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dquo;,客不可空,可空唯“主”的情形。[22]这种主客分立是不符合般若性空之理的。僧肇认为“闻圣有知,谓之有心;闻圣无所,谓等太虚。”[23]圣心若认知...150册,第866页上。
[22] 参见涂艳秋《僧肇思想探究》第120-121页,(台)东初出版社1995年版。
[23] 《答刘遗民书》,《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第153页。
...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2741233.html
-
,《楞伽经》的偈颂又曰:“色等及心无,色等长养心,身受用安立,藏识现众生。”[23]可见,《楞伽经》是在否定器世间的“有”时,又在肯定一个众生皆具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0]见《禅宗七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5页,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21]同上71页。
[22]同上99页。
[23]...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73941333.html
-
便生男儿,端正无双,如桃华色。是时,长者子渐渐长大,父母便求妇处。取妇未久,便复命终。生大海中,作龙蛇形。[23] 从前面所举的五个典型例子来看,这里所说的长者子,最小的尚需要乳母哺乳,大的也不过年...] 按:见《大正藏》第4卷第178页下。 [23] 按:见《大正藏》第2卷第673页上。 [24] 按:见《大正藏》第4卷第213页下。 [25] 按:见《大正藏》第11卷第437页下至第43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0341364.html
-
归根复命,重返于道。《本际经》中归根返本的思想显然就是从此而来,它将道体之用也分为两种,一是动,一是寂,动则能生万物,静则归根返本。它说,“称为物始,用涉能生,又为返本,动寂用殊”,[23]纯粹就是老子...2795 太玄真一本际经卷第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1] 同第5注 [22] 同第3注,第9注 [23] 同第10注 [24] 同第10注 [25]《圆觉经》宗密疏与《维摩诘所说经》...
周永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0741370.html
-
受禅法的,“可知他对禅法急需的程度。”[22]在弘始九年(407年)罗什重新校订了此经,“这说明,罗什的讲授禅法和翻译禅经,实出于僧睿等人的要求,并非罗什的倡导。”[23]因为罗什重般若智慧,轻潜修...23]任继愈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463页 [24]《出三藏记集》,386页。“正觉有以见邪思之自起,故《阿含》为之作;知滞有之由惑,故般若为之照” [25]《出三藏...
存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1841382.html
-
聪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后世,何可使法种无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自尔以来,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每至讲说常先自说譬喻,如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也。[23] 这里是说姚兴以“...,第233页。 [23][30]《高僧传》第53页。 [27]《晋书》第2501-2502页。 [28]《晋书》第3040页。 [29]《高僧传》第54页。 [31]《高僧传》第217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1941383.html
-
不能于三界险处度脱众生,虑尽此报身,未能永断生死不受后有,虑后有既在,舍身受身前路茫茫未知攸往,则弃秽土而不生。其失非细,此净土法门似浅而深,似近而远,似难而易,似易而难,他日汝当自知。”[23] ...代言》:《卐续藏经》第109册,第150页下。 [22] 《净土疑辨》,《大正藏》第47卷,第420页中。 [23] 《净土疑辨》,《大正藏》第47卷,第420页中。 [24] 《云栖净土汇语·...
王公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3641406.html
-
观义故。”[22]依天台宗人的解释,“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能之由藉。”[23]止观被认为修习...32卷,582上。
[23]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第46卷,462中。
[24] 《杂阿含经》卷二十一,《大正藏》第2卷,147上。
[25] 《分别功德论》卷二,《大正...
董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4641418.html
-
、众生心各具三千也,何者?自己依正及生佛依正皆由心造,故皆由心具,故文云:极圣下自凡一念。”,[23]智圆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转变成己他无别,其中的关键在于心具(造)生、佛,这里的造不是指心直接造己...470页(下)。 [22]《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序,《大正藏》卷38,第15页(中)。 [23]《显性录》卷1,《续藏经》册100,第508页(下)。
...
吴忠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0541435.html
-
,庄子为谈玄。[22] 引文中的《华严演义》即唐代华严宗大师澄观(737—838,一说738—839)著《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此书共九十卷,上文见第十四卷。[23] 对此延寿加以自己的解说... [22] 《宗镜录》卷四十六,页529下。 [23]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大正藏》册36,页103c。 [24] 《宗镜录》卷四十六,页529下-530上。 [25] 《...
王仲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384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