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A 一、三聚经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A 一、三聚经
(卷第十)
一、三聚经
说法地点: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参加人员:千二百五十人
本经大意:本经和《增一经》相似,是以佛说的体裁结集下来的,也是法相的分类法。然而其内容乃和前几经有些不同,是依趣恶趣、趣善处、趣涅槃法的三法聚,而各各由一而增至于十的增一法。
这部经有些特别,据说在巴利文的藏经中没有这部经,因此引发了一些猜测,说此经很可能是从《经一经》、《十上经》等同源经典上摘抄下来的。那么什么叫三聚呢?聚就是聚落,引申为众生所趣的地方;三法聚就是三类众生所趣之处。哪三处呢?一是恶趣,二是善趣,三是不具善恶的涅槃趣。现在我们就本经的主要内容,分别予以适当的阐解。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次佛陀说此部经,并没有说背痛之事,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正值佛陀说法不久,尚不知疲惫;二是此时佛陀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患病的迹象。此时佛陀的情绪似乎很好,他就对那些众多的大比丘们说:“今天,我要对你们讲说一种微妙之法,义理殊胜,思想清净,对我们的修行很有帮助。这个法叫什么呢?就叫三聚法。我在说法的时候,希望大家思想上不要开小差。”接着,佛陀就开始了宣讲。
一、一法
一法趣于恶趣:所谓没有仁慈,而怀有毒害之心。
一法趣于善趣:不用恶心加之于众生的身上。
一法趣于涅槃:能够精勤,能够修身念处。
二、二法
二法趣向于恶趣:第一种就是所谓毁戒,第二就是所谓破见。
二法趣向于善趣:第一就是所谓戒具,第二就是所谓见具。
二法趣向于涅槃:第一就是所谓止(定),第二就是所谓观(慧)。
三、三法
三法趣向恶趣:即三不善根。①贪不善根,②恚不善根,③痴不善根。
三法向于善趣:即三善根。①无贪善根,②无恚善根,③无痴善根。
三法趣向涅槃:即三种三昧。①空三昧(空为万事当中去观人或法之空。所谓空我所见。非我为空我见,是观空而住的禅定);②无相三昧(无相就是灭,是指涅槃,涅槃是没有色声香味触之五尘,也没有男女,以及生、异、灭之三有为相,是观无相,也就是以空而观无差别的相状之禅定)。③无作三昧(无作为无愿,无愿为无相,为观无愿求之事,是观无愿而住的禅定)。
四、四法
四法向于恶趣:①爱语(贪爱之语),②恚语(瞋恚之语),③怖语(恐怖之语),④痴语(愚痴之语)。
四法向于善趣:①不爱语(不贪爱之语),②不恚语,③不怖语(不恐怖之语),④不痴语(不愚痴之语)。
四法向于涅槃:即四念处。①身念处(观身不净),②受念处(观受是苦),③意念处(观心无常),④法念处(观法无我)。
五、五法
五法向于恶趣:即破五戒。①杀生,②偷盗,③淫逸,④妄语,⑤饮酒。
五法向于善趣:即持五戒: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淫逸,④不欺语,⑤不饮酒。
五法趣向涅槃:即五根:①信根,②精进根,③念根,④定根,⑤慧根。
六、六法
六法向于恶趣:即六不敬。①不敬佛,②不敬法,③不敬僧,④不敬戒,⑤不敬定,⑤不敬父母。
六法向于善趣:即六敬法。①敬佛,②敬法,③敬僧,④敬戒,⑤敬定,⑥敬父母。
六法向于涅槃:即六思念。①念佛,②念法,③念僧,④念戒,⑤念施,⑥念天。
七、七法
七法向于恶趣:①杀生,②不与取(人不给他,强夺或暗取),③淫逸,④妄语,⑤两舌,⑥恶口,⑦绮语。
七法向于善趣:①不杀生,②不偷盗,③不淫逸,④不欺语,⑤不两舌,⑥不恶口,⑦不绮语。
七法向于涅槃:即七觉意(七菩提分)。①念觉意,②择法觉意,③精进觉意,④猗觉意,⑤定觉意,⑥喜觉意,⑦舍觉意。
八、八法
八法向于恶趣:即八邪行。①邪见,②邪志(邪思惟),③邪语,④邪业,⑤邪命,⑥邪方便,⑦邪念,⑧邪定。
八法向于善趣:①世间的正见,②世间的正志,③世间的正语,④世间的正业,⑤世间的正命,⑥世间的正方便,⑦世间的正念,⑧世间的正定。
八法向于涅槃:即八正道。此处不再述。
九、九法
九法向于恶趣:即九恼。:①有人已侵恼我,②有人现在侵恼我,③有人当来会侵恼我;④我所爱的已被侵恼,⑤我所爱的现今侵恼,⑥我所爱的当来会侵恼;⑦我所憎的已被爱敬,⑧我所憎的现今爱敬,⑨我所憎的当来会爱敬。
九法向于善趣:即九无恼,与上面九恼相反,此不多述。
九法向于涅槃:即九善法:①喜,②爱,③悦,④乐,⑤定,⑥实知,⑦除舍,⑧无欲,⑨解脱。
十、十法
十法向于恶趣:即十不善。①杀,②盗,③淫(以上为身三);④两舌,⑤恶骂,⑥妄言,⑦绮语(以上为口四);⑧贪取,⑨嫉妒,⑩邪见(以上意三)。
十法向于善趣:即十善行,与十不善相反。
十法向于涅槃:即十直道。①正见,②正志,③正语,④正业,⑤正命,⑥正方便,⑦正念,⑧正定,⑨正解脱,⑩正智。
在经文的最后,佛陀一再嘱咐大家:他现在把他该讲的,都毫无保留地跟大家讲了;他所讲的,也就是他所修证的真理。在这里,佛陀郑重地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听了法就算万事大吉了,万万不可那样;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汝徒增亦宜自忧其身,当处闲居、树下思维,勿为懈怠”。也就是说,不止要认真听讲,而且听后还要于没事的时候,到树下静静地思维,好好地回味、咀嚼一下佛陀所说的每一句话,时刻对照自己、反省自己,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为,早日证悟。世尊在最后告诫大家:“今不勉力,后悔无益”,我们若现在或者当下不努力去修学,那么等到想修的时候,也没有力气、没有时间修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它所表达的,与佛陀所教导我们的,不是一样的道理么?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