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傅味琴: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5日
来源:   作者:傅味琴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傅味琴: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 (30)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能破外道异论之心,才叫菩提心

  提要:

  ·永离二乘狭劣之心

  ·能破外道异论之心

  ·发菩提心,要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佛教与外道是两条路

  ·学外道,破三皈戒

  ·师没把三皈戒讲清楚,造成皈依三宝的人愚昧无知

  ·能破外道诬蔑三宝之异论,你才能叫发菩提心

  永离二乘狭劣之心

  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永离二乘狭劣之心”,不能停留在自管自,了生死的小乘心上,一定要在出离法基础上继续行菩萨道。

  能破外道异论之心

  “能破外道异论之心”,异论就是跟佛讲法两样的言论,菩提心就是能够破除外道异论之心。发菩提心的人,要成佛,要度众生,念念不忘爱护众生,对一切众生我们都要引导他走向佛道,不能让众生的觉悟受外道的破坏和扰乱,不能让外道把众生引上歧途。你假如对外道没有破他邪见、跟他斗争的勇气,没有破除外道异论的心,你这只是口上说的菩提心,并不是真实的菩提心。

  发菩提心,要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发菩提心,要永不皈依天魔外道。有人想,有的外道也挺好,也有好人好事啊。他做好人好事,咱们不反对,问题是他这个好人好事跟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两样,社会上做好人好事是为了救济苦难,而外道是为了把众生引导到他们那边去。很多情况都是这样,跟外道一接触,一接受外道的帮助,几乎全信了外道。从前有人总是说气功挺好啊,气功能发功治病,你问他,“你学不学气功?”他学气功的。

  佛教与外道是两条路

  你让众生给外道引走了,这就麻烦了,这个众生就不能脱离生死轮回了。即使这个外道不是恶道,是善道,也最多升天。一听到升天的快乐,众生就迷掉了,他不知道升天不究竟。所以外道引路是引错了路,但是他们认为没错。比如信神的人,他们就是要把众生引导到天上去。释迦佛要我们不求人天福报,要我们了生死,要我们行菩萨道,成佛,与外道完全是两条道路。

  学外道,破三皈戒

  如今这些外道魔道在佛门里边已经很普遍了,有些信佛的皈依后马上破皈依戒,破了戒他还不知道,“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他去学气功,所有气功全是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他去听《太上老君感应篇》,“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外道都称邪众,他还跟外道做朋友,拉关系,经常到外道那里去,三皈戒全破掉了。

  师没把三皈戒讲清楚,造成皈依三宝的人愚昧无知

  原因就在他佛法不懂,愚昧无知。他认为这个人也很好,我虽是学佛的,跟他学气功也没关系,那个学道教的也很好,我也可以学学道教嘛。授三皈依的师父,也没有每次都好好地跟受皈依的人把三皈戒讲清楚,仅仅口头上唸唸,因为方言的关系,有时候还听不懂。

  能破外道诬蔑三宝之异论,你才能叫发菩提心

  如果外道认为佛教也好,他的认识也只是表面的,不然他为什么不放弃他的外道知见,成为一个佛弟子?像邪教法轮,完全是诬蔑释迦佛,扰乱正法辱骂僧宝,他说释迦佛不是最高的,说现在的佛法不顶用了,还说这些和尚,自己都度不了,还能度你们吗?像这样的人,能让他们在佛门里捣乱吗?邪教法轮,利用佛教的名词,胡说八道,如果你不懂佛法,你会以为真是那么回事。法轮,在佛法里讲经说法就叫转法轮,他却说在肚子里有一个“法轮”,天天在肚子里转。所以说你有破除外道异论之心,能护持佛法,你这颗心才能叫菩提心。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1)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菩提心,为三世中最胜心

  提要:

  ·菩提心为三世中最胜心

  ·菩提心能除一切烦恼

  ·烦恼从我执来,发菩提心要为众生

  ·要満胸怀装着全众生,唯独没有自己

  ·不杂少许结习之清净心

  ·智慧中带烦恼就不清净

  ·悲心杂我就不清净

  ·自苦他安乐也叫大慈大悲

  菩提心为三世中最胜心

  “为三世中最胜心”,菩提心是三世中最最殊胜的心,称为无上心。我们过去世发了很多心,随便你发什么心,菩提心最殊胜;我们今世做人也经常发心,只有菩提心最殊胜;我们后世能够继续在人间修行,我们也会发心,以菩提心为最殊胜。你们出家的师父,你们这颗出家的心就很殊胜,可是如果你不发菩提心,跟出家了发菩提心的人相比,他比你殊胜。

  菩提心能除一切烦恼

  “能除一切烦恼”,一发菩提心,你烦恼就容易消除,如果你烦恼了,你现在这颗烦恼心就不是菩提心,如果你现在是菩提心,你就没有烦恼。菩提心是念念不忘众生,一切为了众生啊,连我都没有,还有什么烦恼。有句话,“无我即正觉”,发菩提心的人就要做到无我,只有度众生的菩提心,哪还有为自己打的小算盘。

  烦恼从我执来,发菩提心要为众生

  所有烦恼全都从我执来,所有烦恼全都是为自己打小算盘,一点不肯牺牲,一点不肯忍受,尽量地想自己舒服,骂有骂的舒服,吵有吵的舒服,讽刺人他也痛快。这样起烦恼从没有考虑过对方听到你的骂,挖苦的话,讽刺的话,会受不了。只管自己痛快,这根本就不是菩提心,菩提心要把一切众生都看成父母,把每个众生都要照顾好。

  要満胸怀装着全众生,唯独没有自己

  我年轻时学习过焦裕禄,有这么一句话,“满胸怀装着全兰考人民,唯独没有自己”。乃至病重的时候,他还硬撑着,为全兰考人民干好事。世间上的一个好干部,尚且有这样的胸怀,咱们信佛的人应该更伟大啊,信佛的人怎么可以经常为自己考虑,起烦恼,应该满胸怀装着全众生,唯独没有自己。这些都是讲菩提心的力量,菩提心的功德,菩提心的利益。既然利益这么大,功德这么大,那么女人发了菩提心,转成男身就不成问题了,甚至可以转到成佛哩。

  不杂少许结习之清净心

  “不杂少许结习之清净心”,菩提心完全是清净心,一点杂质都没有。所以如果修行不往清净的道路走,不把一颗心修清净,不管你说菩提心也好,唱菩提心也好,唸菩提心也好,可你并没有真正在修菩提心啊。什么叫清净?没有我执,没有烦恼,没有自私就叫清净。

  智慧中带烦恼就不清净

  真正讲佛法的智慧,在你的聪明智慧里带一点世俗气,你就不清净。比如你能讲经说法,人们说:“你智慧很大。”你因此起了一点傲慢,你就不清净,因为在佛法的智慧里没有傲慢两个字,傲慢本身就是烦恼。智慧里夹杂着烦恼,这个智慧就不清净,也不完全是正知正见的智慧。

  悲心杂我就不清净

  再讲慈悲心,你虽然很慈悲,可是慈悲里还有一点为自己,你就不清净,这叫悲心杂我,要完全为一切众生,一点不为自己,那样才算清净。

  自苦他安乐也叫大慈大悲

  出家人就有这样一个规矩,骂不还骂,打不还打,这也是在家居士应该学习的。这两句话就是为众生考虑,人家骂你,当然有气了,当然受苦了,你还骂他,被你骂的人也更气,更苦啊,你怎么骂得出口呢?我们是修行人啊,何况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你骂我,我不气你,我把快乐送给你,所有的苦让我来受,这才叫大慈大悲,修忍波罗蜜就是这么修的。出家人穿的衣服叫忍辱衣,最庄严,一穿了出家的衣服就要忍辱。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2)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执着破坏智慧,自私破坏悲心

  提要:

  ·世俗人关心你,原来是为了赚你钱

  ·执着破坏智慧,自私破坏悲心

  ·要清净菩提心才称宝

  ·贤圣僧称宝,世俗知见的凡夫僧、假和尚都不能称宝

  ·修行修颗清净心,出家人要走清净道

  ·参学是到善知识那里去学法,并不是到处乱走,把臭气带回来

  ·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不做经忏鬼

  世俗人关心你,原来是为了赚你钱

  改革开放前看病,医生看得多也拿这点工资,看得少也拿这点工资,那我又何必多看呢,自己想舒服一点就把病人推来推去,俗称踢皮球,搞得病人团团转。改革开放后,病人看得多,经济效益好,医院条件可以改善,还可以多分些奖金。结果两样了,大家都抢病人,看见病人真是态度好,细心关心,化验小便,化验大便,化验血,又要拍X光,病人很感动,但又觉得奇怪,自己没有什么大病嘛,等到帐单一来,1250元,(众笑)原来他是为了多赚一点钱对你关心,这就是悲心杂我。

  执着破坏智慧,自私破坏悲心

  一切烦恼都来自我执,我执必然自私。一执着破坏智慧,一自私破坏悲心。如果不听法,不懂法,修行根本就不会有力量,等到头发白了也拿不到修行上的成就,“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所以不懂佛法,是对佛弟子最大的危害。如果有人叫你不要多听,唸经不必求懂,这完全是在破坏你修行的邪见,这种话怎么可以听呢?

  要清净菩提心才称宝

  “不杂少许结习之清净心”,不能在菩提心里混杂少许结习烦恼的不清净的心,菩提心是完全纯粹,完全清净的,所以菩提心是宝。古时候把白玉称作宝,价值连城啊,有的国王宁愿拿十五座城来换块宝玉,那么这块白玉,宝贵在哪里啊?这块白玉连一点黑点都没有,有一点像灰尘那样小的黑东西就不值钱了。出家人将来证果成道都是贤圣僧,称僧宝。宝在哪里啊?宝在所求的智慧,所修的悲心里一点肮脏都不能有。

  贤圣僧称宝,世俗知见的凡夫僧、假和尚都不能称宝

  所谓贤圣僧,证果了称圣僧,在断烦恼证果这条路上修,还没有证果,叫贤僧。只有贤圣僧才能称宝,世俗知见,凡夫知见的凡夫僧就不能称宝,尤其假和尚,邪见颠倒,毫无羞耻,毫无惭愧,有的家里有老婆,有的外面有女人,他竟然口口声声“我是僧宝”,你宝在哪里啊?抽烟的烟宝,喝酒的酒宝。

  修行修颗清净心,出家人要走清净道

  修行就是修一颗清净心,尤其是出家人,走路应该走清净道。释迦佛非但在理论上这样教导,而且还有具体的形象化教育,据说出家人走路,脚不能踩在肮脏的地上,出家人的脚只踩在清净的地方,这就是形象化教育。

  参学是到善知识那里去学法,并不是到处乱走,把臭气带回来

  所谓参学,真正去参学,应该到善知识那里去听经,到善知识那里去请他给你指导。你又不学,全国跑一圈,到处乱走,反而把有些地方的邪道、魔道、不清净的影响和习气带了回来。心要有清净心,脚要踩在清净道上。打着参学的旗号到处乱走,这个地方不清净你也走进去,等你出来的时候,满身臭气。

  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不做经忏鬼

  释迦佛要我们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偏偏现在,明明是一个恶知识,明明是一个邪道,还徒弟特别多,这些都是钻进佛门来的魔道,你竟然去亲近。发菩提心的人能往不清净的地方走吗?如果你参学到的是歪风邪气,为名为利,慢慢你也变成了经忏鬼。佛弟子不听释迦佛的话,还像佛弟子吗?要听释迦佛的话,发清净心,走清净道。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3)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放不下就成结,切不断,就缚在生死上

  提要:

  ·放不下就成结,切不断,就缚在生死上

  ·习气比烦恼细,难断能断才成佛

  ·禅定把心磨细,能断极细习气

  ·出家人不能穿白衣,不能有世俗习气

  ·在家要身不出家心出家,不染着家的烦恼

  ·不亲近善知识,烦恼就顶不住

  ·解结要经过修行的磨练,才能松开

  ·相互摩擦才成圆,舒服里没有成就

  放不下就成结,切不断,就缚在生死上

  结是什么?结就是缚,把你绑起来的这个缚要全部切断不能有一点保留,如果你样样放不下,到后来你放不下的心就会成为一个结,就像打结那样把你扣死了。比如不肯修忍辱波罗蜜,一听到几句不高兴的话,心里就怄气,会怄一天两天,心量小的人会怄气一两个月,事情早就过去了,但总觉得心里有点难受,好像有块什么东西,这就是结。

  习气比烦恼细,难断能断才成佛

  “习”是习气。烦恼是粗的,习气是细的。烦恼容易看得见,习气不容易看得见,断尽烦恼就不会生死流转,就证阿罗汉果,阿罗汉还有习气。可是今天讲发菩提心,那就不同了。发菩提心的目的是成佛,成佛前连金刚习气都要断掉,金刚习气是最坚固最微细的习气。

  禅定把心磨细,能断极细习气

  这样坚固微细的习气,唯有在禅定中才能断。因为修禅定的人,他能够把心越修越细,越修越细。断金刚习气,必须入金刚喻定。要有极其细,极其坚固的定力才能断极其细极其坚固的习气,所以修菩提心一直要修到连极细的一点习气都不保留,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极其珍贵的圆满的菩提心。

  出家人不能穿白衣,不能有世俗习气

  世俗观念太重的人,总是离不开世俗。出家人要染衣舍俗,一出家一切世俗东西全丢光,里里外外不能穿在家人的衣服,在家人叫白衣,出家人不能穿白衣,要染衣。出家人没有头发了,还照什么镜子?有的黑眼镜一戴,望出去全是幽冥世界。(众笑)

  更要舍掉心里的世俗气,出家出家,家就是世俗,出家不想家,一想家心就不清净。世俗人爱花美,摘下来闻闻,这就是世俗气。出家人连花都不能有爱心。

  在家要身不出家心出家,不染着家的烦恼

  在家居士有个苦恼:我没有出家,是修不好喽。如果能懂佛法肯听佛的话,也能修得好,但至少也要做到身不出家心出家,要不染着家里的烦恼,要出离家庭的世俗气,还要亲近三宝,要在清净修行的环境里接受影响,接受熏陶,还要亲近善知识,经常听经学法,做到这些你才能身不出家心出家。

  不亲近善知识,烦恼就顶不住

  善知识非常重要。以前我在苏州时,有个人,世俗气很重,后来他跟我学佛法禅定,又过一年我在隆昌寺主持僧伽培训班,这个人夫妻两个也来听我讲法,我问他的夫人,他学了佛以后怎么样?她说,“好啊,人变了。从前他吃东西尽挑好的吃,现在反过来了,他吃坏的,好的全留给我们。”这就是学佛法的好处。可是后来他因为没有经常亲近善知识,没有经常听法,我竟然听苏州的同学说,“老师,你快到苏州来讲法呀,某某人说”,某某人就是他,“我顶不住了,老师再不来我要喝酒了”。(众笑)这就是善知识的重要性。

  解结要经过修行的磨练,才能松开

  人的烦恼、习气,时间长了,执着得更牢固,就像打死结那样,最后成了一个决定你生死流转的结。比如橡皮筋,打了死结,要把这个死结解开来,可不容易了。有一个奥妙,你把橡皮筋打的死结放在手心里这么磨,磨到后来,松掉了,就能解开了。从来没有一个人自己解不开,却对着死结冒火,骂“橡皮筋不是人。”同样,烦恼习气结成的结磨磨就松了。在哪儿磨?在同学中间磨啊,在磨的过程中,你必然不舒服。但是不磨你怎么会松掉?不磨你怎么会成圆?

  相互摩擦才成圆,舒服里没有成就

  我58年在北京一个医学院讲心理方面的课。有一天中午我去早了等开门,我就在胡同里看人们做煤球,他把地上晒干的煤泥块铲在匾里,把匾摇来摇去,一摇,煤块本来有方形的,有三角形的,都不圆,在相互的磨擦中,就把不圆的角都磨掉了,最后都成球了。有的学生来了,看见我就问,“老师你看什么呀?”“看他们做煤球。”“做煤球有什么好看?”我说:“挺好看,你来看看嘛。”他看来看去看不出奥妙,我说:“你看原来煤块不圆,怎么后来圆了?”

  没有同学,你休想修得好。同学天天捧你哄你,只助长你的傲慢。只有同学跟同学之间摩擦,你才能把烦恼磨光。修行想成就,你别想舒服,舒服里从来没有成就。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4)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末法在搞歪风邪气、图名图利的人身上

  提要:

  ·成就都是从苦难里滚出来的

  ·安定团结是从漫长的过程里磨出来的

  ·放下我执,才能做到恒顺众生

  ·一想到年青人离开了父母来学法,我的慈悲心就起来了

  ·对烦恼,要“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

  ·末法不在时间上,末法在搞歪风邪气、图名图利的人身上

  成就都是从苦难里滚出来的

  修行的成就都是在苦难里滚出来的,要想断烦恼就得在烦恼里滚。所以说照顾你的同学是亲人,给你找麻烦的同学也不是冤家,也是亲人。如果没有这些同学,你的傲慢怎么去得掉,你的我执怎么去得掉?从前阿底峡尊者在印度的时候,他就跟下面人说,你们去给我找个经常要找我麻烦的人。徒弟问他,你现在的侍者不是挺好嘛,又恭敬又照顾。他就说,“一点没有给我添麻烦,我修行怎么修啊?”他偏要找一个天天给他找麻烦的人在身边来磨掉他的习气,这才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安定团结是从漫长的过程里磨出来的

  说“老师,你这些学生都是大学生,而且工作起来全是高科技”,我可不认为这些学生多么了不起,他们我执很重啊,女学生容易对同学使性子,男的脾气好一点,却个个像木头,一闹矛盾,“报告傅老师”,把我搞得焦头烂额。别看现在我的学生基本上都安定团结了,那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磨平的,否则我怎么会高血压?(众笑)怎么会头发脱光啊?(众笑)

  放下我执,才能做到恒顺众生

  说你的学生既然这样,你还跟他们在一起干什么?舍不得啊。如果没有他们,也没有我的今天。他们的我执就把我的我执磨掉了,所以我现在非常恒顺众生,只要你不出事,只要你的意见不坏,虽然比不上我的好,我也说:“好好,就依你的。”结果试下来,“哎呀,老师,还是你的办法好。”让他们自己觉悟,不要强加于人,他们也容易接受。恒顺众生,我就是这么磨出来的。

  一想到年青人离开了父母来学法,我的慈悲心就起来了

  我从前火气很大,好着急,干事情快,他们这样慢吞吞我不要冒火吗?但我一想到他们离开了爸爸妈妈到我这儿来,他得不到父母的爱,我应该给他呀,这么一想慈悲心就来了。所以有的人对我有意见,“老师爱学生我可以理解,但是你太爱学生了。”我不爱他谁爱他?你们都是辞亲出家,同学不相互爱护,又从哪里得到爱呢?

  对烦恼,要“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

  有烦恼就不清净,没烦恼就是清净。能断烦恼叫修行人,不断烦恼不叫修行人,连一点点的烦恼也要断掉它,否则你证不到阿罗汉果,这叫“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哪怕再细也要把它断掉。

  末法不在时间上,末法在搞歪风邪气、图名图利的人身上

  有人会想,末法时期了,哪能证阿罗汉果?我烦恼这么重,就是努力去断,也不见得断得掉啊,算了算了。末法在哪里?末法不在时间上,末法在人上。谁不听释迦佛的教导,谁不依教奉行,谁搞歪风邪气,谁图名图利,末法就在他身上。如果你听释迦佛的教导,依教奉行,修清净道,努力断烦恼,末法就不在你身上。很简单的道理。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5)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佛弟子希望被扑灭了,所以自暴自弃

  提要:

  ·佛弟子希望被扑灭了,所以自暴自弃

  ·受了邪师邪说影响,所以烦恼重、业障重、修不好

  ·要走在没有砂子的琉璃地上,要进入圣人之流

  ·佛弟子哪有硕士博士,这是搞世俗一套

  ·发菩提心,哪能不听法

  ·佛弟子不“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从哪里来

  ·把法搞错了,就叫邪见,路走错了,修行就没希望

  佛弟子希望被扑灭了,所以自暴自弃

  释迦佛一再说,法无定法,哪可以绝对地说。佛教不是定命论,1949年还圆寂了一个世界公认的现代阿罗汉阿迦曼,怎么说末法时期没有阿罗汉?所以不要受这种言论的影响。释迦佛曾经说过,末法时期由于众生的烦恼重,知见不正,所以修行很困难,很少有人成就。但释迦佛并没有肯定地讲,末法时期一个也不能成就。有人去查阅《大集经》,并没有某些人所说的亿亿人修行没有一个成就这句话,这样篡改经文罪过极大,把佛弟子的希望全扑灭了,所以大家都不想断烦恼,自暴自弃了。

  受了邪师邪说影响,所以烦恼重、业障重、修不好

  你要想修行成就,不能自暴自弃。正法时期修行容易成就,那时人大脑两半球,两只眼睛,两只耳朵,末法时期众生大脑也是两半球,两只眼睛,两只耳朵,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烦恼这么重,为什么业障这么重?释迦佛说末法时期邪师邪说多如牛毛,你是受了邪师邪说影响,起了邪见了,所以修不好。

  要走在没有砂子的琉璃地上,要进入圣人之流

  我们在福鼎也好,在湖北也好,凡是要我培养的年轻一代,我在发给他们的招生简章里都是这么写的,“要手拉手,共同走在没有砂子的琉璃地上。”在我们走的道路上,要把所有砂子全部扫干净,要在琉璃地上“进入圣人之流”,要修成初果二果三果,最好证阿罗汉果。

  佛弟子哪有硕士博士,这是搞世俗一套

  培养人才,不光是培养才啊,还要培养人,不然怎么叫人才。有的佛学院连早晚功课都不做,培养出来的人即使一天到晚捧书本,这叫培养才。我办佛学苑,不培养佛学专家,而要培养释迦佛的修行人。如果你成了佛学专家,一个月工资4000元钱,还想出国成为硕士博士。佛弟子哪有硕士博士,这是搞世俗一套。

  发菩提心,哪能不听法

  这篇经文非常好,什么才叫菩提心,菩提心应该怎么修,都讲得清清楚楚。咱们举个例子,有人要去听法,你说:“你发发菩提心,来帮我忙吧。听法就别去了,”这就有罪过,人家在发菩提心想听法,你去捣乱。

  佛弟子不“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从哪里来

  我们都是佛子,佛弟子从哪儿出生?从佛口生,从法化生,释迦佛口中讲出来的话就是法,听了法以后成为佛弟子,所以叫“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不懂法你怎么从佛那里生出来?讲经是在讲佛讲过的话,你不听,你这个佛弟子哪里出来的?

  把法搞错了,就叫邪见,路走错了,修行就没希望

  末法时期很多佛门里的人,把法搞错了,把路走错了,这就是因为有邪见,不改正你将来修行也就没有希望了。一万人这样,一万人没希望,一亿个人这样,一亿人没希望。假如一亿人中间有一二个人不是这样,他们能够听释迦佛的话,依教奉行,他们就有希望。因此佛说,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成就。这全是自己搞出来的呀!末法从哪里来?是佛弟子制造出来的,哪有末法正法像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世都是假相。正法像法末法只是现象呀。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6)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女人发菩提心后,要不杂女人结缚之心

  提要:

  ·发菩提心的人,首先要广学多闻,多听佛法,才会懂得该怎么修

  ·一心求生净土,就要一心发菩提心

  ·佛并没有说要唸多少佛号才能往生

  ·女人发菩提心后,要不杂女人结缚之心

  ·女人爱吃喝玩乐,又好钻牛角尖

  ·女人常因气恼而放不下,自找苦吃

  ·女人好妒嫉,又喜得寸进尺,难有好日子过

  发菩提心的人,首先要广学多闻,多听佛法,才会懂得该怎么修

  咱们发了菩提心的人,首先就要有了生死的出离心,同时还要有将来成佛的雄心壮志。要做到这一点,要修清净心,走清净道。那么该怎么做?首先要广学多闻,多听佛法,就会懂得该怎么修。(休息)

  一心求生净土,就要一心发菩提心

  我们讲发菩提心,难免有人说“我是唸佛的,一心只求往生西方,发菩提心好像跟我没有什么关系,要我听法也浪费时间,还要我深入经藏,我哪有这个水平啊?我只要多唸佛往生极乐世界就可以了。”听法师讲,求生西方的人,都要发菩提心。况且你发了菩提心不会吃亏,发菩提心的功德不可思议啊。九品莲花,要得上品上生你必须发菩提心,还要受持菩萨戒,能深入经藏,

  上品跟下品,当然上品好。现在有些修净土法门的人不提菩提心了,上品,下品,也都不提了。我有一天看到一个游客在庙里求签,求了签一看,满脸不高兴,就搓成一团,一丢,重新求,这次一看高兴了,揣在口袋里,高兴地走了。等他走了,我把地上这张打开来一看,下下签,一个游客尚且不要下下,一个念佛法门的修行人,怎么不求上上呢?

  佛并没有说要唸多少佛号才能往生

  有人说,来不及了,就拼命地唸佛,一天唸两万四万六万。有位法师讲法时说,“阿弥陀佛又不是开公司的,一定要你唸满多少才让你往生。”《佛说阿弥陀经》里从来也没有说一定要唸满多少万才能往生,只有说:若一日,乃至若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你发菩提心,多听法开智慧,再受持菩萨戒,那你往生的品位就上升。下品下生要12大劫才开花,上品上生一往生就花开见佛,为什么不要上品上生,偏要个下品下生?不管你修什么宗派,不管你修什么法门,发菩提心利益无穷啊。

  女人发菩提心后,要不杂女人结缚之心

  “则更不杂女人诸结缚心”,要想转为男身,你发菩提心以后,不能再混杂你从前女性的结缚之心。女性的感情比男人重,女人就是被感情绑着,受苦无穷。女人即使被男人打得鼻青脸肿,只要男人说几句好话,仍会被这种情爱的感情所绑住,发菩提心后要不杂女人诸结缚心,得有觉悟,有理智。

  女人爱吃喝玩乐,又好钻牛角尖

  男女为什么始终没有平等?不能完全怪男人大丈夫主义,也怪女人没志气。一直到现在,有的女人吃喝玩乐养成习惯了,她不工作,因为工作辛苦,也赚不到多少钱,她宁愿嫁一个大老板。所以女人的苦,都是自己找来的。而且女人喜欢钻牛角尖,钻进烦恼里去,越钻越深了。所以有许多男人受了女人的自私委屈,受不了就吵架了。钻牛角尖的人自以为聪明,而且耿耿于怀,始终解不开,这就是女人的结缚。

  女人常因气恼而放不下,自找苦吃

  我小时候住姨妈家,一天晚上,有人来跟我姨妈抱歉,等那人走了,我姨妈就说话了,“开始那样说,现在又来跟我抱歉,这算什么呀。”有人说起自己的妻子:“我这个太太说好话都没用。”耿耿于怀,始终放不下,解不开,自找苦吃。女人就是这样。

  女人好妒嫉,又喜得寸进尺,难有好日子过

  还有女人喜欢妒嫉,经常对自己丈夫说,“人家男人怎么怎么的,你算什么呀”。女人还有一种习气,得寸进尺,丈夫总算百依百顺了,她还要回家发脾气,“人家丈夫天天接老婆,你有等过我吗?”“人家丈夫拿扇子给老婆扇风,你照顾过我吗?”“人家丈夫一到,就给老婆端洗脚水,你有端过吗?”总是这样不称心,那样不满意。其实你对人家不满意的时候,你也在怄气,你也没有好日子过。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7)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菩提心是第一重要的转业之法

  提要:

  ·要作女中丈夫,才能女转男身

  ·以菩提心不杂故得永离女身

  ·比丘尼持戒清净,能脱离女态

  ·所有善根,悉当回向无上菩提

  ·要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女转男身,菩提心是第一重要的转业之法

  ·发菩提心的人,对众生要有欢喜心

  ·制戒十义,令僧欢喜是其中之一

  要作女中丈夫,才能女转男身

  所以女人有说不尽的苦,一种是受别人压迫的苦,比如现在讲的家庭暴力;一种是自找苦吃,就是对感情太执着,妒嫉心太强。所以要从女身转为男身,必须要发菩提心,同时要把女身的习气全部扫除,作一个女中丈夫。

  以菩提心不杂故得永离女身

  “以不杂故,永离女身”,照这么去修,修到一点都不杂,你就可以永远离开女身。要成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环境,周围环境能起很大作用,假如这个环境里的人,比较豪放,气量大,没有女性的扭扭捏捏,常在这个环境里,你就会得到好处。如果你这个环境全是女态呢?世俗里成熟的女孩子开口就是,“谁是你的白马王子啊。”有了家庭,女人跟女人一起,经常说“我这个男人怎么样,你这个男人怎么样”。在这种环境里,你怎么离得开女人的种种习气啊?

  有一次我坐火车卧铺,对铺是一个女的,一清早,她丈夫从别的车厢走来看她,一手伸出兰花指,拍拍女的,“阿兰阿兰,醒来醒来。”(众笑)说话也女声女气,车上旅客都在暗地里笑,一个男人怎么全是女相,大家很奇怪,后来彼此谈话中才知道,这个男人是越剧演员。越剧团基本上都是女的,接触这样的环境,男的也带女态了。

  比丘尼持戒清净,能脱离女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你们在家女居士,应该经常到三宝的地方来,出家比丘尼跟社会上的妇女大不相同,比丘尼348条戒,全是要你脱离女态,如果你持得清清净净,你就看不出一点女态,成了女中丈夫。

  所有善根,悉当回向无上菩提

  “所有善根,悉当回向无上菩提”,我们要把一切修行的功德,种种善根,全部回向到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就是成佛,为了广度众生,为使他们离苦得乐,所以要快快成佛。我是为了成佛才修行,成佛是最最伟大的理想,为了要快快成佛,所以要修好菩萨道。

  要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成佛前首先要行菩萨道,要度众生,度众生功德圆满了才能成佛。成佛以后仍然度众生,不过情况就不同了,成佛以后有百千万亿化身啊,种种善巧方便,度起众生来更加容易,更加广大。所以在皈敬颂里有这么一句话,“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为利有情”,我是为了利益有情,“故愿”,所以我发愿,“大觉成”,就是成佛。

  菩提心是第一重要的转业之法

  “是转业之一”,菩提心是能够转变我们的业中第一重要的法。女身转为男身也是转业。能海上师说过,“所谓消业就是转业。”要消除自己业障,方法就是把业障转变,经文里边也是这么说的:发菩提心能转变你的一切业力。

  发菩提心的人,对众生要有欢喜心

  这段经文讲完了。再讲发菩提心的基础,没有基础,菩提心成了空中楼阁。要发出菩提心,必须要有欢喜心的基础,人在欢喜的时候,样样都好,怄气的时候样样都不好,那你菩提心还发得出来啊?

  制戒十义,令僧欢喜是其中之一

  如来制戒有十种意义,令僧欢喜是其中之一,就是要让大家有欢喜心,僧团里没有欢喜心,这个僧团就变了怄气团。所以制戒十种意义中,第一为摄取于僧,第二就是令僧欢喜,僧就是僧团。如果你受了沙弥戒,受了比丘尼戒,要使你受的戒发生作用,发生意义,首先就要令僧欢喜,要使僧团里每个人都欢欢喜喜,一欢喜就能团结,一欢喜就能安定,一欢喜就能放下烦恼。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8)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佛弟子是一家人,吃点亏就算了

  提要:

  ·不计较,不怄气,不舍一众生

  ·佛弟子是一家人,吃点亏就算了

  ·你忍一忍,我让一让也就没事了

  ·与人欢喜,必然自己先得到欢喜

  不计较,不怄气,不舍一众生

  欢喜的力量很大呀,生活中常有遇到。他今天特别高兴,你去跟他说,“你不是今天要找那个人算账吗?因为你很生他的气。”他正高兴,说:“这点小事不计较了,这点小钱我也不要了,算了算了。”一欢喜什么都算了。

  一怄气,有人气得两手发冷,全身发抖,有的还说,“我气得这个样子,他倒高兴。”你气他,他可没有受苦,他一根毫毛也没有少,是你自己受苦啊,一个人为什么做这么愚蠢的事?我们不主张去伤害人,不主张让人受苦,但也不应该让自己受苦啊,你生他气干什么呢?他还是个凡夫呀。你理由十足,“出家了,还是这个样子”,哪有一出家就是阿罗汉?你要求也太高了。有大悲心,发菩提心的人不舍一众生,哪怕你对我怎么坏,你起烦恼,我就让一让,不跟你计较,等你火气过了,咱们还是好同学,还是师兄弟。

  佛弟子是一家人,吃点亏就算了

  不要年纪活到55岁了,还比不上一个五岁的孩子。有这么一幅幽默画,两个孩子吵起来了,大家都把父亲拉出来,两个父亲评理,评得不对头,父亲跟父亲吵,两个孩子傻眼了,像傻瓜那样站在旁边看,他们觉得奇怪,你们大人跟大人吵什么呀?后来父亲跟父亲打起来了,这两个孩子却在一起玩了。所以年龄长大了,保持一点童年的天真,这是最好的,不要越大越是自高自大,越老越是倚老卖老,烦恼这么重还比不上一个无知小儿。佛弟子都是一家人,“僧皆如来子”,兄弟姐妹有什么好计较的呢?拿世俗的家庭来说,人家告诉你,“你这是吃亏啊,那个人是在欺负你。”“哦,算了算了,他是我大哥。”同学之间亲兄弟啊,修行人要比社会上的人有智慧。

  你忍一忍,我让一让也就没事了

  从前在太原,有个人听了我讲的佛教禅定课后,他高兴地跟我说,“老师,如果你能让我老婆也信佛,我会非常感谢你。我老婆也有好心,有一次她看到一个没寒衣的穷人,她竟然把给我做的棉大衣送给他穿。”后来他老婆来看我,我给她启发启发,女的也信佛了,比男的还要信。他们夫妻之间本来天天吵架,乃至打架,后来就不吵了,我回上海后,他们来了一封信说:“他起烦恼了,我就忍一忍,我起烦恼了,他就让一让,就没事了。”

  人生在世啊,不要老是占人家便宜。你有吃亏的时候,别人也有吃亏的时候,别人有占便宜的时候,你也有占便宜的时候,要这么想呀。别人起烦恼的时候,你也有起烦恼的时候,你起烦恼的时候,人家对你不计较,忍着,人家起烦恼你也要不计较忍一忍,要平等对待嘛。

  与人欢喜,必然自己先得到欢喜

  能给他人欢喜,他高兴了,你也没有吃亏,因为你也高兴啊,而且你高兴在前面,你还占便宜了。举个例子,好朋友住院,你想去探望他,当你想去看他的时候,当你花钱去买礼品的时候,你已经高兴了。你到商店里,笑嘻嘻跟服务员讲,“把这个给我。”你总不会哭丧着脸,“哎,哎,这么贵啊。”(众笑)等你准备好了,一路高兴,看见朋友更高兴,“我给你买了一点营养品啊。”你总不会苦恼着脸,“那,给你了,150块。”(众笑)哪有这种事情啊。你给一个人高兴,尚且如此,如果你给两个人呢,三个人,十个人呢?说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对广大的人都高高兴兴的,人家都会帮你一把,你吃亏什么呀?大家发欢喜心,非但能消除烦恼,僧团更能安定团结。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9)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同学们都是未来佛,供养一个欢喜心

  提要:

  ·挨骂能消业障,听不懂也就不会生气

  ·老师批评学生,还要令学生欢喜

  ·佛弟子要修好喜无量,圆满喜觉支

  ·同学们都是未来佛,供养一个欢喜心,大家没烦恼

  ·忏悔、持戒,都为了大众得欢喜

  ·为了令正法久住,来听法的同学功德无量

  ·感谢老师希望老师再来讲法

  挨骂能消业障,听不懂也就不会生气

  说:“别人骂我。”骂你,你也要高兴啊,骂你是花钱都买不到的事。试试看,你们谁骂我一句,我给两块钱,不够,我给五块。(众笑)花钱都买不到,你还生气。《金刚经》里说,你能持诵《金刚经》,谁骂你,你前世业障就消了。有人说“骂得很难听啊,”佛说,“骂詈唯有声”,骂人的话只有声音,“分别由我识”,怎么去分别这个骂人的话,由你了。

  骂人只是个声音,问“骂你什么了?”“骂我小鬼。”小鬼是最亲热的称呼啊,从前新四军,八路军,对年龄小的都称:“小鬼。”就好像妈叫孩子,“猴子,过来。”那么也算骂人了?上海人骂“赤佬”,就是鬼,别气,好话!赤是红,佬是尊称,又红又老,你应该高兴,“哎呀,惭愧惭愧,我还不到家。”何必生气?因为你去想了,你就气啊,不去想你生什么气啊?听不懂的人从来不生气。比如医生骂邻居,“歇斯底里。”这个邻居笑嘻嘻的,什么叫歇斯底里,他不懂。(众笑)

  我十几岁离开家乡,60年过去了,我还去找我的家乡,总算给我找到了。小时候我爸爸在镇上恒兴米厂工作,现在恒兴米厂早就不见了,当时米厂外面有一个木板铺成的,停靠米船的码头,日本鬼子打进来后,厂门口的码头上有个日本兵站岗。有个小青年,拉拉这个日本兵的耳朵,朝他笑笑说:“猪猡!”日本兵也说,“猪猡。”(众笑)“耳朵。”“耳朵。”“猪猡——耳朵。”他学得高兴。因为他听不懂中国话,所以佛经里说:“骂詈唯有声,分别由我识。”话一说出口,声音就飘光了,话都飘掉了,一切如影如幻,你去想它干什么呢?

  老师批评学生,还要令学生欢喜

  菩提心要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上,第一步要欢欢喜喜,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你功德无量。我对待这些学生,训了他以后还要跟他讲笑话,还要给他吃点糖,像妈妈那样,妈妈打完孩子屁股,还要把孩子抱抱,所以这些学生看见我个个都欢欢喜喜的。心里有矛盾呢?我就启发他,给他分析分析,讲讲道理,讲些风趣话,幽默话,他听了笑了,不笑我还不放他走,一定要讲到他笑了高兴了,我也笑了,因为我成功了。

  佛弟子要修好喜无量,圆满喜觉支

  心理医生一个最妙的方法就是使病人高兴,愉快就是良药。愉快也是治烦恼病的良药,几乎所有佛经里边都有一个“喜”字。四无量心,有喜无量心,七觉支有喜觉支,大乘佛经里经常看到要“令众生欢喜”。所以大家听了法以后,首先要法喜充满,你们这两天听我讲法,如果你欢喜得掉眼泪,那可不是苦的眼泪,一个人欢喜的时候也会掉眼泪的。你听法最先得到利益的就是一个喜,叫法喜充满。

  同学们都是未来佛,供养一个欢喜心,大家没烦恼

  听了法以后,如果同学间有矛盾,你们心里要想:你是未来佛,你生我的气,我就供养你一个欢喜。我有过错我向你忏悔,“你别生我的气。大人不计小人过,你是未来佛啊,我是苦恼众生。”(众笑)说得那个同学也哈哈笑,“算了算了,我也不对。”那不好吗?何必两个人看见,你瞪我,我瞪你。一看见他坐在旁边,(咬牙切齿状),像什么样子啊?(众笑)

  忏悔、持戒,都为了大众得欢喜

  希望你们听完法,把欢喜心修起来。人家起烦恼,你不要烦恼,你还要帮他欢喜起来。这样忏悔才起作用。不能一见面就怄气,“哼”(作气愤状,众笑),“我是听老师话,向你忏悔,你以后也注意注意。”(众笑)这叫忏悔吗?让每个同学都欢喜起来,咱们受戒就有意义了,令僧欢喜嘛。

  为了令正法久住,来听法的同学功德无量

  我明天一早要回去一下,等我下一次来再给你们讲。你们九江的居士,很远路能赶来听法,佛菩萨都非常欢喜,护法菩萨更欢喜。讲法的地方,天人路过,他也要停下来听法。所以你们来听法的同学功德无量,咱们共同为了娑婆世界的佛教好起来,佛法不要灭,正法能够弘扬出去,令正法久住,这是功德无量。谢谢大家。(回向)

  感谢老师希望老师再来讲法

  当家师:我受觉海师委托,向傅老师表示感谢。傅老师在百忙之中,从湖北来到我们西琳寺给大众讲法,这两天呢,大家听了法都法喜充满。不管是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九江的居士也好,都来听法,大家都感动,听得很高兴。所以呢,师父下午有点事情,让我代表师父,代表大家向傅老师表示感谢,希望傅老师在以后,有条件,有机会的情况下再来到西琳寺,继续给我们讲法。谢谢大家。(众鼓掌)

----------------------------------------------------------------------------------------------------------------

更多傅味琴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