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H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H

 

  1139经至1144经,内容基本上都与迦叶有关。1139经叙述佛请迦叶说法,迦叶依旧说“今诸比丘难可为说法,若说法者,当有比丘不忍、不喜”。佛问其中缘由,迦叶回答说:

  “若有比丘于诸善法无信敬心,若闻说法,彼则退没。若恶智人于诸善法无精进、惭愧、疑惑,身行傲暴,忿恨失念,不定无智,闻说法者,彼则退没。世尊,如是比诸恶人者,尚不能令心住善法,况复升进!当知是辈,随其日夜,善法退减,不能增长。”

  这是迦叶不为他人说法的理由之一,其立足点为闻法者“不信敬心”。如果闻法者连基本的“敬信之心”都不具备,纵你苦口婆心、口干舌燥,也是毫无效果。因此迦叶说“诸有比丘于诸善法无信敬心,若闻说法,彼则退没”,不但没有进步,相反连原本仅有一点的信念都退失掉了。即闻法者,很重要的前提必须是“有信”,对佛法产生信仰与信念;倘若毫无信念可言,不仅道心退失,相反会引发其他严重后果,那将很危险。相反,如果有信,则情况大不相同,“若有士夫于诸善法信心清净,是则不退……于诸善法日夜增长,况复心住!此人日夜常求胜进,终不退减。”不过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信与不信,似乎不能成为迦叶尊者不说法的主因;换句话说,仅凭闻法人的信与不信而作出不说法的说辞,这种说辞也未必过于勉强。退一步说,当我们为很多听众作开示时,又如何保证每一个闻法者都能够保持正信呢?在佛陀创立佛教伊始,也有很多人对佛教并没有生起信仰,一方面是不了解佛教,另方面本来有归宗他教,不大可能改姓佛教,甚至一部分人根本就是“物质主义者”,从来就不相信有生死轮回,这样的人如何能让他们生起信念呢?对于这些人,我们能不能抛弃他们而不为他们说法呢?显然不能。普通民众闻法之后,未必能真心接受佛教。但是这些人通过听闻佛法,对佛教义理能多少知道一些,起码不会变本加厉地排斥佛教。比如中唐时期的李翱,开始时与韩愈一样,是个激烈的排佛分子。但是他与韩愈不太一样,韩愈是不懂装懂,胡说一气;而李翱却不一样,他的观点是先调查研究,再表态发言。结果等到李翱在阅读了大量经卷以及听闻了众多法师讲经说法之后,他不仅不排佛,相反却对佛教越来越有好感。如果李翱当时不去阅读经典,不去听闻说法,又如何能成为一名虔诚的护法居士呢?所以我窃自以为,说法还是要说的,至于别人信不信,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佛陀也曾经教导我们,要以自洲,不依他洲。佛陀住世一生,把该说的都说了,至于弟子们是否听得进去,那也只能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11.5.)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