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为教化之道,而儒家更重视道德教化,故有“三教”之称。这种说法可参牟钟鉴,《中国宗教与文化》,页119-120,巴蜀书社。(注 38) 此书现题为汉灵帝末年避世交趾的牟子所撰,但近百年来,中外学者对此书...宗教与文化》,页119-129,巴蜀书社及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页263~265,上海人民出版社)。(注 40) 自后汉至唐初,这些拥护或反对佛教的论辩形式,现大多保存于《弘明集》与《广...
陈昱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646296.html
-
──────────39《大正藏》册 2, 页 116 上。《会编》中册,页 165。40《大正藏》册 2,页 119 中。《会编》中册, 页 191。
页140
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119 上。《会编》中册,页 190 。43 《大正藏》册 2,页 207 上。《会编》中册,页 418。
页141
住颠倒,亦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4)此处释尊指出,必须对五取蕴的...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0746569.html
-
“护法––玄奘”一系与真谛一系唯识学的“闻熏习”理论的思想意涵之探讨
曹志成法光学坛 Dharma Light Lyceum 第一期 (1997年)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页 119-129
----... 页 119
摘要︰
本文初步探讨了“护法––玄奘”一系与真谛一系唯识 学的思想性格以及“闻熏习”理论的思想意涵。首先,就...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1846719.html
-
117)《纯粹理性批判》,页 28( 新竹:仰哲,1984)。(注118)《陈书》,页 465-487。(注119)〈杨文〉,页 119 之 (注 20)。(注120)参见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 ” (同上,页 682 中 ), 此中之“带”是指 “次教俱建立令小根寄融向不融,令大根从不融向于 融” (同上 )。此在在显示“带” 页119 带小乘教,另或指带通、别教之意,但在〈...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047165.html
-
收於釋成時編輯:《靈峰 宗論.上》,卷一之二,頁119。 註83:釋蕅益:〈大病中起建淨社願文〉,收於釋成時編輯: 《靈峰宗論.上》,卷一之四,頁...,頁32。 註90:釋蕅益:〈自恣日拈鬮文〉,收於釋成時編輯:《靈峰 宗論.上》,卷一之二,頁119。 註91:釋蕅益:〈大病中起建淨社願文〉,收於釋成時編輯...
釋見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447266.html
-
这个道理(注119)。 “生之谓性”,止训所禀受也。“天命之谓性” ,此言性之理 --------------------- (注112) 以上诸条悉见程氏遗书卷第十八。 (注113) 以上...悉见程氏遗书卷第廿一下。 (注118) 以上诸条悉见程氏遗书卷第廿上。 (注119) 以上诸条悉见程氏遗书卷第廿三。 206页 也。今人言天性柔缓,天性刚急,俗言天成,皆生来 如此,此训所禀受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5347395.html
-
种种善行,岂不足净土资粮。唯其信处不真,遂乃沦于有漏。故今修行,别无要术,但于二六时中,加此三种真信,则一切行履,功不唐捐矣。”[119] 十一祖实贤作劝发菩提心文,激厉四众,诵者多为涕下。其文曰: ...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130] p. 119 吾人依心真如门理解永远之相及平等一如...
杨白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147537.html
-
惠洪)所著临济正宗符合一契,如五百年前对面亲印,遂欣然奉高峰为印心,觉范为印法。且伤觉公无后,意欲遥嗣之。”见《圣恩寺志》页118~119。 页185 方面,似乎是在其寻求“宗旨”相契的动机之下,...119~120。 页186 (2)与湛然之酬唱 湛然圆澄,嗣法自慈舟方念(1552~1594)。在明末的曹洞宗门里,与无明慧经(1548~1618)并称,且开创云门一支,大唱曹洞宗风,法席兴盛,...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5847885.html
-
日本曹洞宗与台湾佛教僧侣的互动
释慧严中华佛学学报第 11 期1998.7月出版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页119~153
--------------------------------------------------------------------------------.
页119
提要
此论文是笔者于《中华佛学学报》第十期发表的〈西来庵事件前后台湾佛教的动向〉之后,继续...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647906.html
-
Warder著, 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上) ,台北,1988,页 334-371,460;康乐,〈转轮王观 念与中国中古的佛教政治〉,页 118-119...
页119
迦牟尼虽然以肉身成佛,但涅槃之后便不再轮回转世,在佛教 的“三世说”中,此后的娑婆大地一直是处于“无佛世界”, 千年以来一直等待未来佛:弥勒...
王俊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54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