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0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1)

    宁可放弃。卸任之后,留在滇西大理的鸡足山佛寺阅读藏经;但因妻子想念黄安的女儿,才前往相聚,寄居在耿氏兄弟家中(注65)。李卓吾是万历八年(1580)回黄安的,隔年焦竑来看他,还说他“归田仍作客,散步自安...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8.html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2)

    ”,载《焚书》卷首页,页三。  315页  (注 64) 李卓吾,《焚书》卷四,“豫约感慨平生”,页一八七。  (注 65) 李卓吾,前引书卷二,“与曾继泉”,页五二~五三。  (注 66) 侯外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9.html
  • 从葛洪一生的际遇探讨其入世与出世思想

    入世与出世的冲突与调和〉,《宗教哲学》2:4,1996年10月,页65。 ...

    彭慧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046188.html
  • 北凉的弥勒净土思想及其禅窟造像

      5. 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九,《大正藏》第55卷,页65上。  6. 《大正藏》第14卷,页420下。  页6  “有蔚其丽,有炳其焕”谓兜率净土之万物光耀鲜明,如《弥勒上生经》:“一一天子手中...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246191.html
  • 浅论中国求法僧俗出国前、后学习域外语文的机缘

    求法翻经录》(版本与出版时、地参注1)所收集到的人 物,则循陆的约一百一十四人(编号为21 、24、56、 65、76~78、80~84...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046206.html
  • 观音菩萨的形像研究

    雕像   65页   。由二臂、四臂,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  四千毋陀罗臂,由二目、三目乃至一百八目、千目、  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因是之故,观音像便现众多之...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746241.html
  • 批判心灵的升华---释迦的教育理想

    顺世外道”。三个非正统派,都不承认《吠陀经》的权威。 (注 4) 《祈祷主经》(Brhaspati-sutra)语;参见 (注2)所引书,页65。 (注 5)耆那教特别注重苦行,这点尤其可以从断食...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846244.html
  • 南禅“顿悟”说的理论基础 --以“众生本来是佛”为中心(1)

    即众生不是佛”。现依民国65 年台北慧炬出版社出版之《六祖坛经流行、敦煌本合刊》页 92的经文,更正如文。 22.引见《大正藏》卷51,页341。 23.另外,(...依经文,金刚藏菩萨向佛提出三个问题。在这三个问题当中 ,经文只回答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来不会再生起无明,因为“如 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65)。但是,对于第 一个问题...

    杨 惠 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2346251.html
  • 支谶译经“法师”考(2)

    获得的结论 ,再回过头来看看静谷正雄的研究,就会发现该研究有几项与 本篇的探讨结果有 页65 出入的地方。在此对静谷氏的论点略作补充修正如下: 1.有关...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15. 4, pp. 65 1-666) 对该书(Ray,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2446254.html
  • 唯识思想的十二缘起说: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

    smimoho 'vidya`" 65页 );所以说事是行。 玄奘译的世亲的《摄大乘论释》中,说明由无明力所起的两 种执著是(23):...,(65)若无阿赖取识就无烦恼、业与生的三种杂染;换句话说, 有三种杂染即有阿赖耶识。《中边分别论》自己曾主张十二支是 从虚妄分别的心心所生起,但于此又分类识支不是属于因,而是属 于...

    叶阿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24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