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空法师: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九章 结说四圣谛
性空法师:四圣谛与修行的关系 第九章 结说四圣谛
四圣谛在胜义谛上是空性
南传佛教在胜义谛上认为四圣谛是空性,《清净道论》也说明四圣谛是空⑴,为什么是空呢?虽然有「道」、有道路,却没有走道路的人,所以四圣谛没有自性,它们是缘起法。我们一定要了解缘起,才会了解四圣谛;若不了解四圣谛,就不能了解缘起,也就不了解有涅槃、有阿罗汉,但没有实现涅槃的人。同样地,因为有「行」——造作,所以有苦,但当中没有「造作的人」。
四圣谛就是缘起的说明,原始佛教提到缘起是没有自性,但我们要了解四谛彼此的关系在于因果的分别,由于它们是缘起法,因此,南传佛教认为四圣谛不是胜义谛中存在的法。但一切有部以为因、缘、果是真实的存在,因此,四圣谛也是真实的法。大乘佛教对于这种真实存在法提出批判,是针对一切有部,不是针对南传佛教,因为南传也强调四圣谛是缘起法、是空。
四谛的同分与不同分
《清净道论》为了让我们了解四圣谛彼此相同与不同的部分,有一些方便的分别说明⑵。
【苦集谛同分与不同分】
◎同分
(一)苦、集谛甚深难解:苦、集谛就是缘起法的说明,它们的深度甚深难解,我们很难了解透彻。因为在有漏心中,不容易洞察苦集的甚深义。如果能了解苦谛,则能了解集谛;如能洞察苦、集二谛,就能了解解脱的过程。
(二)苦、集谛是世间法:苦谛、集谛是有漏法,所以是世性,属于世间法。
◎不同分
(一)因、果的分别:苦、集二谛有因果关系,其中苦是「果」,集是「因」。
(二)苦要遍知,集要断。
【苦灭谛同分与不同分】
苦谛、灭谛的同分与不同分⑶。
◎同分
苦谛、灭谛都属于「果」:苦是果,涅槃也是果,因为苦是集的果,涅槃是道的果。道果是怎么出现的?当见道后第一次看见解脱所缘——涅槃,又能于修道时增加「根」的力量,就能证得解脱的所缘而成就道果,就能实现阿罗汉果。
◎不同分
苦谛是有为法,灭谛是无为法。
【灭道谛同分与不同分】
实现灭谛是一个过程,也就是第一果至第四果的实现。在胜义谛上,究竟的说明只有一个灭谛,没有二或三个灭。《清净道论》说明灭谛、道谛的同分与不同分⑷,让我们了解灭谛。
◎同分
灭谛与道谛的同类,二者都是无漏法。
◎不同分
有为、无为的分别:依原始佛教的看法,无为法——涅槃只有一个,实现涅槃果,要运用「因」——道的践行,好像苦的因是集,而灭的因是道。道、灭谛虽然有因果的关系,但它们的体是不同类的,因为道是「有为」,灭是「无为」。当我们说明实现灭谛是为一个过程,如果没有证「见道」、「修道」,则不能证涅槃;当证得涅槃后,道(因)与灭(果)就变成一味解脱。
【集灭谛同分与不同分】
集谛、灭谛之间的同分与不同分⑸。
◎同分
集、灭谛没有有学、无学的分别:集、灭谛相同的部分是没有有学、无学的分别。严格地说,灭谛是无为法,没有任何有学、无学的分别,但为了方便说明修行的因果关系以了解灭谛,还是用有学、无学来分别。灭是究竟涅槃,它属于无为法,借由「道」的过程来践行实现灭谛,而「道」是有为,因此方便地说明「灭」就是无学。
◎不同分
有所缘、无所缘的分别:集谛有所缘,而灭谛没有所缘,因此是无为法。不过在修行过程中,灭还是能变成我们的所缘。以上内容整理简表如下:(图略)
南北传思惟四谛行相的分别
北传佛教在现观、修道过程,是以十六行相来了解四圣谛。如果参考南传佛教资料,在《无碍解道》中,可找到以十六行相了解四圣谛的方便说明,而《清净道论》就引用《无碍解道》来说明。南北传在四谛十六行相的思惟上有些出入,这些出入可让我们了解他们不同的现观过程。
【思惟苦谛四相】
一切有部在思惟苦谛上有四相——无常、苦、空、无我,它们说明了解苦谛的过程。十六行相是要证四圣谛,所以苦谛也要去「证」,严格地说:苦谛是要「遍知」,遍知也是一种证,是用自己的身体来了解,不是靠外面的经验、传统或是别人所说的话。了解四圣谛要靠自己体会,因此苦谛是圣人用自己的身体去验证而彻知的。证苦谛是一个过程,北传佛教认为要先了解无常,才能观无常的逼迫——此是苦,假如没有用自己的身体去实验,就看不到这种无常之苦的逼迫,唯有自己亲自经验,才知道一切都不是真的,因此才能了解苦谛是空、无我,这才是苦谛的现观过程。
南传佛教如何了解苦谛?在《清净道论》中提到苦谛有四相⑹:第一是「逼迫」相,第二是「有为」相,第三是「热恼」相,第四是「有坏」(变异)相。
【思惟集谛四相】
在现观过程中,南北传对于集谛也有不同的行相。北传佛教了解集谛是用「因、集、生、缘」四相。修行过程是在如何了解集谛让我们继续轮回、继续苦?首先要思惟苦,才能了解苦的原因,因为有苦因——「爱」的引导而让我们朝向轮回。所谓「集」就是累积,因为有累积,就有业、有生;有生,「缘」就会继续存在,于是,苦也就会继续。
南传佛教在《清净道论》中提到「集谛」有四相⑺,第一是「累积」(堆积)相,第二是「因」(因缘)相,第三是「结」(结缚)相,第四是「障碍」相
【思惟灭谛四相】
北传佛教说明灭谛有「灭、静、妙、离」四相,南传佛教的灭谛四相⑻,则是「出离、远离、无为、不死」。
【四惟道谛四相】
北传佛教说明道谛的思惟,是用「道、如、行、出」四相,南传佛教的道谛四相⑼为「出、因、见、增上」,因为道领导我们出离烦恼,朝向解脱的方向,所以是「出」;道是解脱的因、是不死的因,所以是「因」;由于道能让我们直接见到灭谛,所以是「见」;因为道具有增上的力量,所以是「增上」。
南北传观四圣谛的过程
四谛十六行相是很古老的传统,但南传佛教的经典没有提到十六行相,北传经典大概也看不到,在阿毘达摩中才有十六行相的说明。
【南传现观四谛是自然的过程】
依南传佛教的看法:在修观的过程,我们不是直接思惟四谛十六行相,而是在四念处的修行过程中,自然地思惟有漏法的无常、苦、无我,如此「观的果」——四圣谛就会自然出现。南传佛教提到现观的基础就是四念处的修行,首先要了解身、受、心念处,这三种念处能领导我们渐渐朝向解脱,但只有法念处的修行才是真正解脱的实现。法念处包含身、受、心、法,它归纳了四念处的所有修行,因此四念处的修行就是四圣谛的实现,这是非常自然的过程。
【北传思惟四谛是次第的过程】
北传佛教修观的方式是直接思惟四谛十六行相,不像南传佛教借由思惟无常、苦、无我,修行四念处而实现道后,自然地获得对四圣谛的了解;而是在修行的一开始,就有系统地用十六行相的道理思惟四圣谛,这是一种刻意培养了解四圣谛的方法,而不是将四圣谛自然地变成四念处、法念处的修行。
北传佛教在修行一开始,就有系统地用十六行相来观四谛,所以他们的现观过程有许多复杂的说明;南传佛教一开始并没有系统地思惟四谛十六行相,而是从无常、苦、无我的了解中,看到缘起而渐渐地增加智慧,相对地,对四圣谛的了解也能慢慢增加,于是在见道时,就能自然地现观四谛的生起。
【四念处是解脱的基础】
有四念处才有解脱,没有四念处就没有修行的解脱。修念是成就止观的条件,没有「念」就没有解脱,所以南北传都说明解脱以四念处为基础,世界所有的法都包括在四念处中。四念处中的法念处,包含了身、受、心法及所有的法,如果对四念处了解愈深,也就能愈深入了解四圣谛。要能真正彻知四圣谛,首先必须要成道,唯有成道才能以出世心、无漏心来体证四圣谛。
无漏道实现三学
在无漏道中,我们的戒、定、慧三学会自然地成就「道」而得以解脱。实现解脱时,就可以放弃道,不要再执着它,这是佛教特殊的地方,要了解实现道是用无漏心,它是没有执着的心、是出世的心。
【无漏道中戒学的实现】
在出世无漏道中,戒定慧三学一起出现而能正断烦恼。戒学是怎么出现在无漏心中?因为出世道以涅槃为所缘,自然能正断所有的烦恼而不再有不正语、不正业、不正命。因此,戒学在无漏心中是解脱的内容。戒的精髓在于根律仪,有律仪才有道,佛在《杂阿含经》中对比丘说明这样的道理:诸比丘!眼、耳、鼻、舌、身、意如同大海,六尘外境如同海浪,如果能够安忍海浪的冲激,就能渡过大海⑽。
在出世心中,我们的所缘是灭谛,但由于我们有根律仪,自然地就不会去取相、取随相,所以也就不会执着解脱的所缘。「取相」是说取这个是男生、女生的相,而生起贪染的心;「取随相」是取这是漂亮的眼睛、美丽的头发,而有爱染的出现。会取相、取随相,是因为有执着,此时没有根律仪;但在出世心中因为所缘是涅槃,所以没有执着,而不会有「取相」、「取随相」。由于戒学的成就,此时心自然地有律仪的存在,因此也就不会有不正语、不正业、不正命的出现。
【无漏道中定学的实现】
出世心中一定有「定」,此出世定是靠正念、正精进的帮助,所以才有正定,而正定也要靠戒、慧学才能成就。在出世定中,正精进、正念都会一起出现,因他们都以涅槃为所缘。《清净道论》说明如同三个朋友一起去采花,「定」一个人不够高,必须先踩着「精进」的背,才有足够的高度采到花;但要能稳定地采花,「定」还要将手依靠在另一位朋友「念」的肩上,才能更加稳定、不散乱地完成采花的目标⑾。
在这个譬喻中,「念」与「定」的目标是关于出世的所缘,因此花表示「涅槃」。「正定」不能自己在所缘上保持不散乱,它要保持不散乱就要有「正念」的帮助,有「念」才能有稳定的想;但只有「念」还不够,必须还要「精进」的支持,才能更稳定地采到花,也就是实现涅槃的目标。因此出世心中,定学的三个朋友:正定、正精进、正念,所有关于定的资粮都会一起出现。如此当定学成就时,就能正断所有的烦恼,也就能自然地达成采花的目标——实现涅槃境界。
【无漏道中慧学的实现】
慧学在八圣道中是正见、正思惟。《清净道论》有很好的譬喻,如同金匠要作装饰的物品,就要有智慧去分别什么是铜、银、金等,才能安排所要的材料,如果金匠没有智慧就不能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材质。所以,智慧的功能就是「通达」境界,也就是完全了解所缘的意思。
我们要分别「想」、「识」、「智慧」这三种的不同,「想」只是取相,它只能了解很粗的相;「识」是了别,它能了解比较细的相;但只有「智慧」才能通达所缘。所以靠「识」、「想」并不能解脱,也不能实现慧学,唯有智慧能通达所缘得以解脱,才能实现慧学⑿。
这三者的关系有一个譬喻:「想」如同一位小朋友,他在街上看到一笔钱,却不知道可以拿来作什么,于是他将钱拿给了他的妈妈——「识」。妈妈看到这一笔钱,她能了解这笔钱的价值,例如可以买几斤米、水果或马铃薯。如果妈妈把这笔钱拿给金匠,金匠可以分析这个钱币是在哪里制造的,或是钱币里有多少银的成分、金的成分、铜的成分或是铁的成分,能够像金匠这么清楚地分析这笔钱,通达所有的细节,这就是「智慧」的功能。
智慧就是正见,当金匠拿这笔钱在翻转着看、观察时,当中就有正见,就有「念」的作用;当他靠正见、「念」详加分别思考时,就有「正思惟」的作用,所以,在智慧心里面自然就有正见、正思惟。如此,在出世心中,因为正见、正思惟能通达出世所缘而得以正断烦恼,自然地也成就了慧学。
结说四圣谛
13.Yāva kivañcn me bhikkhave imesu catusu ariyasaccesu evam tiparivattam dvādasākāram yathābhūtam ñānadassanam na suvisuddham ahosi‖neva tāvāham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 sassamanabrāhman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 anuttaram sammāsambodhim abhisam-buddho ti paccaññāsim‖‖
诸比丘!我于四圣谛以如是三转十二行相之如实智见未达悉皆清净故,诸比丘!我则不于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人、天众生中,宣称证得无上正等现等觉。
14.Yato ca kho bhikkhave imesu catusu ariyasaccesu evam tiparivattam dvādasākarām yathābhūtam ñānadassanam suvisuddham ahosi‖āham bhikkhave sadevake loke samārake sabrah-make sassamanabrāhmaniyā pajāya sadevamanussāya anuttaram sammāsambodhim abhisambuddho ti pa-ccaññāsim‖ñānañca pana me dassanam udapādi Akuppā me cetovimutti ayam antima jāti natthidāni punabbhavo ti‖‖
诸比丘!然而我于此四圣谛,如是三转十二行相之如实智见达悉皆清净故,诸比丘!我于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人、天众生中,宣称证得无上正等现等觉。又,得生智与见,心解脱不动,此为我最后生,不受后有。
《杂阿含》提到:若没有实现苦谛,就不可能实现集谛。如果有人说:我实现集谛,但没有实现苦谛,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有人说:我实现灭谛,但没有实现集谛,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有人说:我实现道谛,但没有实现灭谛,那是不可能的事⒀。依照此经,实现圣道是渐次现观的过程,我们要依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次第现观,才能结束苦。
现观四圣谛过程中,南、北传佛教的修行过程有些不同。一切有部以为现观过程一定要有次第,因此依十六行相的次第在加行位中思惟四圣谛,渐渐「离」或「害」十六行相,而实现见道过程。
南传佛教也是思惟「无常、苦、无我」而实现见道,但他们的修行过程并没有系统地思惟四圣谛,也没有次第地观四圣谛个别的行相,只是直接思惟无常、苦、无我而实现见道。在见道前,必须先实现世间观最高的智慧,才能实践现观。
依南传佛教,断遍知开始在世间观的阶段——坏灭随观智(bhangañāna)⒁;但北传佛教认为断遍知在离或害十六行相后就是现观,属于见道的过程,如在苦谛中,有苦法智忍、苦法智、苦类智忍、苦类智;集谛中,有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严格地说,苦、集谛是连在一起,所以第五、六个刹那为第一断遍知⒂的过程。南北传在此有同样的看法:正断出现在出世智中,世间智是没有力量正断烦恼。《中部》尼迦耶说明:在一个刹那的现观过程中,因三学已在现观涅槃所缘中成熟,依其作用、功能观苦、集、灭谛,所以出世心能够通达四圣谛。
南传《转*轮经》中四圣谛三转成为十二行相的说明,但一切有部以为「眼、智、明、觉」的现观与示转、劝转、证转等三转而成为十二行相⒃,但很多佛教哲学家不能接受有部这种特殊的看法。南传认为四圣谛的三转就是三种智,在《舍利弗阿毘达摩》中则称十二行相为十二种智慧。
佛在菩提树下开悟时及开悟后,就已思考四圣谛十二行相。依南传佛教:佛是圣人,不但在菩提树下通达、思惟、现观四圣谛,也思惟如何用四谛法教导众生。所以在第一转中,佛有二种智慧,一个是自己通达四谛的智慧;另一个是方便教导众生的智慧,由于这二方面的智慧完全成熟,因此他成为「佛」。声闻、独觉虽然能够了解四圣谛的意思,但他们不能方便教导众生,只有佛能自在、方便的教导。由于佛实现四圣谛的通达,以及方便教导的智慧,所以能在世间说法,教导众生实践四圣谛。
【四圣谛是无上法】
许多经典说明四圣谛是无上法,世间没有比它更高的法。在《中阿含•象迹喻经》中,舍利弗说一切的善法都与四圣谛有关⒄。为什么?因有四圣谛才有真的解脱法,真的远离、离欲、真的灭,才有真正彻底的智慧以及真的现观与涅槃。在所有的世间、众生中,四圣谛是最佳的法,一切善法都包括在四圣谛中。
四圣谛就是「真正的智慧」,不论如何安排四圣谛的现观,都是表现不同方面的智慧。因为有佛,我们才能完全了解四圣谛,所以很多众生在佛世时能开悟;佛灭之后,因对四圣谛的道理愈来愈模糊,所以愈来愈少众生能开悟。当四圣谛的道理在世间渐渐不见时,真正的佛法也会不见,虽然仍有独觉可开悟,但他们不能彻底说明四圣谛的分别,不能方便教导众生,这是值得担忧的。只有佛陀能完全说明四圣谛,众生闻法后才能开悟,完全离开轮回的苦。<
15.Idam avoca Bhagavā‖attamanā pañcavaggi-yā bhikkhū Bhagavato bhāsitam abhinandum‖ima-smim ca pana veyyākaranasmim bhaññamāne āya-smato Kondaññassa virajam vitamalam dhamma-cakkhum udapadi‖yam kiñci samudayadhammam sabban tam nirodhadhamman ti‖‖
世尊如是说已,五比丘欢喜、信受于世尊之所说。具寿憍陈如生远尘离垢之法眼,了知:有集法者,皆有此灭法。
【开悟时生离垢法眼】
佛实现四圣谛后,得到漏尽智、无生智,这时是以出世智慧来表示四圣谛。憍陈如是佛教第一个开悟证果的人,开悟的意思是“Virajamvītamalam dhammacakkhum udapādi”——「远尘离垢之法眼」。什么是「远尘离垢之法眼」?这是出世的智慧。所有的生法都是灭法,但要用什么「远尘离垢之法眼」来观无常?要离垢,就要有「离开我见」的智慧。《俱舍论》说明有漏法如「柱」,烦恼、结好像「绳子」,人如同「牛」。如果有离垢眼睛就会知道有柱、绳子,但没有被绳子绑起来的牛。《杂阿含经》中,舍利弗以二只牛说明同样的道理:有黑牛、白牛各一只,原本牠们不是彼此的障碍,因为有车轭,所以车夫能驾驭黑牛与白牛。这个譬喻中:白牛如内六入,黑牛如外六入,内外六入之间有「轭」,「轭」就是烦恼、结。由于有结的存在,使得内外处连在一起而不自在,假如没有结,内外六入就能自在。原本白牛、黑牛不会成为彼此的障碍,因有车轭,所以白牛变成黑牛的障碍,黑牛变成白牛的障碍⒅。如果我们没有以真实智慧看到「轭」,就会认为有「车夫」驾驭着牛,而「车夫」这个概念是真的;但实现清净眼时,知道障碍是在「轭」」,不是在黑白牛,而且知道「车夫」的概念不是真的。
【有集法悉皆有灭法】
何谓集法?集法就是譬喻中的柱子、绳子,即是「有漏法、结」。有「有集法」就有灭法,如果没有集法就不可能有灭法,所有的缘起法都是灭法,如果柱子、绳子灭,被绑起来的牛也灭。只有无漏智慧才能看到「有集法者,悉皆有此灭法」,有漏智慧是看不到的。
譬喻中,柱子代表有漏法,而被绑的牛只是一个概念,能去掉结、去掉绳——烦恼,就不会被系缚于柱——有漏法。假如没有实现离垢智慧,我们会认为「被绑的牛」这个概念是真的;但是实现离垢法眼后,会知道形成障碍是在柱、在绳,不是在牛,真正了解到因有结、有漏法,所以才有被绑的牛。能用智慧了解有柱、绳的存在,但「被绑的牛」这个概念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法,就如同憍陈如以出世智慧了知——「有集法者,悉皆有此灭法」,有集法就有灭法,所有的缘起法都是灭法,了知缘起法中只有结、有有漏法的存在,但没有「我」的存在;如果缘起中有「我」,就未实现离垢智慧。
何谓离垢之眼?用黑、白牛的譬喻来说明内、外六入。声音不是耳朵的障碍,声音变成耳朵的障碍是因有结;颜色不是眼睛的障碍,颜色变成眼睛的障碍是因有结;香味不是鼻子的障碍,香味变成鼻子的障碍是因有结;味道不是舌头的障碍,味道变成舌头的障碍是因有结;触不是身体的障碍,触变成身体的障碍是因有结;法不是意的障碍,法变成意的障碍是因有结。所以黑、白牛原本不是障碍,是因为有轭才互相障碍。结的出现是因为有「有漏法」,若没有有漏法就没有结,因此,有漏法要靠结,结则靠有漏法。
「远尘离垢之法眼」能知有有漏法、有结,也会知道这是缘起法,所有的缘起法都有生灭。绑起来的众生本来不存在,只是一种概念。所以,有出世智慧的离垢眼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有集法、有灭法,但没有在其中生灭的「我」。
16.Evam pavattite ca pana Bhagavatā dhamma-cakke Bhummā devā saddam anussāvesum‖‖Etam Bhagavatā Bārānasiyam Isipatane Migadāye anuttaram dhammacakkam pavattitam appativattiyam samanena vā brāhman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Brahmunā vā kenaci vā lokasminti‖‖
世尊转如是*轮时,地居之诸天发声言:世尊如是于波罗(左木右奈)国仙人堕处鹿野苑,转无上之*轮,沙门、婆罗门、天、魔、梵或世间之任何者,皆不能覆。
【转*轮的意涵】
《俱舍论》说明:转*轮(dhammacakkampavattitam)为见道的意思⒆,因为憍陈如实现见道得(左木右奈)「远尘离垢之法眼」,能知集法、灭法、知生灭,知没有生灭的众生、我。当集法灭、灭法灭时,就是涅槃。实现涅槃前必须见道,了解「我」不是真的,只是概念的存在。但南传佛教有些人不接受「*轮唯是见道」的说法,他们认为:*轮不只是见道的部分,而是对四圣谛有彻底的了解,彻知四圣谛的精髓,因此从初转至三转都是*轮,都是四圣谛的部分⒇。
17.Bhummānam devānam saddam sutvā Cātummahārājikā devā saddam anussāvesum‖‖Etam Bhagavatā Bārānasiyam Isipatane Migadāye anuttaram dhammacakkam pavattitam appativattiyam samanena vā brāhman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 Brahmunā vā kenaci vā lokasmin ti‖‖
闻得地居诸天音声之四大天王诸天,发声言:世尊如是于波罗(左木右奈)国仙人堕处鹿野苑,转无上之*轮,沙门、婆罗门、天、魔、梵或世间之任何者,皆不能覆。
18.Cātummahārājikānam devānam saddam sutvā Tāvatimsā devā Yāmā Tusitā devā Nimmā-naratī devā Paranimmittavasavattino devā Brahma-kāyikā devā saddam anussāvesum‖‖Etam Bhagavatā Bārānasiyam Isipatane Migadāye anuttaram dhammacakkam pavattitam appativattiyam samanena vā brāhmanena vā devena vā Mārena vā Brahmunā vā kenaci va lokasmin ti‖‖
闻得四大天王诸天音声之忉利诸天、焰摩诸天、兜率诸天、化乐诸天、他化自在诸天、梵天诸天发声言:世尊如是于波罗(左木右奈)国仙人堕处鹿野苑,转无上之*轮,沙门,婆罗门、天、魔、梵或世间之任何者,皆不能覆。
19.Iti ha tena khanena tena layena tena muhu-ttena yāva Brahmalokā saddo abbhuggacchi‖ayañca dasasahassī lokadhātu samkampi sampakampi sampavedhi‖appamāno ca ulāro obhāso loke pātur ahosi atikkamma devānam devānubhāvan ti‖‖
如是于其刹那之间诸天梵世普闻其声。又,十千世界地涌震动,现起无量广大,超越诸天威神之光明。
【闻法开悟者】
佛陀转*轮时,不只五比丘听*轮经,有许多数不尽的天人也在听法(21),不只憍陈如开悟,还有很多的天人也开悟;因憍陈如、天人有波罗蜜,也有收集智慧的种子,所以能快速开悟。依佛教的看法:能开悟是因为过去的生命,不仅在过去一生,甚或乃至多世以前,一定有收集足够的智慧或行为的善根种子才能开悟,北传佛教称为「顺解脱分」(22)。在「顺解脱分」中,由于五比丘以前曾分析过名色,观名色的无常,有智、观的种子,所以可以快速开悟;若没有这些资粮,很难这么快开悟。同样的道理,所有的天人或众生,因有智慧的种子,足够的波罗蜜,所以也能开悟。
20.Atha kho Bhagavā udānam udānesi‖‖Aññāsi vata bho Kondanno aññasi vata bhoKondañño ti‖‖Iti hidam āyasmato Konda-ññassa Aññata-Kondañño tveva nāmam asosī ti‖‖
是时,世尊称赞言:憍陈如悟矣,憍陈如悟矣!因此即名具寿憍陈如为阿若憍陈如。
佛于此经称憍陈如为「Aññāta-Kondañño」,即为开悟的憍陈如。「añña」是「开悟」的意思,即是用出世智慧知道什么是集法、灭法,由于能以出世智慧看到解脱的所缘,所以不再有「我」的概念;如果没有看见解脱所缘,就会有「我」的概念。由于憍陈如听闻佛陀演说《转*轮经》,能够彻知四圣谛,因此得证「远尘离垢之法眼」而开悟,证得须陀洹果。
证果后,憍陈如请求出家,佛陀欣然同意说:「善来,比丘!,法已善说,善修梵行以灭尽一切苦。」憍陈如须发自落,这是憍陈如出家受比丘戒的情况。随后跋提、卫跋、摩诃那摩及阿说示也逐日证悟须陀洹果,并且以同样的方式得到比丘戒(23)。佛陀开示《转*轮经》之后的第五天,开示《无我相经》,五位在听完《无我相经》后证悟阿罗汉果,为人间第一批漏尽比丘(24)。
【结语】
四圣谛是说明轮回和轮回的原因,涅槃与涅槃的方法。轮回只是一种身心五取蕴的相续,有五取蕴就会感觉到苦,这是苦谛。造成轮回和轮回的原因是渴爱,这是集谛。轮回的终止是断渴爱之后的涅槃,这是灭谛。第四圣谛是八正道。它是使我们能够摆脱轮回的缠结和证得涅槃的方法。愿我们能依教奉行,步佛足迹,沿着佛指出的道路,进入涅槃古城。
在此祝福大家早日彻见四圣谛,达到苦的止息,证入无取涅槃。
【注解】
⑴「一切四谛,依第一义说,因无受(苦)者,作(烦恼)者,入灭者及行(道)者之故,当知(四谛)是空。」《清净道论》,页528。
⑵「前(苦集)二种都困难思、甚深、世间、有漏之故同分。但果与因有别,及应遍知与舍断的差别之故为异分。」《清净道论》,页532。
⑶「第一第三同指为果故为同分,但是有为及无为之故为异分。」《清净道论》,页532。
⑷「后二种(灭道)都因甚深、难思、出世间、无漏之故为同分。但因境(所缘)与有境(有所缘)之别,及应作证与修习之别故为异分。」《清净道论》,页532。
⑸「第二第三是非学非无学故为同分,但是有所缘与无所缘故为异分。」《清净道论》,页532。
⑹「苦是逼迫义、有为义、热恼义、变异义。」《清净道论》,页508。
⑺「集是堆积义、因缘义、结缚义、障碍义。」《清净道论》,页508-509。
⑻「灭是出离义、远离义、无为义、不死义。」《清净道论》,页509。
⑼「道是出义、因义、见义、增上(力)义。」《清净道论》,页509。
⑽「所谓海者,世间愚夫所说,非圣所说。眼是人大海,彼色为涛波,握能堪色涛波者,得度眼大海竟。」《大正藏》册2,页54下。
⑾「三友同入园中,如正精进等三法同时而生,盛开的瞻波伽如所缘,举手去摘而不可能,如以定的自己的法性不能专注所缘而安止,屈背给他站的朋友如精进,另一位站着而供给他的肩的朋友如念。于是他站在一人的背上,握住另一人的肩,随其所欲而采花,如获得了精进完成其策励的作用,及念的完成其不忘的作用之时的帮助的定,得以专注所缘而安止。」《清净道论》,页530。
⑿参阅《清净道论》页444。
⒀「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作是说:我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未无间等,而言我当得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说不应,所以者何?无是处故。若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未无间等,而欲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经•第三九七经》,《大正藏》册2,页107上。另可参《相应部经典六•佉提罗》,《汉译南传大藏经》,页337-338。⒁当禅修者的观智变得敏锐时,不再作意诸行法的生时与住时,而只观照它们的坏灭。《阿毘达摩概要精解》,页349-350。
⒂「谓欲界系初二部断立一遍知,初二部言即显见苦见集所断。」《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1〈分别随眠品〉,《大正藏》册29,页112上。
⒃「云何三转十二行相?此苦圣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即于如是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说此名曰十二行相。」《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4〈分别贤圣品〉,《大正藏》册29,页128下。
⒄「尔时,尊者舍梨子告诸比丘:诸贤!若有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摄受一切众善法故。诸贤!犹如诸畜之迹,象迹为第一。所以者何?彼象迹者最广大故,如是。诸贤!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中阿含经•象迹喻经》,《大正藏》册1,页464中。
⒅「尊者摩诃拘絺罗问尊者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舍利弗!眼系色耶?色系眼耶?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意系法耶?法系意耶?尊者舍利弗答尊者摩诃拘絺罗言: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尊者摩诃拘絺罗!于其中间,若彼欲贪,是其系也。尊者摩诃拘絺罗!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轭鞅缚系。人问言:为黑牛系白牛?为白牛系黑牛?为等问不?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非黑牛系白牛,亦非白牛系黑牛,然于中间,若轭、若系鞅者,是彼系缚。如是,尊者摩诃拘絺罗,非眼系色,非色系眼,乃至非意系法,非法系意,中间欲贪,是其系也。」《杂阿含经·第二五0经》,《大正藏》册2,页60上。另可参《相应部经典四·拘絺罗》,《汉译南传大藏经》,页216-218。《相应部经典四·质多相应》,《汉译南传大藏经》,页355-357。
⒆「世尊有处说名*轮,如世间轮有速等相,见道似彼故名*轮。见道如何与彼相似?由速行等似彼轮故,谓见谛道速疾行故,有舍取故,降未伏故,镇已伏故,上下转故,具此五相似世间轮。尊者妙音作如是说:如世间轮有辐等相,八支圣道似彼名轮,谓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轮辐,正语、正业、命似毂,正定似辋,故名*轮。宁知*轮唯是见道,憍陈那等见道生时,说名已转正*轮故。」《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4〈分别贤圣品〉,《大正藏》册29,页128中-下。
⒇「由此三转如次,显示见道、修道、无学道三,毘婆沙师所说如是。若尔,三转十二行相非唯见道,如何可说唯于见道立*轮名?是故唯应即此三转十二行相所有法门,名为*轮,可应正理。」《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4〈分别贤圣品〉,《大正藏》册29,页128下。
(21)三界中,除了无色界的天人无法听法外,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的天人都听闻得到佛陀所说的法。
(22)顺解脱分指因厌离生死,欣求涅槃,而修诸善根,遂感解脱之善果。如众生欲出三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证真空涅槃之理,必修「七方便」。而顺解脱分即如「七方便」中之前三位: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等三贤位之善。盖住此位之菩萨虽未能伏灭烦恼、所知二障,然已对唯识之性深生信解。并修二利胜行,故称顺解脱分善。另外,顺抉择分,抉择意为见四谛理之无漏胜慧,即顺于无漏抉择之圣道,而感「见道」无漏智之果。如「七方便」中之后四位:暖、顶、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以此四善根接近见道,能顺其胜慧一分之见道抉择智,观察四圣谛,作十六行相,能缘世第一法之无间,引发无漏智,即顺益彼之智,此称为顺抉择分。故声闻乘中之极速者,三生方得解脱,亦即第一生起顺解脱分,第二生起顺抉择分,第三生始入于见道,乃至得究竟之解脱。《佛光》「顺解脱分」,页5351。
(23)参阅《转正*轮》,页97。
(24)参阅《转正*轮》,页101。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