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性空法师: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六章 灭圣谛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1日
来源:   作者:性空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性空法师: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六章 灭圣谛

 

  7.Idam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nirodham ariyasaccam‖‖Yo tassā tanhāya asesa-virāganirodho cāgo patinissaggo mutti anālayo‖‖

  诸比丘!苦灭圣谛者,即:于此渴爱息灭无余、弃舍、遣离、解脱、无著。

  灭谛即是涅槃

  灭圣谛是什么?灭圣谛就是涅槃,就是「没有爱」的意思。因为没有爱,就没有取、没有缘。所以,涅槃是无取法、无漏法、无为法,也就是没有苦、集谛。为什么是无漏法、无为法?因它没有缘,所以「无取涅槃」是没有缘的涅槃,这才是真正的涅槃。苦的缘是因为有「烦恼」,而涅槃本身并没有缘,不过它会出现在「道」中,道是实现涅槃的缘。要清楚此理,才能了解为什么见道时,四圣谛会一起出现。

  渴爱息灭无余(tanhāya asesavirāganirodho):指我们要完全离开轮回的缘。佛说轮回的缘为「爱」,完全离开爱则完全离开轮回。我们已经说明轮回的存在是由很多不同烦恼造成,所有的烦恼都是轮回的缘,而这些烦恼中最主要的缘就是爱,有爱才有无明,有无明才有其他的烦恼。如果我们能离开爱,就能离开五取蕴,因为爱就是「取」,而「取」就是多次连续的爱,这种强烈的爱称之为「取」。

  离开轮回是指离开五取蕴,不是离开五蕴,因为五取蕴的意思就是「爱」。佛说明爱为五取蕴根本的缘,在巴利文中「涅」(nib)是指「没有」,「盘」(bāna)指「爱」,涅槃就是没有爱的情况。完全没有爱,就能入涅槃的境界;若还有爱,即使我们有修行、有智慧,还是不能完全进入无爱的境界。因为五取蕴是「爱」,有爱就会有轮回的缘,就有无明等其他的烦恼,所以,有爱就有再生,唯有完全离开爱,才能不断地留在涅槃的境界。

  弃舍(cāga):如果要入涅槃,到达没有烦恼的境界,必须要全部放弃、弃舍。弃舍什么?如果能弃舍爱及所有其他的烦恼,就能弃舍五蕴、弃舍轮回。

  遣离(patinissagga):和「弃舍」的意思相同,指要放弃所有的烦恼。

  解脱(mutti):之前提到要「弃舍」、「定弃」一切,目的是为了能完全解脱。

  无著(anālaya):依北传佛教的说法,ālaya就是阿赖耶,为「住」、「立」、「着」的意思,如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又称雪山,即是「雪住着」的意思。如果我们能弃舍爱,在轮回里就没有「住」、「着」,因没有住、着而能涅槃。涅槃是没有爱的境界,没有爱即无住、无所,也就能够「灭」。

  若要真正了解灭谛,应先见道才能直接体验;若没有见道,不可能直接有灭谛的经验,这是所有佛教共同的看法。假如我们能够用无漏智慧思惟苦,无常、无我,就能在实现中道时,看到四圣谛同时现起;若是没有实现见道,就不可能亲身体验到。

  见道前的第一步应先了解何谓无漏智慧的境界,了解能运用智慧的心,了解能观和所观的境界,了解在我们生活世界中所实践的真实经验。能用智慧去分别、了解世界的缘起,就是了解苦谛、集谛的基础,若没有这个基础,就无法实践见道。

  简单地说,我们要了解名色,名色就是智慧的境界,在名色中包括所有的无漏智慧、所有的分别,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都在名色中。

  为什么一定要了解名色法?因为观名色就没有我、没有你,观名色就是世界的真实经验。例如观察杯子,杯子属于名色的经验,我们能了解这个东西叫做「杯子」,只是人类彼此赋予这样的称呼。如果小狗来看杯子,牠也会和人一样看到这个东西的颜色、形状,但是小狗并不知道这个东西叫「杯子」。所以,在真实经验中,「杯子」只是名色法的存在。如果想要进入智慧的境界,就要洞察实际的名色经验。

  名色法必须进入智慧的境界才能观察到,如果没有这种了解,就不能真正了解无常,因刹那、刹那的无常是属于世界真实的法,不是属于概念。我们知道杯子会破坏,但这不是真正用智慧来观察,真正「观」的智慧是看到杯子以及一切法(包括人)都是地、水、火、风等四大不断破坏的过程。其他的所缘也是同样的道理,此破坏过程是我们「所观」的对象——色,而「能观」这个破坏过程,叫做「名」,「名」如同色一般也是连续不断破坏的过程。

  了解名色,才能了解什么是缘起,什么是集谛。我们的「爱」,如爱的所缘:钱、房子、汽车等,我们为何爱这些?因为我们认为它们存在,它们能给我们乐受、满足。虽然也知道它们不可能永远保存,它们会坏、会改变,但这只是世界经验的概念,不是真正了解,不是真正的「观」,所以仍会不断执取,产生种种苦恼。想实现灭谛,一定要了解名色都在无常破坏中,才能放下爱。然后,思惟苦谛、集谛就是能观、所观的了解,如果能思惟它们不断刹那、刹那无常变化的过程,就能运用所有观的知识,实现世界最高的观——行舍智(sankhārupekkhāñāna)⑴。如此,我们就能远离无常、苦,就能看到苦,集、灭、道四谛同时现起。南传佛教或其他宗派也有同样的看法:实现见道就能观四圣谛同时出现在一个心的过程,之后可借由修道而离开所有的烦恼,也就是离开爱。

  我们要了解所有烦恼都有相互的关系,因为我们的心中都有烦恼种子和爱,爱让烦恼种子发芽、增长、变强。所以,爱弱时烦恼就弱,爱强时烦恼就强,它们彼此有相互的关系。

  南北传佛教皆提及阿罗汉已经离开所有烦恼、所有爱的种子,意思是阿罗汉已经没有爱,烧掉所有心里的烦恼种子,使烦恼种子失去成长的功能。由于阿罗汉能用修行去除爱,杀除烦恼,使内心烦恼种子没有功能,不再继续轮回,得以实现涅槃,是故阿罗汉为所有众生、人、天崇敬供养的对象。

  灭谛是说明没有爱的境界,阿罗汉是怎么实现灭谛?怎么去掉爱,让所有的烦恼种子失去爱水而干枯?武器就是无漏智慧,借由无漏智慧的功能,就能实现阿罗汉或佛的果位。

  佛教提及二种涅槃的现象:第一种是「有余涅槃」,指佛、阿罗汉有五蕴存在的情况,第二种为「无余涅槃」,指佛、阿罗汉灭除此生五蕴之身后,由于不再有爱而不会继续轮回的情况。虽然,灭谛的现象有二种,但真正的灭谛只有一个。例如:佛陀在菩提树下,灭尽烦恼,证悟成佛,称为「有余涅槃」;四十五年后,佛于拘尸那罗般涅槃,那时佛的五蕴也灭尽,是「无余涅槃」。如果没有实现灭谛,根据自己所造的业,一定会继续留在五蕴中。因为有爱就有无明,有无明就有行,有行就会继续收集、造作,继续存在、继续轮回。

  灭谛与道谛的关系

  我们观察世间都是苦谛、集谛,要彻底了解苦,就要了解解脱、了解涅槃,要了解涅槃解脱的经验,必须靠「道」来实现,「道」是无漏,却是有为法⑵。灭与道的相互关系在《七车经》中有清楚的说明,它说明解脱、现观过程有七种清净法⑶的修习次第,就是戒清净法、心清净法、见清净法、度疑清净法、道非道智见清净法、行道智见清净法、智见清净法⑷。

  在《七车经》中舍利弗(Sāriputta)和满慈子尊者(Mantāni-putta)⑸对话,舍利弗问满慈子:「出家修梵行是为了实践戒清净,然后再心清净法、见清净法,一直到智见清净,依照七种清净法的次第顺序而修持吗?」满慈子回答七次:「不是!」于是舍利弗问:「您出家的目标是什么?」满慈子回答:「我跟随佛陀出家的目标就是实现涅槃。」舍利弗问:「涅槃没有七种清净法可以吗?」满慈子回答:「不可以!戒定慧的内容就是道,如果没有七清净法就没有道,就不能实现涅槃。修行是为了实现解脱,七种清净法不是目标,而是用来实现涅槃的方便。」

  要了解涅槃不是道,道也不是涅槃,但我们是借着道来实现涅槃;实现涅槃时,七种清净法也会一起实现。所以,现观是一个过程,此戒、定、慧三学是个不间断的修行过程,如果能依循着「道」实现了这个过程,就能进入涅槃城。当入涅槃城后,我们就不再需要靠修道的工具。

  在《七车经》中,满慈子以七部车子比喻涅槃与道的关系。好像波斯匿王(Pasenadi)从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要到第二大城婆鸡帝(Sāketa),这段路程需要乘换七部车子。当波斯匿王离开舍卫城时是用第一部车,旅行一段时间,马疲倦了就换另一匹马,连续乘换了七匹马后,他到达了婆鸡帝。城里的大臣问:「您是用这部车到达此地吗?」波斯匿王要怎么回答?他不能回答:「是」或「不是」,他只能说是用第一匹马所拉乘的车离开舍卫城,中间换马、再换马,最后用第七部车到达婆鸡帝。

  同样的道理,修行者是用戒清净法、心清净法、见清净法、度疑清净法、道非道智见清净法,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等七种清净得到涅槃,不过涅槃并不是这些清净法。在《七车经》的譬喻当中,首都舍卫城如同我们的轮回,波斯匿王如同修道人,而第二大城婆鸡帝如同涅槃的境地,到达目的地需要七部车,也就是实现涅槃需要道——七种清净法,假如没有七种清净法,就无法到达涅槃城。当进入涅槃城时,就可以放弃七部车。不过,如果没有乘用七部车,终究只能停留在原处,无法到达目的地。所以,七种清净法是道,是实现涅槃的缘。

  我们要了解灭谛就是涅槃,而实现涅槃,需要实践道——八正道,因正道是无漏法能引导我们到达涅槃。不过,阿罗汉实现道时,还是有五蕴的存在,这情况称为「有余涅槃」。当他五蕴灭尽时,由于道的成就而实现了无余涅槃,此无余涅槃就是无缘法。

  择灭与灭谛的关系

  无为法是对灭谛最基本的了解。如果想了解《俱舍论》中一切有部的学说或修行过程,我们不免要面对很多复杂的问题,现在我只简单说明一切有部的灭谛。

  南传佛教在无为法上的看法很简单,他们认为无为法只有一个,即是涅槃;虽有「有余涅槃」、「无余涅槃」二种不同的现起,但还是同样的涅槃、同样的灭谛。有关一切有部对灭谛的看法,可查《俱舍论》第一品,其中提及三种无为法:「虚空无为、择灭、非择灭」⑹。在一切有部系统里,不可能有「择灭」以外的灭谛,「择灭」就是一切有部的灭谛。

  「择」的意思是:用无漏智慧来分析。一切有部以牛与车的譬喻来说明无漏智慧与灭谛的关系⑺,无漏智慧称「择灭」,也称为「离系」。「系」(梵yoga)即是「缚」,就是所有的烦恼,因此「离系」是离开所有烦恼。

  梵文的择灭即pratisamkhyā-nirodha,意思是离开所有有漏法的缚。「择灭」简单地说就是离系;系就是缚,所有的烦恼就是我们的缚。当我们能用思惟抉择苦谛或其他圣谛的智慧,令诸有漏法远离束缚,所能得到的「灭」,就称为「择灭」。择灭是离开所有有漏法的缚,如同牛与车一样,因有智慧的拣「择」分析而有「灭」。

  一切有漏法是否只有一种择灭?南传佛教持肯定的态度,但一切有部不认为如此而提出:

  一切有漏法同一择灭耶?不尔,云何随系事别?谓随系事量,离系事亦尔。若不尔者,于证见苦所断烦恼灭时,应证一切所断诸烦恼灭,若如是者,修余对治则为无用⑻。

   「随系事别」中的「事」,通常指真正的所缘、真正的对象,即胜义谛中存在的法。但此处所指的「事」只是用来方便说明不同品类的烦恼;而「系」是指所有的缚或烦恼。这句话是说明有很多不同种类与品的烦恼,所以「谓随系事量,离系事亦尔」,要对治不同的烦恼就要有不同的择灭。

  对于不同种类烦恼的分别对治只是一种方便说法,不是依胜义法而说。虽然,对治不同的烦恼有不同的择灭,但真正的灭谛只有一个,不可能有二个、三个灭谛。不过,如何让多种择灭最后实现为一个灭谛?这是一个渐次的过程,但不容易了解。在这渐渐实现灭谛的过程中,不可能有很多不同的灭谛,只有一个究竟的择灭、究竟的灭谛。若能实现这个过程,就能成就阿罗汉。有关「择灭」的相关内容,在《大毘婆沙论》⑼里也有提及,大家可以自己查阅、参考。

  择灭和灭谛是不同的,择灭如同「因」,灭谛如同「果」,因此要用无漏智慧——择灭来实现灭谛,而灭谛就是无漏智慧的境地。所以,一切有部强调一个、一个现观的过程,即在每个现观过程对于四谛中的每一个谛都要有系统、次第的分别思惟,这种分别应该和多种择灭的想法有关系。要了解这些分别,应从一切有部的修行经验及他们对《阿含经》的看法去探讨,他们认为要分别渐次地思惟四圣谛的过程,才会有见苦所断的烦恼、见集所断的烦恼、见灭所断的烦恼以及见道所断的烦恼等不同的分别。由于四圣谛有这些不同所断烦恼的分别,应该就要有不同的「择灭」。这种分别是有道理的,因为一切有部认为在现观过程中,这些不同种类的择灭都是真正的法。

  要了解有部的修行,一定要探讨他们在现观过程中对于多种择灭的看法。南传佛教认为只有四种真实法:色、心、心所、涅槃。在经验的范围里还有其他的法,如依一切有部的看法,还有心不相应行法(citta-vippayutta-dhamma)⑽。在心不相应行法里有「得」、「非得」⑾,现观过程和法的分别有关,要分别不同的烦恼很复杂。所有烦恼都存在于我们的身心相续里,因它们有「得」这个法,也就是说所有的烦恼都存在这个法中;而「非得」和「离系」的概念应有密切的关系。一切有部以为「得」、「非得」都是真实的法,因此离系——择灭也就变成真实的法。

  佛教认为真实法是有自性的法,依胜义谛来说,有自性的法才能存在,没有自性的法则不存在。我们要用缘起来了解涅槃,南、北传三藏经都有这种说明:要先有法住智,能用无漏智慧分别真实经验,才能有涅槃智⑿。因为不同的离系都是用无漏智慧了解,断除烦恼后而得的真实经验,所以一切有部以为离系是有自性的真实法。

  为何「择灭」需要多种?因为烦恼的不同分别,意思是说不同的烦恼应该有不同的择灭;如果只有一种择灭就能断所有的烦恼,照理说只要用一种择灭断掉见苦所断烦恼时,那么见集所断烦恼、见灭所断烦恼、见道所断烦恼也应该会灭除。但一切有部却提出多种离系的分别,因为他们从对四谛分别思惟的现观过程中,认为苦、集、灭、道四谛都有分别要断的烦恼。依南传佛教:在世间观的过程,断烦恼也是渐次的过程,但见道则是顿断,南传并没有像一切有部这么有系统地分别说明这是苦谛,集谛、灭谛或道谛所断的烦恼。

  在实现见道过程前,一切有部认为我们只能思惟苦谛和集谛,不可能有灭谛的思惟,因灭谛是属于离系的过程,是解脱的实现;此离系过程和解脱都是无漏智慧的境界,所以见道前,不可能思惟灭谛。依照南北传佛教的说法,灭谛是无缘法,没有什么对象,因它没有什么对象,也就没有任何的缘或寻、伺。所以在见道前,当我们思惟苦谛时,就无法思惟灭谛。

  至于多种离系是如何和一个究竟灭谛连在一起?如果不依照一切有部的说法,我们就不用依多种离系来分别、渐次地断不同品的烦恼,而是实现一个苦谛所断的烦恼时,则断一切谛的烦恼。也就是说,能看苦谛,就能看集谛、灭谛、道谛;能看集谛,就能看苦谛、灭谛、道谛;能看灭谛,也就能看苦谛、集谛、道谛;能看道谛,就能看苦谛、集谛、灭谛。依照这样的说法,如果能彻见苦谛,就能成为阿罗汉,因为真正了解苦谛的人,一定能完全了解集、灭、道谛,所以只有阿罗汉能完全理解四圣谛一同生起的真相。

  一切有部对于不同品的烦恼和不同择灭的复杂分别,不可能完全只依靠「经」的道理,应该也和他们现观分别思惟四谛的系统及修行资粮的看法有关系。现观过程有见道、修道,在见道前,修行过程中不可能有出世智慧,只能用世间智慧来了解。所以,「灭」应该要实现在出世智慧,假如没有实现出世智慧,不能达到究竟灭,只能看到世间灭;而「离系」就是断烦恼,是一种渐次的现观过程,它有二个方面:世间、出世间,世间智慧并没有力量断除烦恼,唯有出世智慧才能断烦恼、观究竟灭。

  依我对「离系」——择灭的了解,在见道前,要用世间智慧看苦、集、道,也要看「灭」,但此时只能看到世间刹那、刹那的灭,无法观见究竟灭;只有实现见道后,才能以出世智慧断所有的烦恼。这是说见道前已有择灭,已在练习用世间智慧断烦恼,但见道后才有真正的择灭、真正的出世智慧,才能真正断烦恼,实现真正的灭谛。

  我们先要断烦恼,才能解脱。依南传佛教的看法:无间道为断烦恼道,在见道中,因为苦、集、灭谛是和出世道谛在一个心的刹那过程中实现,因此四谛能同时生起;但见道前,因为没有出世智慧,四谛不可能一同出现。一切有部则认为见道过程有十六个刹那,事实上可说是十五个刹那,若想了解一切有部离开烦恼的复杂过程,应该先了解不同的择灭与不同品烦恼的关系,以及不同的择灭和世间、出世智慧的相互关系。

  结说灭圣谛

  【彻见缘起】

  依照「择灭」——离系的作用才能实现阿罗汉果、漏尽智,如果没实现漏尽智,就不能了解缘起甚深的意涵。在《大缘经》(mahā-nidāna sutta)⒀中佛向阿难说明:如果不是阿罗汉,一定有心苦。假如没有实现漏尽智,就无法清楚地观照缘起;无法彻见缘起,便无法解脱轮回。阿难当时已是须陀洹果的圣者,能了解这个道理。

  佛依此一方面说明解脱的缘起,一方面说明轮回的缘起。如果我们没有实现究竟的解脱,就不免有爱的束缚、爱的苦。有智慧的人很容易看到这种苦,没有智慧的人就无法看清楚。爱就是苦,若有爱就不可能了解缘起的深义。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思惟苦、集、灭、道四谛,放下爱执,才能实现解脱。

  【了解苦谛】

  佛的解脱过程是靠对苦谛的了解,如果对苦谛了解不够深,就无法实现究竟解脱。佛说明:不能究竟解脱是因不够了解苦谛;唯有真正了解苦谛,才会有真的信心,信心能帮助我们的心精进,给予「信忍」推动我们去努力。所以有信心,才有真正的精进,有真精进,才能不断努力实现解脱。所以说:「知苦能见道」。

  精进是靠信心,信心是靠对苦的了解,有苦的了解才会有正信,有正信才会努力,努力才有法喜。什么是真的喜?佛教有二种喜:欲喜和法喜;有二种欲:欲欲和法欲。欲欲引导我们到欲喜,法欲引导我们朝向法喜。法喜的条件就是要有法欲、要有精进。若不精进,就不能实现法喜,有法喜才有轻安,若没法喜就没有轻安;有轻安才会有正定,没轻安就无法实现正定。所以,轻安、法喜都包含在正定的条件里。有正定才会有如实观,有如实观才会有解脱;有解脱才会有解脱智,这是离开苦的过程⒁。

  【断除爱】

  如果没有离开烦恼、爱,怎能离开苦?对缘起怎能有彻底了解?若还有爱,佛以为我们不免有「求」,有求就不免有「得」。有求、有得是因为我们有「爱」,「爱」让我们如同瞎子般看不到真相,无法去除烦恼;若不能完全断烦恼,一定有「求」。「爱」必定会和「求」在一起,有「求」就会继续存在,继续收集业,继续创造「行」,所以就有「得」,结果我们常「决定」要这样还是那样。「决定」就是欲贪,因有欲贪而有执着,若没有断爱、断求,我们一定是在执着中、在五取蕴中。

  因众生有「求」、有「爱」,就不免有要保护的所缘,只有阿罗汉、佛已离开了爱,所以没有要保护的所缘。有想保护的所缘,是因为有「悭」⒂;有悭,我们一定会保护自己。如果还会保护自己,怎能看到缘起的深义?所以,佛说「灭」(anālaya)为无住,无住就是没有什么要保护的所缘,唯有如此才能了解缘起深义。如果没有完全断爱、断求,我们就会继续轮回。因有爱就有想保护的所缘,有求就有再生,所以灭谛的真正意思就是「爱尽」。

  实现佛法过程中,虽不免有「求」,但终要离开这个「求」。若真要理解怎么修行,就要了解「不求」,就没有「得」,也要了解「求」就是「爱」,「爱」就是「无明」。《俱舍论》说明信心是宗教的爱(pema)⒃,信心是种特别的爱,这是「道爱」。「爱」是我们存在的根本,而「信心」是宗教上特别的爱,要怎么处理这二种爱的矛盾?可以自己多去体会,若能看到这个矛盾,就知道为什么要修安那般那、为什么要修行。

  《大念处经》注释书说明:安那般那是「苦谛」,因入出息是随身心转,而名、色、呼吸都是无常生灭的,所以是苦谛。用功专注在安那般那上即是「集谛」,因为要不断的抓住所缘,爱所缘。除去苦、集二者就是「灭谛」;「道谛」是引导我们走向灭谛的方法。若能了解这个道理,才知缘起深义,才能了解解脱的过程。

  【注解】

  ⑴修行者照见诸行法中无一物可执取为「我」、「我所」,舍弃恐惧、取乐,对一切行法以平衡、平等的态度面对,而实现行舍智。

  ⑵「论曰:说一切法,略有二种,谓有漏、无漏。有漏法云何?谓除道谛,余有为法。所以者何?诸漏于中,等随增故,缘灭道谛诸漏虽生,而不随增,故非有漏。不随增义,随眠品中自当显说。已辩有漏,无漏云何?谓道圣谛及三无为。何等为三?虚空二灭。二灭者何?择、非择灭。此虚空等三种无为及道圣谛,名无漏法。」《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分别界品〉,《大正藏》册29,页1下。

  ⑶七清净法是指七种纯净、圆满的法。有了「戒清净」持戒圆满后,能「心清净」心安止专于一境,而有「见清净」;以智慧的正见,如实见、如实知,能「度疑清净」厘清痛苦根源等疑惑,进而「道非道智见清净」,能辨别正确、错误的修行方法,循正道而行「行道智见清净」,以趣向「智见清净」的境地。

  ⑷《中阿含•七车经》,《大正藏》册1,页429下-431下。另可参汉译《增一阿含•等法品•第一0经》,《大正藏》册2,页733下。《中部经典一•传车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206。

  ⑸Mantāni-putta,满慈子即是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尊者。参阅《佛光》「富楼那」,页4929。

  ⑹「三无为,何等为三?虚空二灭。二灭者何?择、非择灭。」《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分别界品〉,《大正藏》册29,页1下。

  ⑺「择灭即以离系为性,诸有漏法远离系缚证得解脱,名为择灭。择谓简择即慧差别,各别简择四圣谛故;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如牛所驾车名曰牛车,略去中言故作是说。」《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分别界品〉,《大正藏》册29,页1下。

  ⑻《阿毘达磨俱舍论》卷1〈分别界品〉,《大正藏》册29,页1下。

  ⑼「问择灭自性为是一物为多物耶?有说一物。问:若尔,证见所断法择灭时,亦证修所断法择灭不?若亦证者,修后对治应成无用……有说二物。一见所断法择灭,二修所断法择灭。问:若尔,证见苦所断法择灭时,亦证见集灭道所断法择灭不?若亦证者修后对治应成无用……有说五物,谓见所断法择灭有四。……择灭有十一物。……有说择灭有三十五。……有说择灭有八十九。谓见所断法择灭有八,修所断法择灭九地各九为八十一,足前八为八十九。问:若尔,见所断法三界九地,各有四部九品差别。云何择灭但有八种?又见修所断法一一地、一一部、一一品,各有多种。云何择灭但有一种?评曰:应作是说,随有漏法,有尔所体,择灭亦尔,随所系事,体有尔所,离系亦有尔所体故。问:已知择灭随所系事有尔所量,诸有情类证择灭时,为共证一为各别证……」《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杂蕴》,《大正藏》册27,页161下-162上。

  ⑽「一切法略有五品: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应行、五无为。」《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分别根品〉,《大正藏〉册29,页18中。

  ⑾「论曰:得有二种,一者未得已失今获,二者得已不失成就。应知非得与此相违,于何法中有得、非得?于自相续及二灭中,谓有为法,若有堕在自相续中,有得、非得。非他相续,无有成就他身法故。非非相续,无有成就非情法故,且有为法决定如是。无为法中唯于二灭有得非得,一切有情无不成就非择灭者,故对法中传说,如是谁成无漏法?谓一切有情,除初刹那具缚圣者及余一切具缚异生,诸余有情皆成择灭,决定无有成就虚空,故于虚空不言有得,以得无故非得亦无,宗明得非得相翻而立故,诸有得者亦有非得。」《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分别根品〉,《大正藏》册29,页22上。

  ⑿《杂阿含经•第三四七经》「佛告须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离于我见,心善解脱。」《大正藏》册2,页97中。又《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复次有二智,能令见清净,及见善清净,谓法住智及此为先涅槃智。法住智者,谓能了知诸行自相种类差别,及能了知诸行共相过患差别,谓于随顺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三位诸行方便,了知三苦等性。涅槃智者,谓于如是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后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诸行无余永断,广说乃至名为涅槃,如是了知名涅槃智。即此二智令见清净及善清净。《大正藏》册30,页787中。

  ⒀《长部经典二·大缘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1-18。另可参《中阿含经•大因经》,《大正藏》册1,页578。

  ⒁离苦的过程:知苦→信心→精进→法喜→轻安→正定→如实观→解脱→解脱智

  ⒂「悭谓财法巧施相违令心吝着。」《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1〈分别随眠品〉,《大正藏》册29,页109中。

  ⒃「爱敬别者,爱谓爱乐。体即是信,然爱有二:一有染污,二无染污。有染谓贪如爱妻子等,无染谓信如爱师长等,有信非爱谓缘苦集信,有爱非信谓诸染污爱。」《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分别根品〉,《大正藏》册29,页21上。

返回目录

-----------------------------------------------------------------------------------------------------------------

更多性空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