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01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欧阳竟无抉择二转依、料简《起信》的基本理路

    累惑既尽,返契心源,即同本觉,因之过谬重重,“不独内学之为害,此方习尚亦滋蔓之难图也”B23。   欧阳料简《起信》真如缘起之非,还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难题,即在他的解释构架内,如何对如来藏系典籍作出一种...124页。   ⑤⑨B13B15B16B18B19B20B22B23B26B27B28《藏要经叙·大乘密严经》据金陵刻经处《欧阳竟无内外学》本,下欧阳原文出处同。   ⑥⑦B17B21《唯识抉择谈》。 ...

    傅新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4542665.html
  • 中国僧人姓氏略考

    比丘尼某”。而“释某”,“沙门释某”则尚未见到。23  4.敦煌文书中的僧人姓氏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出家人自己的严密的、统一的、全国性的宗教组织。道安法师虽然影响大,但他只是个人行为,虽然有后继...正藏》卷二,658页下。  21 郭良均著《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6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2 《长阿含经》卷十三,《阿摩昼经》,《大正藏》卷一,82页下、83页上中。  23 《...

    妙 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5342800.html
  • 慧远建设庐山教团的理论与实践

    “儒道九流,皆糠秕耳”[23],颇能反映当时多数知识分子对佛教的接受和认同。三大指标中的弱项是组织规模。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教团组织,佛教就无法保持自己超然独立的地位,并使自己的信仰素质和文化品位退堕。 ...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体极不兼应四》)。  [21]“是故自乖而求其合,则知理会之必同;自合而求其乖,则悟体极之多方。”同上。  [22]同注[6]。  [23]《高僧...

    王雷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3242846.html
  • 法称唯识立场之研究

    yathanudarsanam ceyam meyamanaphalasthitib /kriyate ”vidyamana “pi grahyagrahakasamvidam //”(注23)因此三分说的成立不过是.../”(注24)(注22)PVⅢ K。363及参考户崎宏正《佛教认识论?研究》下卷,大东出版社 页48—49(注23)PVⅢ K。356及参考户崎宏正《佛教认识论?研究》下卷,大东出版社,页 43 。...

    陈宗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2743064.html
  • 南泉普愿禅学命题探析

    23)由于马祖禅法强调"性在作用"故不少人错会其"即心即佛"的观点,将"心"仅仅片面地理解为见闻知觉之心,"认贼为子","错将妄心言是真心"。从果地上说,佛的见闻知觉之心,无不是真如佛性;从因地上说,...  (19).《坛经校释》第36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20).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下  (21)(22).《景灯传灯录》卷二十八  (23).研究者一般都认为南阳慧忠所批评的“南方宗旨”...

    将九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0243171.html
  • 禅悟的心理生活本意

    常住,恒不变易。”[22](P125)又说:“??本自无生,今即无灭,不同外道。”[23](P125)佛性是不落两边的真空妙有之性,因而悟就全悟,不再生死轮回。这是禅宗顿悟法门的一大特色。正如刘禹锡所...20][27]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定慧品[A].大正藏48卷[Z].  [11][14][22][23]郭朋.曹溪大师别传[A].坛经校释(附录)[Z].中华书局,1983.  [18]弗洛姆等著.禅宗与...

    孙延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2143195.html
  • 回鹘弥勒信仰考

    契苾部也出现了一位名为“沙门”的首领,并被任命为贺兰州都督。[23]说明早在7世纪上半叶,佛教已传入回鹘之中。但由于762-763年间漠北回纥汗国第三代君主牟羽可汗将摩尼教引入回鹘社会,并将之定为国教...1975年,第5195 页;《新唐书·回纥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第6112页。 [23]《旧唐书·契苾何力传》,第3291页;《新唐书·契苾何力传》,第4118页。 [...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2843270.html
  • 敦煌本《历代法宝记•弘忍传》考论

    兼有文性;华州惠藏、随州玄约,忆不见之;嵩山老安,深有道行;潞州法如、韶州惠能、扬州高丽僧智德,此并堪为人师,但一方人物;越州义方,仍便讲说。[23] 印顺法师认为,玄赜不在十人之列。作为《楞伽人法志...严挺之:《大智禅师碑铭》,《全唐文》卷280,第1256页。 [22][唐]羊愉:《嵩山会善寺故景贤大师身塔石记》,《全唐文》卷362,第1626页。 [23]《楞伽师资记》(敦煌写本S....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3043273.html
  • 受念住的研究

    经典(注22),其文句常较巴利经典细腻,例如,受念住中列出二十一种感受。此部的主要传承是︰(1) 大迦叶、阿难(2)缺名(3)缺名(4)缺名(5)末阐提,(注23)在迦湿弥罗大为弘开,采用梵文,文法细腻...20)《大正藏》卷27,页940中。(注21)见季羡林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收集在《季羡林佛教学术语文集》,页93,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年。(注22)见(注6)。(注23)见拙作〈印度部派佛教的...

    林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5743305.html
  • 佛教顿悟与道教炼养

    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但歇一切攀缘、贪瞋、爱取,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23]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第八识,而是其所说的第六识,即意识。根据唯识学的揭示,意识以分别为业。 [22] 《道藏》版 [23] 五欲,佛教中有两种说法:(一)色、声、香、味、触;(二)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534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