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E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E
第926经是佛陀对诜陀迦旃延的开示,即将比丘与良马作一番对比:比丘不应有贪欲,如良马不贪粮食,唯念驾乘。佛陀实际上就是在告诫迦旃延:应修真实禅,莫修强良禅:“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如强良马,系槽枥上,彼马不念:我所应作,所不应作,但念欲草。”什么叫强良禅?若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表面勉强保持宁静,其实内心已处于十分散乱的状态。若从义理而言,该禅是顺随五盖而修习禅定,与出离、如实知并不相应。而与强良禅相对应的即“真实禅”,即依所缘修禅,然后能超越所缘。修真实禅而弃强良禅,就是在教导弟子把握修禅中的核心要领。就好像“强良马”(野马,未被调伏之马)与“真生马”,它们的差别在于:强良马并不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该干的事情上,即系念于驾乘,如何跑得更快更稳,如何使主人更加满意,而是将全部心思集中到槽枥之中的粮草,老是琢磨着什么时候能回到那些甘甜丰盛的粮草面前美美地吃上一顿。而真生马却正好相反,虽有丰美的水草摆在眼前,却并不是非常地欢喜,其满脑子所想念的,便是“驾乘之事”。
作为比丘也是这样,所谓“不念贪欲缠,住于出离如实知,不以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缠)而求正受(禅定)”。比丘除了不依五盖而修禅外,同时还要不依六大(地、水、火、风、空、识)而修禅,乃至不依非想非非想而修禅。
在具体的修法上,佛陀主张:“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非想非非想入处想。此世他世,日、月、见、闻、觉、识,若得若求,若觉若观,悉伏彼想”,这便是真实禅,即上面我们所讲的依所缘修禅(如六大、四禅定等),而能超越所缘,此即佛陀所讲的“于地想能伏地想”(乃至“悉伏彼想”)的真正用意。如果我们依于地想,却不能伏于地想而是围着地想打转,那么永远谈不上更高次第的禅定。(6.6.端午节)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