。「辟支佛地」,辟支佛翻到中国话,翻个缘觉、或者翻个独觉,就是他是过去生中,遇见了很多很多的佛,在佛那里亲近佛,栽培了很多很多的善根,很多很多的修行。所以「久种三多」就是这个意思:见佛多、闻法多、善根多。那么现在出现在没有佛法的时代,他就小小的遇见一些因缘,他就能觉悟圣道,就能得辟支佛地,他能超过阿罗汉的境界,叫「辟支佛地」。

  这个辟支佛,在经上说到一个小小的故事。就说是有一个国王,国王总是有很多的女人在一起,这女人给他挠痒,女人这臂上都是带着一些手镯子,金的、银的这些东西。那么戴这东西,很多的女人用手来给他挠痒,这手镯子就互相碰,互相碰就发出来声音了。发出声音的时候,等挠痒挠完了,不挠的时候,就没有声音了,就是这件事,这国王就觉悟圣道了。就觉悟到:这音声是因缘生法、是无自性的、是毕竟空的,就是无我、无我所的,他心里面这一动,就断烦恼,就得辟支佛道了。你看这事情很容易的,就是善根栽培的太多了,他就是这样的。

  我们也可以这样子去观察。静坐的时候,你也可以这样思惟,思惟这些因缘所生法,就是这样子:没有因缘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这就是自性空;有因缘的时候,这件事才出现,那就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就是自性空,自性空里面是离一切相的,是无我、无我所的。我们也可以这样思惟,那么,一样的,就可以得成圣道的,这叫做「已作地、辟支佛地」。

  前面这里边说「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办地」,这是用声闻人修行的位次的名称,用这是他的名称。这个「辟支佛」,也说出来这个人的就是那么个名字了。这「菩萨」就是不同于前二种,他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他也是由「干慧地、性地、八人地、见地、薄地、离欲地、已作地」,这样子修行次第一直到佛地。「菩萨地」是因,到「佛地」就是圆满了。「具足是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十地圆满了,你就得无上菩提了。

  我心里还……我刚才准备一个故事,今天没有时间讲了,下回讲。

  问:老法师慈悲!为何〈普门品〉名,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是第一段,第一。第二:)「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这是引〈普门品〉上的话。这底下又引:)《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愿老法师慈悲,诠释法音。沙弥尼常和。

  答:常和法师,这可见常和法师是有智慧的人。

  〈普门品〉说这个话,可以作两种解释。就是一个浅的解释,是我没有苦恼的时候,我们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观世音菩萨观我们称念菩萨名号的音声,就把我们的苦恼解决了,就得解脱。解决了,当然这也是很好了。〈普门品〉说是若是房子起了火了,我们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个火就灭了,就是有这回事,这是浅一点去解释。

  如果深一点说,你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观世音菩萨就是第一义谛,即是第一义谛啊!你念观世音菩萨这个第一义谛,那就可以了生死、得涅槃了,那就皆得解脱。那第一义谛,第一义谛也就无名无相,也可以这样说的。

  「闻名及见身」,你听到观世音菩萨名号,你能见到观世音菩萨的身相,你内心里面能够恭敬、礼拜、赞叹、观想,你都会得到大利益的,「能灭诸有苦」,不会徒劳的。这也一样,也可以深、可以浅的解释。

  不过,如果我们在浅义来解释,那就是一般的事情。一般的事情,就像我们吃饭,你早晨吃了饭了,中午还要再吃饭,不吃还不行。就是我们有了什么病痛了,念观世音菩萨,病好了;好了,过了几个月、过了多少年,也可能还有病,这个问题没能够究竟地解决啊!

  那么《金刚经》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就是刚才说的这个道理。因为,你以诸法如义去修行般若无相的法门的时候,他当然不在缘起法上虚妄分别。因为我们若不通达诸法如义,我们看见佛了,我们心里面有取相的烦恼,就执着这个佛的相,执着。其实也不只是见了佛的相有执着心,其他的一切也是有执着心。你看见自己的母亲、看见自己的哥哥、妹妹,看见一切的朋友,或者看见一切的怨家,心里面都有执着。有执着的时候,你就见到佛,你还是有执着,这个执着就不符合诸法如义;不符合的时候,所以现在就诃斥,诃斥:「是人行邪道」,这个人他不是佛,不是佛的第一义谛的境界。「不能见如来」,他这个时候,他也不能看见真实的佛,只是看见佛的化身佛。化身佛是个方便,是引导众生的方便。真实佛的境界:「如来者,诸法如义」,诸法如才是佛。你能见到诸法如,那就是要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智慧才能见;而见,又无所见了,是那种境界。

  所以这个地方,你和〈普门品〉来对照来说,〈普门品〉约浅的意思来说,这是一个缘起法,就是对于我们娑婆世界、我们这个世界上的苦恼众生,菩萨也来救护我们一下,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而《金刚经》上这是令人得无生法忍的、佛的真实的妙法,是这样子。

  如果说是佛菩萨、佛法在世间只是做这一件事,只是令人了脱生死、见第一义谛,只做这一件事,谁肯信佛啊?谁还能信佛啊?恐怕信佛的人很少了。因为这个世界上,多数人都有现实上的问题嘛!或者有病啊、或者生活困难啊、或者有什么什么纠纷、有很重的烦恼,这是现实上的问题,也要解决的嘛!所以,观世音菩萨大慈悲!你念观世音菩萨,一切问题、这些事情也可以解决;但是用这个殊胜的、特殊的、无相的般若法门来对照,当然那个事情还是不究竟的,还是不了义。这个不了义是佛菩萨的大慈悲,和一般的、世间上的名闻利养,那还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如果学习般若法门,当然我们可以这样诃斥,诃斥这个有所得的境界不究竟,但是我们应该知道,那是佛菩萨的大慈悲,这样意思。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