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5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武则天的宗教信仰探讨

    时间。[45]   然而,当代的不少学者都认为摩尼教在更早的时候就已传入中国,诸说虽然各异,但是将传入时间提前数十年,还是不无可能的。例如,《闽书》载云:“(摩尼教之上首)慕阇,当唐高宗朝,行教中国。...志磐《佛祖统纪》卷54,《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十九卷,第2035号。  [45] 参看伯希和、沙畹《摩尼教流行中国考》,载冯承钧译《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八编》,中华书局,1958年。陈垣《摩尼教入中国...

    芮传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4644643.html
  • 东台湾宗教视察纪要

    贵春家受晚食,为其家人说普门品。夜在此一泊。  45  翌朝访问附近信徒三处,大家都珍重接应。然后乘急行ガソリンか,出发。乘机动车要急行券这是初次的。  十五、玉里  玉里为东部台湾的台中,气候平和,市街潇洒,...

    林德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544695.html
  • 佛经题跋所见回鹘佛教徒的功德观

    他对王国益处无穷,拥有平等正法, 他慷慨大方,他的勇气无可限量,[44] 他是王国的明珠,他属于神圣的家族。[45] 这些赞美语...3卷,第144页。 [44]同上引葛玛丽《吐鲁番收藏品中的印本》,第23页:“犹如慷慨的皇冠”。 [45]同上引葛玛丽《吐鲁番收藏品中的印本》,第20页,文献第10~17行。 [46...

    [德]茨默著, 桂林,杨富学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944699.html
  • 從臺灣萬佛會談佛教的社會參與

    中程目標是發起淨山、淨河及保護野生動植物工作,長期目標是完成全民監督政府執行綠政工作(註45)。三、「世俗佛教化」的檢討佛教與世俗社會的相互交涉實際上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佛教企圖經由教義信仰與佛法...第五版。(註 45) 獅報通訊日刊一九九三年十月十日,五頁。(註 46)「只能做不能說」是臺灣社會一種普遍化的文化困境,是傳統保守勢力不敢面對現代社會一種逃避心態與對應方式,企圖讓自己的處境模糊化,避免...

    鄭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144703.html
  • 菩萨之大悲心初探

    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44];《阿毗达磨俱舍论》:“能平险业,故名尸罗,训释词者,谓“清凉”[45]故,如伽他言,受持戒乐,身无热恼,故名尸罗。”[46]广义的说:有无受戒而行善事,皆...众生故布施。”﹙大正二五,301b﹚。  [44] 《大智度论》卷十三?大正二五,153b  [45] 就“清凉”一义而言,盖身、口、意三业之罪能使修行者焚烧热恼,戒则能止息热恼,令得安适,故称清凉。...

    张旭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045073.html
  • 试论《大智度论》中菩萨般若与声闻般若

    诸法实相,不妨大悲,生如是方便,是时便得入菩萨法位,住阿鞞践致地。[45]  此文主要表达了两个观点:(1)空观→无众生可度→大悲弱;(2)大悲→有众生可度→空观弱。因此,如何调和空观慈与悲,方便力是...“空观与大悲”,《印度学佛教学研究》,通卷第21号,昭38年1月。  [45] 菩萨“从空出假”的定位,是在菩萨的七地或八地的阶位,因《智论》中引有不同的思想体系(华严系与般若系),因此对此就有不同的...

    释印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345080.html
  • 考證、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以《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

    理論體系中對某些哲學名詞所作的規定,乃至其結論,對其他的解釋而言,是具有排斥作用的[45]。 若以佛學為例,恐怕還會遭遇到下面的詰難:「印度佛學」過渡為「中國佛學」的時候,可謂歷經了一段「創造性轉化」的... 參見註 16 所引書,p.55。 [45] 對「封閉理論」有興趣者,可參閱 A. Flew ed.,Logic and anguage(First Series,Oxford : Basil ...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4445107.html
  • 欧美学界中观哲学诠释史略

    JacquesDerrida)的解构论与西田几多郎的「即/非」逻辑来说明二谛在第三阶段的吊诡性,非辩证性;胜义非世俗,胜义即世俗。(Eckel,1992:21,29,44-45)  正由于二谛的吊诡性而使得宗教救渡的实践...

    林镇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5045120.html
  • 弥陀净土信仰对汉儒内心世界的影响

    45) 。但是菩提流支的忠告及〈僧稠传〉中僧稠说:我本修佛道,岂拘域中长生者乎,言已须臾自失,其感致幽现,皆此类也(46)。由此可知,在汉地本有求现世的长生之法,而且这也是许多人包括僧俗在内的知识分子...、594、b。(31) 唐法藏《华严游心法界记》(大正45、646、b)。(32) 大正12、265、c。(33) 大正12、343、a。(34) 大正12、343、b、c。(35) 《综理众经目录》...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5345124.html
  • 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之回顾与省思

    图像诸问题〉、 ( 注 44)〈关於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 ( 注45) 等文,在图像义理的诠释上,极有见地。 史苇湘的〈信仰与审美〉、 ( 注 46) 〈形象思维与法性〉、( 注 ...3(1989年3月),页1-10;1989 :4        (1989年11月),页42-53。    (注45) 贺世哲,〈 关於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        造像诸问题〉,《敦煌...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044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