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B 二、知法经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0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B 二、知法经

 

  二、知法经

  说法地点:乔赏弥瞿师罗园

  主讲人员:周那比丘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大意:本经叙述周那比丘告诉诸比丘,有关于知法与不知法者等事,同时用富人称贫、贫人称富之喻来譬喻。

  看了这部《知法经》,给了我良多的感触。其实这部经所讲的核心要义就是一个,那就是两个字:诚实。有人可能会感到很奇怪,诚实二字是最普通不过了,就算是乳臭未干的小孩子,父母都会教导他们做人要“诚实”,难道堂堂的出家比丘,也要教导他们做事说话要“诚实”?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在佛教的戒律是,就有诸如戒除“两舌”、“绮语”、“诳语”之类的戒条,说明在出家比丘当中,一些不诚实、不守信的情况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佛陀对于诚实的态度是,诚实是做人处世的最基本的也是最要紧的一环,有什么就讲什么,不要言不由衰,不要说吹嘘说大话。用儒家孔子的话讲,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正如佛陀在本经中所说,有的比丘说自己“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就是说这位比丘对于世界的诸法都知其实相,没有一点贪执之心——说白了,就是达到了“看破放下”的境界。可是实际上呢?他却是“心生恶增伺而住”,他比谁都贪,都看不破放不下,被人们讥为“出家人不爱财,多多益善”。有些比丘做人很高调,很会“自赞”,自称自己已经无有“诤讼、恚恨、嗔缠、不语结、悭、嫉、欺诳、谀谄、无惭、无愧”,而且还做到了“无有恶欲、恶见”,可是骨子里却是完全两回事,“心生恶欲、恶见而住”,他们其实并不能做到无有“增伺”,实际上贪执之心还很严重呢!

  谈到“自赞”的话题,倒使我想起了古乐府里有两句无名氏的诗,叫“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满饱短嘴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遇到下雪天,总是那些嘴喙长的鸟儿能够填饱肚皮,而那些嘴喙短的鸟儿只能挨饿了。一些出家师付修行怎么样,单凭外表也很难判断出来,但是他们给人的感觉是很会说话,能说会道,深得居士们的欢心。这里的“能说会道”倒不是赞叹他们很会方便说法,而是指他们很会迎合居士们的口味。一些信徒们闲来无事,喜欢在师付们面前谈论些甲长乙短,甚至嗜好指摘议论出家二众的是非恩怨。有些出家比丘就很合迎合部分白衣的不良嗜好,就僧团里的闲情逸事大谈特谈,以此拉拢信徒,博取利养。这种行径自然是很不好的,因此建议师付们在与白衣交往时,凡涉及僧团内部情况的,还需尽量少谈为好。

  佛陀为了破除比丘们表里不一的不诚实言行,就作了一个简单的譬喻:一个人总爱在大家面前吹嘘,称说他的家境是如何地富有,出身地位是如何地显赫,牛羊畜牧是如何地无数。可是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子呢?根本没有那回事!“若欲用时,则无金、银、真珠、琉璃、水精、琥珀,无畜牧、米谷,亦无奴婢”,简直是一贫如洗,就只剩下吹牛的份儿了。但是对于他的吹嘘,有些亲朋好友自然是将信将疑,于是就到他家中去探视个究竟,结果是“不富自称说富,亦无国封,又无畜牧”,完全是在说大话嘛!从此以后,这个人威信扫地,再也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了。

  与前面比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比丘处世为人很是低调,很谦虚,待人也很和蔼礼貌;他从来不说自己“知诸法所可知法而无增伺”。他明明已经证得了相当了得的思想境界,却从来不在众人面前炫耀;相反,他在众人面前时,还一个劲地说自己还差得远,顶多也得到了点皮毛功夫而已。而实际情形呢?他早已是“心不生恶欲、恶见而住”,甚至已经达到了“无余涅槃”的高超境界。那么,这种比丘已经证得无上真谛,口中却称说自己还差得远,这种行为算不算不诚实呢?我觉得不非但不能说是不诚实,它实际上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德,它与言不由衷、表里不一的吹嘘说大话,可谓是天壤之别。

  在这里,佛陀进一步作譬喻说,“犹人大富自说不富,亦有国封说无国封,又有畜牧说无畜牧”。但是实际上呢?他的家里简直是富可敌国,金银真珠应有尽有;这位大富平时见他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曾想家世却是如此地显赫富足,着实令人赞叹不已!而这种处世做人的低调姿态,正是为佛陀称誉有加的难得品质。

  最后,将此经要义总结成一句话,叫:做人处世,需诚实低调。(09.05.10)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