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十番显见之七约无是非是显见性惟真(四)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2日
十番显见之七约无是非是显见性惟真(四)
净界法师
丑二、会通真性一理
前面我们看到佛陀都是用否定的话来说,佛陀说:我们的真如本性它不是绝对的没有,它也不是绝对的有;它不是空也不是有。都是用否定的,现在佛陀用肯定的口气来讲。那到底是什么?它不是有也不是没有,那它到底是什么?这时佛陀把一切的万法汇归到一念心性,开始用肯定的话来加以说明,会归到真如本性的道理。
分二:寅一、文殊述疑启请。寅二、如来垂慈示答。
寅一、文殊述疑启请。
略标众疑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
先标出众生心中的疑惑。这时文殊师利(妙吉祥)菩萨,是七佛之师,古佛再来,他身为与会大众菩萨的上首,他这时候开始讲话了。他内心当中愍念法会中这些三果以下的有学之人,对真如本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产生了疑惑,产生了惊怖,他对这件事产生怜愍,就在法会中站起来,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告佛陀言:世尊!这些三果以下这些有漏的有学,不能够觉悟如来发明二种,见性跟色空诸法。色指的是一切的色身香味触五尘、虚空,色空加起来就是包括一切缘起法。这些有学之人不能了解,这一念心性跟宇宙万法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是(心性是即一切法的)跟非(心性是离一切相的) 的观念不清楚。
详述众意
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
世尊!假设现前所缘的色空等因缘诸法,假设它见性显现的话,那你应该能够把它指出来,假设它不是见性,那么我们应该看不到。而今他们对是义跟非义这二个真正道理的归去都不明白,所以产生惊怖,并不是过去生命当中缺乏大乘善根,也就是说他们是有善根的,只是一时不明白而已。
请求佛示
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与其中间无是非是?
惟愿如来依止大悲心再加以详细的开示,这些缘起的万法,跟我们现前一念心性的见性,这二个之间的相互关系到底是怎么样,为什么这二个是无是而且是无非是?
因为我们过去习惯性是单向的思考,你说它对,我们永远就说它对,说错,就永远是错,我们很难即空即假即中,把空跟假二个东西同时思考的,很难!所以佛陀在讲即空即假即中的时候,很多人就一时不能接受。这时文殊师利菩萨就出来打圆场,说他们不能接受,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善根,只是刚刚开始接触还不能完全接受,希望佛陀再继续的讲下去就能够接受了。
寅二、如来垂慈示答
分二:卯一、示妙体绝待。卯二、示迷悟得失。
卯一、示妙体绝待。
真如的体性是离诸对待。什么是离诸对待?当我们要悟入真如的时候,你不能有对立的思考,它也不是对也不是错,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你要离诸对待你才能够契证真如,因为它的体性是离诸对待的。
分二:辰一、正明绝待。辰二、引例释成。
辰一、正明绝待。先说明真如本性是离诸对待。
了妄无体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前面佛陀是用否定的方式来开显心性体用的关系,这地方佛陀开始用肯定的方式。首先我们把见性,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把它摄用归体。摄用归体怎么说呢?
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及法会大众说:其实十方的一切如来及成就法身的大菩萨,他们的一念心有时候缘众生的境产生了大悲心,缘诸佛的境产生大智慧,但是当他把菩萨道收摄起来的时候,他安住在一种自住(自受用);这些法身以上的大菩萨他内心当中,安住在自受用的真如三昧,或者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他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呢?他证得我们身心世界当中能见的见分,包括见闻嗅尝觉知,心法的功能,跟见缘,我们所受用的这些万法,其实见相二分都只是一个生灭的影像,它都是心性所显现的影像。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就像虚空的华,是梦幻泡影,是觅之了不可得。
菩萨要他受用的时候,他要现出相状,现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相状;现出比丘的见分,比丘的相分乃至于比丘尼的见分相分。但是当他安住在自受用,摄用归体的时候,这些见相二分都是觅之了不可得。
这是说到摄用归体是离一切相。
达妄即真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同时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但是当菩萨要依体起用的时候,他又显出能见的见分跟所缘的相分。你看!普门示现,他要现出菩萨相,现出阿罗汉的相状,这时它必须在他菩提智慧相应的微妙清净的心体当中依体起用,显现一个身心世界才能够教化众生,所以他本身又能够显现万法。
绝待圆融
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你就不能说它一定有或者一定没有!
有跟没有你说你的身心世界有没有,你现在这个色心诸法到底有没有,你说有肯定有,不对!你说它完全没有,断灭!应该怎么讲呢?到底有还是没有呢?
佛法说是因缘有,是暂时的有,你不能说它没有,因缘有。所以空你也不能叫它空,叫自性空;自性空跟因缘有这二个要把它合起来,它同时是自性空,但它同时又是因缘有,因缘有又自性空,所以结论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个道理是整个宇宙间的真理,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
净界法师 楞严与净土-----185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佛教佛法新闻交流群:340208684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铁匠念佛立地往生西方净土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