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206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之译注研究(2)

    /331b, 3-4) 。  30见〈一. 研究部分〉——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成立时期。   31藏文nan-tan-du bya-ba可能的梵文为pratipatti (f.),其意思是“...Napper (1980)一书所附之藏文7b, 4及廖本圣(1996)〈附录〉pp. 50-51之中文翻译。  35引自:Lati & Napper (1980)一书所附之藏文8a, 3及廖本圣(...

    廖本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4045929.html
  • 身是维摩不著花──黄玉阶之宗教活动

    台湾社会领导阶层之研究》,第五 章,台北,正中书局,1992 年 3 月。 ( 注 31)《台湾日日新报》,明治 35 年 7 月 3 日,普愿中兴。 ( 注 32)《台湾日日新报》,...不必限于朔望, 若能常常讲之最好 ( 注 31),这种恩宠和对“降笔会”的打压相较实不可同日而语。   有了日本最高当局的表态支持,社会各界名流也愿意挺身相助普愿社的宣讲活动,如“台北茶商会”会长...

    李世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145958.html
  • 中国的第一个佛教皇帝--汉桓帝

    陈氏在其〈阴持入经序〉中甚至说安世高在当时京师传法之情形为:“光于京师,于是俊人云集,遂致滋盛,明哲之土靡不羡甘。”(注31)安世高对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贡献如此,汤用彤因此说:“…此中安清(世高)尤为...,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法。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知十二部经。谓修多罗、祗夜、授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曰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磨、优波提舍。”(注35)《大般涅槃经》既将此“十二部经...

    古正美教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245960.html
  • 大品般若经与大智度论中的菩萨

    菩萨不执著、不休息地,仍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 道路上,不断地开发自我。 般若的入世之道, 是“不坏假名,而说诸法相”,(注 31) 就般若而言,... “菩萨尔时, 不以凡夫、二乘地为下贱,不以佛地为高贵, 入诸法如故,诸法如中,无有分别二法”,(注 35) 而般若 亦有二种,:“一者唯与大菩萨说,二者三乘共...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345961.html
  • 明代蒙古族的佛经翻译与文化需求

    表现之一,是在理论上很大程度地打破了黄金家族、大元后 裔的“天命”、“正统”、“中心”等传统观念(注30),与 长子直系血亲对汗位继承权利的垄断(注31)。...”;蒙古“帖木真王子”是“瓦齐尔巴尼 (金刚手菩 萨) 之化身”;而“忽必烈皇帝”则是“满珠希里?菩提斯 特(文殊菩萨)化身”(注35)。直把政教并行之制的历史根据 ...

    王德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5745967.html
  • 就《华严法界观门》论华严思想之演变(1)

    《华严旨归》(《大正藏》卷 35, 页 125 上)而 得知《华严旨归》成立时间在《探玄记》之前, 亦 可由新古十玄门而判断之。 ...经义海百门》、( 注 29) 《修 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注 30) 《华严游心法界记》〈事 理混融门》华严三昧〉、 ( 注 31) 《探玄记》等。 ...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245991.html
  • 摩诃止观的道次第思想

    无明就是法性,当体毕竟清净。利根之人闻此破单之略破即能信悟,钝根之人“不知何因缘故空”[31],是故,“为钝根故,广破单、复,讫至无言说见,通用龙树四句破令尽净。[32]”  接著说明广破。“若一念心起...,无不清净,正智现前。是名无生门通于止观,亦是止观成无生门。[35]  如是应用龙树“四门不生”破三假,即是总相“破见假入空观”。从假入空,一切见惑蠲除,慧眼得开,见第一义。  2、“思假入空”破法...

    释惠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346009.html
  • 印顺导师对新旧译唯识的定位与评析

    了。[31]从弥勒的《庄严经论》积极以“心性本空”解说如来藏法界,以贯通真常论,到无著的不太重视,进而到世亲几乎不谈,代表了唯识学派处理真常唯心的三种不同态度,也标志出中国所传地论宗、摄论宗、法相宗的...,全文为〈摄抉择分〉所引用。[34]     ˉ《解深密经》是继承经部的《瑜伽师地论》所宗。[35]      (2)《大乘阿毗达磨经》 此经中圆熟的唯识思想,代表大乘不共的唯识学,是《摄大乘论》所宗...

    陈 一 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046087.html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1)

    的条件上一起埋葬,但求入土为安而不敢再作过高的奢望,这一问题的解决,多年之后还使李贽感到已经恪尽了自己的职责。(注31)  277页  问题在于他的妻子反对。他“反覆与语”,黄宜人(卓吾妻)曰:  此...之想矣。吾闻京师人士所都,盖将访而学焉”(注35)。可以证明:此次重返北京,心境已大为转变了。如果没有这些心理倾向存在,他便不能为徐鲁源的那几句动心。  278页  这件事在他的人生中,是重大的里程碑...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8.html
  • 僧史所载中国沙门坚守戒规或天竺传统的各类实例(2)

    (注31)参拙作十诵律中有关医疗的史料一文(刊于南洋佛教 第一五一期,新嘉坡, 353页 ...食物的,以免别人见到恶心呕秽。 (注35)伽陀(gata)一字在梵文中有“达到 arrived at ) ”之义(参汉英佛学大辞典页三二五左栏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94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