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行众善业 见无数佛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行众善业 见无数佛
修行觉道,贵在菩萨度众生;要多行善业,布施利行大众;要多说好话,要广度同事入道。这就是我们修行要有发这一分的心。
⊙修行觉道,贵在菩萨度众;多行善业,布施利行大众;多说好话,广度同事入道。
修行离不开发大心,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度众生的志业,这是我们修行觉道的本分事。所以,菩萨度众生,要如何度呢?那就是要多行善业。我们若能常常做好事,就是与人结好缘。结好缘最好的方法,就是付出、布施。
天下众生苦难偏多,欠缺的很多。欠缺,我们就要去为他补充,如何是他所需要的,我们去付出,这叫做多行善业。身外的物资需要,我们去付出;内心的迷茫烦恼,我们也应该去帮助扶持,启动他内心的智慧。这都叫做布施、利行,凡是利益人间的事情去做,这全都叫做善业,同时也是叫做菩萨道,这是利益大众。
利益大众不只是物资,或是去辅导他,打开他的心门烦恼,还要多说好话。一切的教导也得听闻声音,所以我们声音要让人听了句句是法。每一句话、每一项教导,他都能接受,接受而能入心,入心而能展现在日常的行为中,这就是因为我们所说的话都是法。说话若让人都把它当作法,这就是因为你和他有缘,而且是好缘。
过去不也说过,好缘的人,每一句话都是法;若是无缘的人,每一句话都成是非。同样的话,有的人说好话若没有用真诚的心,就变成绮语了。所以我们要和人广结很多的好缘,你用诚恳的心,所说的话句句都是法,所以[多说好话,广度同事入道]。
我们要将众生化度。因为,人生大事都是在从生一直到死,这是一辈子的事情。但是,这一辈子的人、事、物,他若是懵懂不了解,从生到死这当中,心若是糊涂,一辈子虽然短短几十年,若是方向偏差,那就造很多的业了。所以我们要广度,在每一个人一辈子当中,我们若是有时、有缘,就要赶快[同事度],有缘把他带进来一起做好事,那就是用慈悲济度众生,这叫做[广度同事入道],入佛陀所教法的觉道。这是很重要,所以希望大家能体会修行觉道的道理。
我们前面不也说过了,那位求名菩萨,[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他是懈怠、贪着利养,但是他有和人结很多好缘,所以他[亦行众善业]。虽然是懈怠,虽然弃舍所习诵,但是他也有行很多的善业,因为有这个善根,所以[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密]。
⊙[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密。]《法华经序品第一》
因为他有善,所以就有因缘能见佛,而且是无数佛。所谓无数佛,看这二万佛当中,同样他也是生生世世有善根因缘,也是经过了二万的日月灯明佛。所以说来,无数佛,难道只是二万而已?应该过去是无量无数佛。
这个数字,希望大家在听就把它表示,因为他有善根,这个善根就是见佛的因缘,能遇见佛的因缘。哪里有佛呢?常常说,人人本具佛性,佛心看人,人人是佛。我们的心善,见人人都是善,善良的本性就是佛。所以,好人会常常和好人在一起;做善事,会常常和做善事的人在一起。有这个善根、善念,就已经没有离开我们的本性。
各位菩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人我们都要尊重,就像人人都是一尊佛。若能这样,每天看的人那么多,那就是[得见无数佛]了。这是我们学佛之后,心门要打开,我们能了解人人本具佛性——自己本身,或者是我们面对的人人,都是一样。所以,我们要时时培养[佛性不失],我们本性佛在日常生活中,与人间人人本具佛性,常常在一起,所以我们有信心[广度]、[同事]来行菩萨道。
我们若只是执着在经文里,现在说的是过去弥勒菩萨,过去很久很久以前,妙光菩萨八百弟子其中的一位……。我们若这样,会脱离了我们要修行的境界。真正我们要修行的境界,修觉道,必定从佛经中,一切要修得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听经,经(文)的道理才能和我们在日常生活接触到。
所以说,行众善业,自然就能得见无数佛。再来,[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供养]就是布施,就是付出。布施有三种,不一定都要物资的布施,还有无畏施和法施,这些都叫做付出,付出供养。若能这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不都是[随顺行大道]。随顺,随顺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中,无论是人所需要的,或者是做事等等,我们看到、遇到,把握当下付出,这都叫做行大道。
[具六波罗密],也是具足六波罗密。[六波罗密]大家都知道,这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无不都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所以这段(经)文,拉近到我们的身边,这就是我们每天的法,法入在我们的心,法也在我们的行动中。
⊙善业:众善行为,或造作福田,如五戒十善等善事是。
所以,仅是[善业]这二字,我们就知道[众善行],所有所有的善行,那就是造作福田。天底下一切的事情,你能去造作,这就是去撒种子。在人的心田中,你去撒一颗好种子,和他结一分好缘,自然你所说的话人人都听得进去,你所要化度的,人人都会跟着你做。这就是造福田,福田就是你有为它撒种子,这就是善事。
善业,除了付出之外,自己的内心也要具足守规律,就如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大家都知道,常常在说,我们要记得,身行不要犯了杀、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这在家人要很谨慎。
杀业,不只是亲手杀,还有助缘杀,或是间接杀。我们日常生活,口欲,吞食很多的众生命。你要吃,你要吞进去,就要有人供应给你吃,供应让你吞进去,就要大量杀,就是大量饲养,就会变成了污染。天地污染、空气污染、大地污染,就造成了四大不调和,四大不调和造成了人民的损失,造成了家破人亡,很多的灾难都是来自于人类日常生活。
仅说不守五戒,间接就会造成了天下的灾难。所以在人人的身上,若懂得顾守五戒,这个[杀]字,我们就要知道,虽然不是我们去杀,但是我们去吞食它,这就是间接的主因源头,所以戒杀。
不偷盗,就要戒除我们的贪心了。因为贪,自己无法做,就用偷盗。这个偷盗就是因为贪念起才会去偷,才会去强盗、强抢,这也是造业。
人贪色欲,一个家庭,假如没有固守在本分,夫不夫,妻不妻,先生在外面金屋藏娇,太太就红杏出墙,当儿女的就反逆、忤逆不孝,像这样,一个家庭就不得平安了。所以,家庭要和睦就要没有犯规。不邪淫戒,就是包括家庭的规则。
邪淫,不应该有的,已经是偏差的。偏差叫做[邪],不正不规,不正,也不规则。一个人犯规,第二个就说:[你能这样做,我也跟你这样做。]第二个就又犯规了。下一代的看父母这样吵吵闹闹,也跟他们搅和下去。你看,这就是一个家庭,规则没有守好。这只是从一个邪淫开始,就使一个家庭这样,而一个家庭这样,孩子忤逆,在外面就闹事,心态就是这样生起,所以对社会、对天下就是一个造业的起因。
妄语也是一样,开口动舌无不是业。[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仅仅一个口业就有四项。所以在十善业中,反面就是十恶业。[身三、口四、意三]加起来就是十,若能从事善,就是身、口、意都是为善。身行好事、口说好话,没有妄言、没有绮语、没有两舌、没有恶口,这自然就是叫做好话。同时我们的[意],我们的心,要时时好好制伏,不要有贪、瞋、痴的心念发生,这样的行动就是善。
所以五戒,除了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还有不饮酒。饮酒会乱了性,控制不住,就会犯了十恶业。
所以说,十善和五戒应该是同一项,十善就是再明细来解释,其实人若五戒守得住,十善就是平行。所以五戒十善这都是众善业。
前面说,[亦行众善业],我们若能众善业做得好,就[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密]。这些事情和我们的身体,在我们的周围,我们时时都是做得到。所以听经,要听在我们的身边,不是在过去的过去,好像离我们很远。所以时时人人要多用心。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