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二乘启知求解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二乘启知求解

 

  『佛心知见深远,众生知见浅劣,二乘启知求解,谛听善思念行。』

  『佛心知见深远』,确实是很深、很长、很远。要说起凡夫与佛的距离,实在是差得很远。因为,『众生知见浅劣』,这浅劣、深远,那又是差多远呢!所以,凡夫用凡夫心要来测量佛的知见,实在是不可能。所以我们必定要修行。

  众生的知见,就是在自己的思想范围里,佛陀则是『心包太虚』。其实,我们人人也能『心包太虚』,只是我们有一个自私、利益自己的见解,所以我们无法『心包太虚』。

  『心包太虚』,就是宇宙万物都收摄于佛心性中,就是在真如之中。真如收回来,那是在一个『见』,就是佛知佛见;放出去,那就是宇宙万物的真理。佛能够这样,其实,我们也是一样。所以佛陀一直认为,众生与他平等,应该也是如此。

  看看我们有的人说,『那么远,怎么看得见?』一副望远镜,镜头那么小,拿来靠近眼睛这样看过去,哇,很远啊!好几里远,那个环境都看得到。视野不必很大,只要良能足够,视野就能很宽、很阔、很大。我们凡夫就是只用在功能,我们的见解只用在功能,我们还未用到良能。

  『功能』本来就是『良能』,只是我们众生那种功利心,拿来遮在良能前面,所以就迷了,看不到外面宽阔的境界。宇宙万物的真理,本来能够收摄在我们的内心,真如本性之中,偏偏我们的真如良能,就是被这种凡夫功利的功能遮住,所以我们所见的只是凡夫的范围而已。

  所以修行,我们既不希望做凡夫,我们是要向佛看齐,所以我们要开始信受佛所教法。

  当初,在佛的时代,佛陀为了众生的根机,所能接受的境界,他随机逗教,所以有小乘、中乘、大乘,开三乘法,适应众生的根机。不过,这是从事相而言,其实,佛陀所说法的道理无论是深是浅,都是很圆融,看众生的根机如何去接受。所以,在众生有差别,在佛是已经圆满了。

  所以,这二乘已经随佛修行,经过了四十多年后,佛陀在法华会上鞭策小乘,他就开始说:过去的教法就是权教,你们还未真实接纳到我的本意,我的趣向,你们还未能了解。这些人都是停滞于小乘、中乘,还未到达一实大乘的道理,还未体会。所以佛陀不断、不断赞叹诸佛甚深微妙的智能,难知难解,一直、一直要告诉大家,希望让大家的心开得再大一些,见解要再宽阔一些,希望人人懂得发大心、发大愿。

  所以,佛陀在法华会上,开始启开这个宽大之门,二乘的修行者开始思慕,就很想要了解。所以『启知求解』,有要追求,追求佛陀内心所护念的最甚深微妙之法,要如何究竟的道理,一直到达如来真如的本性,能够让我们体会到。这就是『二乘启知求解』。

  这个时候开始,大家要用心了。因为五千人退席了,在场这些人已经都是『纯有贞实』,『无有枝叶』。其他人都退去,既然留下来的人,就是全心发大愿,愿意用心来听法。所以佛陀开始就告诉他们:『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要好好闻、思、修,身体力行。

  前面的(经)文就这样说:『譬喻言辞,演说诸法。』用种种种种的方便,『譬喻言辞』来说话,无论是讲因缘,说道理等等,都是用很多方法,应机譬喻,这样来讲说诸法。

  但是,所说的法,于佛是这么真心在说法,但是于众生,『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这段(经)文,我们要很用心去思考。佛陀既然应机逗教,就是随顺众生的根机说教,但是众生所收纳下来的就是部分,就是解开他当时的烦恼、无明,心意开解。真实究竟的真理,真如本性,还无法透彻。

  ⊙佛所说之方便、因缘、譬喻,莫非即是法。然一乘实法,非以思量分别之所能解释。

  就譬如佛经典里有很多故事。有一位妇女,生了七个孩子,但是孩子渐长,一个一个就夭折了。已经到第六个,第六个也是忽然间夭折。这个女人哪堪得这样受打击呢?所以就这样精神错乱了。

  那个时候,全身的衣服都脱得精光,一丝不挂,跑在街上,不会分别周围的境界。大家看到,议论纷纷,这个女人很可怜,是谁才有办法救她呢?在这当中,这个女人就一直跑,走,来到佛的处所,在佛的面前跪下,还是一丝不挂。但是,来到佛前,她忽然间内心起了那种苦的心情,放声大哭。佛陀赶紧要人快拿一件衣服来,快给她的身体遮起来。

  佛陀就说:『冷静下来,听我对妳说话。』这位女人真的听到佛的声音,冷静下来了。这一冷静下来时,那种惭愧、忏悔、羞耻,赶紧将这衣服拉得紧紧的,包裹在她的身上。佛陀就说:『善女人,人人都知道妳心的苦。但是要知道,这个苦的心与生俱来。其实,人生本是无常,长啊,短啊,你们看哪个家庭有永远的几代、几代人同堂呢?』

  这期间,女人忽然间如梦初醒,本来心很苦,要来听佛如何能解除她心的苦,听了之后,不知觉中,不只是苦不见了,反而心灵好像一道光明,非常温暖的光明,这样照入她的内心,清醒了。大家为这位女人庆幸。

  但是,一段时间过后,第七个孩子也是忽然间往生了。此时,这位妇女的丈夫,看他的太太好像很冷静,就是接受这种境界。这丈夫就问太太说:『过去的五个孩子往生后,妳的苦难堪。第六个孩子去世时,妳心发狂。现在第七个孩子往生,妳竟然这么冷淡自在?』

  这位太太就说:『过去因为我不懂道理,不知道因果。我现在知道了,如是因,如是缘。我到底种什么因,与他们结多长的缘,一切缘生,一切缘灭,是释迦牟尼佛这样告诉我,我了解了。』

  这是在佛世时,有一段这样的故事。所以,此处说『譬喻言辞』,之前说的是『种种因缘』,佛陀用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也确实是这样的道理,没有离开因缘果报。那位女人,也是在因缘果报中受苦,佛陀说明因缘果报,让她了解,除开了她心灵的苦。

  但是,『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要能全都了解,真正圆融了解,那就是要全心用心修行,长期要一层一层的烦恼,一分一分的法,这样分分寸寸的进步,深入了解,才能体会佛的趣向与佛的知见。

  所以『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虽然说很多法,但是并非一般人这样想就能了解,不是如此。我们必定要谛听,闻、思、善念,我们必定要有这样不断不断精进深入。

  『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唯有佛,佛与佛之间最能了解。何况佛陀前面也提起『一乘实法,甚深微妙』,尤其佛陀一直迟迟未说真实法,『止!止!不须复说。』是因为还有增上慢人在。所以说这一乘甚深妙法。如是懈怠、不敬信、增上慢这些人,不堪受教,不能理解。

  ⊙佛特显示:一乘实法。如是懈怠、不敬信、增上慢人,不堪受教,不能知解。

  因为这个法这么深,尽管佛陀不断不断用尽心思,这样分别譬喻言辞,都无法让一般人这样就能了解,何况那些懈怠、增上慢的人,不受教的人,怎么能体会到呢?

  其实,我们人人本具佛性,唯有回归如来真如妙理,这就是叫做诸佛,诸佛能够了解。所以说来,『诸佛』,不只是我们以外,其实是我们人人回归如来本性,这个清净本性现前,所有的道理才能了解。

  所以要听法,我们必定要先回归清净的本性,听法,必定要用清净心来接受。也就是过去所说的『三无漏学』:戒、定、慧。闻、思、修,这样好好用心来接受。

  所以,请大家开始要好好地把心清得干干净净,才能将佛的诸法,用我们的思量能够了解。当然,这就是要佛,『唯有诸佛乃能知之』。记着,诸佛是在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的心回归如来清净的本性,如此我们就能够了解。所以人人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