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唐仲容:谈学佛要点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6日
来源:   作者:唐仲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唐仲容:谈学佛要点

 

  一、向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一乘佛法的唯识学奋勇前进

  什么是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它就是一乘佛法所讲的三时了义教的唯识学。唯识佛法所讲的“唯识”与诸契经所讲的“唯心”是同义词。世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中讲“心法有八”即是讲八识合而为一心,一心分而为八识。此之唯识(唯心)即契经所讲的一乘法。故依之而常言“心外无法”,又常言“万法唯识”。《法华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亦云:“依诸净道清净者,惟依此一无第二,故于其中立一乘,非有情性无差别。”《华严经·菩萨问明品》卷十三更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为什么心识以外别无一法可得呢?因为心识是每个有情必具之内在的万能源泉。略而言之,心识有三大殊异特点:1、有认识一切事物的特殊作用;2、有造作一切业的特殊作用;3、此心法中前七转识具能熏四义,有能熏习的功能,第八赖耶具所熏四义,有受熏的功能,能熏所熏结合就常能维持熏习。由上成立熏习,因有熏习,便有习气,也就是潜能,认识所熏成的潜能,佛法又称之为名言习气。名言习气中的表义名言由熏习所成,是认识诸法的亲因,二取或慧为增上;而名言习气中的显境名言法尔本有,非有新熏,依现行功能的转化(为潜能),虽辗转可说亦由熏习所成,然不同前者,故无增减,它是生起诸法的亲因,业习气则为其增上;由前者所形成的“知”与由后者所形成的“行”,彼此辗转互为增上,阿赖耶识具此等习气,所以它能变生“知与行”的法果。《八识规矩颂》说阿赖耶识有五种作用:①受前七转识及彼心所熏习;②能持一切杂染清净法种;③内变根身;④外变器界;⑤能使一切有情生命相续,从而因果通于三世。因人们的心识有如上所说三大特殊功能,所以常时业由自心作,果由自心变,报由自心受,而成唯识人定胜天思想的有力依据。人们有了这种有力的理论武器为依据,故能找到修行的根本下手之处,而得断执离障,决定人生支配宇宙,主观决定客观,心不随境转,而能转一切境,随顺人定胜天的自然规律,而唯识就成为了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掌握这种科学,在世间就可以开拓创造,由人力战胜自然、人心战胜社会而成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人――英雄豪杰;在出世间就可以改转乾坤,由此破执断障、转依成佛而得出世。故《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赞品》卷十九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释迦牟尼依之成佛,并依之传弥勒菩萨,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卷三中云:“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此中都无少法能取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弥勒菩萨依之而绍继佛位,又在《分别瑜伽论》中依之传授诸大菩萨,故言“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转引自《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三世诸佛掌握了一乘法的唯识,而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故学人们也同样必须掌握这种特殊科学才能深通佛典,而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从而学修一体化,成为至高无上的如来,证得大菩提与大涅槃。

  二、闻思修持展转往复,奠定雄厚基础

  依教起观是学习佛法的通途,故契经等常言“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勤修加行”。这是把闻思修三者加以紧密无间的结合,而不是把闻思修三者分开,使之孤立无援;根据学人修学佛法中的实际经验,凡只重闻思、不重修持者,往往偏重于知识层面的积累,而易落入纯学术的研究,是则不成其为学佛者;同时,有些人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以抛弃教理的研究,狂言“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又如“宁愿饿死蒲团上,不作人间布教僧”等荒谬言论,而成为盲修瞎炼的邪加行者,实为“开口胡乱道”的门外汉。故学佛者名当符实,必需于如来圣教中勤加修学。根据《解深密经》卷三 “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的教导,应该成就闻思修三慧。此中“言善通利”偏于闻慧;“意善寻思”偏于思慧;“见善通达”偏于修慧。由此可以说是闻思修三慧结合,才是学修一体化。同时,还必须由闻引发思,由思引发修;反之,又由修印证思,由思印证闻。如是展转引发,展转印证,步步落实,层层靠紧,而使对于佛法的认识极端正确,不致虚度时日,唐劳无功,从而奠定雄厚的学佛基础。故《大乘庄严经论》云:“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转引自《摄大乘论·入所知相分》)犹如人们要到远处行路一样,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预备宽裕的盘缠,然后才可发足从事千万里之远行。行路如是,成就无上菩提何独不然?闻思修的作用不外乎是依如来圣教为广大所缘,如理作意,勤修加行,而得断障离执、证真得智。一切有情之所以有我法二执,尤其是分别所起的我法二执,正是因为由不正的闻思及实践而生起的,所以就必须依于正闻、正思、正加行才能对治。对于此中所对治与能对治的种类差别和形成的原理,《成唯识论》卷一作如是说:“然诸我执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我;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识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我执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在第六意识中有。此亦二种:一、缘邪教所说蕴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二、缘邪教所说我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我。此二我执,粗故易断,初见道时观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灭。”由上可见,若不于圣教所说蕴相、无我相起自心相如理通达二空真理,就不能生起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推而论之,若离开了依于圣教闻思修习的加行用功,也就不能生起对治二执的“空观”,就更谈不上长劫如理熏习内因之力的大士所行了。所以说,依于圣教多闻多思多修,是因地所行、为未来成佛奠定的雄厚基础。

  三、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齐修六度

  大乘菩萨学佛修行首须不舍日常生活,故《解深密经·序品》云:“于一切行成就大觉。”《金刚经》卷首详言释尊吃饭、化缘、穿衣、洗足等生活事务的概貌作为身教,而列于言教之前,其用意就是教人学佛必须立足在现实生活中,有如是的基础,才能谈得上真正随顺离障、随顺开智、趋向解脱、趋向证真的修持。藕益大师也说:“迷即迷其所悟;悟即悟其所迷。”凡情在穿衣吃饭、睡觉走路、工作学习等的日常生活中迷,故学佛者必须在穿衣吃饭、睡觉走路、工作学习等的日常生活中悟,犹如治病一样,对症下药,乃生卓效。如庞蕴与其妻女谈道一样:(见《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二十中,有〈示廓然居士(谢机宜)〉一文讲到庞蕴家人坐而论道)庞公说:“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庞婆云:“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女儿灵照说:“也不易,也不难,饥来吃饭困来眠。”虽如庞公所说,诸法实相极为甚深,隐微难知;但也如庞婆、庞女所说的一样,人们只要能立足在吃饭睡觉等的现实生活上用功修行,观空遣执,功行成熟则自然能见性开悟,而得悟入诸法实相,乃至成就无上菩提。明代的王阳明亦云:“饥来吃饭困来眠,从此功行玄更玄(见《王阳明全集》卷二〈静心录〉之八,外集二〈答人问道〉)。”而终成为一代名儒,后人称之为古圣先贤。六祖在《坛经·般若品》中亦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又云:“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本人有感于此,从学佛实践心得中作有一诗,诗云:

  觉圣释迦、阿弥陀,十方三世法王多;

  成佛只有一条路,六度齐修破二著。

  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六度齐修,是学修佛法的关键,且至极重要。《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中无四相即是修禅定、般若二度,以观空遣相、破我法执而不取;安住此二空境界――不取,同时就在现实的生活上认真修一切善法,也就是修布施、持戒、安忍、精进诸度以不舍。如是不取不舍,故能在现实生活中行佛所行、做佛所做,故称之为: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经》亦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即在色、受、想、行、识五蕴的一切法上,一方面远离分别言说,现照诸法实性以不取,同时又必须在五蕴的一切现实生活上,善巧分别,现见一切法相,成就大悲,广积福德以不舍。如是不取不舍,以破除实我实法的执著,故能当下证得菩提涅槃,而度一切苦厄。《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亦云:“不于实无起增益执,不于实有起损减执,不取不舍,不增不减,如实了知如实真如离言自性,如是名为善取空者。”此中所引种种圣言,都是说明学佛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不取不舍,如是乃能破增、损二执,除断、常二见,乃能有如《坛经·机缘品》所说 “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的实行、实证境界现前。

  四、自觉觉他、顿渐结合

  般若诸经主要暗依三自性中遍计所执实我实法了无所有、而言理所当然观空遣相之行,以一切法空为宗。其所诠境多以根本智境为主,其所缘的境相又多以法的总相为主,即在缘生的一切事相上,悟我法空,而达到不见一法的内自所证,故常讲顿悟。如《金刚经》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华严经·梵行品》卷十七云:“了知境界,如幻如梦,如影如响,亦如变化。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唯识诸论依三自性为教纲,主要讲依它起自性和圆成实自性,显示染净因果及彼实相,而言如梦如幻的所以然之理,故以一切法无我为宗。其所诠境多以后得智境为主,其所缘的境相又多以法的各个自相为主,即依圣教所说,悟入其缘起实相,而通达染净因果的自相差别,故依净分依它的建立,在修行上多讲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多主渐修。虽然,在认识上可强为此说,而在事实上及修行的实践中,二者却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般若、唯识也不可说定为两种学。如《心经》虽没有讲五蕴的色蕴有几、受蕴有几等,然不了达彼蕴等的自相差别等,即根本不可能有“照见五蕴皆空”等的实证境界;而了达彼蕴等的自相差别等,即属方便智境。又若唯识义中,诠谈则显有此内识,遮说总言无实外境,故言一切唯识之“遮义”即属根本智境,讲根本智境则必言顿悟,由是顿悟亦属唯识,其义可见。唯以般若、唯识各诠所重,非完全般若不讲渐修、唯识不讲顿悟,由此差别,别别宣说,就其所依,实为一体。故学人必须在所依经典上二者并重,在理论上把般若与唯识结合为一体,在行持上必须将顿悟引发渐修、渐修滋养顿悟,两相结合,如是辗转增胜,必得佛法之全体大用,不偏不倚,而得真正契会中道。又则,在学佛、成佛过程中,主要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方得成佛,在自觉时必须首重顿悟,有了现观实证才能善达法义,才能广为宣说以度他;而在觉他过程中,必须广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以建立菩萨广大的所缘境界,故首重渐修。自觉重顿悟、觉他重渐修,这是自然之理,先后次第法尔如是。《大阿弥陀经》云:“先了诸法性,梦幻本来空(顿悟),次度诸众生,远大无穷极(渐修),如是宝刹者,何忧不可成(成佛自然具足依报庄严的净土)?”亦即主张自觉觉他、顿悟渐修相结合。

  五、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使娑婆世界变为极乐国土

  一乘法的唯识佛法既是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故凡真学佛者,首须有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以大勇无畏、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来承担如来化世的家业。只问当为、不当为,不问成功、不成功,才不会忧患一己、一时、一世之得失,即使不能成不朽的功业,而将必立不朽之德学。同时当有誓于如来密意言教善巧通达的大愿,以愿为导,认真研究,以期掌握真正的佛法,乃有堪能投身于弘宣如来正法,使之发扬光大之宏伟事业。更要有排山倒海之势,火燎风驰之力,迅速传遍海内外,使“慧日照破千重暗,甘露遍洒五洲国”,而使万民欢呼,五洲同庆,娑婆世界变为极乐国土,五浊恶世成为庄严佛国,数千年梦寐以求之大同世界能迅速实现,朝朝呈现于众目睽睽之光天化日下,成为足蹈手舞、大快特快之喜事!余日望之,亦举世之志士仁人共同注目关心之头等大事。故学佛者必须尽心竭力倡导人间佛教,以求此最高理想之彻底实现。

  唐老讲于成都

  2000年7月

-----------------------------------------------------------------------------------------------------------------

更多唐仲容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