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道场所得法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道场所得法

 

  『善知识不得暂离,恶知识不得暂近。凡夫识心,譬同素丝;随缘改转,境来熏心。』

  我们会说益友很重要,我们到底能够了解多少?必定我们要有益友。共同闻法、共同思考,互相来议论、论法。这样,他的心得、你的心得、我的心得,心得互相分享,互相增长我们的知识,互相增长我们对佛陀的智慧。我们的知见到什么程度,我们能够了解的法有多少,互相来增益,这叫做善知识。

  『善知识不得暂离』,不要远离善知识。若是恶知识,则不得暂近。我们若与恶知识在一起,很容易会被他熏陶过去,所以我们要很小心,交朋友要交有益的朋友,若是恶知识不只是无益,同时也会受他影响。

  所以我们凡夫的心识,凡夫的知识,我们的心就比如『素丝』,『素丝』就是织起来的布,那个丝是白色的,若是有什么样的颜色染到它,它就变什么样的颜色。所以『譬同素丝』,就如白布一样,一条一条的丝拿来织成这块白布,就是『随缘改转』,也就是『境来熏心』。

  看到什么样的境界,在我们凡夫的心就容易受外面的境界将我们诱引出去。随着善知识,我们就能和善知识在一起,我们的心念、知识同样会往好的、善的,去从善,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好事,我们会一起去做。假如我们遇到恶知识、恶的因缘,会随着恶知识这个因缘的欲念来诱引我们,就诱引我们一念偏差,步步错掉,这就是恶缘、恶友容易改变我们的心。

  所以『境来熏心』,无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一来,我们的心很快就被它影响了。

  就如佛陀在世时,有一天,佛与阿难走在市集的地方,看到有人在卖香,在制香。制香就要用香的柴粉,香柴的粉去拌、去搅,搅拌好,开始制香。包住香柴的纸,倒下香柴之后,这张纸就被一阵风吹走,吹到门口的地上。

  佛陀正好走向那个地方,看到从香店飞出来的这张纸,佛陀就跟阿难说:『来,阿难,将那张纸捡起来。』阿难真的去将纸捡起来。佛陀就说:『你将这张纸放在手上,用双手将纸合起来。』经过一点点时间,不多久,佛陀就向阿难说:『阿难,你将纸放下来。』阿难真的就将纸放下来。佛陀就说:『你这双手靠近你的鼻子闻看看。』阿难真的将双手靠近鼻边,闻闻看。

  佛陀说:『如何?你的手。』阿难说:『我的手很香。』『阿难,你知道吗?这双手为什么会香?』阿难就说:『这个香气是从那张纸来的。』佛陀就说:『你知道这张纸为什么会香吗?』阿难就说:『因为它是从制香店飞出来的。』『为什么制香店会飞出这张纸?』阿难这样想:『应该这张纸是包裹着香柴,所以这张纸被一阵风吹出来,我去把它捡起来,经过放在手中,所以这样我的手才会香。』

  佛陀就说:『你分析得很对。这张纸正好从包过香柴,离开这个香柴,被风飞出来的。所以,纸香,你的手接近纸,手就会香。纸是包香柴,所以纸会香。这就是如益友,比如你常常和善的人在一起,你会时时做好事、造福人群。』阿难:『知道了,信受奉行。』知道佛陀所教的,这个譬喻的教法,他知道应该要多亲近善友。

  又再往前走,在市集上,从香店再过去不远的地方,大家在卖鱼、卖肉、卖菜等等,就是一个市集。他就看到一间卖鱼的店,将鱼运到店的地方,鱼用草编起来的草席来捆鱼,到那个店的地方,将草编起来的草席,已经解开了,草席就丢在门口。佛陀就跟阿难说:『来,阿难,你将捆鱼的草,从那个草堆里,你去拿几条草起来。』阿难真的就去拿几条草,将它拿起来。

  佛陀就说:『来,你同样放在手中。』阿难同样照常,将草整团放在手里。经过少时,过一阵子后。佛陀就说:『再把它放回去。来,你闻闻手。』阿难同样,还没拿到鼻边,阿难就说:『佛陀啊!这手很臭,不可闻。』佛陀就说:『是啊!为什么你的手会臭呢?』『我刚刚拿着草,这个草……』佛陀就说:『草为什么会臭呢?』阿难就说:『这不就是刚才在鱼店捆过鱼的草,所以它腥、它臭。』

  佛陀就说:『是啊!这种臭。看,你拿过草之后,两只手还没有拿到鼻边,你就喊臭不可闻。阿难,我们若交朋友,去亲近到恶知识,这样如同手去摸到臭的东西一样。知道这个人是恶,你和他亲近,别人看到你,也把你当成和那个恶人一样。所以我们不要去亲近恶知识。』

  阿难知道了,暸解交朋友要选择,选择好的朋友对我们有益,假如我们交到损友、恶友,对我们的人格有损;不只是对自己有损,我们自己也会恶成习惯,也会去损他人。阿难受教了,了解了。

  佛陀的教育是随根、机会。阿难是佛陀身边的人,时时随境逗教,这个境界是什么,佛陀就用什么样的方式,赶紧向阿难教育。所以,阿难在佛的身边所受的教育,无论是人、事、道理等等,阿难都很充足。

  所以,我们要『善知识不得暂离』,我们一定要跟善知识跟紧一点。『恶知识不得暂近』,不要与恶知识在一起,哪怕是短时间的在一起也不要。我们若无法教育他,无法影响他,我们就稍微避开一下。因为,我们要承认我们是凡夫,我们的心就像素白的布一样,随着颜色很容易被染着。就如纸,若是包着香柴就会香,包着鱼就是臭,我们凡夫的心和这个一样,很容易受染污。

  所以,我们前面一直说,『禅定解脱等,不可思议法。道场所得法。』

  ⊙『禅定解脱等,不可思议法。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佛陀所得到的心境,永远都是很平静。无论什么样的境界,在佛的知见中无不都是很深、奥妙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很体会,佛陀的知与见和我们凡夫绝对是不同。

  佛陀他会时常在禅定、解脱,了解很多事情,却是不受到这些事物縳束着他。这是佛陀的智慧,他的解脱,真的是不可思议!

  『道场所得法』,这些不可思议的智慧、知见,那就是从道场所成就。『道场』,怎样是称为『道场』?佛陀觉悟的地方叫做道场。佛陀在哪里觉悟法呢?那就是成圣道的地方,就是在中印度的摩竭陀国尼连禅河的旁边,这个地点就是菩提树下、金刚座上,那个地方就是佛陀成道的地方,这叫做道场。

  ⊙道场所得法:谓佛成圣道之处。中印度摩竭陀国尼连禅侧,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成等正觉,即道场也。

  大家都知道,佛陀放弃了苦行,开始在尼连禅河沐浴,在那里昏倒了。牧羊女供养糜乳,从这样开始恢复身心的体力,他选择在菩提树下,开始在那里静思惟。与天地之间,静谧,好好地思惟。夜睹明星,启开了他的智慧,宇宙万物的真理完全了然透彻,完全都能够了解。这是佛陀悟道的道场,觉悟的地点。

  所以,佛陀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在那剎那间夜睹明星,那个地点得法,在那个地方『所得法』,这叫做『道场所得法』。

  其实,我们众生人人都有道场。什么是我们人的道场?我们无法到中印度,即使让你到佛陀成道的道场,哪怕你也是坐在那个地方,我们也无法觉悟。不过,佛陀告诉我们,人人都有真如本性。这真如本性就是『直』——大菩提直道。我们众生若能用很虔诚的大信力,用直心来接受佛陀的教法,所以『直心为道场』。我们凡夫,直心是道场。这个直心的道场,佛陀怎么说,法如何受,我们就能用专心;直心就是专,没有再偏出去,直。

  我们初学佛,《三十七助道品》是非常重要。《三十七助道品》也是我们的道场。

  再者,修学佛法之处所,也是我们的道场。在我们现在坐着的地方,这也是我们的道场。我们在这个地方听法,在这个地方修行,在这个地方了解之后,我们法入心,法在行中,这都叫做道场。

  ⊙又直心是道场。三十七道品是道场。又修学佛法之处,亦即谓道场。

  各位菩萨,道场就是在我们的心里,所以我们要用心,不要将心曲解。甚至最重要的,那就是要和善知识在一起,不要亲近恶知识。因为我们的心一片干净,也很容易受到其他的色彩污染。就如阿难捡纸,以及用有腥味的绳子,两件事来分辨,香的纸在手里就会香,臭的绳子在手上就会臭。同样的道理,交朋友也是这样。所以,我们的心要能够好好和法接近,要亲近善知识,要好好珍惜善知识对我们的利益。所以我们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