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123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虚云大师与七塔寺

    之胸次洒然,体力日强,耳目聪明,步履如飞,自问亦不自知其所以然。后一年,乃随心所欲,随意所之。”[1]然而虚云虽然有所悟得,但是对“我是谁”等己身大事仍然未明,他...------------------------------   [1] 《虚云老和尚法汇年谱增订本》第二九页,岑学吕、宽贤等编,台湾渊明电脑排版公司,1997年2月。   [2] 《虚云老和尚...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4051475.html
  • 元代中峰明本之禅学思想与禅法略探

    弘扬临济看话禅法的佼佼者。元代文人黄潜(生卒年不详)在〈《无见睹禅师语录》序〉即作如是说:“入国朝以来,能使临济之法复大振于东南者,本公(即明本)及(无见先睹)禅师而已。”[1] 可见当时中峰明本和无见...而主张禅、净各自专修。  明本不主张禅净兼修的观点,还可从明代云栖袾宏(1532-1612年)的评论中得到证明。袾宏在《往生集》卷1曰:  昔中峰、天如谓,禅与净土,理虽一而功不可并施。今曰兼修者何?...

    释有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0551523.html
  • 当代台湾佛教“出世”性格的分析

    一)与(二)是台湾佛教“出世”性格的主体部分,也是 (三) 与(四)之所以衍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成为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所在。而第(三)的甚少参与政治等社会事业的活动,并不意味著佛教徒的未曾参政(注1)... (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 334页 注释: (注1) 执政的国民党,...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65151618.html
  • 来果禅师传略(2)

    里辟静七茅蓬道场,领众坐香。自是,缁白向风,信众坌集,一开上海禅风。  注:  (1)《语录·序》载:"……乃者,老人黄发番番,养疴沪上。凤阳路侯在里佛教崇德会诸君,再四恳请领导坐香,开静七茅蓬。人天...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1051651.html
  • 从观音信仰说起--兼及遂宁市对观音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

    印度佛教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公元1世纪以后大乘佛教的兴起,以成佛济世、建立佛国净土为追求的最高目标。大乘佛教为了修持和传教的需要,不仅编著了宣说大乘思想和实践的大量经籍,而且囿于大乘的“多佛”和“菩萨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1351659.html
  • 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巴厘语(音)国家。   现在南传佛教也发生很多变化了,不能说南传佛教就是个人的解脱,南传佛教也发扬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同样也是为了解救终生的。佛教从大乘佛教兴起的时候,同时佛教也传入了中国,在公元1世纪...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3851719.html
  • 晚唐宋初天台宗在吴越地区的发展

    三北七的十家判教之长,而唱导圆顿教观。1天宝十三年(754)玄朗圆寂,湛然在东南各地宏传天台教法。当时,禅、华严与法相诸宗,名僧辈出,各阐宗风,湛然慨然以说:“今之人,或荡于空,或胶于有,自病病他;...yue region, so it is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1 黄忏华〈天台宗〉,72年1月木铎《中国佛教总论》“中国佛教宗派源流”p...

    赖建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4251734.html
  • 试析雍正在《拣魔辨异录》中对汉月法藏的批判

    试析雍正在《拣魔辨异录》中对汉月法藏的批判  释圣空  中华佛学研究所   p. 411  提要  本文[1]以清世宗雍正皇帝所著之《拣魔辨异录》为核心,并著重探讨雍正批判临济宗三峰派禅师──汉月...卫教的精神,笔者无以置可否,有待更多的资料来评定。  [1] 本文改写自中华佛学研究所毕业论文《清世宗与佛教》的第四章〈雍正的佛学思想〉之第二节──“《拣魔辨异录》的批判重点”。   [2] 《清世...

    释圣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5251743.html
  • 《三言》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

    ”、生根、成长,产生了自己的独特特征,[1]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教体系,呈现出了可谓中国的气象和特质,[2]从而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  佛教思想目标寻求“解脱”,...死、存、亡的挣扎与冲突也成为“空”、“无”。经过精神觉悟而归于佛门之后,对现实人生的价值观、生死观具有变化,再也不因执著于喜、怒、哀、乐、爱、恶、欲而忧郁、懊恼,已经超越生死而更接近解脱境界。  [1...

    金明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5251744.html
  • 印顺法师三乘共法与宗喀巴大师中士道的比较研究

    百姓,横行不法;为了争权夺利,各教派之间还经常发生争斗。史籍记载,到十四世纪后期,西藏佛教各教派由于戒律废弛,僧人腐化,出现了‘颓废萎靡之相’。”[1] 关于当时一般僧人的学行,法尊法师说:“讲论的多半...慧学的阐释尤多。道谛中戒、定、慧三学均有解释,而慧学的意涵能与大乘义理相通。《广论》重修行观照,著重苦谛有助于出离心的引发;《成佛之道》重义理贯通,对慧学特加发明。   注  释   [1] 见王...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0751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