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六十八)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3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益西彭措堪布: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六十八)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在这里,释迦佛告诉阿难说:凡是在极乐世界里的菩萨,都会究竟到达一生补处的地位,原因是:一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就都住在正定聚中,没有不定聚和邪定聚。

  以世间人的品质为例来说明,可以分三种情况:第一种人的品德已经坚固,人生唯一坚持善行,不可能会变坏;第二种人邪的品性已经坚固,暂时无法挽救,因此他会堕落,不可能变好;第三种人处在不定的状况,做人是好是坏就看因缘,遇到好的环境和善友,就有可能会变好,遇到坏的环境和恶友,也有可能会变坏。这比喻修道上的正定聚、邪定聚和不定聚三种类型。一生到极乐世界,就全部是正定聚,成了决定成佛的类型。它的原因是:在极乐净土依止了功德和力量最大的阿弥陀佛作为本师,又有无量清净海众菩萨作为伴侣,而且环境特别殊胜,无论接触到色法、声音等任何境界(比如光明、莲花、甘露、宝树等),都能显发自性的功德,比如能开出本性的智慧、远离诸根的恼乱和过患、身心清澈柔软、远离分别等。所以念念都在增益无量的菩提善根。这样本性光明迅速开发,不断地发展,终究和佛相合而达到佛地。

  总括而言,往生后必定得到远离三种过失的利益:一、心不虚妄,二、位不退转,三、善不唐捐。

  一、心不虚妄,是指净土菩萨的心一切时都处在如实观照法性的胜观里。得到阿弥陀佛神力的加持,内心下至不会起一个执著我和我所的念头,佛光照触到心上,当即消除心里的痴暗,诸根顿时寂静,远离分别,相合涅槃无生的理体。何时何处都听到法音,心自然随顺无生法性,随顺本来寂静的涅槃,因此心不会落在虚妄分别当中。

  二、位不退转,指一生入净土,就住在不退转中。每一念心都在菩提道上进步,不会出现任何退步。

  三、善不唐捐,指见色、闻声等生起任何一种善根,都是乃至成就无上菩提之间,永远不会失坏,而且辗转不断地增长。所以往生以后,在得到佛力不可思议的加持后,心就转成了念念不断地回归本元,不会有任何退步。

  这样就能确定,极乐世界里,一切菩萨都将究竟一生补处。是百分之百的成就率。当然如果自己往昔有夙愿,想在净土成就后,立即回到生死界救度众生,像这一类菩萨,阿弥陀佛也满足他的本愿,用佛力印持他的心,使他的菩提心不失坏。

  这样以大愿的功德庄严自心,入到他方生死界里作狮子吼,转动正法轮,度脱一切众生。这也是得到阿弥陀佛的威神加持后,就开始有极大的能力,在任何世界里都能没有障碍地教化众生,使众生都生起信心和无上菩提心,一直到成佛为止。

  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通常,圣众的光明有顶光和身光两种,从身体发出的光叫做“身光”。)

  佛又对阿难说:在阿弥陀佛的国土,声闻众的身光是一寻或者八尺,菩萨的身光照到几千里的范围。佛国菩萨的威神光明都是非常殊胜的,而其中有两位上首菩萨,在一切圣众里最尊第一,他们的威神光明普照到三千大千世界。

  阿难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

  这时候,阿难就请问佛:那两位菩萨的尊号如何呢?佛说:一位叫观世音菩萨,一位叫大势至菩萨。这两位菩萨在我们娑婆世界里修持菩萨行,命终后就转生在阿弥陀佛的国土。(通常说的西方三圣,就是指教主阿弥陀佛和这两位大菩萨。)

  接下来解释这两位菩萨名号的涵义。先讲“观世音菩萨”的涵义。这位大菩萨观察世间众生称念他的名号,就能寻声救苦,所以叫做“观世音”。其实,这位菩萨的本地是正法明如来。《大悲陀罗尼经》里这样说到:“观世音菩萨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力,早在过去无量劫前已经成就佛果,名号是正法明如来。这位古佛以大悲愿力,为了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的缘故,示现为菩萨身份。”由此看出,观世音是古佛再来、倒驾慈航的大菩萨。为了辅佐释迦佛完成一代教化,他以菩萨身应化在我们娑婆世界。而现在也在极乐世界,成为阿弥陀佛的大补处,将来要继承阿弥陀佛,成为佛国的教主。

  《观经》里说到,在观世音菩萨头顶的圆光当中,有五百尊化佛,就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每一尊化佛的周围都有五百位化菩萨和无量诸天作为侍者。大士眉间的白毫相具足七宝色泽,从白毫中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每一道光里都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每一位化佛又有无数化菩萨围绕,作为侍者。

  再来讲大势至菩萨。这位大菩萨以大智慧和大势力,可以到达一切处,因此称为“大势至”。按照《楞严经》所说,这位菩萨已经证得念佛圆通的境界,他是以念佛心而证入无生法忍,不假方便而自得心开,现在在我们娑婆世界,摄持念佛人归于净土。他和观世音共同成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士。《观经》里说,这位大菩萨以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使得众生都脱离三恶趣,获得无上力量,因此称为“大势至菩萨”。又像《思益经》里说,大势至菩萨下脚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和魔王宫殿,因此称为“大势至”。《观经》里还这样描述这位大菩萨的威德:每当大势至菩萨行走的时候,十方世界都一切震动,在大地震动时,有五百亿朵莲花涌现,每一朵莲花都极其庄严、高显,犹如极乐世界。

  而这两位大菩萨在娑婆世界行持菩萨道,命终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是在给十方世界的众生作榜样,带动众生往生极乐净土。

  特别要提到的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遇到急难、恐怖的时候,只要一心归命观世音菩萨,就能得到解脱。《普门品》中说,被苦恼逼迫的众生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菩萨当即观察他的音声,而使他得到解脱。又说这位大菩萨在急难恐怖中,能施予人无畏安宁,所以娑婆世界的人都称菩萨为“施无畏者”。

  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

  这时,佛又告诉阿难说:任何众生一旦生到极乐世界,就都自然具足三十二相,而且都能圆满地成就智慧,能究竟深入诸法的要义,又都得到自在无碍的神通和明利清澈的诸根。

  比如本经里说,极乐世界的菩萨都能洞视和彻听十方世界里过去、现在、未来的现象,十方世界中的人天,乃至小爬虫、小飞虫之类的众生,他们心里起的善恶念头、口里说的语言,以及什么时候得到度脱和往生等,都能预先知道。这就是“神通无碍,诸根明利”的意思。

  再说这些净土菩萨,钝根者能够成就三种法忍中的前两种忍,——音响忍和柔顺忍,利根者能得到不可计数的无生法忍。对于无生法忍有很多种解释,最高解释成八地以上菩萨对诸法无生空义的忍可。所以,利根者如果能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会非常快速,能够迅速登地,迅速成佛(通过“利根者得到不可计数无生法忍”这一句,可以证明这一点)。

  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而且这些净土菩萨因为得到阿弥陀佛愿力的加持,使得他们直到成佛之间,都不会受恶趣身。一粒种子以咒力做了加持,再入到水中就不会腐烂,入到火中也不会被烧焦,这是因为咒力摄持了它的缘故。同样道理,我们生到净土,得到佛神力的住持,自己的心就已经转成了不再退转的品质。所以再回到生死里时,就不会再受恶趣的身。而且得到佛力的加被,心恒时明了,就不会再蒙昧,而且有自在无碍的神通力,比如有宿命通,时时都记得自己过去生当中的事,不会忘失菩提本愿,因此念念行持菩萨行,救度无量众生。或者非常清楚地见到过去在轮回里的事,就不会对它生贪著,会一心一意地出离,修持清净梵行。除了生在他方世界的五浊恶世里,示现跟恶趣众生同样的身体,但这不是以惑业的力量感召苦报,而是要在地狱、饿鬼、旁生道里示现同类身,来度脱众生。虽然外在的形相跟恶趣众生相同,但内心的清净快乐跟住在净土没有差别。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心所念,华香、伎乐、衣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辄以奉散诸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

  佛告诉阿难:极乐国土里的菩萨,承着阿弥陀佛的大威神力,在吃一顿饭的时间里,前往十方无量无数的世界,恭敬供养那些世界里的诸佛世尊。随着他们心中所想,像是花、香、音乐、衣服、宝盖、幢幡等的无量供养具,全都自然化现,并且应他们的心念当即现前。这些供品珍贵妙好,与众不同,并不是世间的东西。极乐菩萨们就把这些抛撒、奉献给那个世界的佛、诸菩萨众以及声闻众。

  对此汉译中有很详细的记载:在阿弥陀佛的国土里,如果有菩萨众,想去供养八方上下无央数的诸佛,他们就会共同向前,在阿弥陀佛座下恭敬作礼,长跪,双手合掌,向佛禀白并辞行,想去供养八方上下无央数的佛。这时,阿弥陀佛就答应了,并且以威神力加持,使得极乐国土的菩萨们都能广行供养。

  菩萨们都非常欢喜,当时有数千亿万的人,无量无边不可计数,全部具足勇猛的智慧。他们各自飞行,前后相追。就这样,共同飞到八方上下无央数国土的诸佛那里,来到了十方世界的每一尊佛面前。他们首先身体向前,向佛恭敬作礼,之后对诸佛献上供养。

  菩萨们心想:我已经来到了诸佛面前,希望能得到万种自然的供养物。这时候,以阿弥陀佛威神力的加被,自然有百色的妙花、百种彩色繒帛、百种妙物,有自然的劫波育衣,自然的七宝,自然的灯火,自然的万种音乐,全都现在心前。这些花等的万种自然妙物不是世间的东西,也不是天上的物品,这些都是十方世界里的各种妙物自然会合而化现的,所以全都是十方世界里的精品。

  极乐国土的菩萨们,心里想要什么,都能自然化现在心前,不想再用时,也会自然化去。菩萨众共同持着这些妙物,供养那方国土的佛陀,以及佛座下的菩萨众、阿罗汉众。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众旁边、前后,都一重一重地围绕着各种供养妙物,自己心里想要什么,全都自在地化现而来。这时候,菩萨们心中的安乐根本没办法言说。

  在虚空中,化成华盖,光色昱烁,香气普熏。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

  极乐菩萨们往虚空中抛散的妙花,会在空中化成一个花盖。这个花盖有无量百千种的光色,光辉灿烂。而且光色中有香,光明遍满的缘故,香气也普遍熏在整个世界之中。花盖的大小也是随心所欲。有的花盖方圆四百里,有的方圆八百里、一千六百里等等,像这样辗转加被,乃至于能够覆盖到四大部洲,一个小千世界,一个中千世界,直至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最后,空中化现的花盖都会随着前后次第,自然归于隐没。

  其诸菩萨,佥然欣悦,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本国。

  这时,极乐世界的诸菩萨们,全都生起大欢喜心,共同在虚空之中奏起各种美妙的伎乐,以微妙的音声供养那个世界的佛和菩萨众、罗汉众,当时的快乐不可言说。这样做了音乐供养,赞叹了佛的功德之后,就退了下来,端坐在法会的座席上,听受佛宣讲经法,得到无量的欢喜。

  汉译中说,菩萨们听经完毕,都能流利地讽诵,并且能深深地了知经法所示的妙道,智慧得到很大的增上,都更加明了了。

  那些佛的国土举办盛大法会的时候,从本世界的欲界第一重四天王天,一直到色界三十六天,这些天人们都共同持着天上的万种自然妙物,来到佛的法会,供养法会中的菩萨众、阿罗汉众。天人们也在虚空之中奏起了美妙的音乐。当一批天人供养完毕要回去的时候,又来了一批天人,于是前一批天人让开,让后一批的天人进行供养,这样轮番供养。天人们供养之后,也是在座位上欢喜地听受经法,并且共同奏响很多妙乐,那个时候全都快乐无比。

  再说参访十方世界的极乐菩萨们,他们在供养听经完毕之后,都起身向该世界的佛顶礼、告辞。又飞到八方上下无央数的其他诸佛那里,也是这样献上供养,听受经法。像这样,对于十方无数世界的诸佛都供养听法完毕,在吃饭之前,忽然之间身体轻举,都各自回到了本国——极乐世界。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天人,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佛告诉阿难:当阿弥陀佛要给本国的菩萨众、阿罗汉众演说经法的时候,大众全都云集在大会的七宝讲堂上。(极乐国土里的诸菩萨、阿罗汉、诸天人民无量无边,没办法计算,在佛讲经的时候,全都飞到了阿弥陀佛的座前。)大众纷纷向阿弥陀佛顶礼,然后退下来准备听经。阿弥陀佛广大地演说菩提智慧的大法,大众听佛宣说后,都能至心解了,心开意解,个个都欢喜踊跃。

  实时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出五音声,雨无量妙华,随风周遍,自然供养,如是不绝。

  正在佛宣讲经法的时候,无情都发出音声向佛供养。当即四面八方自然有妙风兴起,吹动着佛国里的无数七宝树,七宝树都发出五种音声。微风吹到宝树上的妙花时,花纷纷飘散,无量无数,覆盖到了整个极乐国土。各种自然的供养就像这样没有断绝。

  汉译说得更详细:飘下来的花都非常芳香,而且柔软妙好,当时整个国土都遍满了妙香。而且这些花自然飘散在阿弥陀佛的身上、身边,以及在场的菩萨、阿罗汉等的身上。也就是说,国土里有自然的妙风吹到宝树上,从中飘散出无量的妙花,花自然供养讲堂里的阿弥陀佛,以及会场中的菩萨、阿罗汉们。

  只见当时,现场一片花雨,妙花飘落在地上,叠起来有四寸厚。刚刚有一点萎败,就自然被微风吹去,无影无踪。这样一次花雨过后,萎花全部消失。四面八方又重新兴起了自然的妙风,吹到七宝树上,七宝树再次自然地发出五种音声,七宝树花仍然像前面一样,飘散在整个国土之中,飘在阿弥陀佛和诸大圣众的身上来作供养。花落地时,仍然叠起有四寸,稍微有点枯萎,又被自然的风吹去,无影无踪。像这样,前后有四次。

  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然快乐,不可胜言。

  这时,以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加被,欲界第一四天王天的诸多天人,第二忉利天的诸多天人,第三天的诸多天人,第四天的诸多天人,第五天的诸多天人,第六天的诸多天人,以及色界以上的第七梵天的诸多天人,直到第十六天的诸多天人,乃至上到三十六天的诸多天人,都以弥陀愿海威神力的摄持,来到极乐世界,供养法会现场的阿弥陀佛和极乐圣众。当时的法会就是这么隆重。

  这些欲界色界的天人们,都拿着天上最好的万种自然妙物(因为是要到极乐世界供养阿弥陀佛,所以把天界最好的东西拿去供奉,从这也能看出他们都已尽了自己的心意。)还拿着百种彩色的妙花、百种妙香、百种杂色的缯彩、百种劫波育衣,包括万种音乐等等。而且从四天王天一直到色界的顶层天,所带来的供养物一层比一层殊胜。天人们各自拿着供物献上供养后又下来,一批接着一批,向阿弥陀佛作礼。他们对阿弥陀佛和法会中的菩萨众、阿罗汉众作供养后,又奏起了美妙的音乐,来使得阿弥陀佛和那里的菩萨众、声闻众生起欢喜心,当时的快乐不可言说。像这样,一批天人前来供养完毕就让开,使得新来的一批天人上前,也是作供养,赞叹,奏起音乐等等。像这样辗转地进行。

  以下是赞叹极乐世界菩萨的功德。

  佛语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

  这一段是说,极乐世界的菩萨,或者在本地,或者在他方世界里赞叹佛智慧功德。如《往生论》里赞叹菩萨庄严时所说:“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如佛。”菩萨以大愿力生在无佛世界,像佛那样开示佛法。

  “所可讲说”,指安养菩萨不讲说则已,有机缘的时候,就会恒时宣说正法。如同诸佛常常赞叹阿弥陀佛那样,安养菩萨也常常宣说佛智慧功德。

  “常宣”,这也是弥陀第十七愿的感召。前面讲过,十方世界的诸佛都啧啧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世界、名号等等,当然,极乐国土里的菩萨也是在十方世界里赞叹本师阿弥陀佛。如同《赞偈》所说:“我赞佛慧功德音,愿闻十方诸有缘”,意思是说,我赞叹阿弥陀佛智慧功德的法音,愿它能传闻到十方世界的有缘众生那里。《普贤行愿品》也说,在西方净土获得成就后,遍入到一切生死海中,拔济众生,让他们也生到阿弥陀佛的国土。也就是:“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而拔济众生的关键,就是宣扬阿弥陀佛的智慧。因为,整个愿海法门以弥陀智慧为体,所有不可思议的行境都是佛智慧的起用,也因此,弥陀愿海法门又称为“佛智慧法门”。

  “正法”是指悲愿一乘。它以法界为体,以无量光、寿为体。从中流出的大愿海的妙法,能普摄一切圣凡毕竟成佛。这也是基于弥陀智慧、慈悲的力量,而无障碍地遍入无量众生的心,所以,只要是有缘者,最终必定成佛,这就叫正法。

  “随顺智慧,无违无失”,是指随顺弥陀智慧,宣说佛智法门。“无违无失”四个字,显示了随顺的情形,也就是随顺佛智慧而说,不违背佛的本心,因此,菩萨们所说的教法没有任何错误。

  以上是特别就弥陀智慧愿海而说,如果按通途解释,那就是菩萨们常常宣演妙法,与一切智相应,不违圣教,不失正理。这两种说法都可以。

  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

  这里是讲极乐圣众所具有的一切无碍的功德相。

  “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国中菩萨对于一切所受用的境都没有取著的心。也就是正受用的时候心不著在上面,像是品尝妙味,嗅到妙香,闻到音乐,触到光明等的时候,内心没有占有欲,也不会生起染著。

  “去来进止,情无所系”,国中菩萨可以在一切佛土来来去去,而没有爱憎的心。意思是没有爱著一者,厌患另一者的心,不会因为这是清净国土就生爱染,那是污秽国土就生厌离。极乐圣众遍游一切国土都如同梦幻,而不会有爱憎之情,一切运转都是本性所现的。

  “随意自在”,指无喜亦无忧。如果处在净秽国土之中,心外为境相所牵,内随妄念而转,那就不得自在。然而菩萨们在一切运转中都不忘失本性,不会迷失在尘境之中而生起情染,所以是自在。

  “无所适莫”,没有希求和不希求的相。不会因为这个适合我的心意就生一个希求心,不适合我的心意就起一个不希求的心,而是全部平等一如,在一切顺逆境界前都心空无住。诸法本来是幻化,缘聚则现,过后即无,不是什么实法,所以,起一个求它的心是愚痴,起一个不求他的心也是愚痴。而没有趋避的心态,就是无所适莫。或者说没有亲疏、厚薄、好坏、高低等的相,心中不立任何差别二相。

  “无彼无我,无竞无讼”,没有自方他方,也没有斗争的心,或者彼此矛盾、违逆、怨恨等的想法。也就是与人无争。

  思考题:

  1、为什么众生一生到极乐国土,全部都能住在正定聚中?

  2、往生后能远离哪三种过失?分别指什么?

  3、极乐世界里哪两位菩萨在一切圣众之中最尊第一?请简述他们名号的由来和他们的威神功德。

  4、简述极乐菩萨供养十方诸佛的情景。

  5、简述阿弥陀佛说法时的情景。

  6、极乐菩萨是怎么“常宣正法”的?为什么会这样宣说?

返回目录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