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423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禅学与儒道合流的文化契机

    西土与印度古文化之和的思想。西土印度佛祖释迦牟尼所传的佛学,在东汉时代传入中土。东汉恒帝时安世高译。在魏晋(3`4世纪)南北朝(5`6世纪)的玄学时代(公元220-586年),东晋末佛陀跋陀罗来中土...

    李诗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660059.html
  • 宗喀巴菩萨戒思想之研究(1)

    解脱戒问题。[5]   此外,在理论的研究方面,以往中国历代祖师多有精辟的诠释发展,特别是唐代道宣的南山律坚持大小兼受的戒法传承,影响至今。但其系以别解脱戒的进路含括大乘戒的行持(《四分律》),并未针对...

    王惠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760060.html
  • 朱熹的“居敬”概念与菩萨戒的“发心”之对观──浅论道德实践的基础

    穷格之虽至,而涵养之不足,则其知将日昏,而亦何以   为力行之地哉?故存养之功,实贯乎知行。”5   由此可知,就广义的知行之实践,其基础即在于存养工夫。   周敦颐(濂溪先生)在答覆圣学之要时...

    王惠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960062.html
  • 宗喀巴对于大、小乘戒相融之思考(1)

    4]因此,显密二宗的行持与实践应当如何相融成为亟待澄清、解决的问题。上述问题曾出现在两个时期:一是阿底峡尊者入藏之前;一是宗喀巴当时所面临的时代。[5]两位大师分别为噶当派与新噶当派(又名甘丹派或...即为饶益有情。(《戒论》,页十九;藏15,5)   (3)发心之内容:菩提心-利他有情而发愿实践成佛。   综观上述的讨论之后,应当可以进一步探究宗喀巴所理解的基于大乘思想的菩萨戒本质义。   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060063.html
  • 《楞伽经》的知识意义探究

    文字为基础,所展开的知识探究工程。实叉难陀版一般被认为文字较为流畅易懂,但也有因此被批评者[5]。由于作者其实是站在整个佛教哲学体系建构的用心上来研议《楞伽经》的,因此“流畅易懂”也就成了作者选择以为...佛经原典极便于查察,更有注解语译便于协助理解,是以使用之为引文出处,以下引文皆以此书为据。  [5] 赖永海言:“义理方面较前两本更准确、完备,文字之表述也更加通畅、流利,受到佛教界的一致肯定和推崇,...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2360070.html
  • 中国佛教伦理的形成及其如何能为和谐社会出力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5]上下尊卑,各安其分。   在儒家看来,五伦关系与宗法制度既是社会的,也是自然的。简言之,是...   [5] 《礼记·大学》。   [6] (明)张景岳:《类经》。   [7] 《论语·子罕篇》。   [8] 《论语》赞颜加:“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宋立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73060129.html
  • 宗教的权力表述——中国宗教的公—私形态及其秩序构成

    统治的存在或力量,更是属于清除之列,几乎没有任何空间赖以生存。(5)还有那些与道德修养、人生智慧比较的私心、私意,也属于必定要被清理的范围,其小者影响君子修养,大者则影响社会风俗教化。  在“大道之行...,德以敬天、敬德保民、敬天和民等社会道德逻辑的运作方式,促使“敬天以德”的神人和谐模式能够定位成型。上古文献之中反复言说的“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5)“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3660192.html
  • 什么是佛法大义?

    三藏教的圣人——只是别教的贤人;进入初地后才叫别教的初地圣人。  5 十地的修证  初地,主修法施波罗蜜多及唯识的百法明门,证得镜像观—— 一切六尘万法都是犹如镜像。六尘根本就是自心如来藏所显现——如镜...般若的过程。菩提道要福慧双修,所以修般若是菩提道修证的一项重要内容。  5 从理事圆融来看二者的差别  佛法上讲的理事圆融,是说在一切事相上面都看见真实理;这个真实理,能够在一切事相中现观。所谓的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4960209.html
  • 人间佛教的现代含义

    关系;   (5)人间佛教应坚持多元主义态度,参加世界的宗教对话和世界伦理建设。   以上这些,从台湾佛教界现在的“人间佛教”弘化实践中都可以看到很好的实证例子。例如,我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5160211.html
  • 论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

    有名的就是六和的戒条,即:1、身和同住,指身体的和平共处;2、口和无诤,指言语的不起争论;3、意和同悦,指心意的共同欣悦;4、戒和同修,指戒律制度的共同遵守;5、见和同解,指见解的一致;6、利和同均,指...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5560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