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C 三、周那问见经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0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C 三、周那问见经

 

  三、周那问见经

  说法地点:拘舍弥瞿师罗园

  参加人员:周那、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周那讲说渐损法、发心法、对法、升上法,以及涅槃法。

  谈到这部《周那问见经》时,我们不得不提到广为熟知的一部经典,它就是《金刚经》。《金刚经》到底讲什么?简单地讲,就是破除我们的执着之相。我们执着于何种之相?就是人相、我相、寿者相与众生相等四相,即世间各种色相都是虚幻不实的,故《金刚经》说“凡是有相,皆是虚妄”。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地追问一下,《金刚经》为什么要引导我们破除四相之妄执?它的根本用意或者说最高层次的用意何在?就是要我们树立不执着、不贪伺的观点,从而灭除我们的妄知妄念,最终走向解脱之路。与《金刚经》相仿,这部《周那问见经》所述的观点,也是为了破除我们各种错误的见解。

  我在平时工作之余——姑且说“工作”,有时会留意一些相关《阿含经》的研究文章,这些文章一部是在校硕博研究生撰写的,而绝大多数都是台湾一些研究所的学者所写。虽然说各自所部的角度不同,观点有差别,研究层次也有区别,但是总的来说,对《阿含经》基本上都是相当重视的,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也是较为客观和中肯。当然,《阿含经》作为系列经典的一个总称,其内容涵盖面相当广泛,内容也极其丰富。更重要的是,如果研究佛教的发展史,或者说研究印度古代史,就必须要研读《阿含经》——这是一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门槛。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历史上很多祖师大德通过自己的修证,悟出了很多超乎寻常的真理。但是这些大德们在实证的同时,对大乘佛教中的具体修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并不统一的观点。这些观点有时会形成一个流派,然后慢慢形成某宗某派。比如净土宗与禅宗在修持方法上就有很大的差异。差异的扩散化,就形成了争论。其实从现在我才慢慢地搞明白,很多大乘经典的思想脉络,都可以从《阿含经》中找到它们的最原始的雏形。如果单从修持方法上讲,大乘经典根本就没法和小乘的阿含经相比。当我们翻开阿含经,佛陀对于从凡夫到阿罗汉的修行步骤的阐述比比皆是。那么这些修行法门既实用又简单明了,却为什么没有引起中国佛教足够的重视呢?这个问题倒值得深思了。在谈到大小乘经典的区别时,印顺法师的观点是,“大乘佛经是艺术化的,小乘佛经是科学化的”。我觉得用“艺术化”和“科学化”来划分二乘的差别,是十分精准的。

  这部经典是佛陀应周那的礼请而宣说。有关周那的相关事迹,我在前面的相关文章中已经有所介绍。有一天的晡时(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样子),周那从禅坐中起身,前往佛陀那里,向佛陀请教一些问题。很显然,这些问题正是周那在禅坐中经过了认真思惟,他或许是思有所得,请佛陀予以印可;或许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请教佛陀释迷……

  那么,周那所请教的问题又是什么呢?周那就对佛陀说:世尊!在这个世间里,我们凡夫都会生起种种见解。在凡夫的眼里,各种有形之相都是有差别的,彼此各不相同的。比如说,在我们的眼中,有人相,有我相,有众生相,也有寿者相。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使凡夫抛弃这些愚知妄见,并使它们彻底地破除与消灭呢?——这就是周那问题的核心内容。

  那么,佛陀是如何回答周那的提问呢?佛陀说,如果要灭除这些错误知见,就必须学习五法:渐损法、发心法、对法、升上法,以及涅槃法。

  1、渐损法。什么叫渐损法?就是克制贪瞋痴,减少烦恼或过失的方法。那么如何逐步减少烦恼与过失呢?步骤是,首先要做到“离欲”,这个“欲”,就是贪、嗔、痴三毒。其次,就要修习禅定,从初禅一直修到四禅,修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定。从欲定修到色定,再修到无色定,通过修禅定的方式,从而破除自己执着于色相之结。

  离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内容也极其宽泛。概而言之,就是要摄护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比如说五戒十善,比如说去除增伺、诤意、睡眠、掉举等不习良气,都是离欲的范畴。

  2、发心法。什么叫“发心”?就是发愿求证菩提解脱的信心与决心。对于比丘来说,发心是十分要紧的。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心有多大,他未来所从事的事业就会有多大;倘若胸无大志,如燕雀晏然寄居于屋檐之下,那么与鸿鹄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我们常常把“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挂在嘴边,因此“求佛道”,就是我们发心的终极目标。因此佛陀对弟子们说:“若但发心念欲求学诸善法者,则多所饶益,况复身、口行善法耶?”如果我们发心求善法,就会得到诸多的好处;若加上我们身行善法、口行善法的话,那么所获的好处将是难以穷尽。我们要发无上心,发勇猛心,发精进心,发恒常心,发无上菩提心。

  3、对法。按照一般的理解,“对法”,即指阿毗达磨。“对”为对观对向,“法”为四谛涅槃之法;以无漏圣道智慧,对观四谛之理,对向于涅槃之果,故名对法。但是本经中的“对”,是指对比。比如说,“恶慧”与“无恶慧”相对,“恶道”与“正道”相对,“恶度”与“正度”相对,“黑法”与“白法”相对,等等。佛陀在这里为什么要将各种正、邪之法作一一对比呢?根据我的理解,佛陀是想通过二者的对比,从而引起修道者的警惕,即把那些邪恶之法,作为自己修行的反面教材,防止我们消极懈怠,裹步不前。

  4、升上法。所谓升上,就是对学习更高层次佛法的期待与上进心。如果从因果报应的角度讲,“升上”就是指获得好的去处,命终得往善趣。比如说,行恶业,自然是有黑报,然后趣至恶处;而“有法白,有白报,而得升上”。在这里,佛陀也是通过善趣与恶趣的对比,从而激励弟子们弃恶从善的决心与毅力。

  5、涅槃法。在这部经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这段话:

  周那!若有不自调御,他不调御欲调御者,终无是处。自没溺,他没溺拔出者,终无是处。自不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终无是处。周那!若有自调御,他不调御欲调御者,必有是处。自不没溺,他没溺欲拔出者,必有是处。自般涅槃,他不般涅槃令般涅槃者,必有是处。

  我个人认为,这段话要引起我们学佛者的足够重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时下之风气,人们往往会忙着“度人”,却把“自度”的大事给忘得一干二净。我一贯的观点是,“自度”与“度人”,必须要有一个先后次第的顺序。自个儿都自度不暇,又有什么资格来奢谈什么“广度众生、利乐有情”?大话说了一箩筐,可是一律是对人不对己,“严于待人,宽于待己”;整天指斥某某做得一塌糊涂,而他本人却更加糟糕,可是他却从来不会反观他自己。有些法师很会讲经,美其名曰“心灵的导师”。我个人以为,我们是不是该把“度人”暂且放一放,先把自家麻烦给厘清楚了呢?还是我们的佛祖高明啊,他说我们如果自己都无法做到“调御”干净——调教好自家的身心,却去忙活着“调御”他人,哪有这回事?自然是“终无是处”!我们自己都尚在苦海里拼命挣扎,却四处宣扬自己在“渡化众生”,有这样的好事吗?自己都无法取得“涅槃”,甚至连“涅槃”是怎么一回事都没搞清楚,就大开讲筵,教导信众修证涅槃之道,他有这样的本领吗?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佛陀讲得再清楚也不过了,那就是先“自度”,然后再来“度人”,这样人家才能放心地让你“度”。我时常会打一个比方:就好像我是一艘渡船,我首先得确保我的渡船没有问题,船底不会出现漏洞,能经得起风吹浪打。倘若我的船体存在致命的隐患,当船航行到海中央,便开始下沉,那么搭乘我这艘船的乘客,岂不是倒了大楣?彼岸没有抵达,反而白白搭上了身家性命,真是冤死了!

  那么,获证涅槃的途径又是哪些?本经对此交待得很清楚,比如说,“恶欲者,以非恶欲为般涅槃”,“害意嗔者,以不害意嗔为般涅槃”。一句话,只要是恶法的对立面,即奉守善法,都是获取涅槃的主要途径,它们分别蕴含于身、口、意三业之中。

  佛陀在经文的最后,作了一番总结。身为佛弟子,在听闻了佛陀的教法之后,就应当努力去思惟。到什么地方去思惟呢?“至无事处、山林树下,空安静处,坐禅思惟”;在身口心诸方面,要“勿得放逸,勤加精进,莫令后悔”,自始至终都要按照佛陀的教导去行持,这样才能最终获得道业上的成就。当我们功成道满之后,那么对于世间的“四相”——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早已是“心无挂碍,无挂碍故”了,此时,何劳我们再去费时费力地想法子破除妄执呢?(2009.05.12)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