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闻教诫需敬受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闻教诫需敬受
闻教诫需敬受
⊙欲示众生:开如来藏,见实相理。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
『大众默契佛心,乐闻教诫敬受;即得明心知见,显实自性清净。』
这也就是告诉大家,佛陀用心教育,也有一大群的弟子真的是用心要受教。虽然佛陀受舍利弗三请,却是佛陀也三止,那就是因为众生的根机还有不堪受,所以佛陀三止。然而有五千人退席,留下来的就都是用心在追随佛陀,了解佛陀的心意。
就如舍利弗一样,这一大群的大众已经欢喜要来接受佛陀教育。这都已经与佛心默契,能够了解佛陀即将要设施大法的时刻了,所以人人『乐闻教诫』,用很欢喜的心要来听佛所教育,人人用很尊敬的心要来接受。若能人人都用这样的心,『乐闻教诫敬受』,这个心来接受佛陀,一定『即得明心知见』,心就会明。
所以,必定要去除了无明,渐渐理解佛知佛见,所以要先明心。明心就是去除烦恼,去除一分,就是明亮一分,那就是与佛的心愈接近分寸,一直接近来。所以『显实自性清净』,若能接近一分的知见,我们自己的本性,自然自性就能渐渐一直清净。这是一定的道理。
有一段时间,阿难请教佛陀,众生受教的根机,有什么样的接受,什么样的得失吗?佛陀就说:好,来,我举个例。
在过去古时代,无量劫前,有一位长者,生意做得很好,大富。他有一位朋友,有个独生子,这个独生子就是好玩、放荡,他的朋友有很多财产,都被这位浪荡子花、吃、赌、用给毁掉了。
本来是富有的家庭,一落千丈。这位朋友担心,生气,况且又落入贫穷的环境,所以生病了。最后就向这位大富长者,就委托:虽然我儿子是一个浪荡子,败掉我的家产,让我气得连命都快没了。我也老了,无论如何他是我儿子,所以委托你,若可以的话,尽量教育他,帮助他能够了解人生的道理。就这样,这位朋友往生了。
这位富有长者,他觉得这是责任,这也是他愿意的事情,所以就将这个朋友的儿子叫来,『年轻人,这一次你有受到很大的教育吗?你的家产什么都没了,你所依靠的父亲也已经往生了,你现在一无所有。来,我告诉你,听我的话,我给你千两金,让你当本钱,你要好好去谋生,合情合理地去谋生。』就这样交给他千两黄金。
但是,这个孩子在外面做生意,应酬,同样花、吃、赌、用,还是双手空空。再回来找这位父执辈,就是这位长者,又来告诉他:『我很用心做生意,但是失败了。不只是没赚钱,我还欠人家债。』这位长者就教育他,用很多的心神,做人的道理等等教育,再给他千金。像这样连续有五次之后,结果都是一样。
有一天,第六次再来找长者,还是向他诉说:『我很努力,但是……等等。』这位长者正好看到门外有一堆垃圾,有一位乞儿也是年轻人,在那里在翻垃圾,想要找到什么东西可吃、可用。长者同时也看到一只老鼠,已经死在那里。长者就向这位又回来要钱的浪荡子说:『你看,前面这堆垃圾上面,那只老鼠已经死了。你知道,若是善于调理的人,这堆垃圾、这只死老鼠,也能得到很大的道理受用。』这样告诉他之后,『我想告诉你的事情已经说了,来,再给你千两,你要好自为之。』
这样拿了钱,浪荡子又是扬长而去,这位长者也出外去了。那位在垃圾堆中翻找的年轻人,虽然是远远的有点距离,不过他有听见长者对浪荡子说的话,听进去,他就用心想:若是在这堆垃圾里的这只老鼠,这位长者是不是在说爱心?我应该对这只老鼠,就如长者对这位浪荡子一样,那分的爱心?所以他就将这只老鼠好好掩埋,用很虔诚的心来祝福牠。
他的脑海中一直想,如何能安分守己,好好来生活?他就认真去向人乞讨吃剩的东西,他就将这些东西收集起来,处理、晒干,就慢慢囤积起来,可以拿给比较贫穷的家庭,告诉他们:『这都是富有人家剩余的饭,我这样处理它,用很便宜的价钱卖给你。』大家用很少的钱,可以买来吃的东西,质量又是很好。
这样一段时间,慢慢累积起来,也能够卖得少少量的钱。他就以这些钱拿去买菜,做起菜贩生意。卖菜之后又多赚了些钱,他开始就去买一块土地好好来耕耘,种菜又卖菜,这样慢慢拓宽了他的土地,慢慢累积了他的金钱。过了几年后,他也已经成为一位贸易家。
这是经过了十多年后,他的事业有成,就这样想:我今天能够这么成功,这个因从何来?十多年前,就是这位长者的一场教育,那分爱心,为他朋友的孩子这样无所求付出,尽心的教育。就是他的教育,让我得来了这个知识,『受恩不报,谓之背明』,我今天能成功的因,就是从这位长者来,我若不懂得报恩,就是违背明心,所以我应该要来回报。
所以他有一天,就去做一个很大块的银盘,同时也用金子打造一只老鼠。他就在金老鼠的肚子里放了很多的宝物,然后把金老鼠就放于银盘上,周围摆满珍珠玛瑙,用这样来表达以前那堆垃圾里的一只老鼠。他这样布置之后,将银盘捧着,非常恭敬来到这位长者面前,恭敬献给长者。
长者对这位年轻人没有印象,这位年轻人就向他说起了那一天,将近二十年了,那时候他还是青少年时代,听到长者的一席话,让他启发很大,所以认真打拚。他将这个过程说给长者听,长者听到非常的感动,于是就将他的女儿嫁给他,告诉他:『你是一个很好的年轻人。孩提时代只是听到这段话,就能这样成功,今天有这种回报,表示你有充分爱心。我要将我的家财全部付托给你,你要记得,你信仰佛法,同时用四无量心,爱,去付出。』
这段文说完之后,佛陀开始回过来就告诉阿难:一只死老鼠就能够致富,这位就是现在我面前的盘特比丘,那位长者就是我释迦牟尼佛,那位浪荡子就是调达,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他已经接受我数次的帮助,有『六亿品经』,尽管我给他『六亿品经』的道理,他还是违背,不肯受用此法。像这样,言顺行逆,每次都说:『我接受,我会改。』会说却不肯做,有言无行,言顺行逆,这是小人之智,世智辩聪,像这样,现在的提婆达多,这样的人哪怕是听再多的经也无用。
在远远的地方,听到在教育别人,得到一点点的道理,他就能受用于他的终生,回过头来,银盘金鼠,种种砗磲、玛瑙。只要有心,垃圾也会变黄金,一只死老鼠也能够让他心怀天下众生,这就是真正了解佛陀知见的人。
所以我们这段(经)文,佛陀来人间,就是『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
⊙『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佛陀是为了要教育众生,佛的知见,所以来人间。『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所以出现人间。
⊙欲示众生:开如来藏,见实相理。真如在烦恼中,谓之如来藏;真如出烦恼,谓之法身。
这『欲示众生』,就是『开如来藏,见实相理』。这是佛陀要开示众生,众生人人都有一个如来藏,任何一个人都有。让大家把这个如来藏若打开,才能见到真实的道理,因为真如在烦恼中。一句话说『烦恼即菩提』,意思就是说,真如就是在烦恼中。因为我们众生本具佛性,众生人人心中却是充满了烦恼,其实在烦恼中还是佛性不减,所以这叫做『如来藏』。真如也是出于烦恼中,这就是法身;烦恼若打开,看透,就能真如现前。
各位,修行,提婆达多与盘特比丘同样是佛的弟子,一位是那么用心,得少为多,因为他信受奉行。另一位是得那么多,不断漏失,变成了恶。这种在修行者之中,看你如何受用。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