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56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论太虚大师建构僧伽改革理论的背景和思想内涵

    革命军解体(注 45 )。 在这种0情况下,不论革命或社会  主义的激进思想,都不利于公开传播。 太虚主编的《佛教月报》,亦  因缺乏经费而停刊,他等于完全脱离了佛教会的事务。 这时,他除了  躲至上...华雨香云》,贡84。  注43 同前注。  注44 《年谱》,页64。  注45 《年谱》,页66。  注46 同注18。  注47 《年谱》,页74。  二、  注01 太虚,《自传》,...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0945616.html
  • 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2)

    同(注38),页703。 页174 注45 同(10)〈卷六?重刻心斋王先生语录序〉,页473。 注46 同上注〈卷六,王门宗旨序〉,页465、...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045619.html
  • 六朝佛家美学--以宗炳畅神说为中心的研究

    和当时自然观的发展是相应的(注45)。 山水之灵,即山水之神,其意思既已明白,那么,画家如何写山 水之 页191 神呢?... 详实的立论,有待它日另文研究。 注 45 此时期自然观的发展,请参见本文第一章。 注 46 参见张靖亚《魏晋南朝绘画美学研究》,东海大学哲学研究...

    林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045620.html
  • 明画论诗化与禅宗之关系

    ,并不可视为南禅顿教之先声(注 45 ),然而禅宗之“不立文字”、“直指本心”,却是以否定语言文字作为其顿悟之基础,如《维摩诘经》所载,文殊师利曰: 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注41 《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四。注42 同上卷三十三。注43 《高僧传》卷十,收入《大正藏》,页50,336下。注44 何国诠《中国禅学思想研究》,页312。注45 同上书,页312曰:...

    林素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145622.html
  • 在家佛教再商榷

    〉”:《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刊·29》。P. 51.台北:文津出版社。  【13】黄德宾:(2002),“我国近代佛教图书馆兴起背景因素之考查”:《佛教图书馆馆讯》。No. 30,P. 44- 45。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2845657.html
  • 《现观庄严论》初探(1)

    所称、所赞、所美先圣契经。譬如无本母,字义不明了;如是本母所不摄经,其   171页  义隐昧,义不明了。与此相违,义即明了,是故说名摩坦理迦。”(注45)  本母的体裁,是标举契经《...

    陈玉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145666.html
  • 《现观庄严论》初探(2)

    ”。详见(注35)引书,上、中二册全部。  (注 45) 参大正藏,册三○,页七七三上。  (注 46) 参大正藏,册三○,页四一九上。  (注 47) 参大正藏,册三○,页七五三中。  (注 4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145667.html
  • 大乘二十二问之研究(1)

    追溯那促使他在西明寺去专攻金刚经及大乘起信论的主因,那好像是当时佛教徒众,从皇帝开始,对它们的热忱,给了他以深厚的撞击。道氤传(注45)告诉我们说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对金刚经作了一御注浅释。...

    巴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345670.html
  • 如来藏与唯识的交涉《中边分别论》〈相品〉及《佛性论》〈显体分〉所呈现的“境的思路”

    注 44 )。所以抛开关于《楞严》、《圆觉》、《起信》真伪问题的文献考据不谈,我们仍可独立地在早、中期的大乘原典中找到所谓的中国佛学的“性觉说”的强烈的文献学的支持(注 45 )。本论文尝试由“如来藏...如来藏思想?形成》页39、772(东京?春秋社?昭和 53年)。注45 请参考笔者另文〈从理论内涵看现代佛学中大乘三系判摄之不 同及其宗教社会学涵义〉之第一节,此中笔者尝试由“...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745680.html
  • 明末的诤辩----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1)

    判教的位阶法(注 45 ),将佛法分为“世间”的无常和“非世间”的“真常”。《涅槃》即认为“世间法”为生灭无常的;但同经另一方面又主张“常住之法,三世(过、现、未)不摄。如来法身,非三世摄,故名为常”...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5.html