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空法师: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七章 道圣谛
性空法师: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七章 道圣谛
8.Idam kho pana bhikkhave dukkhanirodha-gāminī patipadā ariyasaccam‖‖Ayam eva ariyo atthangiko maggo‖seyyathīdam‖sammāditthi‖la-pe‖sammāsamādhi‖‖
诸比丘!顺苦灭道圣谛者,所谓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中道的内容
中道的内容里,佛先说明八正道,后说四圣谛。因为有真正的开悟,才有八正道;有八正道,才有四圣谛,二者是不能分开的。要了解四圣谛、八正道都有世间、出世间的分别,若不能了知分别二谛(世俗谛、圣义谛),就无法了解佛陀教育众生的方便及佛所演说的甚深法义。
【先示八正道】
佛首先说明开悟的内容是八正道,让五比丘了解,因为他发现了「道」而离开苦行。八正道是离苦的道路,所有现在、过去、未来的佛,都是经由这条路而解脱。佛和普通的修行者不一样;我们可以借由阅读三藏经典或老师的教导,而知道八正道,但是佛陀当时并没有老师教导,是靠无量劫来的努力、磨炼,用特殊的功德彻底地投入修行,是自己发现了这条正道之路。佛不只了解四圣谛和八正道,也能方便说法,依众生不同的烦恼、根器、行为,向所有想修行的众生说明开悟的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四圣谛与八正道。依南传的看法:见道时,因为无漏智慧现起,八正道会在一个心的过程中同时出现;若只用世间智慧是无法实现见道,因世间智慧是分开的智慧,无法看到八正道同时现起。
【后示四圣谛】
未见道前,佛无法在同一个过程里现观所有的法,所以不能发现四圣谛;之后在现观过程,他观到四圣谛的同时生起而开悟,很快地在见道后,实现了阿罗汉果而完全解脱。南传认为现观四谛同时生起是在一个心的过程;一切有部说明见道是十五个刹那。但由于佛陀的功德已成熟,见道后很快地进入修道,以十九个刹那实现阿罗汉果。目前暂不说明,重要的是佛开示八正道后,接着为众生说明了苦、集、灭、道四谛。
涅槃的过程。在经典里比喻涅槃是座被森林掩蔽的古老城市,然而佛陀发现了它,发现的过程就是开悟的内容——八正道。实现涅槃有二方面:一方面是对苦谛、集谛有漏法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对灭谛、道谛无漏法的了解。
若不了解有漏法,就无法实现无漏法,所以《俱舍论》中,一切有部先说明有漏法,让我们了解智慧的所缘——五蕴、六入、二十二根等,若没有这些智慧的所缘,无法了解现观的过程;当我们对于有漏世界或五蕴有所了解后,才能了解无漏法。《俱舍论》是从〈业品)、〈随眠品)来谈有漏,谈世界的轮回转动,因为有业、烦恼、有漏法,世界就会不断地转动。能够了解世界、业、烦恼后,才能实现现观过程,才能清楚无漏法内容,就是〈智品〉、〈定品〉所言的智慧、正定,有智慧和正定才能彻底了解现观的过程。有部认为:要先现观,有智慧的了解后,再有定的了解,因正定是八正道的最后一支,解脱必须靠定的深度,而定的深度则要靠智慧的深度,两者有相互的关系。
八正道的意涵
【八正道即是顺苦灭道】
八正道叫做「顺苦灭道」,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苦?苦是烦恼的果,集是烦恼的因。《俱舍论》说苦谛、集谛只是名词不同,但体是一样的,只是从因或从果说之别⑴,因为这个世间、五蕴的经验,就是苦、集谛。没有五取蕴就没有苦、集谛,有五取蕴才会有苦、集谛,假如不了解这个道理,就不知道佛所开悟的内容。所以,当佛实现中道时,即以八正道离开一切世界的苦、离开五取蕴的苦。
【八正道即是缘灭圣道】
苦谛叫做五取蕴,而五取蕴的因就是「爱」⑵;爱叫做「本来的缘」,假如没有爱,就没有本来的缘。《正见经》中舍利弗说明爱是世界本来的缘:「因漏之集,而有无明之集;因漏之灭,而有无明之灭」⑶。「漏」就是「爱」的意思,因有漏而有无明,此无明的缘就是「爱」,因为「爱」,使得我们看不到四圣谛、八正道。在《杂阿含经》里,提到八正道叫作「缘灭圣道」(paccayanirodhagāminī patipadā)⑷,此八正道能领导我们舍离结生的缘——爱,而实现涅槃的境界。
【八正道即是顺行灭道】
《俱舍论》说明了解苦谛、集谛就是「行」的了解,就是世间智慧的境界。我们要先有世间有漏智慧的了解,才能了解无漏法。所以,想解脱就要实现「无行心」,无行心就是实现无漏智慧的境界。因此,八正道可称为「顺行灭道」、「顺无缘道」或「顺无行道」,它领导我们走向「行灭」的中道。
【八正道即是身见灭道】
佛发现了八正道,而实现了无漏智慧的境界。若能用无漏智实现见道,就能知道有善、不善业,但已经没有作善、恶业的主人或受果报的人。为什么在无漏智慧中「主人」的概念不会存在?因为实现了无行心的境界,有了无行心才能真正了解四圣谛与八正道。因此,在《有明小经》中法授比丘尼(Dhammadinnā bhikkhunī)说明八正道叫作「身见灭道」⑸,也就是中道,亦为「无漏八正道」。为什么八正道叫作「身见灭道」?因为实现见道,在无漏智慧里就不会有善恶业的主体,或有未来要受善恶果报主体的想法,断除了身见。
八正道的内容
【正见】
若要离开爱、离开本来的缘,就要用世间及出世间的正见。首先我们要用世间正见来了解四圣谛与八正道,之后才用出世正见断烦恼;若世间正见尚未成熟,就无法用出世正见。正见名为智慧,是了解八正道与四圣谛的基础。如果没有正见,如同在暗中摸象,在无明的黑暗中看不清楚真相。有正见的智慧才有光明,才能知道这是象的头、耳朵、尾巴。因此唯有靠智慧,才能了解苦、集、灭、道四谛以及八正道。
正见是我们修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资粮,它和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正见也称择法⑹,是分别的智慧。正见的作用是什么?它让我们的「想」稳定、固定在所缘。「想」能固定在所缘上,心才能分别清楚。为什么?有固定的「想」,才能够如实观。当「想」固定时才会有念,有正念才有正定。现观过程里,由于有正定、智慧,能看到无漏出世境界中八正道同时现起。在无漏定中八正道能同时现起,因为此时没有世间的所缘,就能长时间在没有烦恼的解脱境界,这就是正见的心、清净的心。
见道前只能运用世间正见,不能用出世正见。实现见道,在第一次现观中能看到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都同时出现在出世智慧里。世间八正道则无法在世间智慧境界中同时出现,所以世间八正道没有正断烦恼的力量。在普通「定」的所缘中,如以安那般那为修行的业处,因为它属于世间所缘,不是出世所缘。因此当我们用「心」专注在所缘上,这种世间定的有漏智慧,不能领导我们朝向正断烦恼,它只能镇伏断,所以出定以后,烦恼仍会出现;唯有无漏智慧才能正断烦恼及随眠。
佛陀在菩提树下实现无漏智慧正断烦恼的功能,因为佛的智慧种子、行为种子已完全成熟,所以佛的现观过程才能如此快速,能在见道后很快实现修道,实现无学道、无学果。在见道过程里,中道是「灭身见道」,因有无漏智才能正断身见;如果没有无漏智,就无法断身见。那么,我们就会继续收集「行」——善行、不善行、有福行、非福行、不动行。假如收集不善行,就会得不善果,感得愈来愈多的苦受;假如收集善行,就会得善果,感得愈来愈多的乐受;如果收集不动行,就会有很多微细的乐果,但这些都还是在有漏世间的境界。实现见道,就不会继续收集「行」,就能解脱爱、无明,实现涅槃。
◎世间正见
什么是世间正见?《大四十经》说明:有布施、有世间、有前后生、有善恶业、有善恶道、有善恶业果⑺,这是世间智慧——世间正见。
什么是世间正见、世间智慧的境界?世间正见、世间智慧是靠「行」。《俱舍论》中多处皆有说明「行」的关键在苦谛和集谛,了解苦谛、集谛就是世间智慧的境界,就是「行」的了解。
世间正见因为有「我」的概念,所以是有漏智慧,如布施时,以为有布施的人;有作善业、不善业的主人;有未来受善业、不善业果报的主人,这种有「主人」的概念,就是世间正见。
◎出世间正见
正见的境界在出世道里,就是「灭」的境界,因在见道过程中,能看到解脱境界,此时不可能有「我」作善业、「我」作不善业、「我」作不动业的概念。没有「我」的概念,就能去掉世间的所缘,就能成就出世智慧。所以,出世正见才有力量完全正断烦恼,让烦恼没有机会再出现。
出世正见领导我们走向无漏、无行心的境界,以实现无为涅槃界(asankhāta nibbāna dhātu)。《正见经》⑻中舍利弗说明:若能实现无漏正见,就是灭身见的正见,我们才能说已经理解妙法、进入正法。什么叫「妙法」?就是十二缘起。如果能用无漏出世正见了解修行的过程,了解十二缘起的生灭,才能得获妙法的深义。实现见道后,要继续考虑、思惟缘起、苦、集、灭、道谛,才能结束苦,才能完全解脱。依一切有部的看法:实现见道的过程,就是第一*轮转的过程,说明中道,说明「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
【正思惟】
平常世间或出世智慧的作用是使我们的「想」固定,才能有「念」、有「定」,才能出现智慧的光明;如果我们的「想」不稳定,智慧之光就不会明显⑼。正见的作用就是让我们的思惟稳定,而思惟能够稳定是因为「想」稳定。什么是思惟?思惟就是「寻」,就是固定我们的心在所缘上。当我们修观或修定时,必须有智慧的所缘,「寻」在修定的过程中,就是取有关定的业处为所缘;在修观的过程,就是取名业处或色业处为所缘。有这些修习业处,寻才能稳定地在一个所缘上修习,它有世间与出世间的分别。
◎世间思惟
世间思惟的所缘是什么?《杂阿含经》说明:不害、不瞋、出离三种为世间思惟的所缘⑽。
◎出世间思惟
出世间的思惟是关于出世境界、四圣谛、灭谛。有无漏思惟才能正断烦恼,世间思惟不能去掉烦恼种子,因此我们会继续收集有福行、非福行、不动行,唯有无漏智慧才能完全断「行」,实现无为涅槃。
【正语、正业、正命】
我们有出世正见、出世思惟,自然就有出世心,有八正道的心,自然就能断不正语、不正业、不正命。因为在无漏智慧心中,有出世心的律仪,不可能出现不正语、不正业、不正命,这是属于正断律仪。
佛说:所有的不善戒在世间心中无法完全去除,唯有在道心、出世心中才能完全正断。所以,出世心在第一次见道后,能产生力量完全正断烦恼,因道心的功能可以自然断所有不善戒、不正语、不正命、不正业。在世间心中,因不正语、不正命、不正业的所缘不同,所以,三者会在不同境界中分别现起。在出世心中,因出世心的所缘就是无漏智慧的境界——灭谛,所以不正语、不正命、不正业无法出现;此时,心才有力量完全断除烦恼的种子——随眠。
【正精进】
◎世间精进
世间的正精进是指四种努力——四正勤,也就是未生之恶令不生、已生之恶令除灭、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
◎出世间精进
在出世心里,精进的所缘是四圣谛,此时心只在四圣谛上努力。因为心能在同一个目标所缘上精进,见道时心才有力量完全断除烦恼种子。什么是精进的作用?精进的作用就是让善心的心法聚生在一处;因此让所有的善法一起出现,就是精进的功能。当精进的所缘是属于出世无漏智慧,就能产生力量将道心里所出现的善法聚集、统一。所以,精进才能给善法力量;没有精进,善法就没有力量。
出世精进的所缘是灭谛,因此有力量正断心中所有的烦恼。见道时,能断「身见、疑见、戒禁取见」三种烦恼种子;见道前,由于精进的所缘不是灭谛,因此没有择灭的功能以去掉烦恼。
【正念】
正念就是不让心离开、忘失所缘,让心能继续停留在我们所需要的境界。念的近因及缘是什么?「念」的缘是固定的「想」。《俱舍论》说:四念处的体是智慧⑾,而智慧的体就是固定的想。所以,有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才有正念;有正念,才有智慧。
有二种智慧的善心,若善心以世间为所缘,就没有力量完全断除烦恼;若善心是以出世间为所缘,才能完全正断烦恼。当正念在出世所缘上,正念的力量使我们不会忘失灭谛及四圣谛,因为出世的正念是靠出世正见、出世正思惟、出世正精进,而能生起正断烦恼的力量。
【正定】
无漏智慧是实现见道过程的基础,它的生起是靠正见。我们已经知道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都有世间、出世间的不同;而出世道中,由于道心中自然有律仪,因此正语、正业、正命会同时出现。以下说明世间正定与出世间正定。
有出世定才会有正断烦恼的功能,世间定只能「害」烦恼,但不能正断烦恼。南传佛教用「镇伏」,一切有部用「害」。入色界或无色界定,都只是镇伏烦恼而已。如入色界初禅定只是镇伏欲界的烦恼;入色界第二禅定只是镇伏色界初禅的烦恼。世间定在三界中,只能「害」烦恼,只能离开下界烦恼;唯有出世间正定才能正断烦恼。出世定必须靠出世正见、出世正思惟、出世正精进、出世正念才能出现,佛在《狮子吼小经》⑿说明世间定与出世定的关系与差别。在出世境界中,出世正定必须与其他七支圣道同时现起在同一个目标上,才能成就正断烦恼的过程。在《有明小经》中说明正定与其他支圣道的关系:正定的资粮是正精进,正定的缘是正念⒀。
南传佛教以三种遍知说明离开烦恼的过程,断遍知时观灭,实现见道时,能断三结——身见、戒禁取、疑;而后修道,慢慢断欲贪、瞋恚、身见、戒禁取、疑等五下分结;最后在阿罗汉果完全断除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等五上分结。
一切有部对于烦恼的分析很复杂,在见道中要断八十八种不同的烦恼⒁,它将断遍知分为九种,即九胜位⒂,为断除三界见惑、修惑的九种智慧,假如要了解有部的现观过程,一定要了解九胜位。目前不说,先了解在见道时,才能产生智慧正断烦恼,假如没有实现出世境界,智慧就无法产生正断烦恼的功能。「智慧」并不会自己生起,会和它的朋友一起出现。实现见道时,因为出世智慧实现了出世所缘时,我们自然能离开所有「见」方面的烦恼,离开「见住」(ditthithāna),不再有不正见。
什么是「见」的住地?南传阿毘达摩提及有八种不正见的所缘:
◎五蕴
依佛教有二十种关于五蕴的不正见,如色蕴中会产生「色是我」、「我有色」、「色在我之中」、「我在色之中」等四种不正见;同样的道理,「受、想、行、识」也各有四种不正见,因此五蕴中计有二十种不正见。《有明小经》中说明:在出世正见中,这二十种五蕴的不正见能完全在见道中正断;但是世间正见由于所缘是世间五蕴,因此没有力量断除五蕴的不正见⒃。
◎无明
见道不能完全去掉无明,但会断除与「见」、「疑」相关的无明。所有的有漏心都有无明,实现见道后无明仍会出现,还是有和「欲」、「瞋」、「慢」一起生起的无明,但此时与「见」、「疑」相关的无明已不再成为不正见的依地。
◎触
实现见道前,以为「触属于我」,有触的基础就是「我」的存在、五蕴的存在。实现见道后,了解「触」就不再和身见、不正见一起。所以,「触」不会成为见的依地。
◎想
不正见的基础是「想」,「想」的功能很重要,因为智慧要靠稳定的想。四念处的修行中,「念」要靠稳定的想,有了四念处的智慧,才会出现出世智慧。因此,四念处的修行是出世智慧现起的条件。智慧、念的缘都是稳定的想,想稳定后,智慧才有功能;如果想不稳定,智慧就没有功能作用。
何时「想」会不稳定?当我们有戏论⒄时,「想」就不稳定。因为有戏论时,想就会扩大,这时就有「爱」的生起,心就会染着所缘,将全世界变成「爱」的所缘,于是世界就成为我们戏论的所缘。因此,修行中要特别修「念」,才有智慧的作用;而智慧的作用是「通达」,也就是「抉择」的意思。当出世智慧能通达、抉择出世所缘时,就能完全断除和不正见有关的烦恼。
实现见道,能去掉所有和「我」有关的不正见,此时「我」的概念并非完全不出现,而是这样的想法出现时,不再认为有一个真实存在、不变的「我」。
◎寻
未见道前,当烦恼生起时会在心中持续很久的时间,会有后悔、难过等,因为我们以为「我」是真实存在的所缘。实现见道时,我们的粗略思惟——「寻」,已没有关于「我」的所缘,已能了知、分别「我」不是真实的所缘,心就不会在掉悔等烦恼中。因此,见道时,「寻」不再成为不正见的依地。
◎不如理作意
见道后,心还是会出现贪、瞋等不如理的作意,但此不如理的作意,已经没有真实存在「我」的概念。因此,见道时,不如理作意也不再是不正见的基础。
◎外教善知识
外教善知识认为有「我」的存在,但见道后,了知「无我」,不再有「我」的概念。所以,不再依靠外教善知识的引导。
◎异声
见道时除了佛教以外,已不再相信其他所有异教的书、理论、说法、声音等。因为已经在见道时看到解脱的所缘,所以不会相信和「我」有关的言论。
八正道有世间、出世间的分别,要想断除和不正见相关的烦恼,先要有世间八正道的修行,之后才能用出世八正道完全正断烦恼。
三种遍知
关于南传佛教的看法,离开烦恼的过程,是三种遍知(pariññā)的过程,唯有以「三遍知」透彻了解五蕴等名色法,才能断除对名色法的贪爱而灭苦。此是「道谛」的精髓。
【知遍知】
「知遍知」称为智慧所缘,所缘是苦谛和集谛。苦谛就是名色的分别,唯有了解名色——具「名色分别智」(nāma rūpa paricchedañāna),才能实现智慧的境界。但了解名色还不够,还要了解名色间的缘起,才能了解智慧,才能知道真正的缘起,「缘摄受智」(paccaya pariggahañāna)就是了解名色和它们之间的缘起,也就是了解苦谛和集谛,这就是智慧的境界。假如没有智慧的境界,就无法成就观的过程。
【审察遍知(度遍知)】
如果了解名色及其缘起,才会产生智慧而能检查不断刹那的生灭,此为洞察智慧。依照所要思惟的所缘——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缘起的道理,观它们的刹那生灭,称为审察遍知。如果有审察遍知,且继续用功思惟,就能用世间智看到刹那、刹那的生灭。例如以「身体」为思惟的所缘,在审察遍知下,会看到身体的生灭愈来愈快,最后我们看不到「生」,只会看到「灭」。如果能实现世间观智,就能观到灭,看不到生,而我们的智慧也会在这个阶段增加,渐渐地以此世间智慧来离开烦恼。
【断遍知】
断烦恼的过程有其次第,先用世间智慧观灭而实现世间最高的智——行舍智,有了行舍智,才有实现出世道的可能;若没有行舍智,就无法实现出世道。行舍智已能离开烦恼,但仍不够力量完全断除;若要完全断烦恼,必须断最麻烦、最有力量的烦恼——身见,断了身见才不会受深重烦恼的压迫。假如我们不想受深重烦恼的压迫,应该实现见道。实现见道前,要依行舍智继续努力地观世界生灭的逼迫,由于此时心已经很敏感、够发达,世间智慧也已成熟,心就会朝向新的境界——即出世境界。这个过程好像过去出海旅行用帆船,当时技术还不发达,水手要知那儿有陆地,就带只乌鸦在船上,让牠吃好东西。当船航行在大海中,乌鸦就停在船桅上;如果乌鸦看到新大陆,就会飞离开船,飞走后若是没有看到大陆,牠会再回来船上吃东西,让水手照顾牠。之后,不断飞绕几次,如果乌鸦确实看到陆地,就会直接飞向大陆不再回来⒅。
同样的道理,假如我们继续实现世间最高的观,继续思惟无常的逼迫,心会一次次地回绕,若心看到出世所缘,就实现见道,不会再回来世间。当心转向解脱的所缘,首先会实现道心——道智,之后就会有道果。实现出世境界,这个过程如同入禅定,不过实现禅定要一、二或三个小时,但出世道果定只要二个刹那⒆。
圣人和凡夫的差别在哪里?唯有圣人才有证入道果定的经验,当看到出世的所缘,知道了解脱的境界,由于果定的力量很强,就能随其意愿定在涅槃里。此时,果定并没有和道心在一起,果定和禅定一样能停留较长的时间,圣人若有需要就能长时间定在这个所缘上。如果圣人要更彻底地断烦恼,就要继续思惟无常的逼迫;此时,他能用世间智,也能用出世间智。如果没有实现见道,就只能运用世间智而已。
结说道圣谛
道谛有世间与出世间二方面,世间道谛无法完全断烦恼,而出世间道谛里所运用的智慧及定,才有力量完全断除烦恼。为什么?因它以灭谛为所缘,所以能够运用出世智慧去除烦恼。
要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出现正断,必须了解出世道谛。在出世智慧中,我们的定、正念、精进、智慧,都是在同一个目标——实现四圣谛上,因此有力量正断烦恼。由于见道前,不能生起出世智慧,所以无法完全断烦恼。唯有解脱所缘出现时,能同一心努力思惟无常,心才会朝向涅槃、朝向出世境界。依南传佛教,这是在一个心的过程中。实现「道」的过程,如同入禅定一般,入禅定前要先害烦恼,才能进入禅定的境界;同样的道理,实现涅槃之前,也要先断烦恼,才能朝向出世境界。
【注解】
⑴「应知此中果性取蕴名为苦谛,因性取蕴名为集谛,是能集故。由此苦集因果性分,名虽有殊,非物有异。」《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2〈分别贤圣品〉,《大正藏》册29,页114上。
⑵「……五种蕴是苦也,此谓苦。复次,如何是苦之集?曰:其渴爱也,彼更引导于存在,而伴喜贪,彼于此而为享乐者也。……」《中部经典一·正见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62。
⑶「……因漏之集,而有无明之集;因漏之灭,而有无明之灭。其八正道者,是达无明灭之道。……」《中部经典一·正见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71。
⑷《杂阿含经·第四八一经》,《大正藏》册2,页122下。
⑸「云何为世尊所说之自身灭道耶?……此八正道,即世尊所说之自身灭道也。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中部经典二•有明小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20。
⑹指能善用智慧,选择、分别诸法而趣入正道。
⑺「有施,有供养、牺牲,有诸善行、恶行业之异熟果,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诸化生之有情,于世沙门、婆罗门之正至、正行、有自通达、证知此世、他世已而宣说。诸比丘!此是正见之有漏而有福分,有持依果者。」《中部经典四•大四十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56。另可参阅《中阿含经•圣道经》,《大正藏》册1,页735下。
⑻见《中部经典一·正见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60-72。
⑼修习止观时,会产生光明,止禅心及观禅心愈亮,光就愈亮。此光明可照见名色法的自相与共相。参阅帕奥禅师着,《智慧之光》第二章(马来西亚:2003年,第三版)。
⑽《杂阿含经》「何等为正志有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谓正志出要觉、无恚觉、不害觉,是名正志世俗、有漏、有取、向于善趣。」《大正藏》册2,页203中。
⑾「谓四念住、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以慧为体。」《阿毘达磨俱舍论》,《大正藏》册29,页132中。
⑿见《中部经典一·狮子吼小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87。
⒀「得心一境性是定也;四念处为定之相也;四正勤为定之资具也;彼等诸法之练习、修习、多所作,是定之修习也。」《中部经典二·有明小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21。
⒁见道所灭的根本烦恼,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利使」和贪、瞋、痴、慢、疑「五钝使」,在见道时观欲、色、无色三界的四谛,所断的见惑各有不同,共计八十八种。
⒂「诸断总立九种遍知,谓三界系,见谛所断烦恼等断,立六遍知,所余三界修道所断烦恼等断,立三遍知。且三界系见谛所断烦恼等断立六云何?谓欲界系初二部断立一遍知,初二部言即显见苦见集所断。次二部断各立一遍知,次二部言显见灭道断,如是欲界见谛所断烦恼等断立三遍知。如欲界三上界亦尔,谓色、无色二界所系,亦初二断一二各一合三,是见苦集见灭见道所断法断合立三义,如是名为三界见谛所断法断六种漏知。余三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断立三云何?谓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断立一遍知,应知即是五顺下分结尽遍知,并前立故,色界所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断立一遍知,应知此即是色爱尽遍知,无色界系修道所断烦恼等断立一遍知,即一切结永尽遍知,此亦并前合立一故,如是名为三界修道所断法断三种遍知。以何因缘,色、无色界,修道所断烦恼等断,别立遍知,非见所断?以修所断治不同故,如是所立九种遍知。」《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1〈分别随眠品〉,《大正藏》册29,页112上-中。
⒃《中部经典二·有明小经》,《汉译南传大藏经》,页19。
⒄戏论:指与贪、见、慢相应之种种言谈活动。因不与道相应,不能增进善法功德,当尽量避免。
⒅《清净道论》,页678。
⒆出世定就是果定,就是道果定,入果定者即是圣人。出世境界里的果定只有二个刹那,但圣人什么时候想入定或入定多久,都能随其意愿而入果定。入果定的过程如同以安般念为所缘入禅定一般。果定是以涅槃为所缘,此时不是属于见道或修行、断烦恼的过程,只是定在出世境界里以体验涅槃之乐。如果要断烦恼,必 须要继续地观无常、苦、无我,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