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0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欧美学界大乘佛教起源地之探讨及其论评

    BuddhistReligion, 3rd edition, 1982, p. 65; ienneLamotte, "Mahaayaana Buddhism, " 1984, p. 90;Hajime Nakamura,...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244446.html
  • 中国佛教早期忏罪思想之形成与发展

    汉明帝永平八年(65)曾下诏:天下有死罪者可以“缣”赎罪。于是,刘英派遣郎中令,送黄缣、白纨三十匹,到国相处希求赎罪。并说:  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  明帝对于刘英之举,则下...

    释大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844451.html
  • 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沉的原因

    大荐褔寺义净传〉页 710。  65 页  谨依圣教及现行要法,总有四十章,分为四卷,名  南海寄归内法传。愿诸大德与弘法心,善可量度,  顺佛(所)教(而)行(页 206 上)。  就是这个意思。 ...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844452.html
  • 墓志祭文中的唐代妇女佛教信仰

    ,所以律师的数量与质量往往和佛教的兴衰相关联。一定数量的女律师存在,不仅标明了尼姑在佛教教团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是大量妇女加入僧侣队伍的结果。因为据律,受比丘尼戒者,必须有尼律师在场[65],所以...:《谢小娥传》,(载《全唐文》卷七二五)。这些都说明女禅师、女律师在唐代有广泛的存在。   [65] 如竺昙无兰《大比丘二百六十戒三部合异序》云:“比丘尼当三受戒五百戒。比丘尼满十二岁乃...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3544618.html
  • 中国佛教之重建(1)

    造杀业;小慧者以衣覆头,而趣涅槃。加以欧化东来,世缘全变,科学哲理之精,驾风驭电,政教艺术所向,灭国亡家。不能通世界常识,全失发言资格  65  ;不加入文化团体,坐待他人支配,区区佛门,寥寥寺庙,计...

    东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044679.html
  • 菩萨之大悲心初探

    菩萨皆得禅定。而外道禅中有三种患,或味著、或邪见、或憍慢;声闻禅中慈悲薄,于诸法中,不以利智贯达诸法实相,独善其身,断诸佛种。菩萨禅中无此事。欲集一切诸法故,于诸禅中不忘众生,乃至昆虫常加慈念。[65]...63] 《大智度论》卷十七?大正二五,187c  [64] 《大智度论》卷十七?大正二五,188a  [65] 《大智度论》卷十七?大正二五,188a  [66] 《大智度论》卷十七?大正二五,187...

    张旭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045073.html
  • “学空不证”之研究

    昭和60年2月28日一刷。  11. 增田英男〈佛教における“空”思想の检讨──般若经、龙树を中心として──〉,《宗教研究》171号,1962年3月,p.65~84。  12. 鼍山雄一...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345081.html
  • 考證、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以《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

    可認作一堆歷史資料,以待檢驗、簡擇,以及進行分析、批判」所得來的佛學。[65] 而同為新儒家一員的徐復觀,曾經在描述熊十力的時候說到: 我留心到,治中國哲學的人,因為不曾在考據上用過一番工夫,遇到...psychological truth)與「歷史事實」(historical truth)的不同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65] 參見註 1 所引書,p.206。 [66] 《兩漢思想史》卷三,「代序」,...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4445107.html
  • 欧美学界中观哲学诠释史略

    TheBuddhaasaplacewhereanabsenceispresent")。这可以说是大乘佛教「生死即涅盘」的根本精神,中观亦不例外。(Eckel,1992:64-65)  从佛之「不在」处追索佛之「在」,探问「...

    林镇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5045120.html
  • 《俱舍论·世间品》所记有关“缘起”一词的词义对论(2)

    1975,  pp.65 ~ 79 )。( 注 29) “ aha ←√ ah (say) ”此一动词在形式上虽然  是第三人称单数的完成式,但是一般而言,郤是用  来表达现在完成式的意思(参见 J....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045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