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812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医学引论(2)

    middot;厌舍品》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间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又如《华严经.   夜摩宫偈赞品》所云:"心如画工师,能画诸世间。&...

    尹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3846365.html
  • 禅修、自我超越与自我成长

    amp; 1973;Wi llams & West,1975),并对压力(stress)、身心症状(Udpa,1973;Vahia etal.1973)等有正向疗效。但是,禅坐与其它自我调节技巧...

    锺秋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1046430.html
  • 从科学的立场谈进化论

    teacher.」每一个字母就代表一种胺基酸,每个字母皆由三个遗传口令(核苷酸)所决定。如果说第一个字母「I」的遗传口令,假设是AAA,如果AAA突变成TAA,第一个胺基酸就由「I」,比如说转变成「Y」。突变...

    张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1246439.html
  • 《高僧传》中的文学史料

    《高僧传》中的文学史料 蔡缨勋圆光佛学学报1993年12月出版页241-251 --------------------------------------------------------------------------------. 241页 提要 《高僧传》,梁释慧皎所撰(注1);此书,如誉之为我国 历代高僧传记之鼻祖...

    蔡缨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2746477.html
  • 台湾地区光复后佛教出版刊物的内容分析 ──佛教文化思想变迁初探

    社会的相互影响会特别明显 (同上引,p.212)。第二类是由宗教体系内部的发展与压力所导致的宗教分化与变迁,也就是所谓宗教内部的制度化因素(institutional factors),...索引》,中华学术 院佛教文化研究所。7. 王梓良,1981,《青年佛学家张曼涛(1934~1981)》,海潮音62:9 ,pp.24-30。8. 方豪,1954,〈台湾的佛教〉,《台湾文化论集...

    姚丽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746590.html
  • 略论日据时期的台南开元寺(1896~1924)

    亦争取到主办“南瀛佛教会”第二回讲习会(1921.11.14)的机会[69]!“南瀛佛教会”编辑即称赞他“创立本会以来,功绩不鲜”。[70]  照理来说,如此大作为(贡献)的住持,在郑卓云记录中,怎么...

    王见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2246596.html
  • 从《楞严经》“七处征心”试谈佛法之修行

    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佛言:“.处今何在?”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

    胡健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746650.html
  • 中国佛教“心性论”研探二篇

    ----------------------------. 页183 壹、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佛教“心性论”是著重阐述“心”与“性”的关系,心的本质以及心性的作用、意义的学说...人格和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即“心性论”入手,鼓吹三同心说。明代著名佛教学者真可说: 学儒而能得孔氏之心,学佛而能得释氏之心,学老而能得老 氏之心,....且儒也、释也、...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0046673.html
  • 中亚的禅法

    中亚的禅法 赖鹏举圆光佛学研究所圆光佛学学报(1997.10)圆光出版社发行页 63-78 --------------------------------------------------------------------------------. 页 65 提要 对早期中国...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0146676.html
  • 三论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数十年。梁·天监十一年(512),武帝仰师德风,特勒选僧诠等十名卓越学僧,从师受学。后仅僧诠一人受师之法。  [5].僧诠: 南朝梁代中国三论宗之第四祖。又称止观诠。籍贯、生卒年均不详。初学《成实论》,...

    理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154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