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随机施教除心垢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4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随机施教除心垢

 

  ⊙『众生心欲生垢,烦恼恒沙差别,佛如实净妙智,随机施教了知。』

  众生心的欲,生了很多的垢秽。『浊』不就是从我们人的心所生吗?常常就告诉大家,现在污染,空气污染是完全由人所造出来,所以累积起来成为空气污染、大地污染。本来空气、大地都是清净,就是因为人心所造作,这全都是在『烦恼恒沙差别』。

  看看我们人有多少的烦恼啊!烦恼无量,烦恼无数,无量无数烦恼犹如恒沙那么多,都是不同的烦恼。所以,佛陀如实净妙智,这就是佛陀不断要向大家,启动了人人真如本性。所以佛陀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却是大家有恒沙差别的烦恼,所以无法根机平等,佛陀所说的法,接受的人就是不整齐,佛陀不得不随机施教。

  要教育众生,也要看现代世间到底毛病出在哪里?这些毛病的根源在哪里?要用什么药去治病?这是佛陀的如实净妙智来观,观时机。

  所以,随机施教也要观时、观人、观地点。这是过去常常告诉过大家的。我们要说话,就要因人、因时、因地了,何况佛陀出现人间,是为一大事因缘。他的一大事因缘,就是在浊世的时代,要来救现代,这个时代到底众生的苦难出在何处?出在天灾频传,出在人祸不断,在这种多灾多难的时代,佛陀出现了。

  其实,二千多年前,那就是在减劫,浊气开始在产生时。看看佛陀的时代,常常都是国与国互相相争,立城为国,每一个城,每一个国,都希望还能再去侵占他人的国家,来扩大他的范围。就如佛陀,他的释迦族,也有其他族来侵占,来灭释迦族。佛陀的时代就有这样互相侵略,互相争斗,何况说在我们现在呢?

  现代人也是一直在创业,不断要扩大他的版图。从此地创业,希望能再于其他的国家,不断在国际间,所有他的企业都要普及,连锁起来。这真的是人很渺小,心却是很大,这么大的贪心,自然造了很大的业,业就是不清净,所以有污染。『众生心欲生垢』,就是因为这一念的欲念,生起了很多污垢,浊气就是从人心的心欲开始,所以产生、延伸出的烦恼如恒河沙的差别。

  所以,唯有佛陀不忍心,就是在众生浊中,佛陀出现,真的是要度化众生。有人愿意发心,将佛陀的观念能够传,但是真的发心要弘法的人不多。所以,法不行,法无法广行于人间。但是,众生的欲就不断延伸,人口一直增加,这种世间,很多人没听到正法。

  过去,佛法有在施行,但是都是提倡:念佛、念佛,世间苦,六道轮回苦,念佛才能阿弥陀佛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家认为这是最行得通的法,自己自救,自己心静,将来就能离开这个恶浊的世间,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

  念佛法门,一段时间非常的兴盛。虽然佛法在人间,却只是停滞在念佛。我们本来常常在说,『念佛要念入心』,佛若念入心,我们的心即是净土。心中有佛,行中才有法,法中自然就有禅、有净。所以,我们若能了解,就懂得如何将佛陀的法更普遍,让大家更能行、可做。

  常说『经者,道也;道者,路也』。但是,员林有一位张居士,他就是起初很虔诚,他学佛法,就是念佛,一直一直就是念佛,念得很虔诚。他的隔壁邻居有我们的一位委员玉珠,她觉得这位张居士这么虔诚信佛,我们慈济应该若将他度进来,他就是一粒种子,他很会说法,所以应该要度他。

  因此,她若看到他,就跟他说:『慈济、慈济。』这位张居士就一直跟她说:『念佛,念佛。因为念得心清净,我一心念佛就好,我不要与人攀缘,什么样的团体,我都不要加入,我只要一心念佛。』这样一直度啊,度啊,玉珠看到他就是不放弃,若看到了,就又跟他说慈济,我们慈济在做什么、什么。他觉得:『你只说慈济,都不跟我说法。我都跟你说法,你只向我说慈济。』就是这样一拖好几年。

  一直到了有一天,玉珠就告诉他:『张居士,你既然念佛念得那么好,要你做慈济,你也不要。不然你也跟我说法,换你来度我。』这位张居士听到我们的委员要他度她,他忽然静下来,自己自我反省:『是啊!我要如何度妳呢?我只是念佛,心要清净,我如何能度你,我要用什么来度你呢?』

  就在那个时候,九二一地震发生了,南投,中部,房屋倒得那么多,伤亡等等。忽然间,清醒过来,他感觉到:我只是念佛,我到底能帮助人什么?他忽然间自己觉悟,自己了解了,赶紧报名。告诉委员:『我要参加,投入九二一这场灾难去救灾。』从此开始投入了,做得很欢喜,感觉帮助人才是真菩萨,然后投入环保。

  他就在一个社区的入口处,警卫室里,用一个很大、很明显的,写着『水、电、免、碳、扑满』。他写在那里,那个社区里面住很多人,有人好奇就问他,他开始就告诉他慈济的理念。在整个社区里,他能在那里度人,甚至环保做得很欢喜。

  这不就是随机施教,更能够了解,了解『经者,道也;道者,路也』。所以说起来,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法中自有禅与净。净土、禅,不就是在法中吗?『挑柴运水无不是禅,举手动作无不是佛』,我们若佛入心,法在我们的行中。这就是佛法要在人间,必定要有人真正投入人群去,去度众生。

  若只是学佛,有人学佛,但是只要念佛,做一个自了汉,自我念佛想要往生净土,这是不是很消极呢?净土在我们的心里,人群中即是净土。

  所以,佛陀出现到现在,二千多年,到底净化了多少人?人若是偏差,虽然听到佛法,也是独善其身而已。佛陀到最后开始要说的,就是人人回归本性。回归本性,从凡夫地要到佛的境界,必定要行过菩萨道。菩萨道要在浊世中、人群中去付出;要去付出,必定要很了解佛的道理,学法在浊世,在浊世中施行佛法,才能够化浊为净。这是我们大家要努力。

  所以,佛陀就再向舍利弗,经文这样说:『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

  众生这种垢秽,都是出于悭贪。『悭』就是悭吝,这种悭吝、贪着——东西是我的,都是我的,你的我也想要。这种内心的欲念非常的坚固。所以,这种悭贪,就是舍不出去,自己的东西守护得很好,不肯愿意付出,这种悭贪。

  不只是悭贪,又再嫉妒,嫉能妒贤。人家若比我们能干,我们对他很不满,『你怎么能比我能干?』人若在夸赞他,他听了很不欢喜,『怎么不是我?』这种别人能干,别人受人赞叹,对这种悭贪、嫉妒的人是很不能忍受的,这是烦恼。

  若是好的事情,不懂得要牵大家一起来做,这种人也是叫做悭贪嫉妒。怕好事情让别人做了,别人受到赞叹,而我们没面子。好像很多人都有这种的心病,怕别人能干,怕别人做太多好事,怕别人的能力太过显耀。不懂得要成就好的人,能干的人,我们都不懂得要成就他,这全都是叫做悭贪。

  不只是外面的物质,这是我们内心对人的悭贪。好事不与人分享,好事不肯鼓励人去做,这全都是叫做悭贪。因为这样,『成就诸不善根』,很多善根都败掉了。佛陀也这么说,我们众生全都是焦芽败种,根都枯萎掉了,所有的种子都是空心的种子,无法『一生百千万,百千万从一生』,这种的种子,这粒种子很难得。

  何谓『劫浊乱时』?那就是时代浑浊了,时代很昏暗、浑浊了,世代衰微了。

  ⊙时代昏浊,世代衰微,道德丧失,人间杂乱,善根浅薄,不善者增多。

  现在的道德衰微。看看新闻,在北部,有一个妇人,浮尸在花莲海岸线,发现时,手脚都被捆绑着,整个身体无法认出这是什么人。好不容易了解这个人是某某人,然后,为什么会从北部来到花莲,尤其是手脚被捆绑着,这到底是为何?用很长的时间,好几个月,是五月发生的事,一直到现在破案了,原来是女儿与她的男朋友,共同杀害她的母亲。

  为何女儿会杀害母亲呢?因为母亲的名下有四五笔房地产,就是要她母亲的房地产。这对母女,女儿从小就与母亲没有什么缘,但是到最近一直很殷勤,有一天就将母亲骗出来,将她载来花莲,这样杀害她。

  像这样,母亲生的女儿,竟然母女之间各有心垢,就是心不干净。母亲对女儿的缘较薄,女儿对母亲真的积恨,母亲的名下又有这样的财产、房地产,价值很高。女儿也知道,母亲可能不会把这些东西给她。所以,这全都是乱了,这种道德人伦已经浑浊了,道德衰微了,竟然与男朋友共谋杀害自己的母亲,这道德真的是丧失。

  现在的新闻,或是孙子杀祖父,将祖父全身杀得稀烂,到底有什么样的大恨深仇?也有男女之间,感情谈不合,就这样杀,然后自己再去跳楼。这都是在新闻里。感觉起来,这都是在这个时代浑浊,或是道德已经丧失了,人间非常杂乱,这就是因为我们众生善根浅薄。

  我们不知道几生几世,这种的习气,浊,污染的习气,这样不断衍生出来。一直到此时,因缘会合,就是家庭的问题一直发生,至亲、血亲都互相残杀。像这样的人,『不善者增多』,这种不善的人一直增加起来。

  ⊙无明惑故贪、瞋、痴及种种烦恼;自障障他,障碍深厚,斯为烦恼浊。

  所以,来自于无明惑,因为无明在心里,所以起了贪念;贪就会有瞋、痴。若没有贪、瞋、痴,怎么会做出这么残酷的事情呢?这就是惑,无明,昏暗无明,有这个惑,迷惑,所以这种贪、瞋、痴的事情不断发生。这种种种烦恼,『自障障他,障碍深厚』,所以这叫做『烦恼浊』。

  自己自障,自己不会好好的殷勤精进。虽然修行,还是懈怠,还是满心烦恼。无法提起精进的心念,那就是懈怠,懈怠就是因为烦恼而产生。

  看看我们大家,是不是日日都那么精进?日日是否都把握时间?我们若没办法,不只是自己懈怠,自障,障碍自己,也障碍他人。所以,这个『障碍深厚』,无论是障碍自己,障碍他人,这一层一层的烦恼,一直累积起来,所以叫做『障碍深厚』,这叫做『烦恼浊』。

  各位菩萨,好好去想,我们是不是也有这个烦恼覆蔽于我们的心?我们的烦恼心是不是愈积愈厚,愈来愈懈怠呢?是不是我们得到欢喜的法,有与人分享吗?我们有鼓励人好好做好事吗?有没有?若没有,我们就是悭贪嫉妒。这种毛病,自我检查一下,自我体检一下,看我们的内心有这样悭贪嫉妒,或者是烦恼垢重,有没有?这要先知己才能知彼。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