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成观法师:大日经疏讲解 第40集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0日
来源:   作者:成观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成观法师:大日经疏讲解 第40集

   南无大悲毗卢遮那佛

  主讲者:释成观阿阇梨

  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东密]

  第五十三世三国传灯灌顶阿阇梨

  贤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脉传人

  大毘盧寺

  第40集

  不复经历劫数,备修诸对治行。备就是完整完备的意思,完备、完整地修诸对治行。对治是什么?治就是治病啊,有病的时候吃药,什么病吃什么药,这叫对治。治病一定是局部的,病不能够全身都从头病到尾,不可能的事。即使是致命的病,也不需要全身都病,从头皮一直到脚底,不需要嘛。只要一个心脏病就够让你翘毛了。病都是局部、是片面的,而不是整体的,局部相对是整体,所以对治行一定是所谓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你也不可能希望医生一次把你所有的病都治好。对治的一定是局部的,不能一次就搞定,所有的对治行都是这样子,贪病用不贪的药来治,布施用能舍这个药来治,嗔怒用忍辱,或是慈悲来治,你发了慈悲心就不嗔怒了,一嗔怒就想“自己是因为没有慈悲才会嗔怒”等等。对治是局部的、片面的。但是你如果修真言行的话,三密加持,你不用局部的、一点一点对治,能够很快的、整体的来做。

  故大品云。大品就是《大品般若经》,《大品般若经》说:或有菩萨初发心时,即上菩萨位得不退转。有菩萨在初发心的时候就入了菩萨正位,菩萨正位通常是信位以上,十信、满信以上入了住位,那就是菩萨的正位,乃至于得不退转。或有初发心时,即得无上菩提便转*轮。有些大菩萨一初发心的时候就能够得到无上菩提,接着就可以转*轮。《理趣经》也是属于《大般若经》的一品,有一尊菩萨叫初发心转*轮大菩萨,加一个“大”字,因为是菩萨摩诃萨,初发心就能转*轮。

  你说初发心就能转*轮,有这么厉害吗?确实是有,在下虽然没什么能力,可是我初发心修行一年我就开始讲经,可是我学佛讲经乃至出家都是因缘所成,乃至于盖庙都是被人家拱上去的。我1981年开始精进,发心学佛,学了一年,第二年我到达拉斯佛学社就开始讲经了,讲《六祖坛经》,那时候不知道这六祖坛经是很高的,那我就这样讲,讲了以后,纽约的沈家祯居士可能心里面很不以为然,或是很不可思议就叫我把讲的录音带,三卷录音带,第一次讲讲了三个小时,寄给他,他听了以后就说很适当这样子,我那时才学佛一年。有人说我讲经多少年,如果那样算的话我从1981年开始讲,这样多少年?30年了。我从来没有这样想:我讲经30年了。我这是小规模的,所谓的具体而微,我学佛一年就开始讲经,学佛三年就闭关,38岁就开始注楞伽经,我一注就注最高的,然后顺流而下,渐渐再覆盖其他的。楞伽经是最高最深的了。我希望我能够讲快一点,能够把哪一部讲完了,然后我可以讲楞伽经。当我著完楞伽经后拿给慈云杂志大乘精舍去印,里面有个做美编的居士说,师父你这一部经注出来什么时候要讲,我说,还要讲啊?!注出来就可以了不是嘛?他说,不行啊,还是看不懂。我那时真的不相信,我说,注出来就应该看得懂了嘛。不行还是要讲。

  龙树以为如人远行,乘羊去者久久乃到,马则差速,若乘神通人,于发意顷便至所诣。龙树就是龙树菩萨,龙树菩萨以为说,就好像人要到远地去旅行一样,你如果驾着羊车的话那要好久才到。马则差速,这个差是勉强的意思,勉强可以说有点快。那如果是有神通的人呢?于发意,发意就是起心,诣是到,一起心的那一小段时间里面就到了他所要去的地方。这个发意,所谓的那个意生身,意一起来就到了,就是有神通才会这样子,一作念就到了,发意就是作念的意思。不得云“发意间云何得到”?也就是说不能够质问说:“光是发意的这个短暂的时间怎么能够到呢?”神通相尔不应生疑。尔就是“如是”,神通相就是这样子,法尔如是不应生疑,你不应该起怀疑为什么?确实是这样子。

  譬如说你往生西方,从是西方十万亿佛土,你看看,如果没有佛的神力加持,你要几辈子才能到得了啊?你坐火箭啊什么,这要几万辈子才到得了?恐怕还到不了。十万亿佛土,一个佛土等于是一百亿个太阳系。一个佛世界有一百亿个太阳,那里面有多少的银河,多少的宇宙(西洋所谓的宇宙)。一个佛土有一百亿个太阳系,十万亿佛土再乘一百亿。这样有多少个太阳系?要经过这么远的地方,那我告诉你,以现在火箭的速度,还到不了我们这个太阳系的海王星、龙王星、冥王星。现在一发射几百年以后才能到,或是几千年。那只是我们这一个太阳系而已,总共有一百亿个太阳系才是一个佛土,那你如何能到?一百亿个太阳系只是我们这一个佛土,可是西方极乐世界是在十万亿佛土的西方。你看你怎么到?所以确定一定是佛的神力,那个比所谓的神通还要快得多,因为你神通一发意,一发意都是刹那,那要多少个刹那才能够这样接续接力到达西方国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在阿弥陀经里面连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乃至于大弟子舍利弗也都不知道有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太远了,已经远远超过声闻的神通之外,所以佛力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是确定有,往生西方国土也是确定有,因为你如果有助念经验的人你都知道,有种种的瑞相,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发生了,所以是决定是有的。神通相发意就到了,可是即使有神通,凡夫的神通,二乘的神通,如果没有佛力加持的话,他还是到不了西方极乐世界。你看可怕吧?所以这就知道,佛实力是不可思议的。

  讲到神通,恐怕我还是要再讲一次,以前讲过,现在还要再讲一次。我初发心学佛,虽然那时在讲经,但是有些佛法的东西,还是有疑问。什么疑问呢?譬如说有没有神通,为什么?因为没有看过,一般人就是要看过才能确定啊。那时有一位姓夏的夏居士,我们称他为夏伯伯,他来指导我们,我那时才学了一年而已,我们每个人都去问他问题,好像面试一样,在一个小房间里面。我一进去就问说,夏伯伯,请问真的有神通吗?他就看着我说,他就这样子表情,佛讲经都是神通嘛。我一听,对哦,你知道为什么对吗?当然这句话是对我讲的,别人听也听不太懂,因为有人跟着进去听,他也没听懂,出来才问我。我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对所谓的神通没有疑问,为什么呢?因为佛讲经的时候他不是用普通的心思在讲经,他是在定中用神通讲经,用神通说法,所以他现前就看到当机者的心行:他在想什么,他心里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有哪些地方打不通的,所以他是在用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同时启用,他能够讲一句话就令对方开悟了。哎呀,多幸福啊,生在佛世真是幸福啊。你不要说佛跟你讲了一些法让你心开义解,你甚至只是看着佛你就很欢喜,你就没烦恼了是不是?佛好像打通你几个关节,好像隔空点穴一样就把你的任督二脉就打通了,那你就通了嘛。把你的心路都打通了,可是你心路为什么不通呢?不可思议是不是?有种种的毛病,他一点就正是时候,正是地方,然后你就通了。所以佛讲经不是碰运气,每一句话都是有作用的,每一句话都是圣言量,所以我从那时开始就“确实如此”。所以我说的神通是指这个东西。

  乃至于更进一步,有所谓的神境通,或称为神足通。所谓的神足通就是神境智通。在比较传统、专业的翻译,都翻译成“神境智通”,也就是说,那个通都是智慧,那个神通都是智慧,只有智慧才能产生神通。这个“神境智通”,譬如《法华经》无尽意菩萨白佛云: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游于娑婆国土。怎么游?神境智通来游,要不我们怎么游?我们要到高雄还要搭高铁,那怎么游?买不到票去不了。像地藏菩萨,累生累劫度于六道,那六道那么容易来去的?神境智通。所以必须要有这样子的能耐、这样子的能力才能够做得到。度化六道有情,神通相尔不应生疑。不应该怀疑,神通的法尔如是,法如是故,就是这个样子,不要怀疑。则此经深旨也。这就是这部经的深密之旨,所谓的密意,如来的密语密意,就是深旨。

  “经云,如是我闻”,现在开始了。“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法界宫”。经初五义。一切经开始的时候有五种义理,如智度中广明。智度就是《大智度论》。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里面讲得很清楚。意思就是说“我这里就不再讲了”这样子。然此经梵本。阙无通序。阙就缺少的缺是一样的,无通序,没有共通的序文。阿阇黎云,阿阇黎是一行阿阇黎称善无畏阿阇黎。善无畏阿阇黎说,毗卢遮那大本有十万偈。毗卢遮那佛经,这部经大本的话有十万偈。以浩广难持故。因为太广太多了。传法圣者,这指龙树菩萨。采其宗要凡三千余颂,就从十万颂里面截取了三千多颂,成为此经。虽真言行法文义略周。略是大略,周是周备,大略周备的意思是大体上都有了。虽然这部经三千余颂在真言法上,它的文义大体上都完备了。以非大经正本故,以就因为,因为不是原来十万颂的大经正本。不题通序,所以原来是没有通序的。今以例加之,例就是通例,一般的例子,也把它加进去了。通序是什么?就是“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法界宫。”于义无伤也,这样子以道理来看的话是没有妨害的。

  薄伽梵者。薄伽梵什么意思?梵文是bhagavam。论师所解具有六义。论师解这个“薄伽梵”共有六种意思。今此宗中,薄伽梵是能破义。在真言密宗里面,薄伽梵主要是能破的意思。所以你能看出真言宗是很有力量的,是一种比较动态的,譬如禅宗就比较静态,密宗就比较动态。如人执持利器多所摧伏,就好像有人拿了利器,他就能够摧伏很多敌人,指敌人。其本未有此名,世议观其事迹,故号为能破者。其本就是说这个人拿着利器并没有能破的意思,未有此名。名在这里的意思是义,就是说,他虽然拿着利器,但没有这个意思,什么意思?能破的意思。世议观其事迹。其是什么?执利器的人。世间人观察执利器的人所做的事情,他拿着利器去降服敌人,所以就把他称为能破者。你光拿着利器就不一定是能破,可是你做出事情来就是能破。

  世尊亦尔,佛世尊也是这样子。以大智明,破一切识心无明烦恼。世尊是以大智光明来破除一切识心中的无明烦恼。所以世尊的大智明就好像人拿着利器一样,破一切识心无明烦恼就好像摧伏敌人一样,摧伏六贼。此等本自无生,此等是指无明烦恼,无明烦恼本自无生。怎么呢?因为烦恼都是自心所生所现,可是确实没有一个无明烦恼的体可以让你抓得住,因为它只是现出一个影像。不过这个影像就太恐怖了,这个影像无影变有影,搞得我们都神魂颠倒。你说它没有实体,可它却因为那影像而有其用,亦无相貌,也没有实在的相貌。

  虽然这样子,它无生又无相,然慧日出时,暗惑自除,但是一旦慧日出现照了你心室里面的烦恼,烦恼暗惑自然就除去了,是故义名为破。就好像我们上次讲《楞严经》时讲憍陈那“客尘”的意思,把门打开一个缝,阳光照进来,那个阳光就是如来的慧日,智慧之日照进来,心中的黑暗和迷惑就除去了。自心就光明有智慧了,就没有烦恼。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我们的心门一直都是关着的,我们很注重这个隐私权,隐私权是保护谁呢?保护心中的烦恼,怕人家看到。就好像你在房间里面换衣服,房门总不能打开的,很难看啊,所以我们的心门总是关起来的。我们难看的时候很多,就不要人家看到,一直都关起来,所以慧日就永远都照不进来,我们都是把门关起来偷偷的乱搞。

  释论亦云:婆伽名破,婆名能破。婆伽梵的婆伽是破的意思,下面那个婆是能破的意思。能破淫怒痴,淫怒痴就是贪嗔痴,比较古典的讲法就是淫怒痴。虽然淫怒痴比较古典,但也比较命中要害;你讲贪嗔痴不痛不痒的,讲淫怒痴就又痛又痒。淫很清楚,怒很清楚,贪就有点模糊,嗔这个字又那么古典,实在搞不太清楚它什么意思,可是怒谁都懂。所以淫怒痴反而是更好,讲贪嗔痴虽然很顺口,很溜嘴,但意义就没那么清楚,没那么正确,就比较暧昧一点。比较古的翻译或者有一些小乘的经典都写作淫怒痴,还有戒律里面也常常讲淫怒痴,故名婆伽婆。

  二乘虽破三毒,亦不了了尽,如盛香器余气故在。二乘人,声闻缘觉。虽然他们也是破贪嗔痴三毒,但是也不能够了了尽,了了尽就是完全尽。为什么呢?如盛香器,器是器皿,如放香的器皿,香不一定是香,也可以是别的东西,譬如放泡菜的泡菜坛子,你泡菜吃完了,泡菜的味道还在。你如果做太保流氓做久了以后,即使说你浪子回头,不再做太保流氓,你那习气还在,你那一副走路、坐、站的样子都会在,没那么容易改的。那个习气还是在的。讲话的习气也不容易改,这个心态也不容易改,身语意的习气都不容易改,都还在。小乘只破现行不破种子,不破习气,他只破现行的烦恼,不破种子习气的烦恼,只有大菩萨才破习气。

  又如草木薪火,以力薄故,灰炭不尽。如果用草木来当做薪火的话,因为它的力比较薄,所以灰炭就不能够烧尽。如来如劫烧火,一切都尽无烟无炭。如来的智火就好像劫烧的火一样,可以把一切都烧得干干净净,没有烟也没有炭。你如果用草或是木去烧的话,虽然有火但是也有很多的烟,等草木烧完了以后,它还会有灰炭,灰炭的意思是什么?还热热的,还有红红的没有烧完,虽然已经不再出火了,但它本身还是火红火红的,这就称为不尽。火红火红完了以后,虽然火红也不见了,它就变成好像黑炭一样,黑黑的,你看它虽然黑黑的,但你一摸还是烫人的,还是热的,所以就是不尽。但是如来的智火如果要烧烦恼的话,就好像劫火烧一切世间一样,一烧全都干干净净,连灰连炭都没有,也没有烟。这样什么意思?这样是说如来的智火烧烦恼是很透彻的,很完全的,而且很快的,而且不拖拖拉拉的,不是慢慢地烧,是一下子就把你烧得光光的。二乘智慧的火就像草木的火一样,不能一下子,拖拖拉拉的,如来的智火一下全都烧得光光,所以能破一切烦恼,而且很快,所以称为婆伽梵。

  复次帝释声论:谓女人为薄伽,是欲求因缘,能息烦恼义。帝释就是帝释天,就是忉利天主释提桓因。忉利天主又称三十三天主。为什么称为三十三天主呢?因为忉利天,它所统属的东边的天分为八个天,南边、西边、北边各有八个天,八四三十二,再加上它自己这一天,总共有三十三天,都是它统帅的,所以称为三十三天主,又称忉利天主。我们小时候老人家讲说,你讲那些都是不着边际的话,但他不讲不着边际,他讲说你讲那些三十三天外的话,就是这个意思。表示什么?很远很远啊;从这里来的,老人家学识渊博。三十三天主就是忉利天主,他的名字叫做释提桓因。那为什么叫做帝释天呢?帝释天或者天帝释也都可以,帝释天就因为这个释就是释提嘛,取这个释。因为他是天帝、天主,所以就帝释天,或天帝释。忉利天主有这么多讲法,你可以称他忉利天主,三十三天主,或是(这个天主不是天主教那个“天主”)释提桓因,或是帝释天,或是天帝释,或者干脆只是帝释,都是指他一个人。这个帝释天就是什么?就是我们道教里面讲的“天公”,我们台湾话说“天公伯”。为什么?因为我们称他天公还不够亲热,一定要称他伯伯这样子,他比较会庇佑我们。

  帝释天他著了一部书叫做声论,这个声论里面有说,声论的意思就是声明,那声明是什么玩意儿呢?就是文字学。印度不是有五明吗?其中一个明是声明。五明是什么?五类的学问,因为这五类学问能让人有智慧,能够明了很多事情,所以称为明。医明又称为医方明,医方明也就是药术了,医跟药,这种学问叫做医方明。因明就是理哲学,逻辑学,就是逻辑。声明就是文字、音乐,因为文字、音乐、文学都是跟声音有关系,所以叫声明。帝释天所著的声论就是声明学的一个论,那这个其实是什么呢?主要是(用现在的话你会很吃惊的)词典,这帝释天编了一部字典,给很多的词句下定义,那也叫声明。还有呢?我们真言宗里面那些唱诵、梵呗啊,都叫声明。日语叫做声明,我们中国传到日本去,后来这一部分我们中国就绝传了,那祖师又自己发明了一套。工巧明是什么?就是现在所有的工艺、技巧,乃至于科技都是工巧明,这通常都是男生比较行;一切的技术、科技全都是工巧明。内明是什么?内明有两种:一种是世间外道的内明,一种是佛法的内明;不管是世间外道的内明还是佛法的内明,同样都是要修禅定。禅定以后往内修行,明了自心,称为内明。但是凡夫外道的内明它是有偏,要不然就是有局限的,佛法内明就真正是完全内自明了,所以称为内明。如果以佛法五明来讲,这个内明就是佛法,简单一句话,内明就是佛法,佛法的道理。

  复次帝释《声论》,帝释天所著的《声论》,谓女人为薄伽。它解释说女人称为薄伽,是欲求因缘。为什么呢?因为是众生欲求,这个欲就是欲望,有欲望要求佛道的因缘。怎么这么说呢?因为女人是能生的意思,女人能生孩子嘛。能生什么?能生出这种求道的欲望,取它“能生”这个意思。因为能生想求佛道的欲望,因缘。所以女人是薄伽,能息烦恼义。由于有上面欲求佛道的因缘,所以能够息烦恼。又是所从生义,而且它又是智慧之所从生义,也就是说,智慧是从其中生起来的意思,从什么生起?从欲求佛道的因缘,你如果不欲求佛道,没有生起想要欲求佛道的这种因缘,这种心,那么你的智慧就没有办法生起。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这里,下面越来越精彩了。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返回目录

-----------------------------------------------------------------------------------------------------------------

更多成观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