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学修问答(汇集二十一)
达真堪布:学修问答(汇集二十一)
怎样用心念佛?
答:用心念佛就是要有无我空性的见解,在这样的见解当中念佛。你有大光明、大圆满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念佛,那才是真正用心念佛。但是现在你没有这样高的境界,但是你很虔诚地、一心一意地念,这也是一种用心念佛。
什么叫明信?什么叫迷信?
答:明信就是明白佛讲的这些道理,然后生起信心。明理以后信叫明信,不明理地信、盲目地信、糊里糊涂地信叫迷信。学佛不能盲目地学,信佛不能糊里糊涂地信,你首先必须得明白。比如我们讲的出离心也好,菩提心也好,这些都是我们要明白的。也许我们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发出离心,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发菩提心,但是首先要明白。
有的时候真的很想把佛修好,但是为什么过了两天,就没有动力了呢?
答:还是不明理,佛讲的基本道理都没有明白。所以我们现在强调基础,从基础开始,一步步来,把佛讲的基本道理都弄明白。刚开始肯定慢一些,但是往后会越来越好,这样学修才能稳定。如果不是这样,东抓西抓,东看西看,却没有基础的修法,学修是不会稳定的。
应该执着善法吗?
答:刚开始你执着善法,精进学法修法去对治恶,这是个过程,也是必要的。这叫以毒攻毒。若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不执着,谁也做不到。小乘、大乘,显宗、密宗里,善恶的标准也不一样。你修行的层次越高,取舍善恶的标准也越细,这个要慢慢来。最后对佛、对法的执着都要放下,但是放下也不是放弃。
孩子不好好学习,我非常着急。有什么办法呢?
答:做父母的,关心他、帮助他是应该的。你现在学佛了,可以为他做祈祷,为他做善根回向。你把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尽心尽力了,他还是不太顺利的话,就随缘吧!儿孙自有儿孙福。他现在不好,不一定以后不好;他现在好,不一定以后也好。这些都是无常的。好也是暂时的,不好也是暂时的,所以没有必要去执着,一切顺其自然,自己尽职尽责就可以了。你这样做,第一、没有放弃;第二、又放下了。
你们之间有共业,也有个业。共业你可以帮到他。所以,尽量好好改变自己。你一改变,共业一改变,他就会改变。有些个业,是个人的一些因果和业力,这样的话,你暂时也很难帮到他。但这也不是永久的,以后会好的。
眼光放远一点,心胸打开一点,不要因为他今天没有好好学习就开始着急。虽然今天他没有好好学习,状态也不是很好,但是你耐心地等待,一定会好。修行也是这样,一定要往好的方面想,这样所有的一切都是好事。如果你往坏的方面想,都是坏事,自寻烦恼,自找痛苦,没有必要。
比如说,有个人出去的时候突然摔倒了。如果他心里不清净,就会想,“是不是我身上有什么东西了?是不是有人在陷害我?”越想烦恼越多,心里越害怕。有修行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会把这当成好事。“可能是上师三宝在考验我,也可能是磨练我的一个机会。”这样想,一下子就开心了。如果事事都能这样想就好了,就没有什么烦恼了。
居士五戒属于别解脱戒吗?
答:什么叫别解脱戒呢?别是个别的意思。谁受了这个戒,谁就能得到解脱。它要有出离心的基础。没有出离心的话,不是别解脱戒。
居士五戒、沙弥戒、比丘戒这些本身都属于别解脱戒。你今天受了居士五戒,但是如果相续中没有出离心的话,只是一般的戒,不是别解脱戒。你要有出离心的基础,在这个上受这些戒,才能成为别解脱戒。
年龄大了,没有文化,能修大圆满法吗?
答:年纪大,没有文化,这都不是问题。我们历代传承祖师当中有一位叫张麦彭工布,他遇到布玛莫扎上师的时候,已经八十多岁了。他连字都不认识,但是他特别有信心。布玛莫扎上师给他直接传窍决,当下他就见性成佛了。
其实,往生也好,见性也好,都是靠你的信心,而不是靠你的年龄、文化。有文化不一定能学好佛法,年轻人也不一定能修成。有信心都一样,有文化,没文化都能修成;没有信心,年轻的、年老的,都一样修不成,你有再高的文化,你有再大的权力、势力也没有用。
佛法面前人人平等,因果面前人人平等,不会因为你年纪大,因为你没有文化就嫌弃你,不让你解脱,不让你成佛。也不是你用钱、用权就可以解脱,也不是你有知识、有文化就可以成佛的。你有信心的话,都一样能成就。如果你没有信心的话,都一样不能成就。
有的人说,我年纪大,没有文化,学什么都很费劲。你只要用心去学,什么都能学会,什么都能修成,就是自己不用心,对自己信心不足,没有自信。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我们这些修大圆满的人里,七八十岁的人都有。他们修得非常好,也有很大的成就。有信心就可以了。
我母亲特别想学佛,但是年纪大了,记忆特别差,跟着仪轨学但是记不住,学完就忘了。这种情况下该怎么修?
答:她若是学更多的理论、修更多的法有困难的话,就不要勉强地对她要求太多,主要是让她生起信心,让她一心念佛就可以了,简简单单的。主要就是心。我们就是心定不下来;若是心能定下来,一心一意这样念的话,也一样能解脱,一样能成就。
小组里有些师兄经常不来参加共修,跑去忙其他的事。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答:能劝就劝劝,劝不了也不要太执着,自己学好了就行了,自己先管好自己,这是最重要的。若是你跟他有这个机缘,你也有这个能力劝他,你也不能坚持不做,应该纠正他,劝阻他,这也是佛弟子应该做的。但是在机缘不成熟的时候,你还没有这个能力的时候,还是不要勉强去劝。这样的话,也许更会使对方烦恼,也许造的业就更多了。我们还是尽量去宽容,尽量去发慈悲心吧!
学佛一定要吃素吗?
答:这个不一定,吃素是要根据自己的因缘的。因缘具足了,你就可以吃素,因缘不具足的情况下,你可以不吃。
学佛也是有很多阶段的。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习气重,太贪肉的味道了,戒不掉,就吃。这是不好的,但是没办法,自己的根基就在这里,层次就在这里。这时候,吃肉不是没有罪过,也不是不造业,但是你可以忏悔。作为凡夫,不可能不犯戒,不可能不犯错误。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就是自己真的不想吃了,真的不贪了。你愿意吃素,但是你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恒顺众生,失去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勉强地吃,这本身就是一种施舍,是一种功德。
我的工作性质要求我必须杀生,怎么办?
答:在大乘佛法里,杀生有允许的时候。但是这种情况是很少的,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没有没有丝毫自私自利的心,第二个是对众生的利大弊小。若是自己的修行没有达到那个层次,还不是那种机缘的情况下,你去杀生的话,那是造业的。
但是现在你家里的情况,或者工作环境就是这样的,这都是你自己往昔造过的业,曾经结过的恶缘,所以现在就是这个结果。你现在就要了缘,多忏悔,慢慢就都会变成善缘,变成善果,慢慢你就能远离这种环境,断除这种恶缘。
早晚课坚持不下来怎么办?
答:还是没有明理。我们上早晚课,其实你真正明白了,你真正能够表里如一地做,那是多大的享受,多大的快乐啊!世间的任何一种享受都比不了,任何一种快乐都比不了。但是你看我们现在,没有感觉,没有兴趣,不想做,但是也勉强地做,当任务去做。
我们的早课晚课仪轨,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偈颂,每一个字都有甚深的含义。你用心去体会,不要只是在口头上念,要在心里念,边念边观想,边念边思维。把自已的心融入进去了,一个小时感觉就是一瞬间。
我的老母亲年纪很大了,让她学佛还是有点难度,我应该怎么做呢?
答:那就看她自己的因缘和福德了,能直接让她念佛修行是最好的。我们作为一个学佛人,应该以佛法去帮助她。你给她讲道理她听不进去,但是你可以给她好好地表法,这也是帮助她的一种方式。
我们传播佛法,也不是必须要是通过口,通过身也可以。从你的言行举止当中,让她感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和功德,这样她自然也就会生起欢喜心,也就会生起这种信心。就这样去帮助。
再有,就是通过一些佛号、咒语、觉歌、佛歌她给种下善根。慢慢这个善根能成熟,这样她就能解脱。
密宗里有闻解脱,系解脱,见解脱,听闻解脱……有些人就怀疑,“这么容易就解脱呀?”能解脱,但是没有说什么时候能解脱,这个是不能确定的。每个人根基不同,有些人可能当下解脱,有些人可能今生解脱,有些人可能要等到来世或者很多生生世世才能解脱,有些人可能要过很多劫以后才能解脱。已经种下善根,已经结下善缘了,这是不会浪费的。因缘具足的时候,它一定会成熟在你的相续当中,他一定会在你的相续当中发芽结果,这个时候你就会解脱。
我们修加行的过程非常漫长,但是寿命是无常的,我们是不是还要兼修一下净土的念佛法门,直持念佛号呢?
答:临终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是随便念念佛号就可以往生,要具足往生四因。这四种因具备了,到临终的时候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四种因没有具备的话,到时候不能往生。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愿里包括了很多。出离心和菩提心都包括在愿里。你真心实意地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是不能假的,必须是真心实意地想。
首先,你对世间法还有贪恋的话,那你不是真心实意地想去西方极乐世界的。所以必须要有出离心。然后还要有菩提心。为什么呢?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佛法里讲的,大乘佛法的前提条件是发菩提心。现在很多人往生是为了自己,“哎呦,人生太苦了,轮回太苦了,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私自利,根本没有想众生。“我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然后乘愿再来度化众生。”你没有发这个愿,那就修的就不是大乘佛法,也就不能成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因。
第一、明观福田,你要日日夜夜忆念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发菩提心。第三,积资净障,积累资粮、净除罪障。第四、发愿,真心实意地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往生的四因,具备了,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极乐愿文》主要讲的就是《阿弥陀经》的内容。往生的四因里面都讲了,其中主要讲的就是愿。发愿是很重要的。
藏传佛教包括小乘和大乘,显宗和密宗,它是一个完整的佛法体系。往生四因是显宗里讲的。密宗里讲的是三想破瓦法,也就是往生法,它是临终往生的方法。但是这里要求就更高了。“三想”里包含了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的智慧。我们修破瓦法的时候,要观想中脉。中脉相上是脉,但是体上是中观,就是空性,你要有空性的见解才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不能忽略基础。
学佛人谁不念佛?谁不求生净土?但是主要是怎么念佛?怎么才能求生净土?你没有一定的戒定慧的功德,光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能往生吗?你没有戒定慧的功德,光念“吽嘛咪呗美吽、吽嘛咪呗美吽”能成就本尊吗?
修净土也好,修禅也好,密宗也好,其实都一样,都要有基础,自己相续要成熟。你相续不成熟,根本没有基础,在那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不一定能管用。净土法门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法门,那是境界很高的。“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那是佛菩萨的境界啊!看破了、放下了,那就OK了。到了那个境界,修禅宗、密宗都行。
什么是清净?我们现在心里烦恼稍微少了一些,粗大的烦恼没有了,这不叫清净。烦恼的根是我执和法执。根去掉了,烦恼才不会生起,你的相续才能彻底清净;根去不掉,烦恼是不可能灭尽的,相续也是不会清净的。
若是烦恼的根没有去掉,佛法里也有对治烦恼的方法。比如布施的修法,它是对治贪心的;还有慈悲心的修法,是对治嗔恨心的。但这都是暂时能降伏一下,不能彻底去除。要彻底去除烦恼,就要去除我执我爱,就是人我执,法我执。去除我执,你才能彻底去除烦恼。你把根去掉了,它就没法再发芽、结果了。
什么是平等?真正证悟空性,证悟大光明、大圆满的时候,才有真正的平等。大光明是处处清净平等,处处圆满,这是没有分别的。地狱和天堂一样,这个时候才有清净、平等、自在、随缘、念佛。这都是特别难的,一般人不可能达到这些境界。所以念佛要有念佛的方法,你要会念佛。
什么叫佛?佛有法身佛和色身佛。佛讲过,“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所以色身佛不是真正的佛,真正的佛是法身佛。法身佛是什么?法身佛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自性、诸法的本性才是真正的佛。
怎样去念佛?念佛念心,修心修行。念佛就要观察相续,修行就要调整心态、转变心态。你要观察自己的相续,改变自己的相续,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什么叫观察自己的相续?要以佛法观察自己的心。怎么改变心的相续?要以佛法去改变。佛法就像镜子一样,你拿镜子来照,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心之自性,你才能找到真正的佛。
每次都观修我都观修不好,所以没有信心做,怎么才能坚持下去呢?
答:你观想不出来就不修了,那你就永远也观不出来了。你现在观不出来,所以才要观啊!观出来就好了。你把缘起性空的道理明白了,那你会特别愿意做。对最基本的因果、轮回这些道理有甚深的体会,也会精进,不可能这样懈怠。还是自己明白得不够,智慧不够。
真明白了以后,佛法对我们的利益多大啊!无论是金刚萨埵除障法,还是其它法,都一样。若是你修成了,你就什么都有了,世间这一切福报也有了。身体能健康,家庭能和睦,工作能顺利,可以说是心想事成。这是多大的利益啊!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没有真正去深信。
我们知道钱对我们的好处,所以我们特别执着钱,为了一百万,怎么都可以,晚上不睡觉都可以。你看金刚萨埵除障法,它不仅能给我们暂时的利益,还能给我们究意的利益。它给我们的快乐是永恒的,幸福是永恒的,福报是永恒的。你真正明白了,深信了,还能懈怠吗?佛法真的是如意宝啊!
我们发心仪轨里有一句:“废俱获至宝”。我们现在为生活、为世间这些暂时利益,起早贪黑努力奋斗,这都像是捡垃圾。你在捡垃圾的过程中,突然得到了如意宝,但是你没有意识到是一个如意宝,你认为这是一块石头,又把它扔进垃圾桶里了,这还是是福报不够。佛法真的是不可思议。看看我们的历代祖师、那些大德高僧的传记,他们在山洞里修行,没有为世间的福报做任何的事情,他们想要的不是世间的名闻利养,但是也没有躲开名闻利养,这都是自然就来的。
修金刚萨埵除障法的时候,我们消的是消自己的业障。但是我们观想的时候,要观想带着法界众生一起来忏悔消业障,自观为金刚萨埵降甘露的时候也可以消除众生的业障。这两个是否矛盾呢?
答:观想带众生一起消业,主要是修自己的利他心。但是众生能不能受益,还要看众生自己的善根福德。佛菩萨的愿力在,佛菩萨的加持在,但是如果众生的因缘和福德不到,还是一样不能受益。佛菩萨的愿力也好,加持也好,就像空中的月亮,但是你要照出月亮的影子必须有水,若是没有水,不可能映出月亮的影子。
比如我们修自他相换,是不是别人的业果不能转移到你的身上,只是扩大心量而已?也并不全是。众生的因缘各种各样,有的也能代替,也有这样的公案。但是这个众生肯定也是有这样的善根,才能够通过这个方式成熟。
身口意供养上师,怎么才能样做到圆满?
答:身口意供养佛也好,供养上师也好,主要是放下自我的一种方法,也是对治傲慢心的一种方法。一个具德的上师,他唯一的事业就是弘法利生。你把自己的身口意供养了,佛的事业就是上师的事业,上师的事业就是你的事业,把自己的身口意都当做弘法利生的工具,然后尽心尽力地去做一些弘法利生的事业。
为什么说弘法利生?你弘法了,才能利生。你给他吃的,给他穿的,给他住的,给他用的,这不是究竟的利益。那你要真正利益他,就要帮他解决解决根本上的问题,也就是心灵上的烦恼痛苦。怎样解决呢?唯一的方法就是佛法。你弘法了,也就利益众生了。
什么叫弘法?法有两个,一个是教法,一个是证法。弘扬教法,弘扬证法,这叫弘法。教法是经、律、论三藏,证法是戒、定、慧三学。你最好要精通三藏的内容,然后去让众生明白这些佛理。你现在没有这个能力,你也可以去帮助有能力弘扬佛的教理、弘扬三学的内容的这些人,无私地去奉献,去帮助他们。
然后是弘扬证法,就是戒、定、慧三学,让众生明白这些真理,让众生的相续当中生起戒、定、慧的功德。让众生的心里清净、不散乱,让众生心里充满光明和智慧,开启众生心灵上的智慧,这叫弘法利生。
自己有能力,就去做这些。没有能力,就帮助有能力的人,包括印书、刻光盘等,这也叫弘法利生。
烦恼、习气是造业的因,而声闻缘觉证悟了人无我,断除了烦恼障,就不会造业了,但他并没有断习气障。那么这和“习气是造业的因”是不是有冲突?
答:习气有粗大的习气,有细微的习气。细微的习气不是造业的因。八地菩萨、十地菩萨也有习气,但是他不会造业的。我们有时候不知不觉的造业,那是一个粗大的习气,而四障中的习气是一个细微的习气。
习气是一个总称,各种各样的,每一个习气的定义都不一样。包括烦恼也是,有多种多样,八万四千烦恼,每一个烦恼的定义都不一样。
习气是造业的因,习气障是最后障碍佛圆满的障碍,这两个习气的定义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是不是我们只要一心祈祷上师加持就可以了,就不需要闻思修了?
答:不闻思修怎么能生起信心呢?能够生起信心的话,不需要闻思修也能得到加持,但是生起信心是很难的。信心是一种不动摇的心,是从明理中产生的。你真正明白了诸法事实真相以后,你就不会再怀疑了,不会再动心了。你不动心,心就定了,心定了就有力量。
现在有些人今生今世没有太多的闻思,但是他过去世中有足够的闻思。他基础是有的,因缘不具足的时候,它不会显现出来。有一天突然因缘具足了,他前世修来的那些善根就会成熟,这个时候他忽然就会开悟。所谓的“顿悟”就是这种情况。比如说六祖慧能,他不是没有闻思,他不是没有修过,他不是没有基础。他是有基础的,他在过去世中修过,他的相续差不多已经成熟了,最后通过一个小小的偈诵,或者是一个什么动作,就瓜熟蒂落了。
开悟也好,成就也好,这是一瞬间的事,但这也是需要磨练的。磨练习性,让自己的相续成熟。已经磨得差不多了,到时候一点就破。你不断地修持,相续慢慢成熟了,有一天你就会豁然开朗,有一天你就会突然明白的。
自己的心要诚,心要净,这样的话,加持哪里都有,随时都能得到。“千江有水千江月”,有水就有月,谁有信心谁就能得到加持,这是不可思议的。你真正用心去体会,才能感觉得到,之前它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一种力量。也可以说上师三宝的加持,也可以说是自己的加持。自己能够一心,那它本身就是一力量,是一种加持。上师三宝是一种对境,是一种所依。不断地培养信心,最后生起信心,心定下来了,就能得到加持。
皈依以后,应该怎么修行,最开始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答:从闻思修的角度来讲,首先是闻法;从戒定慧的角度来讲,首先是守戒;从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智慧角度讲,首先是修好出离心。一步一步来。念咒不重要,明理更重要。先明理,明理以后念咒、念佛,念什么都可以。主要是这个心,你的心在哪里?心在世间还是在出世间?心在大乘里还是在小乘里?心在显宗里还是在密宗里?若是你境界不到,修也没有用。所以一定要按次第来,一步一步地修。刚开始肯定有点难,但往后会越修越轻松。若不是这样,没有基础,是不会稳定的,不稳定就不会有成就。
出离心、菩提心、般若空性智慧,这三个叫三主要道。比如我们要盖一橦楼,出离心就是地基,菩提心就是围墙,般若空性智慧就是房顶,这样才圆满。如果没有地基就盖房,结果会怎么样?现在很多人都不修出离心,直接修菩提心,空性智慧,这样是不行的。
密宗境界很高,禅宗境界也很高,和大圆满没有区别。净宗的境界也不低。关键是你不管修什么都需要基础,先把基础打好,然后你修净宗也行,修禅宗也行,修密宗也行,看自己的缘分、根基、意乐在哪里。没有基础,修哪个都不行。所以学佛一定要扎扎实实,这样才会成就。
怎样如法地放龙王宝瓶,地藏宝瓶?
答:放龙王宝瓶时,用哈达绑在瓶口,投到河里或海里就行了。也有专门的仪轨,但是现在你们不方便念,也可以念八吉祥颂、金刚七句祈祷文、缘起咒。放完以后,再念三遍大自在祈祷文,然后回向一下,就可以了。
地藏宝瓶埋在地下的时候,要至少挖到一肘以上的深度,宝瓶必须要放地下一肘深以下。上面最好盖个十字金刚杵。也是有专门的仪轨的,你们不方便念,可以念八吉祥颂、金刚七句祈祷文、缘起咒,地藏王菩萨名号、地藏心咒,然后再念大自在祈祷文,回向偈、吉祥文。念这些,加持力特别大,尤其是通过缘起咒,什么都能解决,什么都能圆满。
有一些职业是造恶业的,比如负责流产的医护人员,还有烟草公司的从业者,他们算不算业际颠倒?
答:业际颠倒主要是指恶念重,善念弱;行为上也是,要做恶业时,力量特别强大,有多种多样的手段,特别擅长;而要做善事时,方法就特别少,力量也特别弱。这叫业际颠倒。此外,先皈依了,再后来就又不皈依了;刚开始觉得出家好就出家了,后来又反悔了;刚开始信心挺大,精进修行,后来又退心,又去造恶业了。这都属于是业际颠倒。对于凡夫众生而言,有一些烦恼,也会造一些恶业,都是正常的,这不叫业际颠倒。
饭菜里有荤腥,可以做简供吗?会不会对佛菩萨不恭敬?
答:那就看自己的境界了。其实你做供养也不是佛菩萨要用这些,主要是为了自己能遣除贪欲心,培养对佛菩萨的信心,培养一个善念。这是我们做简供的目的。如果你有不恭敬的心,对佛菩萨有轻视的态度而去做供养,那肯定是有过失的。如果不是以轻视的态度,那就没关系。尤其简供前面有“嗡啊吽”,通过这些咒语力量,供品都能够变清净。自己心里若是有障碍就不要做,没障碍就可以。
以无我空性的智慧摄持是无漏的善,能解脱;有漏的善不能解脱。凭我们现在的能力,做任何事都达不到无我空性智慧的摄持,那是不是就不能解脱了?
答:这就看自己的修行层次了。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无我和空性的见解,就没办法用这些智慧来摄持,但是你也可以有出离心和菩提心。菩提心有世俗谛的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有这些来摄持也可以。然后慢慢就能够生起无我和空性的见解。首先能生起相似的见解,通过相似的见解,最后能生起真实的见解。这都是要一步一步修的,哪有一下子圆满的?
在学修的过程当中死了,能不能往生?
答:那就看你自己了。若是自己具有信心,那就一定能往生;若是没有具足的信心,总是怀疑自己能不能往生,那到时候不一定能往生。所以不要怀疑嘛!既然皈依了上师三宝,就已经有皈依处了,已经有依怙了。所以自己今生的事情也好,来世的事情也好,都托付给这些上师和三宝,自己应该安心。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