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93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无相戒法

    41不离世觅菩提,这也是禅者的特色。戒禅合一,为修行者拓宽了道路,使得富有山林佛教特色的禅宗更具有率性自然,追求人格完美、提升人生境界的现实意义。特别使得南宗禅在“会昌法难”及乱世之时,在都市佛教...法性,世人尽有,故应于自性中见三身佛。自皈依的思想在佛陀时代就已昭示,如佛陀入灭时曾告诫弟子说:“当自皈依,皈依于法,勿他皈依。”45这是慧能思想创新的一个理论基点。从持戒来说,无相戒没有任何外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22276978.html
  • 批判与回应——略论中观应成派对唯识学三自性思想的批判

    大师集》(四),第113页。   [40] 护法等造,玄奘译:《成唯识论》卷第八,《大正藏》第31册,第45页下。   [41] 玄奘译:《辩中边论颂》卷一,《大正藏》第31册,第478页下。 ...[41]]从此亦可看出遍计所执性是不存在之法,所以于名言中存在的“异门遍计执”,就不能归于遍计所执性之中,这会混淆遍计所执性与依他起性的界线。包括藏地唯识学有将遍计所执性分为假立名言遍计所执与不得义相...

    海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75577109.html
  • 唐君毅的宗教融合思想

    实现的罪恶。[[41]]这是一套具有深刻内涵的儒家性情之教。   儒家性情之教有其天人合一的理想。然而“天命”与“人性”之间究竟存在著怎样的关系?“天命”在唐君毅的理解之下具有两个意义:即超越的“天命...、宗教、道德为一体,以成一学一教之道也。[[45]]   唐君毅虽然在兼顾“天命下贯”与“性命上达”两个路径之下,坚守儒家心性之学的立场,究竟地主张“仁心即天心,本性即天性,人德即天德。”但是他所...

    陈振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75777110.html
  • 顺治皇帝邀请第五世达赖喇嘛考

    班禅呼图克图、顾实汗的信中希望敦促达赖喇嘛起程,在给第巴的信中,不但希望敦促达赖喇嘛起程,而且为在大昭寺前讽诵《甘珠尔》布施熬茶银2万两,[41]交给尔第巴,会聚僧众颂经之事尔其知之。上述的随信礼品都...]给达赖喇嘛、班禅呼图克图、持教诺门汗(顾实汗)、第巴的敕谕重复顺治八年季春初八日的内容,惟随信礼品相当丰厚。[44]兔年(顺治八年即1651年)七月,[45]达赖喇嘛派清使布若才让和色钦达杰赴京向...

    李保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41577338.html
  • 佛教的智慧与儒家的明

    罪”的道理。区分是说,在古代的中国,人们常常用“明”字来表示对事理的区别或辨认。《玉篇·明部》说:“明,察也。”[40]《正字通·日部》说:“明,辨也。”[41]察也好,辨也罢,都是用心对事物进行深入...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45]这里,“明失得之报”的是《周易》而不是人,所以它不可能是清明、通晓、区分、明白或尊敬,而只能是显示之义。换句话说,明失得之报就是通过阴阳的变化而...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0878312.html
  • 恒强法师:佛教对社会自杀行为的预防

    rdquo;。《大正藏》第22卷第41页下栏。   3.《五分律》卷二:“若自杀身,得偷罗遮罪”。《大正藏》第22卷第7页下栏。   4.《五分律》卷二:“从今,是戒应...,《大正藏》第54卷第231页中栏、下栏。   18.《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第二经,《大正藏》第2卷第699页上栏。   19.《注华严法界观门序》,《大正藏》第45卷第683页中栏。   ...

    恒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0978314.html
  • 从《净土三经》看极乐净土信仰中“伦理善”的位置

    除了谈及极乐世界的庄严,以及摄受众生未来往生的本愿之外,帮助他方菩萨现身修行的增进也是一个重要的部份。如《无量寿如来会》的第33、34、36、37、41、42、43、44、45、47、48愿,都是与此...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070078395.html
  • 映照安史之乱的唐代民间弥勒信仰实物

    加一五,满街红灯照,那时才算苦”[41]之类的宗教性预言[42]。再如《太平广记》卷第四《神仙四·卫叔卿》:   度世曰:“帝甚恨前日仓卒,不得与父言语,今故遣使者梁伯,与度世共来,愿更得见父也。”...并称《新菩萨经》、《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反映了中国佛教俗信化的一个侧面”[45]。   圆空按照文意,将全经分为三段:从“天台山中”至“得免此难”,预示灾祸;从“写一本”至“得成佛道”,劝写经;从“...

    张子开 张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0678537.html
  • 正史中的唐五代禅宗史料——略论社会思潮对史书编纂的影响

    张昭远[41]为濮州范县(今山东范县)人,刘煦[42]为汴州尉氏人,其他《旧唐书》史官亦多为黄河以北人氏。而中国佛教至少自南北朝以来,存在南北两种风格,唐神清《北山录》卷四云:[43]汤用彤亦言:“...史。《新唐书》所著录的22种、144卷禅宗文献,不少流传了下来。如惠可《达摩血脉》一卷,或名《达磨血脉论》、《达磨大师血脉论》,即传说为达磨所撰《少室六门》之第六门,亦有单行本[45],关于其作者颇有...

    饶宗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1178546.html
  • “醒世诗”考辨

    霜。身后碑铭空自好,眼   前傀儡为谁忙。要知闲处且为乐,光景无多却散场。[41]   后人所辑“罗状元醒世诗”的这种疏失,可能暗示出一个事实:当年道霈所跋之《罗念庵状元醒世诗》,当非罗氏自己编辑...民情,悉加意咨访。”[45]人谓罗氏之学,“始致力于践履,中归摄于寂静,晚彻悟于仁体”[46]。其实,性本刚烈,又笃于实行,“践履”实际上贯彻于其一生:当初“丁父艰,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丁内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227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