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812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禅宗研究论著汇要(2)

    也出于《维摩经.观众生品》里文殊所说的“一世法均从无住建立”,所以尽管慧能不识字,但对这些经文还是有他自己的理解,并且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泛。  至于慧能思想的具体内容,现在仍宜以王维的《碑铭》作依据。...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850037.html
  • 中国禅宗研究论著汇要(3)

    则地《老子》观点的运用。  最后,他们还采用《庄子》谈玄的说法。《庄子.天下篇》中叙述他自己的学说,曾表明他讲话的特点是:“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意谓和一般人讲的大道理,认为是累于形名,不可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850038.html
  • 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与日本(4)

    大藏经》(聂斯克、石滨纯太郎著,周一良译,《北平图书馆刊》第四卷第三期,一九三O年)、《西夏文八千颂般若经合璧考释》(Nicdasa A.Neoski著、石滨纯太郎译,《北平图书馆刊》第四卷第三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2550082.html
  • 关于“禅”与禅宗的反思(2)

    精神层面。外国文献中提文化三个层次是文化生态学创始人斯图尔德的学生马文·哈里斯(M.Harris),他将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基础、结构、上层建筑。  二是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文化不仅内容上是多样的,形式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4450128.html
  • 西藏生死书介绍

    佛教界的代表来自斯里兰卡,名叫达磨波罗法师(Ven. Dhammapala),他后来创立了摩诃菩提学会(Maha Bodhi Society)。达磨波罗法师在这场会议上遇到洛克斐勒,他告诉洛克斐勒有关佛教...

    郑振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3550229.html
  • 论华严宗的染净善恶观与妄尽还源的修行路径

    论华严宗的染净善恶观与妄尽还源的修行路径   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 杨维中   妙林   第12卷4月号(2000.04.30)   页51-62   --------------------------------------------------------------------------------   页51   提要   以「性起」说为根基的华严宗,便于解释净法...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450274.html
  • 圣空法师著:清世宗与佛教(1)

    慧真,谢谢你们对我的爱护与鼓励。  感谢众多善缘的和合,才能有这一篇论文的呈现。   释圣空 谨序于  北投中华佛研所 2000.11.16...

    圣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0150294.html
  • 《楞严经》思想之特色--富有文学与哲学价值

    坏心此为大戒。身为净行比丘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知道?足征你未将为师的话放在心中。今天真是丢人现眼,….”然而,佛陀的反应却全然出乎意想之外。他老人家既不加责备,也不径予指正。反是以一种启发的方式,且语带...

    熊琬教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2950346.html
  • 真言教义汇集 (中)

    意密,语密.即众生身口意三业之本体:  一个内心密意,外露无量羯磨,思想的贯穿,须用无数行为去执行,而这一切只为庄严内心这份密意,竟而成就自心无尽的法喜,三密交织,法味无穷,将使内心涌出,微妙的甘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5250405.html
  • 红尘觉悟(2)

    总是因缘于意志与环境的冲突,因缘于欲望与现实的背离,那么对意志与环境,.欲望与现实进行双向的改造和调节,便定能获得人生的幸福,生命的超越。其实不尽然,因为每一种以拯救人类和改造社会为宗旨的思想理论,都....会因为人生中的一次偶然失败或暂时挫折而心灰意冷,绝望自杀;也有人会因为事业上的一时成功和受到社会恩宠而得意忘形,失却自制,走向反面,乐极生悲。因此,如果我们能像佛家一样不是把这个世界看作唯一,如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465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