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2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显密之理,相应一贯——太虚大师融通汉藏显密佛教的思想

    ,《太虚大师全书》第60册第784页。  13.《论时事新报所谓经咒救国》,《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第2898页。  14.《菩提道次第广论序》,《太虚大师全书》第60册第779页。  15.《略述西藏之佛教序》,《太虚大师全书》第60册第801页。  16.《论时事新报所谓经咒救国》,《太虚大师全书》第30册第2899页。  17.《佛学源流及其新运动》,《太虚大师全书》第3册第992页。  ...

    罗同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5273724.html
  • 惠能与禅丹——以《上阳子金丹大要》为据

    百公案,见性为先。是此金丹大要,禅道俱明,仙佛同证,性命二者皆要了知。”[1](P.5下)“三教之道,唯一心而已……皆当明性与命”[2](P.56下)。陈致虚分别强调“性由自见,命待师传”[3](P....之。见性须修,故雪山修行积年而证佛位。奚有不学不修而以见性为成佛乎”[2](P.60上)?闻道和见性即修性,即参禅,行和修即修命,即炼丹。陈致虚无意规定先性后命、先禅后丹的次第,只是要求性命双修、禅丹...

    朱越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5048885.html
  • 寺院遗物与信徒供养

    寺阿育王塔据所嵌碑文记载,建于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竣工于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 [60] 。塔心柱的长方形砖室正中放石椁,其内以铁匣盛放银棺和银精舍,银棺中置鎏金银棺和银方匣,还在砖室的铺地砖...《荆州城外发现宋代银铤》,《文物》1960年第4期。  [55]沈仲常《四川德阳出土的宋代银器简介》,《文物》1961年第11期。[56]金柏东等《浙江永嘉发现宋代窖藏银器》,《文物》1984年第5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82061349.html
  • 《父母恩重经》的历史发展与文化诠释

    28  (五) 《佛说父母恩重经》 33  (六) 《报父母恩重经》 39  二、道教“父母恩重经” 52  (一)《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 52  (二)《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 56  (三)《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58  第三章 “父母恩重经”在文学与艺术之表现 60  第一节 “父母恩重经”在文学之表现 60  一、佛曲歌赞 61  (一)《父母恩重赞》 62  (二)《十恩德赞》...

    姚孟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2862189.html
  • 台湾民间信仰之寺庙庙埕空间之探讨——以礁溪协天庙与慈天宫为例

    27林美容,台湾人的宗教生活,当代 第60期, 1991  28林美容,台湾的民间信仰与社会组织,空间 第18期, 1991  29林胜俊,台湾寺庙的职权与功能之研究,台北:文史哲, 1988  30...1969  56沧 浪辑,台湾寺庙的形形色色,海外学人57,1977  57杨立华,由生活需求层次探讨场所构成特性,成大连筑所硕论,1983  58刘宁颜,试探影响台湾庙宇建筑之诸因素,庆祝成立四十周年...

    朱益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52263028.html
  • 敦煌寫本《法身禮》初探

    ]生因 不生不滅性常住 惟願C18[C18]諸佛莫涅槃 三界眾生迷未悟 如何早得見真源 56   三苦八苦B28[B28]恆相續 五蔭B29[B29]五蓋□[改]人心B30[B30] ...60   真如B32[B32]淨體無生滅 隨緣起[相]用B33[B33]乖常 法本不貪亦不畏C20[C20] 勿(物)我C21[C21]不一亦不異 過去已成佛 其數如恒沙 61   ...

    汪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443920.html
  • 佛在人间----印顺导师之“人间佛教”的分析(2)

    (注56)。 从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出,印顺导师以为:这一期的佛教 ,特别是“真常唯心论”,受到婆罗门教之“神我”(梵我...注55)详见前书,页6。 (注56)引见前书,页5~6。 (注57)引见前书,页7。 111页 匹配。印顺导师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145412.html
  • 《大毘婆沙論》佛陀論之探討(2)

    智论》所要表达的内容。[56]  关于《发智论》第三段的偈颂中则是要说明佛已破除了我慢之心并且能够承载一切众物的殊胜功德,而这个众物则是指有情的贪爱心和一切会障碍修习圣道的烦恼心,因为世间的有情还尚在... 能不捨離諸佛正法示現悕求   关于“菩萨”的“十八不共法”在《华严经》卷56《离世间品第33之5》也有讲到“菩萨”的“十不共”之说虽然与“十八不共法”的名相上有些许的差别,但是在理体应该是无有...

    釋慈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446011.html
  • 善导寺时期(1952~1957)的印顺法师

    56 同注55。  57 同注55。  58 同注55。  59 〈觉生〉月刊,第四十一期,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一日,页2~5。  60 同注16,页65  61 同注8,页213。  62 同注8,页...钵水,八万四千虫”不能概括整个佛学均合乎科学之说,并要(苏春圃、慈航)在未清理何者是来自外道,何者是释迦牟尼佛真意之前多虚心学习、少武断;56第二次是关于胡适对《六祖坛经》考证中的“再考”部分被苏春圃...

    阚正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4846386.html
  • 佛教中国化过程之研究

    56) 《老子》第37章。 (注 57) 同注56,第21章。 (注 58) 《周易》〈系辞上传〉第5章。 (注 59) 同注58,〈系辞上传〉第12章。 (注 60) 同注58。 88...无意中,不但佛教中国化,也是中国文化佛教化之中介人物。 2.从思想内容上分析 老子讲“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注 56) ,又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84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