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83篇,用时4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隋唐佛教文化

    52  第二节 造像铭所见的唐朝佛教 55  1.造像纪年铭 55  2.西方净土信仰和观音像 61  3.天皇、天后 66  第三节 玄宗朝的佛教政策 68  1....

    [日]砺波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1373652.html
  • 四法印讲记(七)

    法师代他祈祷文昌帝君(帝君专管人间的科举功名),帝君叫官吏检查善恶记录薄,上面写着,在李登降生时,天帝赐给玉印,他18岁中解元,19岁中状元,52岁做宰相。因为他考中解元后,想调戏邻居的女儿,...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四法印|无常|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5/16395573827.html
  • 国立故宫所藏《善逝宝经广示日光目录》述要

    -------------------------------------------------------  p52  成书的年代,是在1323年至1348年之间[7] 。  三、内容  本目录依...陈庆英、敖红译,《藏文文献目录学》(上),见《西藏研究》,1987年第4期。  [9] 南天书局编辑部,(台北版)《西藏大藏经》,No.4369,南天书局,民国80年,第52册,页168~173。...

    胡进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4773957.html
  • 释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

      ,禅修者必须对之如实观察,体验其  ────────────  26《大正藏》册 2,页 88 中。《会编》上册,页 392 。  27《大正藏》册 2,页 52 中。《会编》上册,页 252 。...,亦  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我于诸受、受集、受灭、受  集道迹、受灭道迹、受味、受患、受离如实知故,于诸  天世间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为脱、为出、为  脱诸颠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52...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0373973.html
  • 阿毗达磨泛论

    又即远溯以迦旃延为宗,诸得道人  当即指此。今论主学从大众,系出  197页  多闻,旧有其说(注52),考其宗义,如心所无别体,不说相  应等,亦均与大众末派相近,此三证也。囗勒论者失传难考  (注...以下。  (注 52)参照荻原云来「印度之佛教」一八一页。  (注 53)日译本「印度佛教文学史」二一七页,南方论中现  存此论,内容待勘。  (注 54)见大毘婆沙卷一百三十六。又参照宇井伯寿「印度 ...

    吕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074032.html
  • 白居易诗中庄禅合论之底蕴

    中也有智满(注52)。据孙昌武先生考,白居易在元和九年冬任左赞善大夫四访惟宽于长安兴善寺,元和十年贬江州司马在九江庐山东西二林寺结交智常,在江州兴国寺遇神凑,晚年居洛阳香山结交佛光如满,皆马祖洪州禅...。  注49:见印顺《中国禅宗史》页四○五~四一○。  注50:葛兆光<禅思史想的大变局>见中国文化第七期。  注51:同注49,页一三二、页一五七。  注52:同注27。  注53:见孙昌武<白居易...

    萧丽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174034.html
  • 藏文 《声明要领二卷》

    ming)、(52)无色界诸地名目(gzugs-med-pa.hi sa.hi ming)、(53)胜生及定胜等名目(mngon-par mtho-pa dang nyes-par legs-pa ...

    胡进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774048.html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1)

    正是其时」,故此「决定说大乘」。[52] 凡此都显示《法华经》二乘成佛之义,跟先前所说的有重大不同;其所谓「二乘」,当不局限于不定性二乘,而是包括所有二乘人在内。  本文第一节检视了《大般若经》、《...因何开、遮二灭,翻覆若斯?准上理教,《解深密经》定在《法花》前说。[58]  在不定性二乘方面,第一时教主张他们在证入「忍位」后便不能回心成佛;第二时教主张他们在证入较高的「见道位」   p. 52 ...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74056.html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2)

    30,页496下。   [5] 《瑜伽师地论》卷52〈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2,《大正藏》册30,页589上。   [6] 《瑜伽师地论》卷80〈摄决择分.菩萨地〉之9,《大正藏》册30,页...,页11中。   [52] 参见《妙法莲华经》卷1〈方便品〉第2,《大正藏》册9,页8上。   [53] 《究竟论》卷2〈列经通义章〉第5,〈浅田〉I,页94,行105-111。   [54] 《究竟...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74057.html
  • 敦煌石室《心经》音写抄本校释序说

     p. 99  长田彻澄在前揭论文里则并未加以处理。   肃宗朝,当时杖锡西京大兴善寺的不空三藏曾经数度上书,奏请朝廷「搜捡天下梵夹修葺翻译」(参见《大正藏》册52,页828a-b),而据传肃宗也曾将...录》的作者李隐皆为咸通年间(860-873)的人物(以上参见牧田谛亮.福井文雅编集《敦煌?中国仏教》一书中福井文雅所撰〈般若心经〉一文,大东出版社昭和59年,页52)。如此说来,这个观音感应叙事的成立...

    万金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97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