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焕法师:佛法大义 五、念佛与念菩萨
仁焕法师:佛法大义 五、念佛与念菩萨
下面我们讲菩萨是怎么成的。菩萨明明知道一切众生的痛苦,都是果报现前造成的,为什么他还去救苦救难呢?因为他的心中只有原谅众生一切过,所以他才有心去救渡。(掌声)
不过菩萨虽然有慈悲救苦救难的心,但是没比佛的正觉高等。佛是要求规范人的行为,给生命改良,防患于未然,让灾难不发生,这是佛高等的觉悟。(掌声)
我们众生喜欢念菩萨名号,因为我们有苦有难了,菩萨就来救嘛,却没有想到佛让我们不爆发灾难功德更加大。现在大家明了佛和菩萨的差别了吗?你们念菩萨是等于愿望自己灾难发生了去麻烦菩萨;念佛是愿望自己没有灾难爆发,不用去麻烦谁,自己也没有受到痛苦的果报。如果把佛的慈悲和菩萨的慈悲都弄明白了,那么大家就懂得念佛的功德更加大。
我们念佛首先接受佛哪方面呢?接受佛做一个知足常乐每一天的人。(掌声)我们得到这样的法了,生命就有希望。如果我们等到灾难爆发了再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肯定来帮忙,但是我们还是有受苦的经过啊!我不是反对大家念观世音菩萨,我念观世音菩萨也很灵感,我的意思是念佛能让自己没有什么苦报的产生。(掌声)
大家明白以后,就对修道有良好的定位了。经常有人问我:“我念什么经好?”因为这个道理我说得太多了,所以有时候我不方便,我就说:“你认为什么好你就念什么。”如果有时间的时候,我就说:“你念做人的经很好。”有些人问:“我修什么法好啊?”我说:“修断恶的法非常好。”有些人又问:“念什么咒好啊?”我说:“念健康长寿非常好。”(掌声)
我们要念弥勒菩萨的名号,目的是要学弥勒菩萨的知足常乐精神。他的精神是教育我们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生活,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环境,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人我。弥勒菩萨还教育我们,娑婆世界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海河,那么就应该做到:逢山过山,逢水过水;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弥勒菩萨的最高精神是什么?——只有承受,没有偿还!(掌声)
为报父母恩,就要学地藏王菩萨的精神。地藏王菩萨是孝顺父母而得道,所以他有知恩、感恩、报恩的心,他的所作所为连本师释迦牟尼佛都感动。所以释迦牟尼佛就宣扬他的精神,愿望我们都要学地藏王菩萨的精神。
如果我们不明白,就会问:“我也念很多的地藏王菩萨名号了,为什么没有感应呢?”你要哪方面感应啊?我告诉大家,超渡父母最关键是能原谅父母的过,一原谅当下往生!(掌声)因为原谅不了父母的话,就是业障相互缠缚,所以解脱不了。
如果要救渡十方,就要接受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就是成就我们的大悲心,我们接受菩萨的大悲心了,就可以救渡一切苦难众生。
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是表达慈悲的,也是表达我们整个佛教的宗旨和精神。观世音菩萨就是以慈悲的精神普利十方,只要你称他的名号,有苦有难他都会救渡,无条件无成见。(掌声)
我们有些人也想帮助人,但是从来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用个人的条件叫对方怎么样怎么样,条件和成见太大了,所以我们渡不了众生啊。什么叫做“心空”呢?心空就是无条件、无成见;有条件、有成见永远空不了。
以前我修《大悲咒》很灵感。我曾经去救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他有五个儿子,但没有一个养他老人家,他一个人住,八十多岁了还去种田。因为农村的田埂很高,他不小心摔下来,两只手都断了。
后来我到老人的家,我就在老菩萨前面发了愿:这个地方很远,我不能再来看他老人家,我接受菩萨的慈悲成全他老人家两三天之内就好了。因为我们农村是三天为一街嘛,想不到第三天他就来了。他原来两手是我固定的,我见他来的时候并没有固定,就这样大摇大摆地来了。
我就问他:“你这样走,不感觉疼痛吗?”他说:“你那天晚上回去后,有一个穿白衣的人帮我治疗,当天晚上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痛过,现在我端碗吃饭都没有问题。”
所以我懂得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不可思议。我们要用菩萨的慈悲去普利十方,首先要有像菩萨一样的心,就是先原谅十方的业障,原谅到位就慈悲到位。(掌声)
那么,佛教的道理这么深奥,如果我们没有尊师重道,就很难理解到佛教的道理。普贤菩萨就是表法尊师重道的菩萨!为什么他的名字叫普贤呢?普贤就是恭敬一切。所以我们要想学东西,就应该学普贤菩萨的精神:谦虚学习、惭愧接受、尊师重道、奉事师长、依教奉行。(掌声)
老师是善知识,我们亲近善知识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学问,让自己明白到做人的道理。如果不尊师重道,你就不会明白到做人的道理,那么生命自然就没有定位,就叫做苦海无边了。有了善知识的教导、启蒙,就有缘份回头是岸。(掌声)
所以我们学佛人,如果没有尊师重道,虽然进到佛门来,也是可悲的人。愿望真正的学佛人一定要做到尊师重道,与普贤菩萨一样,做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样才有良好的学问,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掌声)
我们有了尊师重道的因缘,才能学到解脱的学问,才明白到解脱的道理。通过完善自己,用良好的形象来感化周围。自己做好了,就会得到福德圆满、福报圆满,生命就成为无量寿。然后用我们的良好形象去感化周围的人,这是文殊菩萨的精神。文殊菩萨的精神就是重在完善自己,用良好的形象感化周围。所以文殊菩萨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掌声)
我们学好了,再去传播给后代,让后代也继承这样的家风,继承这样的道风,就令后代一代超一代,我们就成为人间师表。学佛人应该从这个方面去努力。
所以文殊菩萨是表达智慧的菩萨,普贤菩萨是表达惭愧的菩萨,观世音菩萨是表达慈悲的菩萨,地藏王菩萨是表达报恩的菩萨,弥勒菩萨是表达知足常乐的菩萨。(掌声)
我见很多人进庙都不愿拜弥勒菩萨,那你等于不接受知足常乐的法。人人都想去拜观世音,想要接受菩萨的慈悲,但是自己不愿做慈悲的人。我们应该接受菩萨的慈悲来完善自己才对啊!大家要懂得,慈悲是福报的,报恩是福德的。人有知恩了,就得到智慧了;人有报恩了,就叫做正觉圆满了。
大家肯定不知道这个微妙,如果知道了,我相信人人甘愿去完善这些事情。很多人也想为自己家庭好,但是开口闭口都埋怨家庭,那怎么普利家庭呢?连自己的家庭都普利不了,那又怎么原谅十方众生呢?难做到啊!
真正的佛法是在家庭建立的,所以就要学地藏王菩萨的精神。学到地藏王菩萨的精神了,叫做福德圆满;福德圆满以后,行慈悲心,就跟十方结缘;跟十方结缘了,就会有十方的缘份;有了十方的缘份就会缘份遍天下,那就是福报来了。(掌声)
佛法是这样修起来的,如果人念咒,但没有依教奉行,什么也得不到,越念越烦恼,越念越痛苦。做报恩功德到位,人就有基础的德行;普利十方功德圆满,那就有圆满的德行了。有德的人天地都听他召唤,无德的人魔鬼当家!(掌声)
我反问大家,学佛的第一步从什么入门?要从知足常乐入门。乐就是生命之光,烦恼是生命的黑暗。真正的解脱就是没有烦恼!人有了快乐,生命就会得到安详;人有了烦恼,生命就会有痛苦。道理是很简单,可惜我们没有做得到啊。做得到不难,就是不愿做到才难啊!
如果我们学佛以五大菩萨精神去完善生活的每一天,这是叫做“了生”;当我们有缘亲近一件事就感恩一件事,那么我们就成为“了死”,不会带有业障往生,当我们要走的时候,挥手拜拜就走了。(掌声)
大家在这个地方容易说:“法师啊,那我过去造那么多的业障怎么办呢?”我知道佛有一个道理,就是刚才我们讲的忏悔,忏是认错,悔是改过。我们应该做到昨天的事情再不去管它,明天的事情也暂时不去管它,把握当天就行了,这样就叫做解脱人了。(掌声)
用心去考虑昨天和过去的事情,用心去考虑明天和未来的事情,反过来没有把握当天的事情,那你想那么多的事情有什么用呢?叫做空想,越想越烦恼,越想越痛苦。自己招鬼嘛,不痛苦才怪,肯定有痛苦。所以说学佛人一定要明白到:不管过去的事,也不管未来的事,把握每一天!(掌声)这是生活在世间上应该做到的。
讲到修行,有一个方法很好。修行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定位。有良好的定位了,去用功找答案。找到答案了,又实践。这样叫做修行。(掌声)
我们念佛人怎么念才叫做诚敬到位呢?怎么做才算集中精力到位呢?就是前一句佛号不管,后一句佛号也不管,把握你现在念的这一句佛号分分明明!这样你念一句就等于接受一句。你没有把握这一句,等于念给别人听,不是念给自己听,这样就是自己没有照顾好自己。佛是愿望我们首先自己照顾好自己!(掌声)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